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一本要多努力?

时蜂lelm9585


按理考个一本也不难,可实际上,除了天津、北京、上海等地,其他省市的孩子能考上一本已经非常不易。

以浙江为例,根据这两年的数据,孩子能考上一本的确有很大难度,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行。每年初中毕业生约60多万,其中50%直升职业高中,只有一半能上高中,中考一关就很惨烈。每年高中毕业生约30多万,一本录取率是高考人数的14%,加上读职高的另外一半人数统一计算,那么,同龄人能考上一本的不到7%,从这个比例看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抛开功利心吧,努力了就行😄😄


育儿可道


考一个一本大学难吗?对我们河南的众多学子来说,还真挺难的!


这是我们河南2018年的高考分数线,一本的分数线是:文科547分、理科499分,这分数线真是比我上学那会低了很多了!

可即使考到了这个分数,也仅仅只是过线啊,想上个普通的一本,选个自己稍微还算喜欢的专业,怎么着也要超个几十分吧!



我们就按平均水平来说,假设550分能上个普通的一本大学,并且能选择一个相对还不错的专业!

高考是6门课,包括语数英还有一个大综合,如果语数英每科的平均分能达到110的话。大综合就要考到220,这样才能保证总分在550分。这样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呢?



小学,初中的付出咱们就不说了,反正高中三年,最好是不要打游戏了,小说也别看了,寒假可以休息几天,毕竟要过年嘛,暑假就不要休息了吧!每天起床时间肯定不会在6点之后了,晚上10点前肯定也睡不了觉!



当然,我上面说的都是普通学生需要做出的努力,如果是个天才,那估计轻轻松松重点大学!😂

高考不易,希望2019年,全国各地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能考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加油加油加油!


西瓜碎碎念


如果你的一本是指985211甚至更好的话……的确需要努力吧

但如果是一本线的话……真的没那么难……但是哪怕不需要很多少努力,这里的每一点努力也得是货真价实的而不是看起来努力……

说说我的情况,我高一的时候断断续续边玩边学,但是排名没有初中高越学越没意思,发展到高二干脆玩了一整年,啥都没学,化学能考20分那种,高三刚开始其实还是懵懵懂懂,就是那种,表面上看起来高三了改变了很努力,别人看着我会觉得我一直在学,但我自己心里有数我没多努力,看起来在听课看书但其实经常在走神,刷题刷过来刷过去还是自己喜欢做的几个类型,看起来很忙但其实永远停在那里……

然后成绩可差……一模考出了史上最低……哭了一顿但觉得只是发挥不好没放心上……

改变的话……是班上开始流传那种填报志愿的小册子,看来看去,发现我的排名想抱的学校报不上,能报的学校看不起,一下子有种非常真实的威胁感……突然觉得自己的一生的走向可能真的就会在这里决定了……怎么说呢,就这么顺其自然有点不甘心吧,梦想这种东西有时候错过了真的就没有了……

然后突然就开始用功了……

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开窍了,晓得努力了。真的,一个人真的想学习的时候和随波逐流地逼自己学的效率绝对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不算聪明,本来是擅长文科的阴差阳错学了理,学起来也蛮吃力,但成绩还是飚的挺快的。

最后考了个211,和知乎大佬实在是见不得人,但毕竟我学理科是真的脑子笨,努力的又迟,自己也算满意吧。

转自知乎


知识每一天


按现在的高考规模,考上一本应该不是很难的事。当然,很多人会说,最难的河南不到8%,难度不小。


其实说白了就是个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教育和学习都需要方法,有了方法后根本不需要多努力,就能上一本。比如,梁启超家孩子,9个子女,3个院士,个个都是专家,都是人才。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家族有不少?难道这些家族的小孩特别聪明?当然不是,有好的教育方法。


对小小孩来说,保持学习兴趣,有好奇心极为重要,只要有这两样,他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考一本毫无问题。对高中生来说,如果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考上一本也是很容易的事情。问这个问题的人,大概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时应该怎么办?第一,先研究下学霸们是怎么学习的,有什么学习诀窍,自己跟着学学。第二,每一科都弄一本错题本,记录、分析并时常翻阅。第三,把除去语文和英语外的教材,好好阅读几遍,也许有不一样的体会。真正的牛人是不看参考书,只看教材的。教材言简意赅,定义中每个词都是有意义的。然后自己画出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梳理。第四,刷题,忘掉最后的难题,就苦练前面简单的题目。第五,给自己每周订计划,计划不要太大,目标不要太高,是基本都能达到的。达到了就奖励自己一下。第六,尽量锻炼身体,偶尔听点音乐,到野外散下心。第七,要营养跟上,不要喝咖啡,多吃点牛肉和坚果。




(图来自网络)


五道口的颜学姐


学习成绩是由努力程度和智商水平一起决定的,所以要考上一本,对有些人来说很容易,但对有些人来说很难。也许很多人不愿意相信这句话,但你了解大学的操作或亲身经历过与比你智商高得多的人一起学习的生活,你就不得不相信。

