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没有医疗设备还能看病吗?

海茗石落


离开医疗设备也没啥不会看的,单说一些表浅的肿瘤。长到能摸到谁都会看,老百姓都会知道这张东西了,等到胃癌幽门梗阻老百姓都知道胃肠有问题了。可是这靠谱吗?现在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这么高,发现早的这么多,难到靠的是摸脉和望闻问切?西医的查体和病史问诊很重要,医生都知道,可你弄来个小孩、昏迷的患者,你问什么,怎么问?来一个肚子疼的,是阑尾炎还是蒂扭转你怎么区分?来一个胸闷的是肺子出了问题还是心脏出了问题?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像电影里那么典型的,比如老年阑尾炎为什么容易耽误?所以离开仪器谁都会看病,但至于和用仪器看病你更喜欢哪个,那你就去用哪个不就好了


dr刘先生


没有医疗设备,能不能看病?我给大家说说我刚毕业那会儿看病的经验,再说说现在看病的情况,大家自己分析下现在的医生没有设备能不能看病吧!

谢医生刚毕业的时候在胸外科,由于我们这边是矿区,空气质量特别差,得各种结核的病人特别的多,那个时候还没有规定结核病人必须要去传染病院治疗,所以在胸外科接诊了大量的结核的病人,那个时候我们的上级医生对于结核的诊断特别牛,有的时候看看患者的面容以及身体状态,拍一个普通的胸片以后就会告诉我这样刚毕业的大夫赶紧给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之后再进行ct或者是其他的检查准备手术。

因为常年得结核的病人,通常在面部上会有一种红润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结核美,而且由于结核病会导致患者处于一种过度消耗的状态,面容通常是比较疲劳、倦怠的,而且常年的跟结核病人结束,大量的阅片领我们的上级医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的时候比化验都准,而且有一些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必须要进行抗结核治疗,否则术后非常容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抗结核病治疗,比如常见的雷米封、利福平以及乙胺丁醇都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而使用链霉素的话会有耳毒性,有一些患者用的时候会有听力的下降。而结核的确诊特别难,有时候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即使是阳性,也不排除不是结核的可能,而结核菌素试验是隐形,也不能排除患者有结核的可能!有的时候肺结核病人的痰培养还没有结核菌生长!有一些手术病人能依靠术后病理确诊,但是那些不需要手术的结核病人呢?好在那个时候治疗的原则是怀疑患者有结核就可以给予进行抗结核治疗,先观察疗效,再进一步确诊,是属于经验医学,很多患者从中受益,也不排除有误诊的可能,但是总体来看患者是得益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医生胆子是真的大,怀疑是结核就赶紧给治疗,不管菌素实验是否为阳性,先把患者的病情控制住再说,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的一个同学亲属,当时就是怀疑结核,但是所有当时能做的结核相关检查全是阴形,后来我的上级医生毫不犹豫的就给上了抗结核药,结果抗结核治疗两周以后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病理证明确实是结核,现在这个大姐恢复的特别好。

但是当时的那个时代过去了,现在的医学叫循证医学,如果还是我同学的那个亲属,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去证明患者有结核,如果术前检查结果全是阴性,那就不可能给患者上抗结核药,如果医生大胆给予抗结核治疗,患者一旦出现肝功、肾功、以及其他问题,这个医生负全责!如果冒险手术,患者恢复好还自罢了,一旦感染,还是一告一个赢!因为医生没有按照规则处理患者!所以现在的医生治疗病人的时候会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来证明诊断的正确性,来证明治疗的正确性!

我们不能说循证医学不对,这是医学的进展,有了证据,有的放矢的治疗,可以保证患者治疗的准确、精确,可以使患者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但是有时候人体是很神奇的,并不能完全用辅助检查来支持某一个诊断,所以很多时候医生也会很纠结!就比如最近遇到的一个患者,天气变化以后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肢体肿胀,夜间加重,白天缓解,能想到各种检查都做了,但是没有一个是阳性结果……真的很令人挠头!

无论如何,现在的循证医学通过各种检查明确患者的问题,确实对大部分患者的确诊和治疗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可以说做到了精准打击,本人的观点是,从目前的医学进展来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是要依靠证据说句话的,这也是在保护患者,也是法制日渐健全的体现吧

辅助检查还是需要做,但是如果为了利益滥用检查,就错了……也期待将来医学的进展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帮助医生和患者解决问题吧!

