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


我們之前聊了《烏合之眾》,這本書探討內容屬於大眾心理學範疇和社會學範疇,本期我們再聊幾句心理學上的內容,為上期節目做一個補充。

先說一下我的態度,我從來不覺得學習和了解心理學是跟人勾心鬥角,是如何在人際關係中脫穎而出,可能由於個人性格原因吧,我經常說一句話:我們國人太喜歡拿老祖宗千年前的“智慧”用到今天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其實深思背後原因,我們發現,先輩的寶貴思脈全部被我們求實用的目光給篩選掉了,不可否認,在國人的這片土地存在激烈的種內競爭,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政治家、思想家,除了魏晉時期之外,幾乎都在處理人和人的問題,但是今天的現代社會和過去的情況不一樣了,我們可以轉換一種方式去與人更好的相處,這是我們現代人的課題。

因為老祖宗的很多東西放到今天不匹配,為什麼?他們是農業文明,我們是工商業文明是信息文明,他們是血緣宗法性傳統倫理社會,是帝制集權時代,我們是現代法制社會,社會和文化的各個方面都不一樣,甚至連基本的文字和語言都全部換新,全面西化的今天,古文化被打斷了根,社會大轉型之後的今天和古代幾乎全部方面都不匹配。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我在如何定義人的那期說我們不是古代人的延續,我們是新人類,所以你我要找到自己與現代社會所匹配的思想,之所以你感覺老祖宗的東西很有道理,不過是有人的曲解和誤讀,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比如莊子的人生有涯,知無涯,我們都被曲解原意的東西誤導了,他們按照今天人的需求改造了老祖宗的思想,你自然會覺得放到今天有道理,但實際你根據先賢們的思想重新去理解他說的話,你會發現和你腦海中原本的認知大相徑庭。

所以我們得暫時放下古文化的一些東西,我們先從現代心理學和社會學出發,重新理解現代社會和現代文明,以及理解自己,那麼最終當你迴歸古文化的時候,你才會對他們的東西恍然大悟,畢竟老祖宗的東西最重要的不是學,而是悟,如果對當前的環境都不理解,又如何理解的了他們的時代?

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目的在我看來不是讓你更成功、更厲害、更出色、更能洞悉人心,而是隻想讓你擁有更幸福的生活,這個幸福不是和別人比較,而是基於你自身而言。這門學科希望人能變得睿智,人能真正懂得什麼是人,什麼是人類社會,這樣的話,我們面對這個世界才會更加溫柔。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囚徒,都是死神的囚徒,生命總會到終點,可在那一刻到來之前,我們能做的太多了,我們完全可以讓這段歷程走的幸福,這是求存得到保障之後的第一要務,我們這代人是歷史上從未有過能夠吃飽的幾代人,我們近幾十年的發展使得大部分人幾乎可以頓頓吃肉,我們見面不再問你吃了嗎?而是我們得注意減肥了,如果從生物生存需求以及歷史的唯物角度來看,這真叫黃金時代。

所以海德格爾說的向死而生,是我們應該有的態度,在這樣一個反向思考的過程中,人生可能才會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處理生活問題,這樣可能會更好的避免所謂煩雜憂愁,因為困擾我們的從來不是別人,從來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自己,這也是我之前在節目中說的,向內求然後向外求。


看山不是山


話題回到我們的世界,有人會說我們眼中的世界越來越不是真實的樣子了,這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眼裡的世界並不客觀,我們誤以為自己眼中的世界就是世界的本真。

其實,看山不是山,人們難免會產生一些偏差判斷,我們能做到的只有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同一事物的多個側面會幫助我們跳出視角侷限,站在更高維度看這個世界,這是現代人生存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我們上期說了歷史人物不過是我們靠著他人的講述和看書歸總的一個塑造人格罷了,比如說書人跟你講一個人物,是他給塑造的,到你這裡也會再一次被你加工,這是我們不願接受的事實。