很多大学在大一期间都会对学生进行智商测试,包括像清华这样的大学,据清华人士所说,清华大学测试清华学子智商水平得出结果为:百分之四十多的人智商水平在高智商及以上。

高智商属于什么水平呢?智商水平由高到底为天才,高智商,中等智商,普通智商,轻度智力障碍,中度智力障碍,严重智力障碍。其中普通人占比例最大,其它智力水平所占比例从普通智商往两端递减,也就是天才和严重智力障碍的人都极少,高智商水平的人也就可以说是除了天才之外最聪明的人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如果智商对成绩没作用的话,那要天才干什么!也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智商的作用真的不容勿视。

所以,要考上一本,不同智商水平的人需要不同的努力程度,但有智力障碍的人努力可能也解决不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天才和高智商:这类人随随便便就能考上一本,但他们的目标一般是清华北大,而不仅仅是以一本为目标,当然,这类人不用点心学习也上不了一本。

中等智商:对于这类人,上一本也不是很难,只要按时完成作业,跟上老师进度,完成老师安排任务就可,使尽全力还能上清华北大等名校(清华学子不是高智商的还有百分之五十多,那部分人,就是中等智商中超级努力的)。这里所说的完成老师安排任务其实也不是小事,只不过对于学生来说,是本分之事,所以个人觉得不算是什么重任。

普通智商:这类人要上一本,那就不仅仅要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了,还得要额外努力,当然这类智商的人也有不少人超过一本不少分数。

以本人经历,真的觉得努力非常重要,没有努力一切都免谈,但除了努力之外,还得看智商,至少,和我一样努力的,但智商比我高的已经在名牌大学里,即使在同一个学校,那别人也是数一数二的,但努力还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比你厉害的人还比努力的后果就是渣得无人问津。


柳絮枝下


考上一本的难度和题主在什么学校有关。

如果是在百强名校,只要平时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布置的作业好好完成,只要不是全校倒数的百分之三百分之四,几乎都可以上一本。

如果是在比较差的高中,每年上本科的人数不超过10位,那么你就要特别努力,还有聪明才可以。

为什么?一是领导政策不行,师资不行,二是学风不行。

一、领导政策不行

我们县里的高中以前是堪比市重点高中的,每年都有几十个学生能考上985和211大学。后来为什么越来越差了,直到现在连本科达线人数都不到100个?

就是因为换了一个校长,每年都组织领导班子到各个名校旅游,然后照搬回来一些制度,过一年没有效果就再换一个,班级的名称短短三年变了3次(火箭班、科技班、精英班)。

相反的例子就是石家庄精英中学。

自从2010年衡水一中的校长来到精英中学后,提出了“6+1”精英课堂模式,仅仅用了8年时间里,就从一本达线人数不到10个,跨越到了一本达线率91.6%。

由此来看,学校有没有好的领导政策,直接就会影响到每一届高三生的成绩。

二、师资不行

高中生最缺的是什么?无疑是时间。用天道酬勤加倍努力来弥补从专科到二本,

从二本到一本,从一本到211,从211到985的差距,需要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多。

因为师资不行,就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来给你解答疑惑,有的老师就是照着读课本的原话,碰到问题就用空话套话来圆过去,刚开始说成错的后面也能圆成对的。

所有的知识和用法,只说其然不说其所以然。

而好的高中老师,会把知识点的用法穿起来讲,学生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进度,平时不偷懒就能上一本。

三、学风不行

很多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自习课上交头接耳老师也不来看。

这个时候就要保持自律,可以去图书馆或者找一个没人的地方上自习,安静的环境方便思考和背书。

或者是和班上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处好关系,方便在课下问问题。

如果碰到关系很好的同学就一起学习,相互监督;

如果随时随地都还想着玩,那么自己就要自律,管住自己。

在上课的时候,多问答问题,这样就等于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力,老师会着重盯着你,即使答错了也不怕,这才能更好的发现和解决你的不足。

在课下也不要放松,利用课余时间多刷题多思考多总结多反思,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多进步。

如果想考985,211的确需要努力,但如果只是一本线的话,真的没那么难。只需要60%的高效努力,基本就可以达成。但前提是真的想学习,一个人真的想努力和随波逐流的努力,效率绝对是不一样的。

你对这个问题还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我是松鼠课堂高老师,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和点赞!

高锋老师


我们先来说一说考上一本有多难。因为各个省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考一本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以东西部省份对比,东部地区的一本分数要比西部省份的分数要高。不过也有几个特殊的省份比如中部河南、湖北、湖南地区,一本分数也很高。

分数的高低只能反映头部考生的实力,头部考生分数越高,人数越多,一本的分数自然也就越高。所以只有上线率才能真实反映出考一本的难度。根据2018年各个省份的高考上线率来看,一本率最高的是北京,其次是天津和上海,而一本率最低的是云南、广西、广东三个地区。



接下来对比一下各个省份的高考人数,大多数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都比往年上涨,报名人数最多的为河南省,其次是广东和四川省。而广东的一本上线率为全国倒数第二。报名人数倒数五位分别是海南、天津、上海、青海、西藏。而天津和上海的一本上线率位居全国前三。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考一本究竟难不难,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考一本其实并不难,而在广东、河南、四川等地想要考上一本就很难。想要考一本就需要在几十万个考生之间脱颖而出,竞争十分的激烈。

