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1月25日,澜湄航空一架航班载着医用防护物资运抵武汉,澜湄航空并不知名,不过它的董事长却在民航业大名鼎鼎。他独创的“罗盘管理模式”荣获哈佛商业评论金奖,推出业内第一张电子客票,将深航由地区航空发展为仅次于四大航的全国性航空公司。他是民航第一位下海的厅级干部,他是当时民航业学历最高的人,05年便年薪500万加股权。然而身陷牢狱,出狱后几经跌宕,又将满腔热血挥洒在澜湄航空上。澜湄航战略隐现着他在南航、深航的印记,开航仪式上,乘务员表演着深航的经典节目《感恩的心》,李昆满眼深情的望着台上,在煽情的音乐中红了眼眶,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风云人物有很多种,无论结局如何,他们都取得过巨大的成功,卓越的才华,超强的能力,坚定的目标,灵活的处事方式,还有,艰苦的磨难,命运的捉弄,甚至悲伤的落幕。民航市场化四十多年,同样英才辈出,南航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变革速度一直领跑行业,一代代优秀管理者前赴后继,杨元元、颜志卿、刘绍勇、以及李昆。李昆的风光从南航开始、在深航延续继而陨落,又在澜湄航空重燃。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1978年,改革开放扬起风帆,中国人口排名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排名仅37位。一位胸怀壮志的昆明青年无奈考入空军地勤,于烈日骄阳下开始了新兵训练。他曾看过电影《长空雄鹰》,在抗美援朝的战火纷飞中,筚路蓝缕的空军健儿击落了全球最强的美国飞机,心中顿时豪情万丈,立志长大后要冲上云霄。不过命运一点都不照顾她,当他兴冲冲地去报考滑翔学校后,虽然成绩、身体、政审各方面都合格了,却因他人“走后门”而与飞行员失之交臂。当然,优秀的他轻松考入地勤,当他背上行囊,踏上北上列车,内心悠然一股激情燃烧。此时的李昆,同那个时代大部分青年一样,穷,但有志气,未来充满希望。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毕业后,李昆分配到民航广州局,那时正赶上民航第一轮重大改革,开启了市场化的初步探索。市场化,意味着更多的放权、更快的发展、更大的舞台,充满抱负又无任何背景的李昆穿梭在白云老机场的航站楼里,从搬运工开始、售票、值机,地面的活干了个遍,凭着勤动脑,吃苦耐劳,曾连续6年荣立三等功。这个成绩很难得,要知道平民子弟在好事轮不到、背锅少不了等恶略的职场环境中,还能年年立功,背后必然是几倍于常人的汗水和智慧。优秀的人做到这一步就够了,李昆不够,低学历造就的低起点,让李昆深深的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还坚持上夜校,最后顺利考入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完成专科镀金。从这点上看,他的起步实在太低,运气实在太差。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千里马最怕马放南山,一旦给了他沃土,便能驰骋千里。李昆的升迁第一步,要感谢他的老领导。多年的持续立功,他被提拔带班组长,这是优秀且无关系的平民子弟常任职务,但确实能管点事情,在他优秀的业务能力之外,侧漏他更加优秀的管理能力。权利无关大小,但看用途。李昆是那种只要多给1分权利,就能多出10分成绩的人。很快,他又成为了带班主任(可以管几个班),既然多给了3分权利,妥妥的回报50分成绩。终于,他正式提拔为民航广州客运副科长(步入真正的基层管理者)。此后,科长、运输公司副经理扶摇直上。1992年,民航第二轮重大改革浪潮落下,他被派往驻泰国办事处,出任总经理(正处)。他也是那种只要说的算一分,就能多出百分成绩的人。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1996年,已从广州管理局脱离出来,企业化经营的南航组建副厅级运输部,曾经于运输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李昆当仁不让,回国出任运输部副总经理、很快升为总经理。1997年,南航集团以南航股份为主体在纽交所、港交所上市,借助资本拉开了发展的快车道。举国欢庆的千禧年,备受颜老帅欣赏的的李昆,进入南航股份担任副总经理、又很快上任常务副总经理,分管生产经营业务,成为风光的副厅级,步入了高级干部之列。至此,李昆成功演绎了一个有能力、有志气的年轻人成功的职场前半生,从最基层做起,没有一次跳级,硬是在每一个岗位都扎扎实实地填满了萝卜坑,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平民子弟只要比别人更加勤奋、更加思考,真的可以取得成功。如果没有成功,只能说明勤奋和思考的远远不够。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在南航这样的大型副部级央企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上达天听者比比皆是,每一个职位的竞争都是水深火热,有背景者,必须要做出成绩,上面才好给说话。无背景者,不仅要做出成绩,更要做出大大的成绩,还点少得罪人,多理解上级意思,执行到位,还要有高超的汇报技巧,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并且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各种复杂奥妙无穷。当然,昆总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岗位上强硬的成绩积累,鉴于篇幅,我们举两个业内驰名的例子。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例1:首张民航电子客票

