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畫畫可以賣錢和增加聲名,還能讓別人得到藝術享受,你認為畫家是在為誰服務?

杜魯昆


當畫家思考“繪畫”需要畫些什麼的時候,接至而來是誰需要的問題。

繪畫若是為了藝術本身形式,或者是為了藝術家自己喜歡的有趣味的藝術形式而作畫,繪畫之路是艱辛的,費時、費力、費資金,勞動成本大,也許沒有什麼經濟回報。因為藝術收藏是奢侈消費,體現精神價值,而大眾買畫並不普遍,吝嗇花錢在藝術消費,大方花錢在物質消費。

繪畫若為他人喜好需要而作畫,繪畫會損失藝術性、趣味性和藝術價值。當繪畫作品討好大眾審美,為了賣錢,繪畫就沒有藝術自由,繪畫價值的認可度左右著繪畫藝術自由。繪畫就是商業活動,繪畫作品與商品就沒有本質區別;繪畫產品就成了需要考慮營銷的商業行畫。這些作品的藝術層面充其量在所謂的好看的高度,大多在譁眾取寵、照片式再現的層面。當然,寫實繪畫也有藝術性,這裡所指具有藝術性的寫實藝術不同於商業行畫。

若有人喜歡繪畫,又有繪畫藝術的投資意識,卻又不懂識別繪畫作品的高度時,往往會聽任藝術欺騙和虛假廣告及炒作。低俗行貨、工藝品當作藝術精品之現象比比皆是。當畫家面對現實與藝術情操,思考該怎樣去繪畫時,接至而來的就是藝術道路的選擇問題和藝術方向問題。前沿的藝術家之路是為畫而畫,不一定能討得大眾。大眾看不懂其藝術表達,自然就不會喜歡。


瀚海傳統文化傳承


有一句人們耳熟為詳的話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句話我想對於從事繪畫以及其他的藝術工作者也是適合的。


從古至今從中到外,畫家一直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職業。為什麼受人尊敬呢?一來是因為繪畫是一項技術藝術含量比較高端的行業,並不是誰誰都可以做的來的。二來畫家創作的藝術作品能夠打動人心或者給人帶來精神的愉悅智慧的啟迪和美的享受。這也是繪畫能夠成為一門藝術的主要原因。


繪畫作品雖然是畫家主觀能動的產品,但它源自生活,本質是揭示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經過畫家對生活的提煉提升成為藝術品展示於世人面前,這就體現了繪畫作品的社會屬性。因此畫家應該也必須面向社會,服務社會,從這方面講,畫家畫畫是為社會服務的。

但同時畫家也要生活,也要養家,也要做常人要做的其他事情,畫畫也是一門維持生存養家餬口的職業。從這個意義上講,畫家畫畫也是為自己服務,畫畫賣錢概繫於此。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主觀性和客觀性是辨證統一的,不能失之偏頗地去看待。


燈影書畫


古今中外的畫家都是創造美的,自然是讓欣賞者得到藝術享受。

對藝術創作的評述早有定論,只有在解決了溫飽後才能進行藝術創作。

如果只為生存溫飽的創作,是不能長期堅持下去的。飢冷中是難以創造出美的,故生存第一,藝術創作第二。

為了孔方兄,為了衣食,為了名利的創作,急功近利,功利主義出不了傳世傑作。

只有為創造美,為了審美者的審美愉悅,為了藝術創作的真正宗旨,才能在奠定繪畫之技藝基礎上,擁有豐富的繪畫知識與掌握嫻熟的技,,並有藝術史,藝術美,美學,繪畫理論,文化,欣賞和深入體驗觀察感悟生,邂逅藝術靈感,才能畫出傑作。

為了美的創作,為了欣賞者的審美愉悅的創作,一但達到了一種境界,名利,衣食甚至是生存環境的提升也會隨之而來。

吳冠中就是當代的例子,吳道子正是古代的楷模,拉斐爾是西方的典範。他們所創造的藝術美具有傳世的藝術價值。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融入生命的體驗,是藝術中的瑰寶(認同請關注,誠謝)。





