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大衣发明100多年,曾在中国风靡一时,为啥07年被我军淘汰?

覃爱庆


 作为一名服役12年的老兵,你说军大衣发明才100多年,我忍了,可是你说07年最被广大官兵喜欢的07式军大衣被淘汰了,小虎不答应。

  军大衣作为士兵冬季御寒的神器,按照条令分为:作训大衣,常服大衣、以及军官礼服大衣。

  一、作训大衣。

  作训大衣现在可以说已经烂大街,平常在街上随处可见,主要有六种颜色,分别对应不同的军种,当然了,在某宝上也随处可见。

  

  这种作训大衣是普通士兵、军官巡逻、备战最好的防寒保暖神器,往往好多士兵即使退役都舍不得上交的。

  二、常服大衣。

  常服大衣通常是配套穿着在常服外边,普通士兵和军官虽然都发到手里了,人手一件,但穿着的机会并不多,除了担负纠察、礼仪任务的士兵外,其他士兵几乎是没有时间穿的,通常也会要求退役时上交,但大多数人选择交折旧费。

  

  主要也是这四中颜色,海陆空和武警,比较容易辨识,通常长度接近膝盖。

  三、军官礼服大衣。

  军官礼服大衣大多数人是不常见的,小虎也是偶尔才得见的,还有配发的围巾,穿起来可谓是非常的修身了。

  

  这三种大衣,相对于以前的单纯御寒,可以说是功能非常强大了,又帅气、又实用,还配套了。而且还对军种颜色进行了区分。最后再来回顾下老款大衣吧!

  

  军大衣的确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尽管我没有研究论证它发明的年份数到底是不是100多年,只是暂且将其定位为一个多世纪。作为最军用通用的军品之一,军大衣的风靡与被淘汰,都有其必然性。

  

  军大衣的风靡,主要是由于它的保暖性能好。老款的军大衣,长度过膝,能够很好地为下肢保暖,这对于冬季行军、在战壕内蹲守过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一个军大衣基本上就是一床棉被了。军大衣设计了假毛领,可以翻起来为头部、面部、耳朵等重点部件保暖,也是其一大优点。正是看重了保暖的特性,军大衣在地方才开始流行开来。

  

  军大衣在地方流行到什么程度呢?上个世纪中后期,中国大地不仅有纯65式军装绿色的军大衣,地方还开发了深蓝色的“军大衣”(并非警用那款),也就是军大衣款式的大衣,在地方工农商学四大领域也非常常见。这种大衣下摆还有开叉,可以说不影响正常的劳作,挺方便的。

  

  不过,87式军装系列里面,还是对传统的军大衣进行了改良,主要改良点就是将长款改成了中长款,大衣不再过膝,一般只能盖住大腿的一半部位。这种改良,本文分析基本上是为冬季作战考虑的,身穿这种大衣参加冬季适应性训练,可以完成相对复杂的单兵战术动作,比如匍匐前进、跃进、滚进等等,而这些动作如果身穿长款军大衣,是做不出来的。

  

  到了07式军装系列,军大衣这款式都被淘汰了。本文分析认为,设计方还是觉得它太长了,盖住大腿的一半部位还是过长。因此,07式荒漠迷彩大衣或是常服大衣,下摆都只是略微超过了臀部,这样的设计,既能为人体的重点部位心肺和消化道保暖,又能更好地便于官兵完成相对复杂的单兵战术动作。

  

  如果在平时需要为膝盖以下保暖,军官可以身穿长款的呢子大衣。另外,07式军装也设计了轻便保暖的棉裤,本文分析认为如果未来到类似西伯利亚这类寒区作战,这样的棉被与迷彩大衣搭配,也能保证官兵的体温的。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用户769288457696924


军大衣,顾名思义军人穿的大衣。不过现在我们虽然还能看到身穿军大衣的国人,但是基本都是片场拍戏的明星,街头行走的糙老汉。

亦或是是捡破烂或者卖烤红薯的某某大爷,以及放荡不羁一时求个保暖的年轻人……然而军大衣的“发明者”,却早在07年就不再穿它了。

军大衣,真的被淘汰了吗?