那麼對於自身發生的一些事件呢?我們則是事後聰明式的偏見,時間不斷地在流逝,也就是說生活的下一秒你不知道發生什麼,所以你發現了嗎?我們往往所理解的時間和思維是過去一秒的,也就是說我們都是在倒著去理解事件的。比如你想一下,你能思維你上一秒思維的事物,但是你無法思維你當前正在思維的事物,更別說下一秒了,所以我們的預測和判斷都是停留在上一時刻的,只不過這個時間尺度非常小,我們無法準確的感知,這是人類的生物性先天所決定的。

所以你會根據當前面對的事物,進而感知到大量自己早已可能知道的後果總和,這些都是經驗的產物,然後我們在這些後果總和中去尋找一個自己認為妥當的,做所謂下一步的預測,如果真叫你碰巧了,我們就會歸功於自己的智慧。

所以你發現了嗎?我們所謂的邏輯不過建立在經驗事實之上,你所謂的邏輯如果沒有你的經驗,你無法運用,無法去做信息的處理,所以大部分人的邏輯不過是在處理經驗事實罷了。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但實際上我們往往給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邏輯點:我們總是在知道事實之後才回去想起它的存在。

我們經常都會後悔一件事情不早早去做,自己明明當時想到了,為什麼沒有去做,鬧到現在這個地步,經常會說一句:我早就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就知道你不靠譜;我就知道這個球隊會輸;我有預感這次肯定會出事。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比特幣當初大漲的時候,有一個人在漲價之前把自己很多個幣都賣掉了,於是現在後悔的不行,或者股票在高點的時候開始大跌,一個人後悔當初明明看到苗頭了,卻沒早早拋掉,這種悔恨的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被稱作“事後聰明式偏見”

這是一種普遍存在於人群中的心理現象,比如對此次疫情事件的那種預言式的段子和視頻都會被人們瘋狂轉發,背後表達的也是這個心理現象,在這樣的心理狀態和現象下,你轉發的時候和當事人的心理狀態式差不多的,因為你也認同於這件事情早有預兆,甚至會覺得自己當初也這樣想過,我們會感知到大量早已知道的後果,並且把這種感知歸功於自己的智慧。這時候甚至我們會給自己虛構一種假象,自己也是預言家,也就是俗稱吹牛。

這一切的背後的元兇是我們的大腦,還是我那句話:

智人的生物共性。只不過每個人的輕重程度不同罷了,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因為這是大腦為了幫助我們求存!

為了讓我們有信心,有希望的去面對生活大腦會幫我們篡改自己的記憶,當事情的發展脫離了我們的預期,人們會在同時快速修改自己的想法,修改到使其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對的,料事如神,因為每個人都很享受這種感覺,所謂燭照明察。

我們希望自己每個人都像福爾摩斯那種料事如神的樣子,所以大家在看那類的書籍和電影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快感。或者這樣說,我們在猜到了劇情下一步發生什麼的時候總喜歡說出來,如果猜對了的話,就會對旁邊的人大喊:你看吧,你看吧,我就猜這人一定咋咋咋。

因為這樣的狀態在潛意識裡可以幫助我們刪除錯誤信息,解除人們的心理壓力,儘管這樣會幫助我們信心滿滿,但總的來說,大多時候會令我們盲目自大,高估自己的智慧,尤其是你在人群中的時候。


我們無法完全消除它,但是可以儘量規避它。


說到底是因為我們的關注點出了問題,你我太關注結果,所以我們會被大腦的本能支配,這也是大腦為我好,因為你總是會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而不是去想過去的事情在什麼樣子的條件下會出現哪些不同的結果呢?我們不願意去費力想一些問題,因為大腦要減少生物體的耗能。

所以我們容易高估結果出現的必然性和類似結果在未來出現的可能性,但其實這個結果的原因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了多種因素的,只是你把信息篩選到只剩下一條簡單因果鏈條罷了。

