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則人物事例素材,寫作文不愁沒話說啦

高考作文素材 | 三十則人物事例素材,寫作文不愁沒話說啦


一、索尼:不迷信專家


近幾年,日本索尼公司在招聘大學生時,對學校名稱採取“不准問,不準說,不準寫”的“三不”方針。公司認為,在激烈競爭和多變時代,企業需要各種人才,只有將各種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發揮創造性,開發出新產品。只在少數名牌大學中招聘人才,會使企業失去活力。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井深大說:“我從不迷信專家,專家傾向於爭辯你為什麼不做或不能做某種事情,而我們經常強調的是從無到有去實幹。”因此,索尼喜歡思想敏銳、不墨守成規、勇於探索創新的人,他們鼓勵科技人才“跳槽”,可以在公司任何部門尋找新的職位,“毛遂自薦”參與項目的開發研究。公司認為,這種人思想開放,思維活躍,興趣廣泛,具有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是實幹家而不是空談家,有培養和發展前途,應加以重用。


二、成功,只不過是一種心態


克里姆林宮內曾有位盡職盡責的老清潔工。她說:“我的工作和葉利欽的工作差不多,葉利欽是在收拾俄羅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宮。每個人都是在做好自己的事。”她說得多麼輕鬆、怡然,很使人感動,也很令人深思。


克里姆林宮的老清潔工在達官顯貴面前是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可她並不自卑,而且還幽默地把自己的工作和總統的工作相提並論,足見其心胸的豁達與坦蕩。一國之君也好,一介草民也罷,他們都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所以,她每天都在認真地收拾紅牆內的灰塵和垃圾,同時也把散落在心頭的苦悶和迷惘一起清掃掉。


三、最大的不幸


一個人在他23歲時為人陷害,在牢房裡呆了9年,後來冤案告破,他終於走出了監獄。出獄後,他開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覆控訴、咒罵:“我真不幸,在最年輕有為的時候竟遭受冤屈,在監獄度過本應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那樣的監獄簡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狹窄得連轉身都困難。唯一的細小窗口裡幾乎看不到星點燦爛的陽光,冬天寒冷難忍;夏天蚊蟲叮咬……真不明白,上帝為什麼不懲罰那個陷害我的傢伙,即使將千刀萬剮,也難以解我心頭之恨啊!”73歲那年,在貧病交加中,他終於臥床不起。彌留之際,牧師來到他的床邊:“可憐的孩子,去天堂之前,懺悔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牧師的話音剛落,病床上的他聲嘶力竭地叫喊起來:“我沒有什麼需要懺悔,我需要的是詛咒,詛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運的人……”牧師問:“您因受冤屈在監獄呆了多少年?離開監獄後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惡狠狠地將數字告訴了牧師。牧師長嘆了一口氣:“可憐的人,您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對您的不幸,我真的感到萬分同情和悲痛!但他人囚禁了你區區9年,而當你走出監牢本應獲取永久自由的時候,您卻用心底裡的仇恨、抱怨、詛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1年!”


四、老報紙的價值


舊報紙,若是賣給收廢品的,一斤大約三四毛錢。但上海吳江路就有一家老報紙館專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和《文匯報》等老報紙,上世紀60年代的普通報紙,每張要賣218元,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普通報紙,每張也要賣128元。那些按理說沒有收藏價值的普通舊報紙居然還賣得挺火。原來,商家打出的宣傳是這樣的:為自己或者是親人賣一份生日老報紙吧!顏色已發黃的老報紙配以充滿懷舊情調的包裝,就有一些歷史韻味。顧客主要是二三歲的上海市民,他們或者購買自己出生那一天的報紙,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發生了哪些事,或者賣來贈送給長輩,以引起長輩對青春的記憶。這老闆叫劉德保,素有收集老報紙的興趣。他將老報紙的賣點定位於生日禮物上,可謂別出心裁,既雅緻,又有韻味;既可以滿足青年人對出生那個年代的好奇,又會喚起中老年人對逝去歲月的緬懷。三四毛錢一斤的舊報紙得以賣出每張一二百元的高價,價錢翻了千倍以上,可謂極高附加值了!