事实上,军大衣并没有被淘汰。只是原来的军绿色大衣,在07年的时候经历了一次升级和改革。

老款的军大衣,发明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士兵克服高寒的恶劣气候。我在小的时候就曾穿过爸爸的军大衣,当时军大衣应该是家家都有。穿起来也真的是又笨又重,不过暖和和抗风性能没得说。

军大衣最早是由英国人在20世纪初期发明的。什么时候大面积普及的?应该是在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主要特征就是上面有两排扣子,下摆很长,可以挡风。

后来经由袁世凯引进中国,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人造棉,棉衣是真的棉花,平常的老百姓不可能穿的起。一件实打实的棉花做的军大衣,对士兵来说无异于一件中看又中用的奢侈品。


▲长得好看,穿什么都好看

就这样,军大衣一直在军队中使用,经历了清末、民国,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军大衣虽然经历了很多次“改版”,但是总的来说万变不离其宗。

后来军大衣不只是军队的“特权”,新研制的各个版本,不仅在部队受欢迎,普通老百姓也很是喜欢。于是军大衣一时间风靡中国,直到21世纪初期,还是大多数人的必备单品。

首先比起羽绒服和呢子大衣,军大衣便宜又保暖。其次军大衣三个字,对刚刚经历过战争的老百姓而言,还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如果去一些影城,还可以看到明星都穿军大衣的“盛况”。

不过喜欢归喜欢,普通老百姓穿它可能就是为了暖和,但是笨重不方便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士兵们如果穿着它训练打仗就会增加不必要的束缚,抬不起胳膊迈不开腿,堪称行走的棉被。

放在以前蹲战壕守夜是个好东西。但是现在我国经济条件允许,部队也逐渐走向现代化,我们已经有条件给士兵换上更加保暖又轻便的冬季军装了。


于是2007年,我国在对军装进行改革时就取消了军大衣。不过这个取消不是绝对的,在寒冷的北方和边疆要塞,我们的哨兵在户外站岗时还是会穿上它。

武器需要更新换代,服装也要跟上形势。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新一代的冬季作训服不再是军绿色,而是更加容易隐藏的松枝绿。长度削减很多,更加利于行动。没有了双排扣,有的款式腰间会系一条皮带。

感兴趣的可以趁着马上就到双十一了,赶紧去网上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同款,可以尝个“新鲜”。


史之策


士兵的装备总会朝着轻便、实用、美观等方向发展,这是趋势,也是综合国力上升加快现代化军队建设的必然现象。我当兵时候武装部就发了一身作训服,到了新兵连才发的军大衣,这时候老兵就说话了,军大衣都细着点用啊!三年兵就这一件,脏了破了自己想办法,复原了好带回去。当时军大衣在老家还是稀罕货,一到冬天,老街上最靓的仔永远是那个耷拉着拖鞋,里头穿件单衣,外头裹着军大衣的闲汉。当时他站在夕阳里,低头拢着火点烟的时候,没系扣的军大衣以一种极舒展的姿态将他瘦弱的身形塑造成一尊富有韵味的雕像,就连他裸露的脚后跟和不时洒落的头皮屑都变得英挺和沧桑。那个画面,让我想到了犀利哥。

时至今日,世界现代化国家的军队,没有还装备军大衣的。以美国陆军为例,早在80年代就有美陆军纳蒂克士兵系统中心完成新一代防护服的有那发。系统包含防风衣、裤以及单兵服装、帽子、手套和鞋子组件,不同的组合可满足不同的严寒气候环境需要。扩展式防寒服系统的使用温度范围是-51℃~4℃。目前,美军的扩展式防寒服系统已研发到第三代。

新近研发的第三代系统由7层、14个组件构成,具有保温性,可使士兵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和环境条件,并与防弹衣的生存性要求更为兼容。系统组件包括轻型贴身内衣和内裤、中型衬衣和衬裤、防寒羊毛夹克、防寒防风夹克、软面夹克和裤子、防极寒/防潮夹克和裤子、防极寒派克大衣和裤子。


爆料搞怪君


军大衣不但在中国风靡一时,而且在世界上也风靡很长时间,小时候看的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兵临城下等电影军官和士兵穿的都是军大衣,

