“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體現了什麼樣的人生境界?

如龍得雲13333


這是句佛教偈語,源於一次佛教門徒的“論道”,還有一句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兩句話代表了修行人兩種境界,一種是“執迷”,一種是“超脫”。

《六主壇經記載》: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為傳授衣缽,一天集合弟子,讓弟子們各作一首偈子,察看弟子們修習佛法到了何種程度,有誰可以堪當大任。當時大家認為非大弟子神秀莫屬,但神秀並沒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於是將偈子寫在廊下的壁上,內容是:“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另一句則是慧能大師的偈語。
慧能大師本是樵夫,一次偶然聽到一位客人誦《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心有所悟,於是不遠千里拜訪五祖求法,兩人一見面,簡單一對話,五祖即知慧能大師慧根深厚,遣其在磨坊中生火做飯,以磨鍊心性,發掘慧根。
慧能大師沒上過學,不識字,聽到別人吟誦神秀之偈,說我也有一首偈子,請幫我寫下來,即“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後人逐漸將菩提樹視為一種智慧、開悟和覺醒。

“鏡子”是女孩用來裝扮自己的事物,後來人們將鏡子的作用衍生到內心世界,成為一種可以窺視心靈的象徵。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句話講的是執迷執念。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超脫這個世界的種種苦難,種種悲哀,甚至是種種無奈。可是人們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忘卻了成佛是為了什麼,以致於只是為了成佛而成佛,為了成佛而修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講的是超脫。菩提樹之所以成為了“大覺悟、大覺醒”的代表,是因為釋迦摩尼在此成佛,而釋迦摩尼成佛,是因為他內心想要人們脫離苦海的這種大願景,是因為願景想法,才使得釋迦摩尼成了佛!是因為願景想法,才使得這棵菩提樹有了那麼大的功德和寓意!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有大願景的人,才能達到的境界。不執迷於肉體,不執迷於財貨,不執迷於功名利祿,一切都是為了實現心中願景而存在。


擁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樣思想境界的人,必定不被名利慾望遮蔽慧眼,必定能夠直視根源、直指本心,大凡“捨生取義”者,都有著這樣的思想境界,而且也都是值得普通人敬仰的存在。


阿蒙講國學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講得是什麼呢?

佛偈的第一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按照周易不易,變易,簡易的三個原則來講,這是在闡述變易。所謂變易就是指這個世界的人和事,包括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萬物從有到無,再從無中生有,一切都在變化。第一句在看透了宇宙萬物都在變易中後,從“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體現出了惠能大師“易中不易”的大境界,其中的大智慧不是看幾本書就能體會到的。

如果用道家思想來看,惠能大師已經到了“清靜無為”境界,悟到了道家經世處世之道的精髓,達到了很高的層次。

《道德經》中闡述清靜無為的句子很多,例如:吾無身,吾有何患。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以無事取天下等。吾無身、不欲、無事指的是沒有個人私慾,無私無我。無私無我,看待問題就會公正,就不會妄為。大概含義就是:沒有個人的私慾,按照自然發展而為,就不會徒生煩惱。

按照佛家思想來講,第一句就是在闡述萬物無常,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枯榮盛衰。既然看透了萬物無常的真相,那就沒什麼可以執著得了,既然沒有了執著,心就沒有了掛礙,沒有了掛礙,因而就遠離了一切事物的顛倒幻想,這樣的我還能有什麼煩惱呢。

結論:從《壇經》中的這首佛偈,他體現了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無我”的至高境界。然而這樣的境界,我們這些世俗中的平凡人是很難達到的,達到了就是聖人。


雲水散人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鏡子比喻清靜心。

本來清靜,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菩提本無樹”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

"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本來就沒有樹,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

"明鏡亦非臺":你說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若有個臺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臺呢?

“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為人是頓悟的人,有一顆潔淨的心,但是會沾染塵世的塵埃,要時刻清掃,是一種入世保持潔淨的態度。


佛之菩提心心


我是扎心君,我來嗶嗶幾點。

1普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從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身是普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撫拭,勿使惹塵埃。

3色即是空,空既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4照見五蘊皆空。

5風火地水,四大皆空。

6一切如夢如幻,一切如露如電

7來時無影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之此浮生在夢中。

8朝如花開滿樹紅,暮如花落樹還空,若把花比浮生事,花與浮生事一同。

9手持青秧種福田,低頭便現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10土輪依水輪,水輪依空輪,空輪無所依。

11假做真來真亦加,無到有處有還無。

12無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3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