五、科學史上因語文而失誤例談


1.美國化學家路易斯於1916年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共價鍵理論,但在本世紀20年代曾一度被稱為朗繆爾理論。原因是路易斯雖很聰明,但性格內向,不善言談,他提出功價鍵理論後,並未引起多大反響。致使這一理論瀕臨泯滅的困境。幸虧三年後,一位思想敏銳的化學家朗繆爾看出了共價鍵理論的重大意義,於是,一方面憑藉生動活潑流暢的文筆在有影響的《美國化學學會志》等刊物發表系列論文,一方面又以滔滔不絕的口才在國內大型學術會議上多次發表演說,終於使這一理論走出了困境,得到普遍承認。


2.現在舉世公認,美國科學家維納是信息論的創始人,因為他在上世紀50年代對信息論做了系統闡述,並建立了維納濾波理論和信號預測論。可早在30年代就提出信息論的竟是中國數學家申農。最先提出信息論的卻沒有成為創始者,其原因固然很複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申農未能充分利用語文工具對信息論進行系統闡述和廣泛宣傳,該是原因之一。


3.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早在1873年就已經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但由於他在論述這一現象時,用語晦澀,致使這項重大的科學發現在長達26年的確時間裡被束之高閣。後來幸虧了酷愛詩歌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以他特有的形象思維和精練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才使這一重大科學發現公之於眾。


六、平凡與不平凡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如果讓一箇中國人去做,那麼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第三天時,可能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鑑於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七、失敗是最好的指南針


一個探險家出發去北極,最後卻到了南極。當別人問他為什麼時,他說:“我帶的是指南針,找不到北極。”對方說:“怎麼可能呢?南極的對面不就是北極嗎?轉過身就可以了。”成功和失敗本是同一片曠野,它是會令你溺水的深潭,也是能為你解渴的甘泉。誰能一開始便明察秋毫,尋覓到那通往柳暗花明的小徑?必得經歷失敗,把所有不可能的假貨、貌似合理的幻想一一排除,剩下的才會是唯一的正確。當我們在生活中一次次被撞得暈頭轉向、頭破血流的時候,失敗是最好的指南針,以它恆久不變的指針說著錯誤的方向,並提示我們:轉過向去,對面便是成功。


八、一枚金幣的推銷術


在法國的一個城市的偏僻小巷裡,人們擁擠得水洩不通。只見一位50多歲的男人,拿出一瓶強力膠水,然後拿出一枚金幣,他在金幣的背後輕輕地塗上一層薄薄的膠水,再貼到牆上。不久,一個接一個的人都來碰運氣,看誰能揭下牆上那枚價值5000法郎的金幣。小巷裡的人來來往往,最終沒有人能拿下那枚金幣,金幣牢牢地粘在牆上。原來,那男人是個老闆,由於他的商店位置偏僻,生意不景氣,他便想出了一個奇妙的廣告辦法:用出售的膠水把一枚價值5000法郎的金幣粘在牆上,誰揭下,那枚金幣就歸誰。那天,沒有誰那下那枚金幣,但是,大家認識了一種強力膠水。從此,那家商店的膠水供不應求。


九、選擇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正面回答,卻讓他們走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要求是選摘一個最好最大的穗。第一個弟子沒走幾步,就看見一個又大又漂亮的穗,高興地摘下來了。但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的那個大,但已經沒有機會,只得遺憾地走完全程。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


總要提醒自己,後邊還有更好的。可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邊兩個弟子的教訓。當走過全程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後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於大類中的一個美麗的穗。雖說,這穗不是田裡最好最大的一個,但對他來說,已經是心滿意足了。


十、愚頓的力量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從村子裡找了兩個人,一個愚頓且軟弱,一個聰明且強壯。愛因斯坦找了一塊兩英畝左右的空地,給他倆同樣的工具,讓他們在其間比賽挖井,看誰最先挖到水。愚頓的人接到工具後,二話沒說,便脫掉上衣幹起來。聰明的人稍作選擇也大幹起來。兩個小時過去了,兩人均挖了兩米深,但均未見到水。聰明的人斷定選擇錯了,覺得在原處繼續挖下去是愚蠢的,便另選了塊地方重挖。愚頓的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著,又兩個小時過去了,愚頓人只挖了一米,而聰明的人又挖了兩米深。愚頓人仍在原地吃力地挖著,而聰明的人又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就又選了一塊地方重挖。又兩個小時過去了,愚頓的人挖了半米,而聰明人又挖了兩米,但兩人均未見到水。這時聰明人洩氣了,斷定此地無水,他放棄了挖掘,離去了。而愚頓的人此時體力不支了,但他還是在原地挖,在他剛把一鍁土掘出時,奇蹟出現了,只見一股清水汩汩而出。