军大衣相当保暖,不但上身暖,下身也暖,在冰天雪地里能坚持很长时间,我的家里曾经有一个军大衣,是父亲当兵退伍带回家的,里面是上等羊皮羊,可扺抗零下三十度寒冷,我也穿过,十分暖和,但十分笨重,没有二十斤也有十几斤,行军时消耗体力很大,作战时影响人的灵活性,这可能就是2007年淘汰军大衣的主要原。

我们一般百姓冬天穿的衣服大多是丝棉做的,十分的轻盈,也就三斤左右吧,部队的防寒服有的是太空棉做的,更轻便,而且十分暖和。现在穿军大衣的大多是保安,晚上还可代替被子。


郭成军


我是军用服装的工程师,军工二代,专业对口。其实07式军服里是有“棉大衣”系列产品的,男款分为“07陆海空(后来增加火箭军)士兵棉大衣”和“07陆海空(后来增加火箭军)军官棉大衣”两个品种,女款不分军官和士兵,只有“07陆海空(后来增加火箭军)女棉大衣”一种,所以说不存在07式没有棉大衣的说法,据说一线部队官兵认为07作训(数码迷彩)大衣更短、更耐脏,更方便运动,所以更喜欢作训(数码迷彩)大衣一些,而机关官兵很少穿棉服,所以部队配发作训大衣更多些,棉大衣的配发不是很广泛,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棉大衣这个品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07式之前的棉大衣的保暖层是棉花(记得是国四棉),而07式的保暖层改成了化纤材料,更加美观、轻便、防潮。[呲牙]



二六七二工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军大衣在战时并不很实用。

解放战争最后时期,国军将领曾经研究过解放军的服饰。

当时邱清泉在淮海最后阶段,被包围在冰天雪地中。他的部队俘虏了少数解放军士兵,邱清泉研究过他们的棉衣以后说:你们看共军的棉衣,样子不好看但实用。这种衣服一是保暖二是不影响活动。我们的一些美式军大衣,样子是好看但影响活动。衣服合身还好说,如果小个子穿大号,跑起来连步子都迈不开!打仗不是阅兵,共军的衣服比我们更好。

不过题目的07年被我军淘汰,怎么解释?

07年式军服也是有大衣的。

只能说冬季作训服比较短,严格来说已经不是大衣了。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萨沙去过俄罗斯等严寒国家。由于时代不同了,服装科技发达,就算零下二三十度也根本没有必要穿大衣了。

再冷的天气,一件羽绒服也可以搞定,或者一件新式防寒服就没问题。

萨沙有件传家宝户外哥伦比亚的冬季服,也是很保暖的,长度到大腿而已,完全不影响活动。

时至今日,世界现代化国家的军队,没有还装备军大衣的。

以美国陆军为例,早在80年代就有美陆军纳蒂克士兵系统中心完成新一代防护服的有那发。系统包含防风衣、裤以及单兵服装、帽子、手套和鞋子组件,不同的组合可满足不同的严寒气候环境需要。扩展式防寒服系统的使用温度范围是-51℃~4℃。目前,美军的扩展式防寒服系统已研发到第三代。

新近研发的第三代系统由7层、14个组件构成,具有保温性,可使士兵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和环境条件,并与防弹衣的生存性要求更为兼容。系统组件包括轻型贴身内衣和内裤、中型衬衣和衬裤、防寒羊毛夹克、防寒防风夹克、软面夹克和裤子、防极寒/防潮夹克和裤子、防极寒派克大衣和裤子。

他们虽也有大衣,但同我们的军大衣那是两回事了。


萨沙


事实上,军大衣并没有被淘汰。

只是原来的军绿色大衣,只是在07年的时候经历了一次升级和改革。

老款的军大衣,发明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士兵克服高寒的恶劣气候。我在小的时候就曾穿过爸爸的军大衣,当时军大衣应该是家家都有。穿起来也真的是又笨又重,不过暖和和抗风性能没得说。

军大衣最早是由英国人在20世纪初期发明的。什么时候大面积普及的?应该是在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主要特征就是上面有两排扣子,下摆很长,可以挡风。

后来经由袁世凯引进中国,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人造棉,棉衣是真的棉花,平常的老百姓不可能穿得起。一件实打实的棉花做的军大衣,对士兵来说无异于一件中看又中用的奢侈品。