我們通常都是在用結果去回推起因,這樣的話你是怎麼推都有道理的,並且會認為很有邏輯,但事實不是如此。

所以我在跟大家聊歷史節目和東西方哲學的時候,我儘量避免和減少在具體事例上打轉,局部根本說不清楚,我只能在大尺度上給大家帶來啟發,我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因為如果具體去細聊,很容易陷入以結果推過程的這種倒著去理解事件的思維,這是大腦本能很難避免。

就算你的講述是正向的按照歷史發展順序去說,也很難避免在你講述之前的思考不是逆向去推理的,真正想避免,只有去讀歷史資料,所以一般人很難花這個時間和精力去做到,如果我要正向的去跟大家講述,那篇幅是一本書難以完成。

所以我總是在說,節目你別管對錯,只管啟發,我視自己寫的這些東西為垃圾,寫完我就忘記,所以有時候較真的聽眾,就不必在這些垃圾信息上去爭論了,這也是我經常在評論中回覆的,聽著感覺不喜歡趕緊退出,別浪費時間和生命的原因,不是我傲氣,而是真的別在我都忘記了的內容上耽誤自己的時間。

無論看書還是聽節目請記住最重要的是啟發,書籍也不過是你和資料之間的一個介紹人、梳理者、解讀者,不過一家之言,重點是看這個人的思想。


歷史是按照時間軸正向發展,而後人去看歷史則是倒退理解的。


所以我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先不去考慮前景不明的事情,保持冷靜和多個側面的態度和角度去審視它,認真考慮出現各種不同結果的情形和原因,這就叫區分幻象,把那些看起來真實的自己腦海中構建的幻象與真正的現實的區別開來。

一旦有立場,難免主觀


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難克服的心理因素就是立場,人類的一切知識都是主觀認知模型,人類的一切認知都是主觀攝取信息,這都是為求存的生物設定,但是主觀本身也分不同層級的。

用社會心理學的定義來說:當你過於主觀的時候很容易形成某種信念,這種信念則會產生立場和主義,就會影響一個人對其他相關信息的知覺,一旦堅持一種立場的時候,是無法接受其他角度的思考,並且在處理信息的時候容易先入為主。


胡適說過一句話:少談主義,多談具體問題。


1,比如之前對於那個勞容枝被捕後的照片,照片中她沒有絲毫恐懼,只是微笑,如果你不知道她是誰,不知道這個新聞,你可能會說這個人笑起來比較熱情,但是當你聽到她是誰,做了什麼事情的時候,你絕對不會這樣說,或者你知道這個人,當你看到他被捕的消息和照片的時候,你絕對不會說這個女人笑起來很熱情,這就是先入為主。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關於這個,我想起來有一部關於法律的電影,《十二怒漢》,國內有一部翻拍的叫做《十二公民》,講的事情就是先入為主的習慣性思維,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看。比如對某國有偏見,我們總是會相信陰謀論。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電影

2,再比如韓國對日本有偏見,你總是能見到韓國人經常傾向把日本人的行為解釋成對韓國的敵意,我們這邊也經常是這樣的。

3,再比如看球,你支持的球星被吹哨,你總是會傾向於說黑哨,我們總是先入為主的為自己的立場找各種藉口矇騙自己。

4,再比如我們看到謠言,為什麼有的人一眼知道是謠言,而有的人卻被帶節奏和矇騙了?