GoodLuck6868


畫家,實際上是一門手工藝。畫家,和其它手工藝一樣都是技術活。畫家,和其它手工藝也存在不同的地方、畫家是帶有文化藝術特色的手工藝活。畫家不像其它手工藝那樣只固定生產幾種產品,畫家對每一幅作品都有不同的構思,畫家畫出的每一幅作品都有著不同的意義。也就是說,繪畫好比搞設計,每一幅畫、它的設計藍圖都不一樣,每一幅畫想達到的效果都不一樣。

畫家,生存於社會分兩種形式。

一種是純粹屬於手工藝類別,繪畫、賣錢、養家。這類師家也接工程業務,比如大型的廣告牌製作和一些大型的商業活動等等。

另一種畫家是為政治服務的。比如宣傳畫、比如一些大項目活動所需要專項的針對性的宣傳畫……等等。

至於畫家的名聲名氣,這就和所有的手工藝一樣樣了,這是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用自己優秀的作品、不斷擴大影響、使自己的作品廣泛贏得大眾認可之後、才能獲得個人的名聲名氣名譽的。






跟進2020


畫家畫畫,畫的好,藝術有價值,社會有地位,才能夠賣錢養生活,越賣錢越有名聲,名聲越大,越能賣錢,這是良性循環過程。

畫家畫畫,沒畫出來,卻是很糟糕的事情,功夫不得一日不練,花時間、花精力、花錢財,一目過去,全是付出,不一定有收穫。

所以我說,做畫家不容易,每個有成就的畫家背後都有一段艱辛的歷程。畫家只有把自己畫出來了,才有能力服務於社會,給社會大眾貢獻美的藝術享受。想一想黃賓虹老先生,當年送畫給浙江博物館都不收,這就是鮮活的佐證。

畫家畫畫,先得付出,努力把自己畫出來,有一定藝術成就,有一定社會地位,名聲遠播,才能帶來經濟效益,也才有能力為大家帶來美的享受。畫家畫畫,先為自己,再為別人。


陳莊水墨畫家


畫家繪畫的目的不能一概而論,不能簡單地說為了錢,為了名聲。用階段論來討論畫家繪畫的目的應該比較現實。學習階段為了興趣;升學階段為了分數;工作或進入社會後,為了在社會上站住腳;站住腳後,為了出人頭地,為了揚名立萬,為了社會地位,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名與利

一、學習階段為了興趣。

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孩子的啟蒙教育課程裡,也就是學校的基礎教學大綱裡是沒有繪畫學科的。一些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有繪畫興趣或有繪畫天賦時,家長們便會有意引導孩子利用課餘時間來學習繪畫技藝。孩子在這一階段的學習,完全是好玩,即興趣使然。

二、升學階段為了分數。

在我們國家,藝術類考生的高考分數是很低的。一些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很差,這些學生為了能進入高等院校,他們便會揚長避短、明智地選擇藝術類專業,如繪畫。

三、工作或進入社會後,為了在社會上站住腳。

繪畫專業的高校生畢業後,他們走入社會的立身之本和敲門磚便是繪畫手藝。繪畫手藝給了他們吃飯的飯碗,但這個飯碗是裝稀飯多,還是裝山珍海味多,就要看這些初級畫家們在後天的發力程度了。

四、站住腳後,為了出人頭地,為了揚名立萬,為了社會地位,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名與利。

進入到這個階段,靠繪畫手藝吃上飯的問題已經解決。這一階段的繪畫者(畫家)他們的首要目標是,進入市級、省級、國家級繪畫協會;然後,取得各種頭銜;再之後,開個人畫展,獲得國內外各種大獎;在這期間,年輕的畫家們如果有機遇,他們也會投身在名家門下,成為某某畫派的衣缽傳人。縱觀這一時期的畫家行為,則帶有明顯的功利性。