话说回来,您到医院看病,一个检查不做的话,您敢去吗……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古时候的交通工具主要靠马车,去一趟京城要好多天;后来有了绿皮火车,只需要一天一夜;现在有了高铁和飞机,只需要几个小时。

有人就问了,没有高铁和飞机,你还能去到北京吗?当然能,只是要使用落后的工具,多颠簸几天,承受更多风险。

很多人瞧不起现在的医生,觉得他们只是凭仪器看病,离开仪器什么都不是!

照这个推论,航空公司和高铁都太坏了,发明出飞机和高铁来赚钱!

醒醒吧,21世纪啦,马上5G时代了,不要当科学技术的保守主义者,排斥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

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生的翅膀

有了这些精密设备,甚至不需要使用扁鹊先生的望闻问切,扫个CT就能发现小肿瘤、肺结核支原体肺炎等等。

像这个9毫米的原位腺癌,没有任何症状,身体各项功能都正常, 只能通过CT早期发现,已经手术切除。



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只使用听诊器,恐怕要三、五年以后长到晚期才发现。

凭借这些先进的设备,在过去20年时间里,肺癌的5年生存期已经从8%上升到接近20%。在未来几年中,如果有更多的人重视早癌筛查,这个数据一定还会大幅度提高,就像当年的胃癌防控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肺癌早期发展很慢,即使不手术也能活好多年。那我们再看一个发展快的:

这是一位慢性乙肝病人,体检发现小肝癌。如果不及时手术,最多6个月就会进展到晚期。得益于现代的先进设备,这位病人及时发现及时手术,已经一年多了没有复发:

好风凭借力,可以上青天!

实际上,科技进步不单单表现在医学上,每个行业都受益,每一个人都受益!

面对这个癌症和心血管病高发的时代,我们应当希望更多的医生,使用更多更好的先进设备,及时发现和治愈更多的疑难杂症!

而不是反过来嘲笑医生掌握了使用这些先进设备的技术!

老一辈的航天工作者,能用算盘把卫星送上天,这是后辈们的动力和榜样,更是鞭策!科技进步要奋勇争先,谁会希望自己的后代医生,用简陋的听诊器跟世界各国的医生较量?那不是光荣,那是井底之蛙!


影像科豪大夫


先给你看几张图片吧!三维CT,过去没这个技术能诊断吗??就靠摸?你觉得可信度高吗?你觉得是下面的图片可信度高,还是一个医生给你摸几下可信度高?你如果觉得下面的图片可信度不高,准确率不高那我也没法说了。。一个摔跤了的,把肋骨撞一下,是直接做个这个检查诊断明确呢?还是摸摸觉得没大问题你回家修养呢?然后又疼再来又摸摸,在给你开点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胶囊 云南白药粉。。。又没好转,又来摸摸,始终不知道到底咋了。。你看你愿意选择那种方式。拍CT切面普通人也看不懂,我就拍了三维,女性怀孕了为什么不做普通超声了,要选择四维超声呢?可以 大 概率的排除畸形和先天性疾病。还可以看出儿子女儿(当然做性别鉴定是违法的)。我想问下哟!为什么你要用手机或者电脑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上提问呢?你应该不使用手机电脑汽车飞机微波炉电视机啊!!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啊!医生为什么不能选择机器确诊呢??











将军ABCDEFG


既然这样问,那我问问你,工厂里没有机器可以生产吗?军队里没有武器可以打仗吗?没有汽车可以出门吗?答案是,可以啊,不过效率和效果要大打折扣吧?

那么,医院里没有仪器设备能不能看病呢?可以啊,大家一起来玩猜猜猜的游戏啊!比如一个病人肚子疼来看病,本来做一个化验,拍个片,或者B超乃至CT什么的,绝大部分都可以诊断清楚,然后就可以治疗了。现在,不让用仪器(不知道在你心目中,仪器的范围是什么,听诊器,血压计,显微镜之类的算不算,如果这个也不让用,那就更加扯淡了)。那医生怎么办呢?肚子疼有很多原因啊,是胃肠炎,胆囊炎,阑尾炎,肾结石还是宫外孕啊?当然,大部分情况下医生可以做到二选一或者三选一的,就算这样,作为病人,你愿意让医生做试验性治疗吗?

