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诗词歌赋汇


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是古诗词中描写少女情事最为动人的词作,全词如下: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的词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苏门四学士”中的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词中所写情境,也许就是李清照初见赵明诚的情景。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蹴[cù],踏。蹴罢秋千,就是打完秋千的意思。

慵 [yōng],困倦,懒。

打完秋千,起来懒懒地活动活动纤纤玉手。秋千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香汗渗透着薄薄的衣衫。

露浓花瘦,既写出了时节是春天的早晨,又以带着露珠的花朵比喻身上渗着香汗的女主人公,将女主人公写得青春艳丽无比。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刬(chǎn):只,仅,犹言“光着”。袜刬,只穿着袜子着地。

突然看到客人进来,少女鞋子都没来年及穿,只穿着袜子着跑开,头上的金钗都跑掉了。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含着羞跑到,到门边,回头看了一眼,却装作嗅一嗅门边的青梅。

词的下阙,将少女的心思写得细致入微,特别是最后三句,少女的害羞,矜持,但又渴望看一下客人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的最后三句,本有来处,唐人韩偓《香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是,此意经李清照化用,情韵远过韩偓,可谓点铁成金。

李清照此词,写出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此词语言明快,情态动人,是不可多得的经典。

詹安泰《读词偶记》中评:女儿情态,曲曲绘出,非易安不能为此。求之宋人,未见其匹,耆卿、美成尚隔一尘。


谢小楼


李清照《点绛唇》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词,词中描绘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无限渴望。上片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娇俏动人的少女形象。''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一个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少女形象跃然纸面,她刚荡完秋千,慵懒地整理了一下纤纤玉手。怡然地在院子里游荡。''慵整''二字用得非常贴切,从秋千上下来后,双手麻麻的,但她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慵整''这动词写出少女的娇憨。''露浓花瘦",''花瘦",即含苞未放之花。花园里是那么美,花儿含苞待放。仔细一看,花蕾上还缀着圆圆滚滚的露珠。"薄汗轻衣透",荡秋千荡得忘乎所以了,也不知荡了多久,下来时,才发现薄衫已经湿透。这又进一步写出少女的天真与无忧。下片写少女情窦初开,将她的娇羞之态刻画得十分生动。"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惊羞之下她匆匆忙忙地跑了,连鞋子也没顾上穿,由于跑得急,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三句写出了少女的娇羞情态。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两句细致地刻画出了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惧的微妙心理活动,非常传神。这首词并没有把重心放到对少女形貌的刻画上,而重在刻画她的动作,从这些动作中又折射出少女微妙,丰富的内心世界。


吾才是傻瓜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生动的表现了词中人生动的形象、非常具体的情态仪表以及所蕴含的真挚的情感。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

清晨,薄雾弥漫,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后花园里的荷花还没有完全绽开。词中少女,睡眼惺忪,穿好轻便的服装,开始晨练。她荡了一会秋千,倦意犹在。她昨天晚上熬夜填词,休息不好,双手麻木。感觉有些累了,抻了一下自己的纤小细手,便衣上已经香汗淋漓,优美身段也暴露无疑。

正在这时,有一位不速之客闯入花园,她看见这时候的自己是衣冠不整,且满身是汗,急忙含羞回避,因为走得匆忙,忘了穿鞋,露出袜子,金钗也弄掉地下没时间捡起。她跑到屋里,倚在门框上,看似摆弄青梅,实际是偷偷地观看来人,心里在琢磨: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是不是他们要给我介绍的那个大才子呢?他闯进后花园的目的是什么?唉!真让我犯嘀咕。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

词中的少女,既有青春靓丽,活波可爱,充满朝气的一面,又有小鸟依人,娇小柔美的另一面。李清照的这首词,寥寥数语,就将时间、地点、人物、表情、心态都展露出来,足以体现宋词的奇妙之处 ,是一代“婉约词宗”的优秀作品。


明月笼沙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文末有白话翻译)