在2007年,我国在对军装进行改革时就取消了军大衣。不过这个取消不是绝对的,在寒冷的北方和边疆要塞,我们的哨兵在户外站岗时还是会穿上它。


武器需要更新换代,服装也要跟上形势。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新一代的冬季作训服不再是军绿色,而是更加容易隐藏的松枝绿。长度削减很多,更加利于行动。没有了双排扣,有的款式腰间会系一条皮带。


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民间宏图


题主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军大衣被淘汰了吗?肯定没有,军大衣不但没淘汰,还被发展成了两种形式的军大衣。也就是07式常服大衣和07式作训大衣,武警部队配发有07式执勤大衣。总体上看,样式虽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设计元素和用料包括保暖设计都改进了许多。07式军大衣不光是有颜值,实用性也非常高。而之所以很少流传到社会上,主要原因是战士在退役时,这些军用物资都要按规定上交。

大衣起源于约1730年的欧洲上层社会,其款式一般在腰部横向剪接,腰围合体,当时称为常服大衣或礼服大衣。到了19世纪20年代,大衣的样式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大衣样式,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西式大衣才传入我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种西式大衣被改装为"战壕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军大衣,主要功能是为了保暖。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都开始给士兵配发军大衣。尤其是二战时期德国的军大衣,其样式和实用程度堪称经典。

军大衣之所以在我国流行,一是因为那个时代物资的极度匮乏。二是对解放军的高度崇拜。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冬季身穿军大衣,头戴"火车头帽"可是时髦的标配。虽然现在的物质丰富了,有各种样式的大衣可供选择。但仍能在很多地方看到老式军大衣的身影。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另本人在部队服役十二年,对部队有一定的了解。欢迎各位家长和战友关注咨询当兵入伍,考学转士官和士官转业等问题。


路漫漫吾求兮


军大衣穿在身上,着实能将自己的气质提升几个等级,可在二战战场中,这种军大衣却会让很多人丧命。


就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军来说,由于大衣的长度过长,二战战场的机动性又很大,所以给士兵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利于运动战,除了影响士兵们的跑动,还影响了射击等方面的发挥。


在《兄弟连》中,就很形象的展现了德国军大衣的弊端。美国上尉温斯特在拉响信号弹后便冲出了战壕,并成功的袭击了一群德国士兵,由于德国士兵们穿着臃肿的军大衣,行动起来非常不便,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还击,结果死的死,跑的跑,最终美军不到一个连的兵力几乎全歼了德军的大半个营。


在温斯特的回忆录中记载着,德国在二战后期很多士兵都是没有做好完全准备便踏上战场中,可最终让他们丧命的确实过膝的大衣和背包。至此以后,我们很少能看到穿着军大衣上战场的情况发生。



今天,我们的军队都是有着保家卫国,抢灾救险的责任的,所以这样的军大衣又如何配得上他们。我们的军服才是最美的。


围知历史


哨兵小虎第500条回答。

作为一名服役12年的老兵,你说军大衣发明才100多年,我忍了,可是你说07年最被广大官兵喜欢的07式军大衣被淘汰了,
小虎不答应。

军大衣作为士兵冬季御寒的神器,按照条令分为:作训大衣,常服大衣、以及军官礼服大衣

一、作训大衣。

作训大衣现在可以说已经烂大街,平常在街上随处可见,主要有六种颜色,分别对应不同的军种,当然了,在某宝上也随处可见。

这种作训大衣是普通士兵、军官巡逻、备战最好的防寒保暖神器,往往好多士兵即使退役都舍不得上交的。

二、常服大衣。

常服大衣通常是配套穿着在常服外边,普通士兵和军官虽然都发到手里了,人手一件,但穿着的机会并不多,除了担负纠察、礼仪任务的士兵外,其他士兵几乎是没有时间穿的,通常也会要求退役时上交,但大多数人选择交折旧费。

主要也是这四中颜色,海陆空和武警,比较容易辨识,通常长度接近膝盖。

三、军官礼服大衣。

军官礼服大衣大多数人是不常见的,小虎也是偶尔才得见的,还有配发的围巾,穿起来可谓是非常的修身了。

这三种大衣,相对于以前的单纯御寒,可以说是功能非常强大了,又帅气、又实用,还配套了。而且还对军种颜色进行了区分。最后再来回顾下老款大衣吧!

(老款武警大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