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已经有2000多年,为什么到1974年才被发现?

山沟小涧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历史的


苍桑变化,使远去的人和事逐渐变得模糊。

自赢政称始皇帝后,有明确记载的帝王有四百八十位。他们死后的陵寝在哪里?

由近至远,清陵、明陵、宋陵、唐陵还很清晰。再往上朔,有的成了一物不见的小土包,有的则成了疑塚。至今曹操的高陵仍争论不休。

做为千古一帝的始皇帝赢政,自然对自己的陵寝十分考究。他动用了几十万人费时三十八年所建成。究竟啥模样?参与修建者无一活命。时隔百年后,司马迁的史记有过不完整的描述,内有象征秦帝国版图的山川河流,千年不息的长明灯,防盗的各种暗器机关。只是几十年前他已成为骊山脚下一个不起眼的小土丘。

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抗旱,钻到几米深处打不下去,陆续出现众多陶片。逐级上报,经专家鉴定,这竟是一个惊天的大发现。这就是守卫秦始皇的兵俑。

俑的造型栩栩如生,千姿百态,但无一不在展示秦军的威风。后来又相继发掘了几个俑坑,1979年建成了兵马俑博物馆,以做永久保护和供人们参观研究。

人们的兴趣还在后头,又陆续从陵的封土往里钻探,直达35米处,土中汞(水银)的含量越来越高。看来史册记载并非虚言。百十吨的水银遇空气挥发的原因。

所以人们抱有极大的信心和期待,待秦始皇陵地宫打开的那一天,会有更多的惊喜在后头。


晚亭与落霞同晖


74年发现真的不准确,其实这个东西在解放前当地都有发现,只是人门都不知道是什么,还把它用绳子绑起来,在太阳地下晒,用辫子抽打,我母亲都曾经给我说过,她很小的时候大人带着她去那里玩的时候都见过。后来74年又被挖出来时上报了国家,才公诸于世的,现在到临潼兵马俑博物馆附近的村子里的上年龄的人基本都知道的。


三文鱼58511239


秦始皇陵是我国第一座帝王陵,巨大的封土堆像一座山一样屹立在骊山脚下,自汉唐以来,历朝历代都有祭祀和保护活动。所以,两千年来,秦始皇陵的位置从来不是什么秘密,可谓人尽皆知。

1974年发现的并不是秦始皇陵,而是秦陵的外围陪葬坑—兵马俑坑,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军阵象征着秦帝国的军队,守卫着帝陵秦陵兵马俑坑一经发现就震惊了世界,被法国前总理希拉克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且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正是兵马俑坑引起的巨大轰动效应,让人们误以为秦始皇陵是在1974年被发现的,这是不正确的说法。

旭哥将从秦始皇陵的规模布局、兵马俑坑发现的过程,两个部分来作为延伸,回答题主的问题。

秦始皇陵的规模布局

秦始皇陵从秦王嬴政继位第二年开始修建,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少府令章邯负责建造工程,前后征集超过七十万人工,历时三十九年,直到秦二世时期,农民起义军进入关中,才不得不草草完工。

动用人工数量之多,修建时间之长,在众多帝陵中绝无仅有,可以想象秦始皇陵的规模多么巨大、气势多么恢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03年,科技部将秦陵考古列入国家863计划,组织各方面专家,运用现代遥感和高科技探测技术对秦始皇陵做了一次全面、详尽的勘探和调查,为我们揭开了秦始皇陵神秘的面纱。

探测结果表明,秦始皇陵以封土堆为中心,筑有内外两层城垣,四周分布着400多座陪葬坑、200多座陪葬墓、以及数量庞大的地面建筑群,整个陵区范围达56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可谓雄壮至极。

整座帝陵以地宫所在的陵冢为核心,封土堆呈覆斗形,现存高度51米,高度超过了目前已知的任何一座帝陵,底边周长1700余米。地宫就位于封土堆的正下方,距离地面35米的位置,地宫高15米,四周筑有4米厚的围墙,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是停放秦始皇棺椁和放置最重要陪葬品的地方。根据考古探测,秦陵地宫没有坍塌,也没有被盗,保存十分完好。