比賽結果,這個愚頓的人獲勝。愛因斯坦後來對學生說,看來智商稍高條件優越、聰明強壯者不一定會得到成功,成功有時需要一種近乎愚頓的力量啊!


十一、最堅強的東西


世間最堅強的東西是什麼?是血肉之軀裡深藏著的意志。擺在面前的有這樣一個人的履歷:他,21歲時做生意失敗;22歲時,角逐州議員落選;24歲時,做生意再次失敗;26歲時,愛侶去世;27歲時,一度精神崩潰,曾想到自殺;34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36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45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47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49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一次落選;52歲時,當選美國第16屆總統。這個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十二、為失敗做準備


報載,在美伊戰爭中,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揚言,他已擺好城市遊擊巷戰的陣勢恭迎美國大兵。在摩加迪吃過巷戰苦頭的美軍不敢掉以輕心,他們在苦練怎麼大勝仗的同時,也在苦練大敗仗後如何當俘虜。戰俘訓練課程的名稱是“超壓力灌輸”,包含四大科目——野外生存、躲藏逃脫、積極抵抗、保命要緊。訓練以近乎殘酷的方式進行,但卻是必要的。它可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一旦身臨絕境,就可以從容應付。“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無數事實說明,誰能為失敗做準備,誰就能化險為夷,反敗為勝。


十三、拒絕誘惑


一位年輕人問老者:“我怎樣才能成功地攀登到夢想的山巔?”老者微微一笑,從地上撿起一張紙,疊只小船放在身邊的小河,小船不喧譁,不急躁,藉著水流,一聲不吭地駛向前方。途中,蝴蝶、鮮花向它騷首弄姿,它不為所動,默默前行……老者說:“人的一生,金錢、美色、地位、名譽、誘惑太多。選定了奮鬥目標,途中因思謀金錢而駐足,因貪戀美色而沉淪,因渴求名譽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難眠,故難以像小船一樣,不為誘惑所動,向著既定目標默然潛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廢,不能成功的原因。”年輕人恍然大悟,打點起行囊,迎著風向山頂爬去。


十四、販賣水聲賺大錢


美國有一個名叫費涅克的人,去過許多名山大川。有一次,他在旅途中被身邊潺潺的水聲所吸引。聲音和諧動聽,悠揚悅耳,讓熱流連忘返。於是,他靈機一動,用立體聲錄音機錄下許多小溪、小河、小瀑布的流水聲,回城複製後高價出售,購者絡繹不絕。費涅克因此獲利甚豐。


十五、轉換思維天地寬


在德國,有一個造紙工人在生產紙時,比小心弄錯了配方,生產出了一批不能書寫的廢紙。因而,他被老闆解僱。正在他灰心喪氣、愁眉不展時,他的一位朋友勸他:“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你不妨變換一種思路看看,也許從錯誤中找到有用的東西來。”於是,他發現,這批紙的吸水性能相當好,可以吸乾家庭器具上的水分。接著,他把紙切成小塊,取名“吸水紙”,拿到市場去賣,竟然十分暢銷。後來,他申請了專利,獨家生產吸水紙發了大財。


十六、向你的敵人敬杯酒


康熙大帝在位執政60年之際,特舉行“千叟宴”以示慶賀。宴會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莊太皇太后,感謝孝莊輔佐他登上皇位,一統江山;第二杯敬眾位大臣及天下萬民,感謝眾臣齊心協力盡忠朝廷,萬民俯首農桑,天下昌盛;當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時說:“這杯酒敬給我的敵人,吳三桂、鄭經、葛爾丹還有鰲拜。”眾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著說:“是他們逼著朕建立了豐功偉績,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朕,我感謝他們。”一個人身價的高低,就看他的對手。對手總會給你帶來壓力,逼迫你努力地投入到“鬥爭”中,並想辦法成為勝利者。在同對手的對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練自己。從這一意義上說,你的敵人是你前進的動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劑。


