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總覺得高學歷就應該拿高工資?這是什麼心理?

劇苑共賞


典型的自我膨脹。假使我是企業負責人,一定把動手能力放第一位。同時看他(她)的可持續發展,兩者都達不到,你即使是碩士我也叫你回家去。


按宮商


他們誤解了投入和產出的關係。高產出大多需要高投入,但高投入並不一定就會有高產出。


高學歷和高工資的關係同樣也如此。要想獲得高工資,一般情況下都需要有高投入,比如精力、學識、人脈等等,但這個命題反過來就不一定成立,高投入並不意味著就有高工資。高學歷也是一種高投入。


我有一個同學,從小就是學霸。博士畢業後,到了廣州一高校做老師,剛開始幾年,待遇條件相當一般。找了老公結婚後,有一次去婆家,被人問起工資多少?她老老實實地回答不到十萬一年。那人說,那還不如我一高中畢業生,一年還能弄個二三十萬。她被噎得無話可說。


聽了這個故事,我笑著和她說,從來沒有哪個道理說,博士生的收入就一定要比高中生的高啊。她說,道理是這個道理,讀了二十多年的書,還不如讀十年書的人,心裡肯定不舒服。


是的,她從小學一路辛辛苦苦地讀完博士,結果發現收入比不上高中生,覺得這麼些年的辛苦白費了,但她不明白人家高中生的高收入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啊。除非官二代、富二代(這兩種情況其實也是高投入,那隻不過是上輩的高投入),他肯定也得付出相當的代價才能獲得這些高收入。只不過,她沒看到高中生的這些投入和付出罷了。


彎弓射鵰er


農村有些人確實比較傳統,說句不好聽的就是老封建,思想完全和現代趨勢接軌不上了,所以他們會認為高學歷就該那高工資。

1.至少我們村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我舅。

因為我是學醫的,專業製藥工程,在醫學院上大學,我舅經常來我家就問我,說學醫的出來之後工資很高,隨便掛個牌子,一年就有幾十萬的收入。

我每次都是啞口無言的,一直跟他解釋我讀的不是臨床醫學,是和藥有關的,然後他就又會說,以後出來賣藥的話也很賺錢的,我又是無言以對。

我知道,在他們的心裡,只要是和醫生有關的職業,都是賺錢的,都是賺大錢的,可他們不知道,現實其實天差地別,我自我感覺連找份好一點的工作都難,更別提什麼年薪幾十萬。

2.不僅是舅舅,就連村裡的絕大多數老人,甚至同輩的沒讀書的人,每次聊天都會說以後我很有前途,工資很高。

每到這裡,我總會很尷尬,以後自己會怎樣只有自己最清楚,在家裡看似是個高材生,可到了學校呢?基本上不學習,大多數時間和戀人一起度過,每天沉迷在吃喝玩樂之中,基本上算是廢人一個。

3.其實作為現代人,我們都知道,學歷和收入的正比關係並不大,現在是講究情商和智商結合。

有的人哪怕是個博士碩士,為人處世不得人心,老實巴交,不善言辭,甚至內向孤僻,不喜歡和人打交道,那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高工資。

相反,如果一個只是高中畢業的人,廣交好友,情商很高,深的朋友親戚喜愛,外向活潑,那他的工資一定不會太低。


xianbo5201315


到醫院去看病,選擇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是主要的,例如深圳某眼科醫院,做白內障人工晶體手術的人基本上都選擇某主任做,而這位主任在電子顯示牌上根本不介紹她的學歷,說明她的文憑檔次"拿不出手",而介紹其他醫生都是博士,還有些是外國培養的博士,被求醫者戲稱"寫論文的醫師"我們不需要……我認為那些有高學歷的博士們不應該超過這位主任醫生的收入,這位主任醫生每天上午親自在門診把病人接進住院,10:00後再回到住院部親自複查確定出院者;下午做手術,只有星期日休息一天,前幾年一位博士給她當手術助手,現在這位博士是她手下住院部主治醫師。這位主任對醫院創收貢獻大,她應該拿高工資才合理。我是快八十歲的老年人,我的兩眼先後植入晶體都是這位主任親自做的,是通過關係找該醫院門診醫生打電話"拜託”這位主任關照,我們才知道的。