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所以帝陵以地宫为中心,仿造秦都咸阳城筑有内外两层城垣。地宫象征秦始皇生前居住的宫城,内城相当于皇宫,分布着众多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和用以祭祀的宫殿群。外城就是内外城垣之间的区域,根据考古调查,分布着众多的陪葬坑和陪葬墓,以及守陵人居住和祭祀人员休息的宫殿建筑。

秦始皇陵的规模布局可谓开历史之先河,后世的历代帝王陵基本都沿用了秦陵仿照国都的布局,只是规模有大有小罢了。

兵马俑坑的发现

1974年春,临潼西杨村村民杨志发等人打井时,挖出残破的陶俑,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赵康民听说了此事,凭着自身职业的敏感,将这些残俑带回文化馆修复。就这样,两个秦武士俑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

随后,当地考古部门组成考古队,开始进行考古勘探和挖掘,在村民打井的地方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兵马俑坑,也就是现在的兵马俑1号坑,随后又发现了2号兵马俑坑和3号兵马俑坑。

但考虑到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考古队并没有将这一重要发现公之于众,也没有汇报给上级有关部门,相当于封锁了消息。

同年7月,中新社记者蔺安稳是临潼当地人,刚好回乡探亲听说了此事,便找赵康民了解情况,赵康民如实将兵马俑坑发现的过程告诉了蔺安稳,并希望能继续保密此事,或者直接汇报给国家高层,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赵康民回京后,以《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为题,写了一份专供高层阅读的内参,立即引起了国家高层的重视,随后由国家考古部门和陕西省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开始对兵马俑坑进行大规模的考古挖掘。目前共挖掘了三座兵马俑坑,出土了超过8000多件兵马俑和4万多件青铜兵器。

由此,规模巨大、气势恢宏的秦陵兵马俑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总结:

秦陵兵马俑坑的发现,让我们真正看到了秦帝国的强大,也看到了秦始皇的苛政暴政,而这也成为了秦王朝统一仅仅十五年就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所以,秦兵马俑不光让我们领略到古人伟大的艺术才能,也得以窥探秦王朝的社会状况,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会了解更多关于秦王朝的故事。



长安旭哥


秦始皇陵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而且在历朝历代都有人盗过,在正史上面就有好几次吉祥寺秦始皇皇陵被盗。所以怎么能说是在1974年才被发现呢?

前面说了秦始皇陵其实一直都是为人所知的,但是在1974年的时候才最终把秦始皇陵墓室地宫的位置确定了。

1974年的时候,当地的村民为了取水就打井,结果挖出来了一个陶制的人头,后来又挖出了很多,结果上报国家之后就发现了兵马俑,然后就是发现了秦始皇陵的墓室的具体位置。

其实在这之前,在正史上面的记载秦始皇陵就有多次被盗,第一次就是项羽进入关中之后,据说项羽的数十万大军把秦始皇陵里面的陪葬品全部盗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搬完。之后还把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都给烧了。这个在《史记》里面都有记载。

在新朝的时候赤眉军也是盗掘了秦始皇陵,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也被盗过,唐朝末期,黄巢也是盗掘了秦始皇陵。

甚至到了民国的时候,秦始皇陵也是多次被盗,刘镇华率领十万镇嵩军把盗掘秦始皇陵,还有国民党的二级陆军上将孙连仲在秦始皇陵上挖战壕,据说也是在盗掘秦始皇陵。

这些都是在历史上是正史记载的,所以说秦始皇陵被盗自古就有,到1974年也只是发现了秦始皇陵墓室和地宫的位置。并不是说秦始皇陵在1974年才被发现。


中国历史研究所


秦始皇陵墓的位置一直就是公开的,并不是没有人发现,《史记》中就明确记载了秦始皇的陵墓情况。

据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也记载:

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
,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从史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到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骊山脚下,骊山就是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离当时的秦都城咸阳并不远。



秦始皇是在公元前210年去世的,可是秦始皇的陵墓早在他13岁即位为秦王那年就开始修建,一直到他去世,修了37年,秦始皇去世,秦二世即位,在经过一个月在路上的颠簸,秦始皇终于安葬在陵墓中,这一切都是在秦二世胡亥手中完成的。