十七、別把聰明打碎了


如果花瓶碎了,怎麼辦?大多數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那麼,這裡頭有規律嗎?有!將碎片按大小排列並稱過重量之後,你會發現: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克-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有著嚴整的倍數關係:最大碎片與次大碎片的重量比是不是16:1。次大碎片與中等碎片的重量比為16:1,中等碎片與較小碎片的重量比是16:1,較小碎片與最小碎片的重量也是16:1。於是,發現這一倍比關係的人便將此規律用於考古或天體研究,即只要有這個規律在,便可由已知文物、隕石的殘片推測它的原狀,從而迅速恢復它們的本來面目!這就是思考的威力!這位聰明人就是丹麥科學家雅各布•博爾。不慎打碎花瓶的經歷,我們肯定有過,可是,當包含其間的規律從我們身邊淘氣地溜走的時候,我們擁抱過它嗎?花瓶碎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不留神,把我們的聰明與思考也打碎了!


十八、邰麗華:用生命舞蹈的聾啞人


與楊麗萍演繹的《雀之靈》不同,聾啞藝術家邰麗華創造的是一隻清麗、溫婉,總在不經意間為人們綻放無比絢爛之後又在剎那間將一切歸於平淡的人間之鳥。這位年僅25的姑娘,是在沒有任何音樂和節拍的情況下演繹動人神韻的。舞蹈,對於她來說,是兒時的嬉戲,是精神的寄託,是感受這個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碼。她將自己變成一隻旋轉的陀螺,24小時中除了吃飯和睡覺,其它時間都在舞蹈。音樂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劑,正是靠著音樂的刺激,舞蹈家們才將自己所有對音樂的感受,表現為軀體的流動。對於處於無聲世界的邰麗華來說,要讓舞蹈和節拍完全合上,唯一的方法就是記憶、重複、再記憶、再重複。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體的舞蹈和心中的音樂去膜拜生命。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舉辦了被稱為藝術盛會的“無國界文明藝術節”,應邀演出的都是當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級明星,邰麗華作為唯一的殘疾人舞蹈家,表演了。


極具東方情調的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轟動。2000年9月18日,富麗堂皇的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邰麗華又以充滿激情的舞蹈,贏得了觀眾,觀看演出的還有本屆聯大主席和眾多聯合國高官以及43個國家駐聯合國使團的官員。在中央電視臺主辦的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邰麗華領銜主演的《千手觀音》,受到全國廣大電視觀眾的一致好評,最終榮獲“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特等獎。邰麗華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明星。她現在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員隊隊長、團長助理、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邰麗華以其“孔雀般的美麗、高潔與輕靈”征服了不同膚色的觀眾。她憑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成了我國唯一一位登上世界兩大著名“藝術聖殿”的藝術家。


十九、貧富之間


有這樣一位老太太,她住的房子時由五個子女湊錢買的,面積不大,臥室只有10平方米,臥室裡的櫃子還是她21歲結婚時從舊貨市場購買的,至今已有60年,桌子也有40多歲的“高齡”了。她就是中國當代家喻戶曉的人物、傑出的豫劇大師常香玉。建國後,她用自己演出的收入為農業社捐獻了一臺拖拉機;抗美援朝時,她與丈夫帶著“香玉劇社”的演員赴全國各地義演,為志願軍捐獻過一架飛機;10年動亂後,她把補發的所有工資作為黨費全部上交;1998年,一些演員向她拜師學藝,準備搞個大型拜師會,常香玉說咱不搞那些花花形式,要為下崗職工乾點實事,於是拜師會變成了義演募捐會,她自己又捐了兩萬,又動員她的五個孩子捐資1萬,加上義演的6.7萬元以及常派弟子、社會各界的捐助10多萬元,全交給有關部門資助下崗職工;2001年,她在河南洛陽兒童福利院看望孤殘兒童時,捐資2000元;2003年,她為抗擊非典又捐獻了1萬元……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常香玉沒有機會走穴,也不做商業演出,她的不少捐款都是從每個月1600元的退休金中節省下來的。