14死去原知萬事空

15一世功名總是空,半生漂泊在夢中

16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17不修金丹不坐禪,飢來吃飯倦來眠,閒來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18人間至味是清歡,平平淡淡才是真

19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20莫道山中無供給,清風明月不要錢

21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22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2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風雨中

24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直落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25傻人有傻福,兒孫自有兒孫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6歪打正著,無巧不成書

27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28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切在燈火闌珊處。

29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30無為而治,治大國若烹小鮮。

31嗜慾深者天機淺

32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33大言無聲,大象無形

34此時無聲勝有聲

35瞎貓碰上死耗子

36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7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8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39高談闊論未為勝,袖手無言意味長

40坐山觀虎鬥。以逸待勞,借刀殺人。

41時間會證明一切。靜靜的等待果子熟透了掉下來砸到我的頭上。

42呆若木雞,心若止水,大智如愚,大巧若柮

43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機於道。

44學雷鋒,做好事,不留名

45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46低調,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47道在屎溺

48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49心中若有桃花源, 何處不是水雲間? 成佛無須菩提葉, 梧桐樹下亦參禪。明月清風誰與共,高山流水少知音

50坐忘

先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無能的扎心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雄為菩提樹。

合抱之木,起於毫末,毫末看不見為雌。

嬰兒戲水,天真爛漫,兒童心理本來無一物,到處惹塵埃又自身感受不到塵埃。

我所以有大患者,為我有身,及我無身,我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天下。

菩提無樹,明鏡非臺,我無身,我無患。

本來無一物,大相無形,可以託天下給雄才大略的人。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普菩提無樹,明鏡非臺,挫菩提樹銳氣,通過明鏡擦掉臉上汙染。和光芒在一起所以無物,同其塵,大相無形,所以沒有感覺沾塵埃。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

菩提本無樹,明鏡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質就是神得一以靈。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禪宗,屬佛教中後期發展出來的佛修門派。

六祖惠能,由於寫了這首偈言詩,而被後世禪宗立為頓悟派。

這首詩所表達的中心內涵,即表明當年的六祖,其自我修為的境界,在面對世間所存在的一切外象時,其內心,已經達到了一種無相,無感,無識的境界之中!

即內心入於一種內在清靜無為式的性修境界!

其實,對於一個真實入道的修行者來說,能達於這種境界的人,並非屬於少數!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心境空空,不搖不動!

此中的內涵很深!

因此,上述的佛言道語,皆屬比象而已!

而這種心性修為的感受,短期式的出現並不難!

最難的,則應該是一種長久式的保持無變!

只有這樣,你才算真實的步入了佛修的門徑!

然而,這個,也僅僅算是一種佛修入門的開始而已!後續的修為還很長!也更艱辛!

因此,無論是道家的修煉,還是佛門的修行,達於此,也不過只是個開端而已!

佛言,法要頓悟,功需漸行!

所以,無論是頓悟,還是慚悟,其入實修為的最終功果,當完全取決於你後續長期性的那種真實修為之中!

因此,此詩的內義所指,應屬一種佛修境界的特定術語!

與人生中的感悟境界無關。

其實,世間所有的人,當其先天智慧與後天學識,達到一定的高度或深度時,對於世間之事,都可以達到一些各自領域不同式的所謂頓悟!

只是你個人沒有特別性的注意罷了!

由於頓悟的產生,世間中的每個人,皆會由於產生這種所謂的頓悟,而在人生中的某個節點上,有感而發式的發出不同式的人生的感慨之情!

但是,感慨終歸於感慨!今後的人生之路如何的去走?或如何的正確把握?

這,才是產生這種人生頓悟與感慨之情的價值所在!


紫雲君客


讀了一些網友的回答,很受啟發,我也談一談自己的觀點。我認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幾句偈語是六祖慧能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詮釋,所體現的是"無我"的人生境界。人的修為一旦達到無我的境界,那塵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看透和看開。什麼功名地位,什麼金錢美女,什麼憂愁煩惱,也就不存在了!這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人生態度。儘管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對人還是有一定啟發意義的。人兩手空空來到這個世界,又兩手空空離開這個世界。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期間經歷了生死榮辱,悲歡離合,到頭來仍然是一個空字。從這個角度來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是對的。但是人畢竟是現實的人,作為現實的人又是不能超然物外的。因此,人生於世,就必須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擔當,要有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標。既然早晚要歸於塵土,何不在有生之年轟轟烈烈地幹一場?儘自己的最大努力,能達到什麼程度,就達到什麼程度。這樣,你回顧人生時才不會後悔!至於空無一物和看透、看開,主要是指人不要太執著、太糾結,不要心存貪念和貪慾。以不計得失看開,以奮發有為做人。這樣的話,不管結果如何,你都沒有白來這個世界上走一趟,你的人生就會是燦爛的人生!