秦二世刚开始的那一年,陈胜、吴广就开始起兵造反,随后星星之火漫延到全国,到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进入咸阳城,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进入咸阳城后,并没有扰乱咸阳城的治安,也没有大规模抢掠,而是与民约法三章,不难维持了较好的秩序,而且还派兵保护了秦始皇陵墓,这个时期,秦始皇陵墓基本上没有任何破坏,而刘邦进入咸阳离秦始皇去世,不过才3年时间,当然知道秦始皇陵墓在哪。

可项羽进入咸阳城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在咸阳城,项羽抢掠财物美女,纵火焚烧宫殿,不仅如此,据《水经注》记载,项羽派出30万士卒发掘秦始皇陵,盗走大量陪葬宝物,搬运了30天还没有运完,可见秦始皇有多少宝物。



就连刘邦与项羽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关于项羽盗取秦始陵的这一行为,也成为刘邦声讨项羽的一大罪状。

然而自从项羽离开了咸阳后,秦始皇陵墓所在的关中地区一直处于刘邦的控制之下,直到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秦始皇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且刘邦还派出守陵人守护秦始皇陵墓。



从这之后,关于秦始皇陵墓被盗的消息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直到1974年,当地农民在打井时,挖到一个陶俑人头的碎片,此事引起了考古人员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后经过大量的考古和发掘,终于发现了秦始皇陵墓。

在1974年被发现的是秦始皇陵墓东边约1公里处的三个陪葬的兵马俑大坑,其中一号坑面积达13000平方米,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力部队陶俑,约有6000件。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以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陶俑,约有1500件。三号坑面积约5000平方米,以战车、车马、武士为主的军事指挥部陶俑,约有69件。



然而这只是整个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只是三个陪葬的兵马俑大坑而已,并不是秦始皇的地宫。

后来再次经过考古及探测,才查明整个秦始皇陵墓的大概情况,秦始皇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00多个足球场的面积,陵墓上的封土层达到76米深,陵墓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和外城之间有8到10米的城墙。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秦兵马俑坑全部是在外城的,据考古研究,兵马俑坑有被火烧过及用锐器砍过的痕迹,这可能就是当初项羽盗陵墓留下的,而内城却是从来没有人进去过的。



秦始皇的地宫就在内城,而且内城周围还有4米厚的城墙,考古人员在对秦始皇地宫考古时,曾发现不少盗洞,其中有两个直径1米,深度9米的盗洞,但是并没有进入秦始皇地宫,离地宫还差250米。

在古代想要进入秦始皇地宫,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要挖出几十米的土层,穿过数米的城墙,还要想办法打开地宫的大门,除非用炸药炸,否则不可能打开地宫。



而且据说秦始皇的地宫内,顶上有用水银做的日月星辰,地上也有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并且地宫内机关遍布,毒气漫延,到处都有剧毒的水银,普通人想要进入更是难上加难,并且科学家也通过遥感技术确定没有人进过秦始皇的地宫。

正因为秦始皇地宫深埋于地下,所以2000多年来,除了项羽盗过一次外,基本上没有其它人盗过,想要盗秦始皇的陵墓,那可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就是放到今天,也有一定难度,直到今天,秦始皇陵墓的地宫仍然没有人进去过,当然陵墓周边的外城,是有不少盗过的痕迹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1974年被发现的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而秦始皇陵由于其巨大形如金字塔的封土,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明示世人它就在那里。1974年当时天气大旱,有几个当地的农民打井取水挖出了几个陶俑,从此兵马俑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这些兵马俑大多原先应该持有武器,且很多有被烧灼和砸毁的痕迹,史书上记载秦末大乱项羽曾毁坏过秦始皇陵,但据现代考古专家研究秦始皇地宫并未有人进入过,也就是说项羽当时毁的是地上部分,殃及了兵马俑,真是万幸。


江左老张


秦始皇陵其实并不是1974年才被发现,秦始皇陵的大概位置其实很多历史书籍都做过批注,比如《史记》中就详细的记载过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和内部结构,郦道元的《水经注》里也有写过,甚至详细说了秦始皇陵被盗的经历。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位皇帝赢政给自己修建的一座规模浩大的帝王陵,全部耗时37年,最高时雇佣了70余万民工,这座耗时耗力的帝王陵可谓是中国古代皇陵的巅峰了。而让秦始皇陵真正进入现代大众视野的就是埋葬在它旁边的兵马俑坑了。