二十、名家晚年不閒過


1.晚唐詩人杜牧,晚年在審查他的平生的詩作時,凡認為不滿意的,統統燒掉。本來其詩作有1000多首,燒得只剩下200多首。幸好他的外甥還保存了200多首,這樣他的詩作才保留了400多首。


2.著名畫家齊白石85歲那年的一天上午,連作四張條幅,中午仍不停筆,又堅持再畫一張。畫完題詞曰:“昨日大風雨,心緒不寧,不曾作畫,今朝制此充之,不教一日閒過也。”正是這“不教一日閒過”的精神,使齊白石老人仍頻頻有佳作問世。即使在93歲高齡,仍作畫600多幅。


3.著名科學家茅以升80歲時,還能背誦出圓周率小數點以後100位的精確值。人們驚奇而欽佩地問:“茅老,您到底是怎樣記住的呢?”他回答:“重複!重複!再重複!”據統計,從1978年到1981年之間,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先後為孩子們做報告30場,直接聽眾6萬人,他還在報刊上發表科普文章200多篇。1985年,他親手給中小學生覆信30多封,極大地鼓舞了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的熱情。


二十一、成長不可無書


據說,在美國曆史上,曾有過這樣兩個人,一個是愛德華家族,其始祖愛德華是位滿腹經綸的哲學家,他8代子孫中出了13位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20多位議員和1位副總統;而另一家族的始祖叫祖克,是個缺乏文化修養的賭鬼和酒鬼,他8代子孫中有300多名乞丐,7個殺人犯和60多個盜竊犯。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竟可以產生如此源遠流長的影響,這不禁使人想起“希望工程”中的兩句宣言: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二十二、懼者生存


英特爾公司是微處理器製造業中的巨無霸,1996年營業額達208億美元,利潤50億美元。作為英特爾公司締造者的格羅芙,1997年12月20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週刊曾授予他本年度風雲人物稱號。這位世界信息產業的鉅子在功成名就之後,將他確的輝煌成就的原因歸結為“懼者生存”四個字。他說:只有那些恐懼感強烈,危機感強烈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二十三、“南風”法則


“南風法則”也稱“溫暖”法則,源於法國作家拉丹封寫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則寓言形象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領導者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要尊重和關心下屬,以下屬為本,多點“人情味”,盡力解決下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困難,使下屬感受到領導者給予的溫暖,從而激發出工作的積極性。


二十四、在嘲笑中升值


1995年8月以前,域名是免費註冊的。就在那一年,Tim


Lee為自己註冊了一個域名cool.com,當時他還是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四年級學生。這一做法受到了朋友們的嘲笑。他們不明白Tim要一個域名有什麼用。當時Tim只想掙到足夠的錢,用於付學費和房租,他差一點把它以不到一萬美元的價格賣了。到了1996年,Tim平均每週要接到2個電話,都是想買cool.com這個域名的,這中間就有家航空公司。但是他沒有答應任何人。最後,通過紐約一位律師,Tim將cool.com這個域名以300萬美元的現金轉讓給一家著名的消費品生產商。當時也有不少人嘲笑這家公司:七個字母加一個圓點,八個字符而已!花這麼多錢真是發瘋了。可後來,這家公司讓這個域名的價格升到3800萬美元。我們看到,從一文不值到價值數千萬,這一過程是在嘲笑中完成的。


二十五、會飄的石頭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一次中層幹部會議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石頭怎樣才能在水上漂起來?”反饋回來的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說“把石頭挖空”,張先生搖搖頭;有人說把它放在木板上,張先生說“沒有木板”;有人說“石頭是假的”,張先生強調“石頭是真的.”……終於有人站起來回答:“速度!”張瑞敏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正確!《孫子兵法》上說‘激水之族,至於漂石者,勢也’。速度決定了石頭能漂起來。”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人為你等待,沒有機會為你停留,只有與時間賽跑,才有可能會贏。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趕在別人前頭,不要停下來,這是競爭者的狀態,也是勝者的狀態。是的,如果成功也有捷徑的話,那就是飛,時刻準備飛。


二十六、貝多芬生活的時空,前有康德,後有尼采,左有莫扎特,右有歌德,周邊還有左拉和拿破崙、俾斯麥和米拉波,以及丹東……那是一個"千山風雨嘯青鋒"的歐洲大陸,惟其如是,才有了音符的狂飆從他的五線譜上挾勢飛騰;惟其如是,他才得以借用拿破崙的十指,向世界,向冥冥中的命運,奏響了他的《英雄交響曲》!


