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必练的“神功”——化繁为简大法

综艺主持机智暖心派掌门何炅,集智慧与美貌与一身的流量网络红人papi,一群初入职场智商颜值双高的律政新人,刺激写实的职场竞争真人秀,这组合想想就很有看头了。

今天看了《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七集,主题是就“诉讼可视化”来呈现一个案例。八位实习律师,分成四个组去完成这个课题。出人意料的是所以这一次的成绩都作废。原因是每个组的最后呈现都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

职场必练的“神功”——化繁为简大法

那要求是什么呢?为什么四组队居然没有一组达到这个要求?

其实要求很简单:就是要化繁为简。将复杂案件信息删选最重要的几个点,梳理脉络,最后利用图标和简单文字叙述呈现出来,让普通人都能一目了然。

我很赞同最后带队律师没有妥协、在矮子里拔高子,而是直接否定了所有人的成绩。这让我们都意识到这一个课题的重要性,不是马马虎虎就能过关的。

化繁为简、提炼核心内容,高效准确得传达信息,其实是职场里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大学时我曾参与一项国际学生会的工作,负责为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寻找和海外的短期工作机会。因为我很重视这个职责,所以每一天在数据库中都很认真的去寻找相匹配的工作岗位。然后几乎每天都孜孜不倦的把有用的信息邮件发给这位学生。

然而我的另外一位同事却几乎不去看数据库的内容,马马虎虎的预览了一下,截止日期将至时随便邮件发了几个职位空缺过去,让那位同学筛选。

我当时还暗暗鄙视他,觉得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认真,谁知结果让我大跌眼镜,他的那位学生海外工作匹配成功,而我却失败了。

我当时很气愤,一度认为那位大四同学并没有认真的认真阅读我发给他的邮件。后来我才意识到,我没有化繁为简,我认为所有的都是重点,导致在对方看来,他收到的就是一大堆信息,反而显得没有重点,当然就无心去一一阅读删选了。

这件事情我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很对不起那位学生,因为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化繁为简的必要性,让他错失了一次海外工作机会。

后来我意识到这个化繁为简的道理在职场中几乎每天都能用到,对外与客户、合作伙伴的沟通,对内的向上汇报,会议汇报、同事间的工作沟通,甚至平时与亲人朋友的沟通,都需要我们善于过滤信息,学会说重点的表达技能。

如何去练习这个技能,其实除了是根据目的,从逻辑架构和优先级选择角度去删选重要信息,还有一个很大程度上都是要克服我们内心“舍不得”的情绪。

会玩麻将这个游戏的人可能都有这个感受。有时,你眼前13张牌组合起来都是好牌,轮到你出牌的时候,不知要丢弃哪一张牌,因为不管丢哪一张,都是拆了那个完美组合,心下会很不舍。但游戏规则如此,你必须要丢弃一张牌。每次我玩到这里的时候总会想,也许这才是麻将这个游戏的核心意义:教会我们要“舍得”。

化繁为简这个技能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是真的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不是重点。我们只是觉得这些细节放在一起这个组合才是完美的。如果我们执着于保留这个完美,那这个完美在别人看来就是一大堆无用的信息。

换一面来看,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所执着的完美原本就是贪嗔痴念。

所以要如何做到化繁为简,又不丢失重要信息?

第一、我们要明确陈述的目的是什么?哪些信息指向这个目的?

第二,我们要了解陈述的对象,受众群已知的知识范围是什么?

第三,可以先给出一个最简单的主谓宾框架,然后再往里填写优先级核心内容,配备流程图、脑图等图形表达。

第四,复查。

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检查是否还能更加简明扼要。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能立即接收到要表达的信息目的?

化繁为简需要注意用精准的简单句,去除形容词、复词等,不用模凌两可的用词。

职场必练的“神功”——化繁为简大法

回到《令人心动的offer》这集,为什么四个小组、八位成员同时没有做到律师的要求呢?

第一、没有意识到可以用典型的可视化工具,例如脑图、简易流程图。

第二、没有意识到可视化的核心重点简化。

第三、受了前几次作业的影响,还停留在细节决定成败的这个思维定式。

当然柴律师也是一个很好的领导,他也认为也许是自己没有传达清楚作业的要求。而且他也及时进行了反思和反馈,立即向组员们道歉。

好的领导善于主动的反思和承担责任。

因为领导的以身作则,让所有的团队成员都进行了主动的反思,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重新梳理和重新递交了这个作业。

所以这个节目的这些小细节非常的真实,而且很有教育意义。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这些经验和教训非常珍贵,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