其实在1974年以前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就知道这些事,零星的也会发现一些陶勇碎片,只不过谁都没有引起重视而已,直到1974年这天有一位叫杨志的村民在打井之时遇到了一些硬物,上报给了文物局,这才将“世界第八大奇迹”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从此,秦始皇陵世人皆知。

那有一个问题就来了,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过呢?经过专家的勘查发现,秦始皇陵封土堆巨大,要想盗墓,非常困难,暂时没有发现盗墓的痕迹。而《水经注》中却记载了秦始皇陵被盗掘过四五次,其中一次就是项羽派遣了三十万军队进行过盗墓,挖走了很多宝藏,虽然没有太多的史料去证明项羽有过盗墓经历,但笔者大胆猜测项羽是很有可能作此行为的。

因为项羽当时所处的情况跟近代的军阀头目孙殿英有些类似,第一两人都是乱世军队头头,自己的部队都需要粮饷续命,而且项羽本身也和秦朝是世仇,对秦人非常痛恨,在加上本身也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没了约束,又有需求,挖墓盗宝,就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兵马俑的出现让秦始皇陵享誉世界,但世人对它很早就知道了。


春秋乱舞


非常感谢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每一位皇帝都非常喜欢将自己的陵墓建造的非常的豪华,甚至不惜从各地网罗珍宝,将一些比较出名的宝物随同自己陪葬,就比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据说就被李世民带入了墓中。但是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曹操墓,极其简单,这一点在其他回答也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要说历史上有哪些皇帝的陵墓最为奢华,很多人都第一反应肯定是秦始皇。确实如此,秦始皇去世于公元前210年,不过在他成为秦王之初,就开始着手于陵墓的建造,直至他去世,前后总共花了37年。当时秦始皇巡视天下的时候,在沙丘一带暴毙而亡,秦二世继位,后来有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到了选定建造的陵墓中安葬。而秦始皇陵墓的位置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人知道了,因为在史记中就有相关记载:九月,葬始皇骊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有记载: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故而,秦始皇的陵墓一直都是被外人所知的,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之后,秦二世亡。刘邦在进入咸阳之后和老百姓约法三章,保证了咸阳城的安稳。此时的刘邦其实想要知道秦始皇墓的话很容易,毕竟距离他死亡不到三年,但是刘邦却没有挖掘秦始皇墓,甚至还进行了保护。与刘邦不一样的是,项羽在进入咸阳之后,纵火烧了阿房宫,还挖掘秦始皇陵墓,并从中盗走了非常多的宝物。

在出汗相争的时候,刘邦声讨项羽的檄文中就有盗取秦始皇陵墓的这一罪状,之后在项羽离开咸阳之后,刘邦取得关中地区的控制权之后,就又开始保护起了秦始皇陵墓。自此以后,就没有出现过秦始皇陵墓被盗的情况。等到了1932年之后,一位农民在临潼找到了一个兵马俑的头颅,1940年,骊山人口增加,1961年秦始皇陵墓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遗址。1974年之后,一位农民发现了兵马俑军阵。

虽然多年以来,都挖掘了不少的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墓,但是并非是秦始皇陵墓的地宫,经过考古发现,可能秦始皇陵园总面积有56.25平方公里,大概有7800多个足球场大小。陵墓深度达到76米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兵马俑都只是外城的,而兵马俑上面有火烧和锐器砍伤的痕迹,可能是项羽当时盗墓留下来的。

正是因为秦始皇陵墓的深度非常深,故而在2000多年里面,很少有人能够盗取秦始皇陵墓,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并非人们不想盗取,只是秦始皇陵确实太大了,一般人根本没有能力可以通入秦始皇陵中去,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一直到1974年才被大众所知也不难理解。


栉比舆言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也是一名历史领域创作者,从事相关历史领域相关工作也有10多年了,对于各朝代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这里发表一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秦始皇陵已经有2000多年,为什么到1974年才被发现?