那么考上一本要多努力?努力的程度是没有办法直接衡量出来的,其次努力是相对的。别人一天背20个单词,你背25个,那么你就比他人努力,但是你不知道有人一天可以背50个单词。再者你的成绩并不单单只是靠努力来决定的,个人智力、效率以及努力的方向才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我见过有人一天学习十五个小时,但是成绩依然在中下游上不去,也见过一些学神轻轻松松就考上985高校。

就像爱迪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但是大多数是只听说过前面那一句话,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了。其实后面那句话才是最重要的。


大三老学长


对于超级学霸而言,别说考上一本,就是考上清华北大都是轻松加愉快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考一本基本上不需要多努力就可以做到;但对于学业成绩存在严重短板的普通高中的普通学生来说,考上一本大学,就算用出“洪荒之力”也不一定能考上一本院校,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在大部分地区,考上一本院校的考生,往往只在一成左右,也就是十个考生当中,差不多只有一个能成为一本院校的大学生。所以,虽然现在很多地区的大学录取率都非常高,但这种录取率包括大学专科、民办二本、公办二本在内。除开这些,一本大学的录取率其实还是蛮“精致”的,难度不容小觑。很多考上一本大学的考生,往往和考生自身的努力、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学习氛围能否倒逼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一方面,考生想要考上一本大学,自身的努力很重要。

我们经常听过一个词语叫“勤学苦读”,这四个字用在高三的学生身上是非常合适的。高三的考生在学习天赋不是特别强悍的情况下,想要考入一本院校,就是要勤学苦读才有一丝希望。“勤”,就是要求考生合理安排每一天的学习时间,莫让光阴虚度;“苦”字告诉考生,高中的学习可能不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那些专家一直提倡的“快乐教育”、“兴趣教育”放在高三学生的身上不一定合适。一些考生偏科,可能是因为对这个科目没有兴趣。但是,我们能否因为对某个学科没有兴趣就干脆不学了?我们能否因为某个学科的男老师长得不够帅气、某个女教师长得不够漂亮就让这个科目直接“瘸了”呢?当然不行,越是薄弱学科,越要勤学苦读。

另一方面,考生想上一本,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

每次平时考试都考得不理想,而且上一次错的内容和这一次错的内容差不多,是因为什么原因?当然是学习方法存在了问题。考过的每一个科目,比如最薄弱的理科学科,可以弄一个错题本出来,做错的地方记录在错题本中,并将所有的错题进行归类,然后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像看小说一样随手翻翻,那么下次还会继续掉进“坑”里吗?我觉得应该不会。文科考试复习的时候,把书读薄,把厚厚的一本书读成薄薄的几页笔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紧紧抓住每个部分内容的主干,这就相当于抓住了相关学科考试内容的“七寸”。当然,考生想要考入一本院校,还要夯实基础知识,这可以通过反复刷题来巩固——不要觉得一些基础的题目很简单就懒得反复去做,越是基础的东西,越要牢牢地把分数攥在手掌心,如果连最基础的题目你都失分,你还有可能考上一本大学吗?

当然,在高中三年,一个学校的学习氛围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般情况下,学习氛围越好的学校或者班级,考上一本院校的人数就越多。像一些“高考工厂”模式的高中,有些班级甚至所有人都考上了一本也不足为奇。


微雨润苗


考上一本要多努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靠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虽然现在考上一本越来越简单了,但是一本录取率在也就百分之十几而已。可见考上一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考上一本要多努力?其实影响因素比较多,如果你是学霸就很轻松,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文科生要比理科生努力才行,如果你是北京考生就会容易不少,要是山东、河南等高考大省就要更加努力了。就以安徽省为例,今年文科一批分数线550分,理科一批分数线496分,明显文科生考上一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是安徽考生,平时学习非常努力。到了高三用尽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备考。寒假学得更苦,年夜饭吃完马上就自考自练。在学校每天学到夜里12点才允许自己睡觉,上课状态保持高度集中,学习非常高效,做每道题都要求又快又准,非常苛刻。幸好,年轻挺得住,没有任何意外。就是这般努力,我只是考上二本,其实觉得自己有一本的实力,无奈高考发挥失常,考试技巧运用不当。

还有,高考不是努力就可以的,智商也很重要。如果努力就可以,大家复读考名牌大学就是了,显然是不成立的。

高考就是这样,不是足够努力就可以的!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临场发挥能力,考试状态等等综合因素的叠加。除了做好自己以外,还与你所在的省市、文\\理科、城市\\农村、一本招生人数有关。


努力不一定能够提高成绩,不努力一定不能提高成绩。这才是高中学习的真实写照!压力之大非同一般。大家觉得多努力能考上一本呢?欢迎交流评论。


徽乡小居


如果考个一本你居然要努力,那也就没什么用了,先天脑子就不行。当年中科院某所来我们学校招研究生的教授说:如果你们考个985还需要努力,那你也就没什么用了。在下自我感觉很普通,考个985当年也是0参考书0辅导班经常网吧泡着各种躲家里人全城搜捕。但高考本来就简单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