蓮花山山民


為什麼這個問題時不時的就會有人提出來呢?這是頭條討論過比較多的問題吧~這個問題的本質原因是一大批沒學歷的或者學歷低的人,渴望高工資~還有就是一大批上了大學,沒好好讀書,混得比較差,尤其是那些上了個普通大學,例如我老家那個地方,原來是XX城市技術學院,現在叫XX城市大學~尤其是上了這樣大學的一批人,渴望得到社會認可~還有很多人認為我書不能白念,高中那麼遭罪才考個重點,畢業怎麼能就三千兩千就打發了~總總一切,歸根結底,不管有學歷也好,沒學歷也罷,只要你不是老闆,你就沒有定價權~你只是商品,定價權再人家!你會花高價買毫無用處的東西麼??誰也不傻~但有些老闆也喜歡花瓶,我曾經工作過一家公司,人家招個清華大學畢業的,不管有沒有能力,老闆就是喜歡,覺得有面子,我們普通本科畢業,那時候才剛進廠才一千二~人家清華的也是本科,人家是6000加~老闆願意~所以關鍵是你有什麼價值讓人開高價



我覺得高學歷應該拿高工資這種歪論在教師中最流行,這種論調是嚴重錯誤的,應該是高智商才有高工資。首先高學歷不等於高智商,有的畢業當年就考上大學,有的複習幾年才考上大學,學歷相同,智商是不一樣的。再者,學歷和人的記憶能力正相關,而智商還涉及人的知識使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社會上賺取的工資應該是與智商關係更緊密。至於那些考上大學不上進,只求混個畢業證,甚至花錢買學歷的更不用提了。舉個例子,我附近的一家農機部門,一位土專家只上過小學,卻發明了多項實用新型專利,並受到政府高額嘉獎,而數位一本工科生來後多年也無所作為,這就是明證。不服的來實地探訪。


WGJ230


精英菌深深能理解你的感受。記得求學的時候,小學畢業,有一批同學不能上初中,畢業後就打工去了,初中畢業的時候,又有一批同學不能繼續上高中,也是去做事了。等高中畢業的時候,又有一大批同學不能繼續讀大學了。而在這一大批同學裡,印象中沒有一位小學同學,初中同學也只有幾個。記得非常清晰的一次,就是在等車去縣城高中的時候,遇到的小學同學直接問了一句,你還在讀啊!!!說這麼多,表達什麼呢,就是在那些老同學眼裡,鄰居眼裡,我們求學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他們會認為那你書讀這麼久,讀的那麼高,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那份高工資。不然,你就是他們口中的一個笑話。

其實,對很多孩子來說,尤其是農村的孩子來說,讀書就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多一種選擇,或者說選擇更從容一些。對求學之人來說,學歷代表了一個人的教育背景,專業知識和學習態度,並不是與高工資天然劃等號。但是對於沒有選擇讀書的人來講,可能會覺得高學歷沒有高工資就是一種失敗。精英菌認為,這樣的心理完全可以不理。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與讀書了,包括那些認為有高學歷必定是高工資想法的人。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應該是工資要對得起文化的價值。我幹建築,現在普遍情況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兩三千,轉正之後四五千,以後慢慢漲工資,可是工地上看門的保安,一個月工資四千左右,真正幹活的工人普遍一個月萬把塊吧,乾的好的,每月小兩萬不成問題。不嫉妒,人家憑本事憑辛苦拿的錢,應該的。可是上了十幾年學,憑本事給那些工人提供技術支持的學生技術員們,拿這點錢,就呵呵了。哎。說實話,現在工人脾氣普遍都不好,惹不起,高處作業讓掛安全帶,還罵罵咧咧的,國家又很挺民工們,後來就無所謂了。說實話,因為工人因為沒戴安全帽,沒掛安全帶,你說幾次人家不聽,如果你發文罰款了,工人生氣揍你一頓,政策也不會向著你。所以,乾脆就當沒看到,對誰都客客氣氣的吧。


夢相牽1


在我國的歷史上,金榜題名是為了做官,這事情一直延續到上世六七十年代,到現在還有影響,不信你看每年報考公務員的數量。現在有人說高學歷必須拿高工資,要不然對不起他們的學歷。這就要看他們的綜合智商了,但也有一些低學歷者成為百萬,千萬資產的老闆,這事怎麼說?最具代表性的老乾媽她什麼學歷?曹德旺什麼學歷?所以說能掙錢不在於學歷高低,是在於你有沒有經濟頭腦對不對?但不識字肯定是不行。


走自己的路182757971


確實是,你問題很犀利,一下子就看透了本質,讚揚你一下。

這個社會不公平,應該是文盲收入最高才正確,因為他們乾的活又累又苦又危險,收入應該是這個社會塔尖上的才行,比如年薪兩個億。像流浪漢,二流子,都可以高薪的。

像其他的,應該學歷越高收入越低,像科學傢什麼的,每個月就千八百塊錢就足夠了,尤其像袁隆平,南仁東啥的,給口吃的就可以了。

中間的各個階層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後問一句,題主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是誰幫你打的字啊?你又是怎麼知道和使用頭條的悟空問答的?你可千萬不要給他們錢,他們不值錢的。

題主,你就是照亮人類的燈塔啊!(也不知道你懂不懂燈塔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