其实在1974年以前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就知道这些事,零星的也会发现一些陶勇碎片,只不过谁都没有引起重视而已,直到1974年这天有一位叫杨志的村民在打井之时遇到了一些硬物,上报给了文物局,这才将“世界第八大奇迹”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从此,秦始皇陵世人皆知。

那有一个问题就来了,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过呢?经过专家的勘查发现,秦始皇陵封土堆巨大,要想盗墓,非常困难,暂时没有发现盗墓的痕迹。而《水经注》中却记载了秦始皇陵被盗掘过四五次,其中一次就是项羽派遣了三十万军队进行过盗墓,挖走了很多宝藏,虽然没有太多的史料去证明项羽有过盗墓经历,但笔者大胆猜测项羽是很有可能作此行为的。

因为项羽当时所处的情况跟近代的军阀头目孙殿英有些类似,第一两人都是乱世军队头头,自己的部队都需要粮饷续命,而且项羽本身也和秦朝是世仇,对秦人非常痛恨,在加上本身也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没了约束,又有需求,挖墓盗宝,就水到渠成了。

综上所述,兵马俑的出现让秦始皇陵享誉世界,但世人对它很早就知道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问题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谢谢大家阅览,如果对小编的回答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最后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开心!事业有成!

在头条渡过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谢谢!


愚钝小不懂


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去世,但是他的陵墓早在他13岁成为秦王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到他去世,总共修了37年。始皇帝巡行天下至沙丘,也就是今天的邢台的时候,暴毙而亡,秦二世即位,又在路上颠簸了一个月,才被安葬在陵墓中。

秦始皇陵墓的位置并不是没有人知道,史记中就有关于秦始皇陵墓的记载:九月,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有记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可见,秦始皇陵墓的位置一直是公开的,就在骊山脚下,离当时秦都城咸阳并不远。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二世而亡。刘邦入驻咸阳之后,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与民约法三章,维持了咸阳城的治安。此时,离秦始皇去世不过三年,刘邦必定知道秦始皇陵墓在哪,但刘邦并没有发掘破坏秦始皇陵墓,甚至派兵保护秦始皇陵墓。

之后项羽进入咸阳城,不仅大肆烧杀抢掠,纵火焚烧三百里阿房宫,还派出士卒发掘秦始皇陵墓,盗走大量陪葬宝物,据说搬运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搬完,可见陪葬宝物有多丰厚。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声讨项羽的檄文中就有盗取秦始皇陵墓这一罪状。项羽离开咸阳之后,关中地区就一直在刘邦的控制下,直到西汉王朝建立,秦始皇陵墓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甚至刘邦还派出守陵人守护秦始皇陵墓。

在此之后,就再也没有秦始皇陵墓被盗的消息出现,直到1932年,以为农民在临潼找到一个兵马俑头颅;1940年,骊山人口增加,在挖掘沟渠中发现相关文物;1961年秦始皇陵墓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遗址;1974年,一位农民在打井时发现兵马俑军阵,从此,秦始皇陵墓又出现在民众视野中。

在1974年被发现的是秦始皇陵墓东侧约一公里处的三个陪葬的兵马俑大坑,其中一号坑面积达13000平方米,以弩车、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陶俑,约有6000件。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以弩车、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陶俑,约有1500件;三号坑面积约5000平方米,以战车、车马、武士为主的军事指挥部陶俑,约有69件。

这只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并不是秦始皇陵墓的地宫。

后来再次经过考古及探测,才查明整个秦始皇陵墓的大概情况,秦始皇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00多个足球场的面积,陵墓上的封土层达到76米深,陵墓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和外城之间有8到10米的城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秦兵马俑坑全部是在外城的,据考古研究,兵马俑坑有被火烧过及用锐器砍过的痕迹,这可能就是当初项羽盗陵墓留下的,而内城却是从来没有人进去过的。

正因为秦始皇地宫深埋于地下,所以2000多年来,除了项羽盗过一次外,基本上没有其它人盗过,想要盗秦始皇的陵墓,那可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就是放到今天,也有一定难度,直到今天,秦始皇陵墓的地宫仍然没有人进去过,当然陵墓周边的外城,是有不少盗过的痕迹。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