【赏析】


这首词的作者究竟是谁,至今尚无定论。《词林万选》卷四,作李清照词,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作苏轼词,《词的》作周邦彦词,《全宋词》诸说兼陈之外,又将全词录入“无名氏”一类附于编末。由于史料不足,此词的归属问题,恐怕要成为千古悬案了。但是,如果就这首词的内容、格调、审美情趣而论,笔者倾向于断为李清照之作。


这首词纯以白描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塑造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形象。在已有的大多数直接描写女性的词作中,它象一股浏然清风,使腻红软香的陈腐气氛为之一扫。


词为“艳科”,“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有唐以降”,“家家之香径春风”,“处处之红楼夜月”,词便成了花间尊前,侑酒佐欢的娱乐形式。五代至宋,随着词的创作文人化,堂庑渐大,感慨遂深,反映生活的广度,探及心灵的深度,都有所开拓。


但是,在描写女性方面,却变化不大。词中的女性形象,依然是那个时代的男性特有的审美情趣的意象化,有的甚至只算是男性感官欲求的符号,没有性格,更没有人格。这首《点绛唇》中的女性形象,就完全不同了。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这娇小秀美的少女,决不同于温庭筠笔下那“弄妆梳洗”,以色事人的秦楼佳丽,而是自己在享受着青春之美的自由生命。“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用一“薄”字写汗是紧扣“蹴罢秋千”,它滋润了少女的面庞,使之象带着盈盈朝露的花朵。它渗透少女的轻衫,为秀丽的身姿平添了几分自然风韵。这里表现的是自主女性的审美心态,它根本不是以玩赏的态度来描写,更不是为了供人玩赏而描写的。


下片,以“见客入来”为契机,分两个层次曲写少女的情态和内心。“袜划金钗溜,和羞走。”这是第一层。在历代诗词中,“袜划”、“划袜”,都是指只穿袜子着地行走。如李煜词:“划袜步香防”,纳兰词:“才移划袜又沉吟”皆然。不过这里写以袜着地,金钗下滑,都是写少女为生客所惊而产生的一刹慌乱的情态。这慌乱恰透出了稚嫩纯洁,自然同那些搔首弄姿,笑问檀郎者大异其趣。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第二层,就视觉效果来说,类似一幅工笔仕女图,仿佛让人亲眼目睹那手把青梅,故作嗅状,而以眼睛余波观察生客、探问究竟的天真无邪的模样。这也许是李清照少年生活的剪影吧。


【白话】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你喜欢哪些古诗词?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文学妙语


点绛唇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也是个很调皮的姑娘,在园子里荡秋千,一副天真活波可爱的样子,园子里的花开的正好,玩了许久,罗衫都湿透了,说明玩的尽兴啊。

突然看到有客人来访,姑娘家的娇羞状就出来了,毕竟在那个时候,女子是不能擅自与外人相见的。

急急忙忙从秋千上下来,溜回闺房,一个溜字描写的淋淋尽致!一副害羞的模样,正是青春少女时,一边走着还一边偷偷地回头看,好奇是每个人的天性,突然被人看到,却又假装在那把青梅嗅。

这短短地几字将一幅生动和谐有爱的画面描绘地淋淋尽致,就一件小事就能写出如此意境,可见作者功底深厚,尤其在遣词造句上。

特别是韵脚字选的极好,一个瘦字将园中的花儿拟人化,一个透字将姑娘家的调皮可爱描写到极致,一个溜字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讲那种害羞的表情跃然纸上,一个嗅字说明园中的花儿开的正好,正香。

不论是写诗,还是写词,意境很重要,基本的合律,对仗,押韵,抒情,词藻的堆砌,以及诗/词眼,一首诗词写下来总有那么一两句是过得去的,能入眼的。

诗词路上,道阻且长,愿你始终能保持一颗初心,不断坚持下去!加油!


素女青衣


《点绛唇 · 蹴罢秋千》——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好的,下面我就以我浅簿的理解来回答“悟空问答”的提问,祈诸君友友批评、指教!