這不是很多人所謂的智商和認知,而是你內心早已做了選擇,人們習慣對事實做出不同的解釋,然後採取不同的行動。

所以說,認清楚自己並不容易,可是歷史和社會給了我們一面鏡子,當我們身處社會中,自身的態度,意識和行為都會被顯現出來,所以我們應該在這個鏡子中重新認識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可以將其應用在社會中去做調整

比如我扔了一團紙在地上,一個老大爺喊到:小夥子趕緊把紙撿起來,你怎麼亂丟垃圾。我肯定是不好意思的趕緊撿起來扔到垃圾桶,並且下次不再亂扔廢棄物。這也是唐太宗說的那句話的意思:“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現在可以加一句,以社會為鑑,可以矯正自己的行為,當你身處社會中,你會不自覺地矯正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自我知覺是我們對自己態度、感情和其他內在狀態的認識,還有是根據自己對外顯行為和該行為發生的環境進行觀察而推斷出來的。


比如,當我們做出幫助他人的行為,我們會知覺自己是樂於助人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之後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之後就可能更經常地幫助他人,這叫利他即為利己。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和審視自己呢?歌德有一句話:“瞭解自我的最好方式, 不是沉思,而是行為。”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我們可以通過行動來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成為自己,跳出自己的主觀意識,也可以從他人的角度,通過觀察自己某些行為的方式,來對自己做出客觀的評價,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他人,所謂推己及人。

通過這種自我建立的反饋評價的方法,我們或許會得到關於自己多方面重新認識的一種自我知覺的結論。這種從行為中認識自我,不說要像古人那般吾日三省吾身的嚴格,至少我們要知道得自省,遇事不達,反求諸己,比起一味的在外部環境中尋找問題的原因,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這是古文化中“自省”的人生智慧。

我們都在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


有一個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之一 “電車難題”,它最早在1967年由哲學家菲利普·福特提出,這個題目很著名,因為引發了哲學、倫理學、心理學、認知科學等領域的探討。

大概內容說:一個精神病把五個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馬上就要碾到他們了。這時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條軌道上。 可是,那個精神病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桿?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在這種經典道德兩難的試題上,無論做出哪種選擇,因為總要死人,而不是大團圓結局,所以我們的心裡都會感覺不舒服,一般來說我們也不會做選擇,或者說按照多數人即理,選擇拉桿。

有人覺得這不就是個思想實驗,生活中這種選擇我們很難碰到,但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做這樣的選擇,只不過少數人的利益與多數人利益發生分歧時並不都是與性命相聯繫的。

1,比如學校增加了考試大綱的範圍,教師如果不加快教學進度就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可是,可如果加快教學進度,大部分學生就不能熟練掌握知識點,很容易使得學生們的這部分知識體系薄弱,額外說一句,我遇到過這樣的老師。

2,比如小學生起晚了,爸爸如果不用公車送孩子上學,孩子就會遲到,遲到了會影響年度評分。可如果他用公車送孩子上學就屬於違紀行為,就會受到處分,今年的升職就會受影響。

3,比如單位現在分配下來一批口罩,你是把這些口罩按照配給分發給村民還是現在一個口罩都沒有的家人?


最近,其實很多人面臨了生與死的選擇,而不是上述這種面對不同利益群體的選擇。

1,新肺炎突然爆發,如果把接觸過傳染性疾病的護士和傳染性病人一起隔離起來,醫院的護理人員就會缺少。可是,如果不把接觸過傳染性疾病的護士隔離起來,護士和其他醫生會產生交叉感染,很大幾率會傳染給醫院中其他人員的,可護士本身時刻處在高危環境中容易被感染,又怎麼讓她們始終和患者一起被隔離?在這是不是一個難題?現在疫區她們確實是這樣做的,所以非常讓人佩服,我昨天發的視頻中大家也看到了,醫護人員之間隔著門,門上有玻璃窗戶,他們互相鼓勵用手肘行禮,這一幕讓人感動,在這裡再一次表示敬意。

2,如果你的鄰居是剛從武漢回來的可能是病毒的攜帶者,你該如何做?小區看到鄂A的牌照你又是如何做的?或者你沒做什麼,你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呢?這就是我說的多數人利益和少數人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如果涉及生死攸關的時候,人們就會果斷的做出自己認為應該作出的自我保護行為。

3,你得到指令封鎖該市區的全部道路,可你的朋友人家裡出現了緊急情況,你是讓他進去還是不讓他進去?

