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和中级会计师考试相比,会难很多吗?

吴少洪


目前很多地市开始持有CPA可以领取高级会计证书或者中级会计师证书了。近些年来,随着 从业证的取消,初级、中级难度降低,CPA考试和中级考试拉开了层次。如果CPA相当于研究生,中级就相当于本科,初级相当于高中。

CPA有6门课,外加一门综合,根据难度分别是会计、财管、审计、税法、经济法、战略,中级会计是三门:经济法、会计实务、财务管理。考CPA默认你有会计基础。考的点比较集中,层次比较深。中级考的面比较广,考的比较浅,基本上都是书上的东西。可以说CPA能通过的话,基本上中级的知识已经非常熟练了。


小老虎虎虎


直接说难度可能很多人不信,我举个身边例子,单位大boss(注册会计师)的女儿毕业后在央企做财务工作,偷偷的问我cpa怎么复习,我怎么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

有一次她说怎么压根看不懂,我说自己当时也一样,跟她讲他爸爸自己说的当年考cpa的经历,于是她兴冲冲的去找他爸爸请教。她爸爸问她报名和辅导班一共花了多少后直接给了她2000块钱,告诉她不许考。让她先考职称,由于她年限不够中级,就先报考的税务师。回过头大boss和我讲,第一,她姑娘社交厉害,大学时代的学生会主席,但是钻研知识缺乏毅力,第二,这个考试不是付出努力就能考下的,她不想看到她姑娘为了这个绞尽心血最终可能前功尽弃,他希望自己女儿考下中级会计师和税务师即可,cpa这辈子有时间慢慢来,考不过也不必太在意,但是当前不可以。


赏哈赏萨赏阿拉


个人经验,中级裸考一次过. CPA第一次考第一年过了四门,但直到合格过期也没过完。第二次考,用了三年拿到证了。

简而言之,从少女考成中年妇女才拿到CPA资格😅😅😅

不过这是十多二十年前的事了。现在CPA过关率较高,应试者素质也好些,可能会容易些了吧!


lily29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CPA是什么?注册会计师。哦,那肯定是CPA考试难,随随便便挂靠一下就能拿到20万挂靠费。中级会计师没听过!”这是外行人的认识。


“注册会计师考试包括了两个阶段,6门课程的考试。一般全科考试合格需要至少三年以上,考过的粉丝70、80%都是刚过60分。

中级会计考试,虽然报名条件上有一定的限制,大学毕业生需要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以上,但是考试科目毕竟只有三门,相比于注册会计师每门课程动不动500页以上,考试内容还是相对比较简单一点,基本上一两年内,稍微努力一下都是可以通过的。而且参考者都是拥有多年具体会计工作经验的“老会计”,更容易通过。”这是内行人的普遍认识。

CPA,中级会计职称双料证书持有者——我的认识(哈哈)

作为一个在会计事务所从业10年的老注册会计师来说。我觉得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比中级会计职称难,但是并没有难很多。


》》考试科目互免

多地财政局都已经表示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含金量相当于中级会计职称的水平,部分地区将注册会计师认定为相当于高级会计职称。

2018年末开始,各地都传出来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中级会计职称具体考试科目互免的消息,甚至有些地方传闻证书互免的消息。

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可以免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不太可能。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直接免试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还是很有戏的。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当中的会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3门课程,注册会计师考试6门课程中也有。

所以拿到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的,去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免试这三门课程,还是很会有很大的希望的。虽然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三门课程无论是内容,还是难度上,都要比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搞出来一点。

》》毕业就能考cpa、工作四年后才能考中级

很多人觉得CPA考试要比中级难很多,除了CPA考试科目多、内容多、时间长以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 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报考,刚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太多的会计工作经验;
  • 根据中注协对2018年考情的分析,参加CPA考试的基本上都是30睡一下,或者说是毕业5年以内参考;

而报考中级职称就需要至少4年会计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经验,对通过考试,有很大的帮助。

正是如此,工作经验的缺乏,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战线”过长,导致多数人觉得注册会计师比中级考试难很多。

但是,工作当中碰到很多同事,工作四年后,四年间没能通过一门CPA考试科目,第四、五年的时候一次性报考6门,一次性通过的原因就在于此。

关于CPA、中级会计职称的考试,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悟空问答上提出来,并且邀请我!或是直接发我私信@财经奥迪特