也许有人会说,我可以找中医,他们只要搭搭脉,看看舌苔什么的就可以了。是啊,那是因为中医属于传统医学,它的理论,方法几百年都不变;它的效果,看看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短命的皇帝、王公大臣就知道了。相信搭脉可以诊断百病的,是小说,电视剧看多了。


ink8388662292933


无论是中医的“望闻问切”,还是西医的“视触叩听”,无不在告诉我们体格检查的重要性。没有体格检查的诊疗是没有灵魂的!

骨科也同样如此,只是它讲究的是“望触动量”!没有体格检查不行,仅仅是体格检查也是远远不行的。

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个“量”字,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在髋关节置换中,我们需要考虑外展角、前倾角、股骨头大小、股骨颈长短、臼杯大小等等很多需要测量的数据。

在很久很久以前,医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将髋关节置换完成,叹为观止,旷世杰作!

但是,在当时认为很完美的手术在现在看来确实很差劲,术后的并发症也会很多。因此,民间才会有髋关节置换不能做,做了就瘸了,或者是髋关节置换做完几年之后就报废了的传言。

渐渐地,医生在各个角度上下功夫,在术用各种仪器测量角度、长度等数值,这才使髋关节置换的并发症越来越少。

可是这样就够了吗?人类对健康的要求是无穷无尽的,随后,我们要用到电脑在术前进行周密的计划,要用到3D打印,让手术更精准。当然,用电脑做规划及做3D打印之前,患处的X线及CT这些设备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这还远远不够,为了术中精准,我们还有导航可以选择使用,现在最先进的手术已经加入了机器人。不久的将来,我相信带有导航的机器人将是手术标配。

这时候,有人又要问了,如果没有这些设备你们就不会看病了吗?

不是没有设备不会看病,而是加入了设备医生能把病看的更精准、更安全、更微创、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唯一的缺点就是更贵!


骨科王医生


网上经常有网友在骂医院、骂医生,现在医院看病动不动就是各种检查,抽血、B超、拍片、CT、磁共振、肠镜、胃镜、支气管镜等等各种检查,现在的医生都不会看病了,都是靠检查来诊断疾病。

吴医生曾经在微头条就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个反反复复咳嗽、咳痰了1周多的小孩,在诊所吃了很多药也不好,家属找我看病的时候我听诊两肺闻到了湿罗音以及少量的哮鸣音,我考虑可能是肺炎的可能性大,建议抽血检查血常规看看炎症指标高不高、有无感染肺炎支原体,顺便拍个胸片明确是不是肺炎。家属有点不理解,表示想不做检查直接输液治疗。很多网友也都理解支持我建议做检查的目的,但是也有很多网友在质疑我,说我为了赚钱安排没必要的检查,说现在的医师不做检查都不会看病了等等之类的话语。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实现代西医也都讲究问诊和查体,而且问的比中医还详细,就连以前的病史、治疗的经过等等都要一一细问,查体不单单把把脉看看舌头,查体的项目也很多,各个系统都要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在以前医学还没那么发达的时候,很多前辈都是靠过硬的体格检查以及细致地询问病史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不是说没有医疗设备就不能看病,没有医疗设备我们也能看病!

但是,很多疾病没有医疗设备我们就很难确诊,医疗设备大大地提高了我们诊断疾病的能力,很多以前无法诊断的疾病现在通过仪器检查都能够得以确诊,很多以前容易误诊的疾病通过仪器检查也都避免了误诊!这是医学的进步,大家为什么却又都有排斥呢?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来了一个昏迷的病人,如果不做头颅CT怎么知道是脑梗死或者脑出血呢?要知道这两者的治疗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又比如来了个急性腹痛的病人,引起急腹症的疾病有很多,不做检查怎么知道是阑尾炎还是肾结石还是胆石症或者胰腺炎等等,如果没有检查你就放心地相信医师的经验?

吴医生个人认为,医学仪器是科学进步的产物,是医学进步的体现,很多以前诊断不出来的疾病借助仪器都能够得以确诊,只要检查合理、没有过度检查,对病人治疗疾病是极大的帮助,对医师诊治疾病也是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过度地给病人安排不合理或者是没必要的检查,这样不但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且也是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这是应该被谴责的!