總而言之,畫家畫畫,一般從興趣開始;之後的繪畫,主觀上為自己,客觀上為了迎合觀眾,而迎合觀眾的目的,其實也很功利。在這一過程中,主觀因素占主導地位。


老梅尋夢


事實上,作為一個職業,繪畫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所以,繪畫者,畫師,畫家或者藝術大師,大多數都是以繪畫為生的,也就是說,他們是為了生活而繪畫的,賣錢和名聲都要,因為有名聲,畫畫價錢更高。當然了,繪畫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享受,就像孩子玩泥巴過家家一樣。由此可見,畫家首先要為生活服務,也就是養家餬口,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夠弘揚藝術,才能夠為人民服務,才能夠為人類燦爛的文化添磚加瓦,才能夠實現自我的飛躍!






hi123


“畫家是在為誰服務”?

我覺得畫家只是在把自已所見的那一瞬間的美景停留下來,讓更多的欣賞者能夠欣賞這一美景,並不是為了所謂的“名”和“利”刻意的去畫某一事物。

至於畫畫賣錢則是畫家也需要生活,維持生計。畫畫也是一門維持生計養家餬口的職業,所以畫畫賣錢也僅繫於此。

我本人亦是如此,本是因為想記錄美景而畫下的作品,但有時候因為生活所困,迫不得已的拿出自已的作品來換取金錢來購買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有主觀性和客觀性的,我們不能失之偏頗的去看待“畫家是在為誰服務”這一個觀點。





藝峰小家


畫家創作的繪畫作品,是為人們提供藝術的審美享受,是給別人藝術享受,也是自我藝術享受。畫家的繪畫作品不但是為別人服務,而且也是為自己服務,從中得到了經濟收入並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名利雙收,是和諧的統一。



繪畫是畫家深入現實社會生活中體驗、觀察、提取的原始材料,經過自己的審美情感和藝術手法創作出反映時代風格的藝術作品。繪畫是造型的視覺藝術,是以視覺的感知方式體現和傳達人物形象、自然景觀的審美理想。畫家畢竟是少數人,不是人人都能當畫家的。畫家是被人們敬仰的藝術家,是為人們提供審美情趣、心靈感應的藝術享受。

每個畫家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命運,導致了有的畫家很富有,有的畫家很貧困。而很富有的畫家是不輕易賣自己創作的繪畫作品,他是自我享受自己的繪畫作品,因為他不缺錢。即便是賣也許為了名利,也許是他的繪畫作品藝術價值高被美術館收藏。貧困的畫家經濟收入很低,既要養家餬口,又要買繪畫作品所需要的材料,他很缺錢。所以窮畫家創作繪畫作品,賣給別人的繪畫是為別人服務的,而別人又得到了藝術享受。自己得到了收入,又享受到了名利。不管是富有畫家和貧困畫家都是為自己服務的


黃智637


繪畫有著咱們中國濃郁的文化氣息,在我們欣賞繪畫藝術時會給我們帶來的心靈愉悅,就那畫面、色彩、線條交織的繪畫詩章,會讓我們看到畫家對藝術的領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對美的不懈追求和探索精神。

我們誰都喜歡美的東西,就比如繪畫細味一翻,就像大自然中的美景。

欣賞著繪畫它那裡面有著更豐富的內涵,謳歌勞動美,暢想中國夢。在咱們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鐵建與大路文化”的大路畫展,反映的是當代建築工人的情懷和奉獻精神,作品有對祖國建設者的歌頌,有對勞動美的禮讚,有對壯麗山川的描繪。能讓咱們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感人場景,是親切地、樸素地、真實地工作寫照。“大路畫展”的畫家們始終把藝術創作聚焦在普通的勞動者身上,謳歌時代建設者的默默奉獻精神。

所以我認為繪畫是為人民服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