财经奥迪特


其实考不考没有什么用,工作中根本用不到,真用的时候查一下书就够了,没必要非背的滥熟于心,干到头也就做个企业财务主管,按过去的话说,就是个账房先生,今后人工智能会取代的,有那个精力,不如学习新的知识,例如计算机编程,或者精通一门外语,开辟新的领域。


蓝丝羽3


CPA考试的难度相信不少人已经有了体会,年度15%左右的通过率,相比于研究生考试的通过率还要低15%。

如果中级会计师考80分,注册会计师只能考40-50分,它们俩的难度主要差别在综合性、计算的复杂性。应该说这两个考试的资格所依据的基础知识都一样,关键是用的程度,一个是更难一些,一个是更简单一些。

对于它们的复习,中级会计师应重点以基础知识为主,附有相应的练习,但不宜太难。而注册会计师更强调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更加复杂的应用。因此,在复习中级会计师时,做题量不宜太大,只要能抓住典型题就基本没有问题。而注册会计师则必须要求大量的练习,才能熟悉计算环节和计算程序,在考场上才能进行相应的应变。

对于中级会计师考试,在复习的时候,因为客观题比较多,考点覆盖面比较广,重点是把书要看得全面一点

而在注册会计师里面,主观题比较多,而且难度比较大,更重要是在领会课本基础知识上要通过大量做题,总结做题规律

End.

牛账网,为您提供会计实操干货与考证经验分享、2000+们免费教学视频及题库等,让您所学及所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阅读者参考,具体以相应法规及当地行政机关判定结果为准。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牛账网


CPA要考6门,我花两年时间已经过了4门。以我的经验看, CPA比中级难很多,体现在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上和考试深度上。

中级考3门,要求在2年内考完。

CPA是6门专业+1门综合考试,需5年内考完专业阶段。若超过5年未完成,单科成绩作废。工作之后才能报考cap,战线很长,要在工作中坚持学习,非常考验毅力和学习、生活协调能力。数据显示,每年有上百万人报考CPA,通过率20%左右。

中注协公布的统计数据

所以合理安排考试节奏尤为重要,有些人没有搭配好考试科目的,可能单一门会计就考几年,既打击信心,又打乱考试节奏和生活状态。

如果你想短时间考完,就要同时面对会计、财管和审计的三座大山,复习难度和计算难度加大,较难一次通过。个人建议可以将3门难度大的分开,搭配较为合理。

在考试前,还需给自己预留失误的时间,可能会遇到单科考试题偏或自己的状态不好,一定要给1年的预留时间,其实考试时间只有4年。等于4年完成6门。

我还剩审计和战略两门,欢迎大家交流,一起加油。


三金老师来了


CPA和中级会计师考试都是财会类的考试,难度方面来看,CPA是大于中级会计师的。

一、从科目来看

CPA考试科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考试科目数量比较,cpa更多。要求的内容更加综合和全面,有法规法律的经济法和税法,有计算的财务成本管理,也有基础的会计和审计,也有比较理论文科性质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二、从成绩有效期来看

中级会计师考试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成绩采取2年滚动有效制。即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注意连续是关键。今年如果没有把剩下的科目全部通过的话,那去年的成绩作废,但是今年通过的科目的成绩可以保留到明年。比如2015年参加考试,有效期到2016年,如果到2017年,2015年的成绩则作废,但2016年的成绩可以保留到2017年。

所以报名中级会计师的考生每年报名1-2科。

注会专业阶段成绩保留5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注会专业阶段6门考试科目。按照规定,这5年不是间断式的5年,而是滚动式的5年。比如,2015年报考了注会,2016年没有报,这就算是两年了,而不是一年。比如2018年,通过了部分考试科目,那么这一年成为“第一年”,在之后的4年内,考生需要将其他考试科目全部通过。若中间考试年度内,有未通过的考试科目,那么这门考试科目需要重新再考。也就是说,5年内过6科,且从第一年顺利通过考试算作“第一年”。

所以,注会的考生每年也是报考1-2科,备考战线拉的更长,更难坚持。

从成绩有效期来看,也是注会更难,五年的时间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233网校


17年中级会计89分过,18年又看了一年书,注会考了48分[捂脸],虽然有18年我抽中政府会计丢了10分的原因,但是这基本体现了两者难度的级别。注会比中级要深很多,但是在大体结构上基本一致。


光洋洋


  相对来说,cpa考试会比中级难一点。CPA考试难度和司法考试齐名的,也是一场非常难的考试,每年的通过率只有20%左右,单科通过率每年只有10%-20%左右,可见其难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6d0c472d6ac36a34d00308e672744f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