在2019年第十七届民航信息化发展论坛上,阿里巴巴副总裁胡臣杰大谈阿里巴巴助推民航数智化升级。他应该是除主办方之外出席论坛最多的人之一,在他出席的历届论坛上,2001年的第三届一定很难忘。那一届论坛上,在IBM、华为、波音等众多企业的衬托下,南航格外瞩目。那一届论坛主题,是电子客票。那时,身为南航首席信息官的胡臣杰,在领导的带领下,推出国内首张电子客票,领导的名字,叫做李昆。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推行电子客票有多重要?1993年,美国已经推出电子客票,99年已经超过纸质票量,而当年更新的《蒙特利尔合约》稳固了华沙体系的框架,IATA也成为全球航空市场的标准制定者。随后,IATA宣布“2006年停止使用纸质客票”。在国外如火如荼的推行电子客票时,国内的航司在忙什么?天天上门找代理人催账、将一箱箱国际票联运回国、当时的舆论这样描述航司营销人员:在外界看来高大上的航空公司,营销人员一边织毛衣,一边往票联上戳印章,几十个人用一个星期完成国外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天的工作量。更可怕的,是2006年后,如果国外全面废除纸质客票,意味着我国民航业将无法与外航展开联运,彻底丧失航空市场的主动权。符合IATA的标准的电子客票有多重要。当时97亚洲金融风暴刚过去不久,经济逐步复苏,中国抓紧加入世贸,无论国家还是民航业,当时都有着强烈的紧迫感。他们急需要一把钥匙,去解决整个落后的产业,去应对即将到来的开放市场。而改变一切的决胜武器,就是客票电子化。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李昆没有让这种焦虑太久,2000年3月28日,南航诞生了国内第一张电子客票,震惊业内。领先的营销规划和技术能力,展现其构建国内民航销售系统的勃勃野心。这一步有多难?纸质客票系统和电子客票系统是两个对立的系统,航空公司只能二选一。比如,纸制客票的销售就只能主要依靠代理人完成,客票的打印需使用专业的设备,客票的安检需有相应的验票设备,客票需在登记处回收相应的联以供未来结算,结算人员要建立相应的纸票整理归纳流程进行工作等等。而电子客票需要所有的流程都使用电子数据传输,所有从业人员都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等。迫使各航司代理人使用更先进的电子客票系统,他们就不得不抛弃过时的销售手段和经营理念。第一张电子客票,让南航在行业遥遥领先,领导大出风头,李昆意气风发。一直到现在,在其它航司都在使用中航信的各项信息产品的时代背景下,南航独立的各类信息化系统顽强的发展壮大。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例2:亲手改革自己建立的旧营销体系

2002年,民航第三轮重大改革,南航集团在颜帅的带领下,大开大合,接连整合了北方航、新疆航两个优良资产,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航空集团,正待扬帆起航时,03年非典袭来,刚完成重组的南航一边要应对疫情挑战,一边内部要融合、协同、管理大摊子,难度非常大,李昆生命中一个重要对手司献民曾形容南航当时是“一国三制”,集团领导、股份领导、各分公司领导天南地北,简直是百家争鸣。一直到现在,所有航司中南航的分子公司权利最大,最典型的例子,有一年广交会,广州本场要从新疆调几架飞机过来,新疆直接拒绝,unbievable!如此大背景下,作为常务副总的李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在此复杂背景下,李昆开始全面改革自己一手创立的南航旧营销体系。众所周知,业务的改革相对灵活,体制的改革才是难如登天,牵扯到太多利益关系,粉身碎骨者比比皆是。难,才需要能人,才是李昆的舞台。撤销原有的客运部,成立市场营销管理委员会,下设运力网络部、市场销售部、货运部等多个职能部门。总部的营销职能与各地销售职能分开,各地的销售职能与保障职能分开,“以客户流程为导向、运力网络为龙头、市场营销为重点、收益管理为核心,整合调整相关职能”的营销思路对行业影响深远,理顺了营销与保障、运营与销售、总部和地方等关系,各家航司或多或少都对其进行学习。虽然此项改革随着昆总的出走而大打折扣,形成了南航如今头轻脚重的局面,但此项管理却被昆总不断在新的舞台发扬光大。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从没有学历的搬运工,到南航高管、北航硕士、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民航管干院兼职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高级顾问,华南理工大学兼职MBA导师。回顾不惑之年的昆总,虽然起点低、但也算顺风顺水的一路高升,速度虽然不快,但也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44岁,这个年龄的副厅级还属于少壮行列。不过人生的旅途之所以精彩,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段旅程到底是风光旖旎,还是血雨腥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民航第一张电子客票,巨额亏损后业绩迅速上扬,懂业务、会领导,基层出生,标准的南航人,这些标签贴在昆总身上,那时的昆总,如同满级英雄外带6件神装,只想问一句,还有谁?那是李昆第一次人生巅峰的高潮,命运对其多年的付出给予了及时、丰厚的回馈,这让昆总明白了付出总有回报是句真理。不过他忘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2004岁,李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失意,这次失意,直接成为他一生跌宕命运的导火索。以45岁作为分界,如果他的前半生理解为品学兼优、逐步升级的三好学生,那后半生则是大学毕业,成为刀光剑影中伤痕累累的江湖人士。当然,大人物有大舞台,李昆的失意,涉及到了刘建峰、杨元元、李家祥、刘绍勇、王昌顺、孔栋、司献民等众多重量级人物,这不是小李和小王因年终奖你3万我2万而大打出手,而是真正的高手过招。

民航江湖:李昆外传1


详情,敬请看《民航江湖:李昆外传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