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喜欢追星,目的是什么?会有什么收获吗?

风轻云淡183830090


我觉得每个人的追星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有影响自己的一方面。

大家最常见的就是对于影视明星、歌手的喜爱。喜欢模仿他们的言谈,模仿他们的穿着,最深层次模仿他们的精神。

喜欢一个人真的能无所不能,追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看着自己的偶像,看着他们身上的发光点,督促自己也要努力成为他们的样子。

除了明星,一些科学家、科研人员、军队中我们最可爱的人都是我们追星的对象。

我们从中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刻苦学习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态度。

谢谢大家!


令有话讲


喜欢追星大多是现在年青人的做法。

在我看来在不影响社会和谐,不影响公共道德的情况下,无可厚非。

我同事的孩子,就是一个追星族,刘德华开演唱会,花上千元也要去看。

但是有一点,这个孩子不耽误学业,成绩非常优秀,并且演唱会的票钱也是自己当家教赚来的。

在她心里不单单偶像是她的精神寄托,而且偶像的优秀,也在激发和鼓励她。

我并不否认还有一些追星族的孩子不顾学业,抛弃工作,单单为见上一个明星,为要一个签名,而丧失理智的。

这就违背了追星的初衷,也恰恰不是你追的那个明星希望的。

所以,在我看来喜欢一个明星是正常的,或喜欢他她的颜值,或喜欢他她的素养。有的没有什么收获,有的可能在他她喜欢的明星身上学到可贵的东西。


芬芳随笔


我大学室友是华晨宇的粉丝,铁粉!我见过她为了买一张演唱会得票省吃省喝,也见过她为了能安心参加华晨宇的演唱会,熬夜把假期作业赶完。

据我了解,他们喜欢追星目的很单纯:

1.有一个精神领袖,或者是精神寄托。看到自己的爱豆会精神抖擞,会让自己更优秀。理由是自己的偶像都那么优秀,一定要跟上偶像的步伐。

2.鼓励自己

看到与爱豆相关的物品,会很亢奋,然后亲热的打招呼,即使没见过彼此,也像好朋友一样相处得很好,然后彼此打气一定要为偶像争光,理智追星,不给爱豆丢脸。

3.激发正能量

每次我室友情绪低落,有点丧的时候,我就会问她华晨宇的歌哪一首最好听时,她就会快速从负能量里跳出来,给我普及他爱豆有多优秀。等她普及结束,就忘记丧这件事。

收获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圈子,有共享资源。





青城无梦


我觉的喜欢追星没有目的,纯粹就是被明星的个人魅力折服。每个追星的人收获也是各不相同的;我拿自己追星的经历来具体的聊聊这个事。

首先,至今我的偶像还是张学友。


我是名80后,从初一开始就特别的喜欢学友,《情网》《秋意浓》《饿狼传说》等等都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我喜欢他嗓音,喜欢他的台风,喜欢他的人品;没有绯闻,家庭和睦,很好的人,正能量的明星。我喜欢他没有目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

通过追星,让我收获了对音乐的喜爱和优美的歌声。

我是下了真功夫,从磁带到CD,再到后来的mp3,学友的歌声一路陪伴我前行,我也一路模仿他那浑厚的嗓音,不吹不嘞,唱学友的歌还是有那么些相似,不仅唱功有提高,而且我也喜欢乐器,吹的弹的,我都爱好,我前面的视频也有展出,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今天,只是浅谈一下追星,无论追的星是谁,希望都要学他们身上的正能量,不要追偏了,像那个追刘德华的某某,偏离了方向,最后弄得家破人亡。


烧红的云


在此,我也丰劝那些狂热的追星族们,头脑清醒清醒吧!想追星就追真正的星!如:邓稼先,钱学森,爱因斯坦 等等……他们才是永远闪耀的恒星,他们才是真正可追的星!!!





雨的眼睛


追星的人,大多都是年青人。他们一窝风地追歌星和电影名星,我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他们可以花成百上千的门票去看歌星、名星的尊容,以满足他们内心的空虚。这样做有用吗?能填饱肚?能帮助你增长知识?从来不追星,更不崇拜名星。只崇拜那些为了祖国的富强和繁荣贡献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象钱学森、黄旭华、袁隆平还有战斗在抗击病毒性肺炎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他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大名星,永远值得敬佩和爱戴!