如龍得雲13333


武則天時代起,發源於中國本土的佛家禪宗因為這句偈語一分為二,作出此偈子的六祖慧能逃走,在南方成立了禪宗南派,慧能的師兄神秀在朝廷的扶持下成立了禪宗北派。

要想理解這個偈子的境界,就需要知道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兩句偈語,決定了禪宗繼承人選

這是慧能弟子在爭奪到了朝廷扶持,南禪宗最終戰勝北禪宗取得正統之後,為了宣揚自己的正統地位而編造出來的故事。

相傳,禪宗五祖弘忍漸老,需要找一個弟子繼承他的衣缽。這個衣缽是真的衣缽,類似丐幫的打狗棒、皇帝的傳國玉璽一樣,是有實物存在的。他的方法是讓他的弟子做偈語,哪個做得好就選哪個。

一直以來,眾弟子中最優秀的是大弟子神秀,眾人包括他自己都認為這個繼承人非神秀莫屬。這個神秀也確實佛法高深,他為此做的偈語是: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弘忍是比較滿意的,但這是在看了當時連弟子都不算的慧能寫得偈子之前。慧能看了神秀的偈語之後,對神秀的思想表示鄙視,於是模仿他另做一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顯然,弘忍更喜歡慧能的偈子,於是收他為弟子,連夜為其講經,更是秘密傳其衣缽,又擔心神秀因為嫉妒而害他,送慧能連夜逃去南方。

兩首偈子,雖無高下之分,但有可行性差別

乍一看,慧能說得比神秀玄乎。神秀的意思是要時刻記住自己的本心,不要被世俗塵埃矇蔽;而慧能是說我本來就什麼都沒有,既然塵埃連落的地方都沒有,自然就不用我去拂拭了。

帶著這種玄乎的思想,慧能在南方的出名是因為一次爭論。有一次聽講經,風吹幡動,引起兩個僧人爭執。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這時候也在旁邊聽講的慧能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兩位的心動。一句話鎮住了在場所有高僧,出示五祖衣缽之後,方才知曉原來是六祖光臨,慧能的名聲也因此在南方噪響。

也正是從此時開始,禪宗終於完全淪入了虛無的境地裡。把參禪、頓悟這一類叩問本心、不問外物的修行方式走到了盡頭。

然而,慧能雖然在言語上討得了高深的名頭,但他的想法卻並不如神秀實際。

聽著好聽、高深的思想或許令人佩服,但有意義的思想卻還在於是否行得通。所以,神秀的思想其實更實際一點。慧能的這句偈語,只能當做一個不切實際的空談而已,並無人生境界可言。


待曉兒


無我忘我之境界也。

普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柴房頓悟,空也。源於《金剛經》,得五祖真傳。

也是一種大覺悟,有與無,色與空。

古來今往,頓悟無處不在,達到忘我之境屈指可數。文化是相通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慧能這首偈,標誌者佛教中國化開始了?為什麼?

求道,修道,悟道與佛家相結合了。它所揭示的本質源於周易之中的時空觀,易,不易,易易。玄之又玄。

聖人無心,乃天下百姓之心。人人有佛性與人人可成堯舜,又與儒家觀點相同。佛道一理,頓悟法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


隴右行思見聞錄


這首詩體現了佛門思想的高境界,歸根結底包含在這一句裡,"本來無一物",一分折,就是不承認物質的存在,那麼他究竟承認什麼呢?這個宇宙是由物質,時間(物質的運動)、能量構成的。不認可物質的存在,當然就只承認能量的存在了。今天很多人都非常崇拜西方一些科學研究,認為這個宇宙歸根結底是由能量構成的,很多知名專家學者也都在大肆宣揚,並與佛教文化連通一氣,這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我們不能否能量的存在(包括思維信息及各種力),但是否定物質的存在,不承認物質的第一性,這就否定了這個宇宙形成的根本。沒有物質和物質的運動(時間)就沒有能量的產生,物質、時間、能量相輔相成,可以互相轉變,但歸根結底並不是都變成了能量,認為這個宇是由能量構成的,否認物質的存在、這就是徹底的反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有些人的身心整個都被西方唯心論科技殖民化了,我們的一些宣傳機構還沒評判的大肆宣揚,真令人感到驚訝與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