我是全科医生,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文章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码字不易,如果支持我,请点赞或者加关注吧。


全科吴医生


医院没有医疗器械就是诊所,你能接受所有的病都去诊所看么?所有反对大医院,只能用设备看病的人,就不要去医院看病了,直接去诊所,没什么问题。实际上这些人,又想得到好的设备检查,又想不花钱,这就是他们的心理。年龄大的老人都知道,五六十年代,乡镇医院可以说什么设备都没有,农村老百姓生大病,乡镇医院解决不了,必须去地市级大医院,交通不方便,人抬牛拉,跑一次大医院一天多,很多病人半路都死掉了。农村人口平均寿命不过五十岁。那样的医疗条件竟然还有人怀念,天天喊不用医疗器械不会看病,不用器械检查也能看病等等。你要是得大病了,真要是不做检查你放心不。你会说大夫是猜的。所有设备检查都有他的必须性。就是大夫诊断对了,也要检查来证实,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人命关天不能含糊。大夫离开医疗器械,不是不会看病,而是对你负责。大夫看病时每一项检查,都会告知病人的,你不同意检查可以拒绝检查。往往有些人看病时可怜兮兮,检查完摇身一变成了医学高级专家,‘’我说没事吧‘’。要知道尿床晚上不喝水,充大头娃娃的。真要好心不给你检查,万一出事你就会跳高,鸡蛋挑骨头,大喊漏诊了,大夫又不神仙,大夫再有本事也不如设备检查准。这就是医院为什么设备检查多的原因。


岱下明珠天平湖畔153


回归旧社会,医院没有医疗仪器设备,医生还是医生,护士还叫护士。而那时候一个卫生员就已经能够应对各种最基本的疾病诊断治疗了。

以中医中药为主的治病救人模式,还是很朴实的。瓦房屋顶,木柱支撑,缺医少药各自认命没有纠纷。

病人用床板由兄弟姐妹扛着步行到医院卫生院,条件好一点,路途遥远的病人还有机会躺上手扶拖拉机一路颠簸。往往还没有到医院就断了气。

医生接诊病人,不是很繁重复杂。一天三几个病人,大部份在村里赤脚医生搞定了。好多头晕的病人睡着睡着就醒不过来了。所以,村里各家各户有老人的都自备一口棺材。

三十几岁也不知道是饿死还是病死,就没了。平均寿命也不超过50岁,而且还不到50岁就显得老态龙钟,柱上拐蛮有风度的。

现在得益于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高端医疗仪器设备更新换代。高尖医疗人才呵护着人们的健康生命。病人一躺上CT检查床就很明确是什么类型的脑出血,需要怎么救治。95岁老人越来越多,身子骨硬朗得很。

医院回归物质匮乏、缺医少药的年代,八九十岁将被四五十岁不明不白死亡人群取代。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很仇视医护人员,尤其是临床医生。包括中医、中医粉们也都嫉妒临床西医居然能够借助高端医疗仪器设备治病救人。

没有医疗仪器设备协助诊断治疗疾病,你医生说病人脑出血就是脑出血?凭什么相信你?你医生说急性心肌梗死,谁信呢?病人经常是上一秒活蹦乱跳,下一秒就死翘翘了。病家官司打下来巨额索赔,你医生能承受得了吗?


六维魔咒


提这个问题的人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我来问你:到底是先有医生后有设备,还是先有设备后有医生?

纵观医学的发展历史,其实最先出现的是给别人看病的人,然后这些人逐渐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医生,至于医疗设备,是医生们为了提高治病效果,逐步发明出来的辅助设备,所以,医疗最初的样子是没有医疗设备的,医生们看病只能凭借着自己的感官收集患者的信息。

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生们逐渐意识到单凭五官感受,无法分清一些患者的病情,比如同样是咳嗽、咳痰,有可能是肺炎,也有可能是肺癌,所以,为了解决分清病情的问题,逐步发明出了胸片及胸部CT。

其实现代医生之所以依赖设备,目的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患者生病住院后,其实最想的就是早诊断,早治疗,越早离开医院,意味着付出的成本越少,

谁都不想被误诊,在我国误诊病情,也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所以,医生们看病的压力非常大,但现代疾病非常复杂,只依靠经验感受,可能会犯下很多无法挽回的错误,只有医疗设备的辅助,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误诊的概率。

所以,医生们离开了医疗设备,也可以治病,但治病的效果可能会下降,二战时美军轰炸日本,抛出了一个口号,将日本人炸回石器时代,现代,如果将医院的设备统统拿走,就相当于将医生看病恢复到石器时代,我想这是很多患者不愿意见到的情况吧?

我是医心雕龙,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与转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