“吱扭——,吱呀——!”天刚濛濛亮,爹爹轻轻地打开了门,又轻轻地带上!没有往日的吩咐,也没有昔日的叮咛,静悄悄地爹爹匆匆地就出了门。

我“一骨碌”的爬了起来,踮脚翘首,望着爹爹渐渐远去的背影······

哇,总算可以自由了!天天关在书房里,可把人给闷死了!爹爹不在家,想必今天不会再有人登门探访了,那我就出去放飞一下吧!还是不要跑得太远,以免被爹爹知道了,他可是要生气的!对,到后花园荡秋千去······

太好玩了!秋千,站着荡,那不能甩太高,若摔了的话那可是很痛噢;骑着荡,个鞋子又老铲在地上;躺着荡,可不敢?!要是被别人看见了,那不是要“嚼舌头根子”,还大家闺秀呢,怎么那样的“没教养”,实在是个“疯丫头”!唉,还是坐着荡吧,可又没得人来帮忙推一把······

管TA呢,反正总比憋闷在屋里强!哈哈,没想到荡秋千还蛮累人的。哇,妈呀!这,这手怎么都被绳子硌红了!啊,这搓起来还有些痛呢!可刚才玩得起劲时,我并没有觉着呀!

太阳出来了,晶莹的露珠挂在花草上。啊,这涔涔的香汗什么时候竟渗透了我薄薄的罗衣!哈哈,还是歇会儿再进屋去!

啊?!吓死我的个小心脏了!既无知觉,也无声息,是哪个没长脑壳的闯了进来!

喔,不对,衣服!衣服!衣服要牵整好!

唉,鞋子!鞋子!鞋子你们去哪儿啦?!

跑,跑,快跑回屋里去!

这是哪里来的,你个没长脑子的家伙,大白天的走入别的人家连个招呼也不打,竟突然冒出来吓人!喔,反正,没得说了,越忙越乱,我只有拎着鞋子、穿着袜子跑了!是的,你个没长脑子的家伙,就当做是什么也没有看见吧!可是,可是,真是“越慌越乱”哪!我的发簪,我的发簪呢?还要停下来回转身去捡!

我的个小心脏啊,差点就爆掉了!唔,究竟是哪里不对?让我好好想想——,我做错了什么?!可我没做错什么呀!我为什么要跑?这里可是我的家呀!真就是莫名其妙!

是的,是大家闺秀,哪一个能没有矜持,哪一个能没有娇羞,哪一个又不懂得害臊?!哪一个又没有少女怀春?哪一个又不想多瞧两眼那风流倜傥的少年,我只得假装嗅梅,倚门偷看偷笑!






王汉超昵称微尘


《点降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词,词中描绘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无限渴望。

上片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娇俏动人的少女形象。"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一个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少女形象跃然纸面,她刚荡完秋千,慵懒地整理了一下纤纤玉手,怡然地在院子里游荡。"慵整"二字用得非常贴切,从秋千上下来后,双手麻麻的,但她又懒得动一下,"慵懒"这一动词写出少女的娇憨。

"露浓花瘦","花瘦",即含苞未放之花,花园里是那么美,花儿含苞待放。仔细一看,花蕾上还缀着圆圆滚滚的露珠。"薄汗轻衣透",荡秋千荡得忘乎所以了,也不知荡了多久,下来时,才发现薄衫已经湿透。这又进一步写出少女的天真与无忧。

下片写少女情窦初开,将她娇羞之态刻画得十分生动。"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惊羞之下她匆匆忙忙的跑了,连鞋子也没顾上穿,由于跑得急,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三句写出了少女的娇羞情态。

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躲到屋里去,而重在刻画她的动作,从这些动作中又折射出少女微炒、丰富的内心世界。

赏读这首古诗词


刘楚云817


应悟空邀答:



现在,所有词选本都基本上将此调定为易安所作,主要是延用明代杨慎编的《词林万选》所标。实际上此词的作者是谁,词学界还存在争议,因为同在明代杨金刊编的《草堂诗余》,便将此词标为苏轼作,陈耀文编的《花草粹编》等刊本,又标为无名氏作品,这是题外话了。

