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子彈轟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還住那麼多人?

世界史上,自80年代以來最大的的核汙染事件為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事故”,該事故前3個月死亡31人,15年內則死亡8萬人,13.4萬因核輻射而致病。

今天,事故過去30多年後,這裡仍舊是一座無人鬼城,周圍不僅寸草不生甚至連野生動物也極為罕見。根據專家的說法,這次核電站爆炸所造成的核汙染,其影響還將持續幾個世紀。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一個核電站爆發所造成的影響都如此大,為何原子彈爆炸後日本廣島和長期卻住滿了人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先回到1945年8月上旬……

當天早上9點16分2秒,一顆生於美國的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相生橋以西100米的醫院上空爆炸,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的,是9.1萬日本民眾的重特大傷亡和7萬幢建築被毀。

被原子彈轟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還住那麼多人?


三天後,即8月9日11時2分0秒,一顆名為“胖子”的鈾(yóu)彈在日本長崎市中心上空爆炸,再次,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的,是十萬多的人的傷亡和60%的建築物被毀。

從原子彈爆炸的威力就可看出,它爆炸後產生的核汙染絕比核電站爆炸要大得多,但為何相對而言核汙染更小的切爾諾貝利周圍無法住人,而廣島長崎卻已恢復正常居住呢?

答案是:當時,為了能讓“小男孩”和“胖子”更多地摧毀建築物,美國在引爆它們時採取的高空爆炸的方式。請看具體數據:

“小男孩”爆炸時是在580米的高空,而“胖子”爆炸時則是在高空503米處。

因為“小男孩”和“胖子”是採取高空爆炸的方式,所以,核輻射便能在在高空隨風被擴散掉,所以實際擴散到地表的核輻射就被大大降低了。這便也是爆炸後不久,廣島和長崎便可以被重建的原因。

被原子彈轟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還住那麼多人?


原子彈爆炸倖存者

那麼,問題又來了,已經住人的廣島和長崎,其核輻射水平究竟幾何,它對人的身體健康和壽命又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解釋一下核輻射相關。核輻射,是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前文提到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會產生核輻射。

而核輻射對人類的具體影響如下:

45萬~80萬毫希沃特(單位):30天內將進入垂死狀態; 20萬~45萬毫希沃特:掉頭髮,血液發生嚴重病變,一些人在2至6周內死亡; 6萬~1萬毫希沃特:出現各種輻射疾病; 1萬毫希沃特:患癌症的可能性極高,為1/130……

毫希沃特的英文是mrem,而 1mrem=10usv/h,今天,廣島和長期的輻射水平分別為0.038usv/h。參照以上數據,這個數值實際已經非常小了,它也已經低於國際正常標準值。

綜上,今天的廣島長崎是安全且宜居的。

日本是一個以長壽著稱的國家,根據2018年底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數據: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達到了87.31歲,男性的平均壽命則達到了81.25歲。

被原子彈轟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還住那麼多人?


這個數值在世界上的排名是極高的,分別是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那麼,廣島和長崎居民其平均壽命如何,有沒有達到日本男女平均壽命呢?答案是:基本達到了。

根據相關統計,2018年廣島女性的平均壽命是83.6歲,而男性的平均壽命則為80.3歲。長崎女性平均壽命為87.5歲,男性則為80.2歲。

數據告訴世人: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後100年不能住人的說法,僅僅是傳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