二十七、半夜,衛靈公跟南子對坐長閒談,聽見王宮外面的馬路上,一輛馬車遠遠馳來,從車輪跟路面接觸震動發出的聲音,可以推斷車上坐著一個人。馬車一步一步來到王宮門外,車聲稍稍停頓一下又響了起來,現在的聲音跟剛才的不同,車上的人顯然已經下車。馬車走過王宮大門以後,重新又恢復了較為深重的響聲,馬車的主人又回到了車上。衛靈公對南子說,車上的人一定是蘧伯玉。第二天一問,果然不錯。南子問衛靈公是怎麼知道的,衛靈公說,依照規定,坐車的人經過王宮門外要下車步行。當時深更半夜,路上連一個行人也沒有,除了蘧伯玉這樣的君子,誰還肯守這個規矩?


二十八、有一次,齊國的國君要封扁鵲為"天下第一神醫"。然而扁鵲卻堅決不受,說自己並不是天下第一,自己的兩個哥哥醫術都比他高明。國王聞之稍感不解,問道:既然你的兩個哥哥的醫術都在你之上,為何此二人名不見經傳?扁鵲答道:"我二哥扁雁能夠治大病於小恙,還在那些重大疾病只出現微小症狀之時,就能加以診斷並及時根治。所以他只是在家鄉的村裡小有名氣,村裡人知道有小毛病可以去找二哥。而大哥扁鴻的醫術更加出神入化,能夠防病於未然,只要看人一眼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可能得什麼毛病,然後在其得病之前就及時治療。所以只有家裡人知道大哥的醫術高明,連村裡人都不知道大哥的水平。只有我扁鵲,既不能治大病於小恙,又不能防病於未然,等到我妙手回春時,病人已經病入膏肓了,所以我的兩個沒有名氣的哥哥才是神醫,而我只是名滿天下的名醫。"


二十九、在美國麻省Amherst


學院曾經進行了一個有意思的試驗。試驗人員用很多鐵圈將一個小南瓜整個箍住,以觀察當南瓜逐漸長大時,對這個鐵圈產生的壓力有多大。最初他們估計南瓜最大能夠承受大約500磅的壓力。在實驗的第一個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壓力;實驗到第二個月時,這個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壓力;當它承受到2000磅壓力時,研究人員必須對鐵圈加固,以免南瓜將鐵圈撐開;最後當研究結束時,整個南瓜承受了超過5000磅的壓力後南瓜皮才產生破裂。他們打開南瓜並且發現它已經無法食用,因為它的中間充滿了堅韌牢固的層層纖維,試圖想要突破包圍它的鐵圈。為了吸收充分的養分,以便於突破限制它成長的鐵圈,它的的根部甚至延展超過8萬英尺,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


三十、羅傑依.黑曼在美國《未來學家》雜誌上撰文指出,要想成為21世紀最受社會歡迎的人應該具有以下七種技能:


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能廣泛地蒐集信息和理解它們並將之用於引導公司走向未來。


要有廣泛的專業技能。子解並會維護各種系統,包括計算機系統、產品銷售系統乃至水管維修系統。


要有校強的組織能力。許多部門需要在物資供應、工作程序以及貿易往來、財政機遇等諸多方面予以組織或重新組織。


說服他人的能力。在21世紀,推銷技巧比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還要重要,一個有成效的工作人員應當善於向他人介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說清楚自己的觀點,使人能理解並支持某一特殊見解。細心聽取他人的意見,措辭準確的文筆,平和的語言,對事物的準確描述,這些將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在21世紀,商業環境的節奏會更快,只有有限的寶貴時間來消除一些誤解。一個不善於交流的人是不能適應社會的。


善於學習的能力。這一點比上述每一項都重要。信息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已經發展為學習力的競爭。信息更新週期已經縮短不足5年,危機每天都會伴隨我們左右。


高考作文素材 | 三十則人物事例素材,寫作文不愁沒話說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