点绛唇一调只有41字,所以意在言外显得很重要。易安起句便以蹴罢秋千切入,将少女荡秋千的情景留给读者想象,以静见动,正是此意。(蹴,解作踏)

刚从秋千下来,双手还有点紧麻,慵整(懒整)两字着得十分到位。“纤纤手”出自《古诗十九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意是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在宋词中应用很广泛,也成为描写少女的一个意象。如梦窗句:“有当时,纤手香凝”。此句也是借此点出了人物的年龄和性别。

“露浓花瘦。”一方面是时间地点的补述,另一方面也凭此带出“薄汗轻衣透”句,并紧承起句,情景交融地刻划出一个娇弱美丽的少女神态。


换拍一段脱胎于唐代诗人韩偓《竿奁集》中的句子:“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词句虽为有本所依,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个人认为比原句更能曲尽情悰。

不妨对比一下:同是见客入来,“和笑走”显轻浮,“和羞走”显青涩。“手搓梅子”刻划出不安,“却把青梅嗅”不安中带矫饰。映中门显粗放,倚门显矜持,加之“回首”两字点睛,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进来的客人为谁人,诗、词都没作交代。但从易安对少女神态之描述,读者便可断定,来者一定是个翩翩美少年,否则也不会袜刬金钗溜。(袜刬:意为穿袜行走;金钗溜:此处为虚笔,形容头发松散,不及整理。)而韩偓的诗句则难有此感。就此而言易安句无疑更显疏岩隽永。


诗词书院


"点绛唇"是词牌名,又名"上樱桃"、"十八香"等,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庂韵。《点绛唇、蹴罢秋千》是李清照年轻时的作品,全词如下;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古时的大家闺秀是不许和陌生男子交往的。清晨小院里,女孩独自荡完秋千起身,懒懒的轻揉自己细嫩的手。旁边的花挂着晶莹的露珠,而此时女孩身上纤薄的衣服也被自己香汗浸透(这是何等的娇美)。突然有一客人撞了进来,女孩鞋也顾不上穿,只穿着袜子抽身回避,慌乱中连头上的金钗也掉了,她跑回屋子,在门口时假装去嗅一下旁边的青梅,其实是在偷望进来的客人。

此词前段"手""瘦""透"三仄韵,后段"溜""走""首""嗅"四仄韵。语言轻快,通俗易懂。词中描写的女孩就是李清照自己,而能突然撞进院子又能引起她心慌意乱之人,恐怕也只有赵明诚了。真是却把青梅嗅,欲说还休……。

正是因为此词用字简单明了,史上有人认为这不是李清照作品,王学初在1959年编辑《中国文学史》时,肯定了此词为李清照所写,给予很高的评价。



太阳神大地


这首《点绛唇》是李清照对唐代韩偓《偶见》诗:“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的隐括。

词人化用韩偓的诗歌进行生动的自我写照。



词的上片是对少女静态的描绘。刚刚打完秋千的少女,慢条斯理地用手绢擦拭着荡秋千时手上沾染的尘土。清晨露水晶莹,少女打秋千时流出的汗水亦如露水般晶莹;花朵娇媚,少女薄汗湿轻衣的情态亦如花朵般娇媚。词人一句未写少女打秋千时的的情态,但借花喻人,以静写动,仅仅用少女“蹴罢秋千”后的情态,来引起读者对此前“打秋千”的无限遐想。



下片描写少女初见客人春心萌动的情景,将一个闺中少女初见少年的惊诧、仓皇、含羞、好奇以及春心萌动的心理,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刚刚荡完秋千正有些疲惫的少女抬头正撞见不小心闯入花园的陌生少年郎,于是来不及整理衣衫便含羞带怯地匆忙跑开,跑得鞋子掉了,首饰也掉了。然而闯入的是个翩翩美少年,少女跑到门口,又倚门回首,佯装轻嗅青梅,眼睛却偷偷地看着园中的少年。词用明快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话语间令读者眼前如有此情此景,仿佛置身情境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