我們從心理學角度來嘗試解釋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兩難選擇出現。人們為了解決腦中的兩難問題,一般會生出兩種判斷:

1,道德主義選擇,

2,功利主義選擇。


我們來舉個例子幫助理解,《三體》中,如果程心被維德殺死,新人類就很有可能再苟存好多年,那維德該不該剝奪她的生命?選擇留下一個人的生命,屬於道德選擇,選擇拯救全球人類的生命,屬於功利選擇。

什麼影響了我們的判斷和選擇?


一,是否貼近實際。孩子快遲到了,爸爸會選擇用公車送他上學。如果孩子沒有面臨遲到的風險,爸爸就會選擇儘量不用公車送他上學。因此,當貼近實際生活的時候,人們更容易被功利選擇左右自己的判斷。

二,親近關係。我們更傾向於給自己喜歡的親屬、朋友或同事提供幫助,對於他們的同情心也更強,而不願意幫助不喜歡的人。在是否救助不同人的道德兩難情境中,我們對於直系親屬需救助情景的關注程度更高。對他們的境遇更為關心,會表觀出顯著的偏見效應。

那麼再近一些,你愛自己的兒子肯定超過他人的兒子,你愛自己的兒子肯定超過你愛兄弟姐妹,這是古人所謂的:親親。這屬於人之常情,如果犧牲的程心是陌生人,你會做同意殺死她的這個選擇,可如果你是程心的親人,你會立刻轉變觀念。當一個地方發生自然災害,有的人甚至可能會嘲諷的冷言幾句,這樣的人有,但是如果那個地方有他的親人或者說是他的老家,他會如何?

三,權力程度的大小。如果發生的事件和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情沒啥關係的時候,高權力者傾向於用基於規則的方式(道義主義)進行道德判斷,低權力者則傾向於用基於結果的方式(功利主義)進行道德判斷。然而,也有實驗表明,事件越能貼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高權力者越會轉向低權力者的選擇,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道德判斷最終都取決於和自己利益的相關程度。

四,時間的長度。研究發現如果給一個人考慮時間充足,人們會比時間短暫時更傾向於做出功利性選擇。也就是說思考的時間越長,面臨電車難題你會選擇犧牲一個人救下五個人。而現實中,儘管沒有存在生死攸關的選擇的時候,往往給我們很多時間思考的時候,我們都會做這樣的選擇,《三體》中為什麼人類群體行為會被預測,也就是威懾控制不能交給一群人,而是一個人,是有道理的,不是大劉胡說。

五,一個人當時的情緒,如果你此時的情緒是開心的,你做出的選擇和你生氣時候的選擇絕對不一樣,比如平時你開車上班路上,被人搶佔了車道,你可能會讓一下也沒覺得有什麼,但如果你此時剛被炒魷魚,正在回家的路上,那可能避免不了起衝突。

六,所處的環境,這個好理解,也就是在人多的時候,你所作出的決定和判斷一定會受到群體心理和群體範圍的影響,也就是我們上期講的烏合之眾的大眾心理學,在那樣的環境中,你所做的決定和判斷和你在獨處沒有接收到信息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會不一樣,當然了上期跟大家講過,這個群體指的是同一心理狀態和頻率的人叫群體,而不是坐在一起叫群體。

由此可見,做出一個符合公共道德的選擇對於個人來說多麼難了,或者說我們做一個極其客觀的選擇多麼難,每個人做的選擇往往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客觀,屁股決定腦袋,所以他人也是,至少每個人都有“兩套標準”, 我們在具體情景之外,一般會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別人的行為做出批判,但事實上總有一個兩難情境會令你猶豫,甚至做出看似“迫不得已”的功利主義選擇。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但是我們的社會中,不是每個人都這樣的,就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疫區工作人員面對這樣選擇的次數會變得很多,由此我們更是佩服特殊時期的醫護工作者、消防隊員、解放軍、城市環衛、電力、等維護工作者、各類特崗職業,如果不是他們放棄個人功利性的選擇,我們的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醫生們在按請戰書的手印