双力888


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或喜爱的对象,称之为偶像。现在最多的偶像就是娱乐明星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偶像,表达喜欢的情绪。

粉丝圈层逐步扩大,许多小学生也加入追星追偶像的行列。有一名中学女生就为自己的偶像发了声,她告诉闺蜜自己攒了钱,要去买偶像的节目门票:闺蜜则一直在劝导她,这个没太大意思,又花很多钱,女孩坚持说这是“追星女孩儿最后的倔强”。不过闺蜜始终是闺蜜,最了解女孩的“死穴”,追星没抵住美食的诱惑。

追星不可怕,方式最重要

部分家长会担心孩子因为追星荒废学习,也不无一定道理。学生沉迷于偶像甚至不惜逃课见偶像,课堂上刷微博只为看偶像动态......冒着成绩下滑的风险而追星的行为,无疑是盲目且非理智的。

试问,你们的偶像如果知道你为他忽视学业,他会认同吗?

2018年底有一则新闻:粉丝为了追星,买了和偶像同一班飞机的机票,在和偶像近距离接触后立刻下飞机并全额退票,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直接导致机上所有乘客被迫重新安检,航班严重延误。这样的粉丝,偶像也会苦恼吧....

追星追偶像,追的是什么?

没人会推崇一个恶贯满盈的坏人,能受到喜爱的人,身上必有闪光点。吴桂君《喜欢一个人》诗中那一段:“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应该是诸多人的追星心路。追星追偶像,追的是正能量。

再比如,有一年杭州中考,来自文澜中学的彭乐怡取得了589分(满分600)的好成绩,她说自己喜欢王凯和杨洋 ,因为他们对工作有认真和专注的态度。王俊凯的一位“学霸粉丝”,则在高考中取得了652分的最好成绩,她表示王俊凯给了自己许多动力和变得更优秀的力量。早前,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的胡江华在其发表的SCI论文中感谢了林俊杰,她认为过去十年,林俊杰的歌曲给了自己强大的精神支持。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曾在节目里说过这样一段话:“追星其实你是在追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设状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有的人因为追星收获更好的自己,学会管理自身形象、学到更多技能、升华自己精神世界;而有的人却因为追星,失去理智,扰乱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在欣赏崇拜明星的光鲜亮丽时,更应该反思他的努力进取,学习他成功背后的付出。理性追星应该是大家多思考的,我们不仅崇拜歌星影星球星,更要崇拜伟人,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们更是社会前进的奠基人和引路人。


大皮轱轮


这个问题让我摸不着头了,追什么星?影星,歌星还是其它什么星。我羡慕的是钱学森,邓家先这些为国献身的人,他们是我心中永远的明星。

那个影星,歌星等我没兴趣了。叫我花钱去捧场我不会去。当然我也不能说别人追星是头脑有问题还是有病,那是他们的权力。不过我认为适当就行了不要发疯。否则伤钱伤身体甚至伤心啊。


毛毛75O


追星,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像购物狂,打麻将,戏迷,武痴是同一类型的人,重在体验。钱花出去,东西卖到手,就有优越感。讲话的门调都会高一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这种特征不被利用就行。属于正常的范畴,愿生活多姿多彩。




亮点赵树文


有人追星考上北大,实现更好的自己;有人追星却和家里闹翻,误人误己。

网上有一名叫茜茜的24岁女孩,本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已经做了父母安排的工作,但为了偶像炎亚纶,跨专业考上了北大电影专业,希望以后成为导演做偶像的助力。

在《少年听你说》电视节目中,18岁的广东女孩李汝佳因为追星王俊凯,想要向他一样优秀,也考上了心仪大学。她说喜欢王俊凯一开始也是始于颜值,但是过度的疯狂追星让她的成绩下降,她设想如果因为追星而让自己考不上好的高中那她一定会后悔。

然后她理智的把目光放在偶像的学习经历上,她看到了王俊凯在繁忙的演艺工作后,还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在他的触动下,李汝佳也考上了心仪大学。

 

而身边更多的却是追星的反面例子,为了追星逃避现实,和家人闹翻,我们这边有个老师的孩子因为喜欢周杰伦结果高中都没考好,在年少耽误学业日后要加倍的努力都不一定能补救。

无数私生粉给偶像带来的困扰更是不胜枚举,仅仅为了见偶像一面就不惜跋山涉水,甚至影响明星的正常出行,就算和他离得再近,也终究是不同的世界。

 

偶像是一种奇特的力量,让人沉迷,让人暂时忽略眼前的生活,但是这种力量是让自己变得更努力的前行,还是变得更不切实际逃避现实,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

 

希望每一个追星的人,不仅看到偶像在舞台上的光彩夺目,还能看到他们在台下的十年修炼,看到他们对梦想的坚持、与现实的搏斗,由此带给自己在现实中前行的力量。

 

借用网友的一句话:“也许我一生都不会遇见你,但却因为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最好的追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