還有社會上捐獻愛心的群眾,我昨天發的視頻大家應該也看到了,那僅是這段時間溫情社會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溫暖可見一斑。

1,日本社會很多人組織表演活動幫助武漢進行募捐,他們連口罩都不戴在路邊搭建場地賣力的表演

2,他們首相宣佈把新肺炎定位《感染症法》的指定感染範圍,也就是說中國人在日本如果患新肺炎,不論國籍,這錢日本政府掏了

3,還有就是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支援湖北捐獻口罩的箱子上寫的一句話刷爆了朋友圈: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上面畫了中國國旗和加油中國。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這句話有歷史,出處是盛唐時期,日本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佛法。日本的長屋親王,也就是宰相贈送中國的上千件袈裟,送給唐朝的高僧們,袈裟緣處都繡著一首偈子: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這件事情使得鑑真法師決心東渡日本傳佛法的緣由之一。當時航海風險很大,遣唐使也有不少都葬送大海。

有僧人認為:“彼國太遠,生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

而鑑真這時候說:“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

歷經千辛萬苦,天寶十二年,鑑真第六次終於東渡成功,此時他已雙目失明,66歲高齡。日本朝野上下非常感激,熱烈歡迎他。孝謙天皇頒詔,封“傳燈大法師”,在國寺東大寺立戒壇。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鑑真)

最是災難見真情,日本這個島國自然災害頻發,多災多難,每一次中國也是給予不少的幫助,對於這個恩怨情仇摻雜千年的老鄰居,他們的幫助和某些一對比,真叫人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結果現在他們的口罩也緊缺了,因為截至2月1日晚上9點,日本累計20例新肺炎患者,並且一名負責武漢撤僑工作的內閣官員跳樓自殺,具體是否和這個事情有關,還不知道,但是網友猜測可能有關。

好了,這個說到這裡,回到國內,最近的新聞中還有一個最讓我動容的是一位老人,他是環衛工人,面對此次疫情,他捐出了自己的積蓄,可他連個口罩都沒有。最近從國外回來的很多同胞,不是空手回來的,帶著幾箱子的口罩看到有公職人員就給他們了,連名字也沒留。

為何人們經常做利益選擇而非道德|致敬逆行者

致敬環衛工人

還有保姆縱火案的受傷害的男主,我看朋友圈大家轉發的,他捐獻5000口罩,我不知道消息是否屬實只是借這事情來說,有很多人他遇到的傷害是普通人一輩子不可能遇到的,所以可能會帶著仇恨的目光看這個世界和人類,最少也是很難再對人釋出善意。但事實不是這樣,更多的人還是用愛來回報這個社會,讓人打心眼裡佩服。

我們把話說回來了,可如果一些機構組織出了問題,他們所做的選擇不是道德、公德主義,而只是為了功利性和私利性,它又如何稱之為公益?如果一些人做出了違背誓言的行為,那又怎麼談為人民服務?

所以,動物性、生物性、天性、本能、大腦幫助我們求存,等等科學的詞語不能成為藉口,我之所以在節目中用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講了這些我們人類為什麼會做出這類行為的解釋的一個合理性解釋,我試圖把一些歸咎於人性的東西從另外一個側面去說明。

這本質上不是為人類自己開脫,使我們覺得在做這些事情和選擇的時候不要有心理壓力,於是可以肆無忌憚了,恰恰相反,我的內容只有兩個含義:

第一:真正理解那些逆行者和奉獻者的偉大

第二:那些不盡職盡責的某些組織和機構,某些等等,為了謀取自己的私利而做出的行為,無法洗清,也無法開脫,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特殊時期,注意防護

保持理性,獨立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