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人們對於西部牛仔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美國的西部大片之中,影片中的西部牛仔騎著高頭大馬、戴著鮮豔的

印花方巾和略顯俏皮的牛仔帽、穿著光鮮亮麗的牛仔衣褲、踏著威風無比的馬靴,就像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奔馳在廣闊的牧場上。

影片中的牛仔即瀟灑又神秘,在著名的西部影片《黃金三嫖客》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扮演的西部牛仔,把臉埋在傾斜的牛仔帽子之下,只有一角露出了抽了一半的雪茄,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當時的孩子們受到西部牛仔文化的影響,也向往著成為那樣的人,在一本作者回憶叛逆期的文章中這樣寫到:“當時正是西部影片流行的年代,我和哥哥一放學就回家打開電視,看那些騎著馬的牛仔們,並幻想著有一天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其實真實的牛仔並沒有影片中的那麼風光,他們的生活充滿艱險也異常的沉重,也沒有影片中那種飛簷走壁的技能,因此他們只是一群平凡的人。

儘管事實與我們想象的有所不同,但是在西部牛仔的身上,體現的是另一種精神:那就是勇於冒險、吃苦耐勞的美國精神,這群開朗的西部牛仔,對美國的精神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一、牛仔文化的起源背景

牛仔顧名思義,當然與牛關係密切,牛仔的歷史甚至比美國的歷史更悠久,可以追溯到哥倫布航海時代。哥倫布航海發現了西班牙和西班牙的牛,於是隨著他不斷的發現新大陸,就把這些牛引入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沿海地區,後來經過西印度群島的傳播進入了北美大陸,當時發展比較緩慢。

早期的北美大陸是英國的殖民地,於是英國人也把自己國家的牛引入北美大陸,牛群開始在那裡繁衍生息,到了19世紀,已經形成了具有龐大規模的牧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甚至出現了專門為了牛而設置的“牛道”和“牛鎮”。

這一時期也出現了靠牧牛為生的人,他們大多數是航海時代移民過來的西班牙人和英國人殖民統治下血統混雜的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他們沒有人身自由,聽命於牧場主,此時的美國也沒有獨立,因此這些人沒有國家的概念和認同感,只是為了生存下去的最早的“牛仔”。

1、國家的獨立和畜牧業的發展

美國的歷史很短,算起來不過區區兩百年左右,它之所以能迅速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就在於美國人敢於開拓進取的精神,因為它沒有中國兩千年封建制度的束縛和各種倫理道德的壓力,所以美國人沒有過多的猶豫,就打響了“萊剋星頓的槍聲”,在此後的幾年時間裡打敗英國殖民者、撰寫新的法律、創建聯邦制、發展經濟貿易,不過百年的時間,就崛起於世界的西方。

美國在穩定了國際局勢取得獨立之後,又進行了統一內部的南北戰爭。當時的戰爭形式並不明朗,很多南方德克薩斯州的牧場主更加相信南方種植園主能夠勝利。

因此戰爭打響,他們就加入了南方軍隊,為南聯盟提供牛肉,並切斷了北方的牛肉供應,然而事實卻背道而馳,北方聯軍勝利後,這些牧場主不僅失去了牧場,還使得成千上萬的牛被遷到了北方和東西部地區,那裡有大量的草場需要人力去牧牛,於是西部牛仔逐漸誕生了。

此時的英國已經完成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基本實現了全民工業化生產,美國不甘落後,進行了兩次工業革命,綜合國力蒸蒸日上。美國政府同時還修建了貫通全國的四通八達的鐵路系統,加上工業革命促進了美國的科技發展,火車冷藏車廂技術橫空出世,這種技術可以保證牛肉在火車在長途運輸中,牛肉也始終保持新鮮。

於是各大牧場主都看到了生財之路,紛紛擴大牛群的飼養規模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牛肉需求量,南部的牧場主們打了敗仗回去,看到自己的牛已經全部被送到了北方和西部,德克薩斯州的牧場主幹脆帶著僅存的牛去了北方和西部,那裡的牧場還沒有較大的規模,他們的到來,打開了北方牧場和西部牧場。基於以上的各種歷史背景和國家的發展,著名的“西部牛仔”應運而生。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2、大量牛仔湧入西部,牛仔的“黃金時代”

由於國家的獨立、畜牧業的發展、西部牧場主對人力的需要,越來越多的牛仔從德克薩斯州和美國的其它地區來到了西部,形成了一股移民的熱潮。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自願來到西部生活的,因為頻繁的戰爭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也讓他們失去了很多,所以選擇到西部來牧牛,一來可以過上相對平靜的生活,二來可以撫平戰爭的創傷,減少在從前生活過的地方產生的睹物思人的傷感。

還有一部分人是熱愛冒險的探險家,他們天生崇尚自由,不喜歡大城市的拘束,所以想來到廣袤的草原“放飛自我”;還有極少數的人是為了躲避法律的制裁,他們並非十惡不赦,只是當時美國的法律還不太完善,他們可能因為犯了一點錯誤就會在牢獄中受到非人的待遇,因此希望通過在牧場工作逃過一劫。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在牧場的生活並沒有影視劇中的那麼瀟灑自如,可以說走就走,他們的生活是充滿危險和艱苦的,但是很多人都堅持住了,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群樂觀開朗的青年,才開創了西部的“牧牛王國”,他們開拓進取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美國的國家文化。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二、牛仔精神和牛仔文化

1、獨一無二的牛仔精神

西部牛仔所擁有的精神,不僅是他們自身的精神,還在長時間的發展中,變成了象徵西部文化的精神。

首先牛仔是勇敢的群體,他們在電影中飛簷走壁、嫉惡如仇,為了一個信仰有無窮無盡的勇氣,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電影的那般出神入化,但是西部牛仔的勇敢精神是毋庸置疑的。

在《狼圖騰》一書中,作者對中國內蒙古地區的“牧馬人”表達了深刻的敬意,其中最值得尊敬的就是他們的勇氣:在他們被狼群圍攻,親眼看到自己的同伴死去的時候,還能鎮定自若的去考慮如何衝出狼群;在暴風雪中狼群包圍馬場時,可以冒著生命危險親自上陣與狼群搏鬥,並且殺死頭狼……西部牛仔的精神與此如出一轍,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妥協”二字,無論是穿越北方高山上的暴風雪、走過南方沙漠的荒無人煙、還是跟不怕死的印第安人決一死戰,他們都勇敢的坐在馬背上,奮勇向前,因此人們稱之為“馬背上的英雄。”

其次是牛仔從不抱怨自己的生活處境,他們信奉“永不放棄”的信條,認為放棄就意味著對生命的背叛。

很多人在逆境中都會說眼前的一切是造成自己不幸的根源,從而論證環境對人的摧殘,最終得出結論:自己是被上帝遺棄的人。

如果你對牛仔說這種話,他們一定會嘲笑你的懦弱,儘管西部環境惡劣,狂風暴雪、陡峭的懸崖絕壁、荒涼的大漠孤煙,都使人類看起來非常渺小,但是西部牛仔卻一直在這裡兢兢業業的工作,就像戍邊的戰士,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者牧場,他們不喜歡無病呻吟,只相信勤勞進取能帶來收穫的喜悅。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其三,牛仔性格倔強,從來不會被別人的想法左右。牛仔的眼睛非常犀利,他們能準確的看出一個騎著馬在草原上行走的人究竟是自己人還是印第安人,如果是自己人,那麼當然無所謂了,如果是印第安人,侵犯了他們的領地,將會付出血的代價。嚴酷的生存環境,造就了他們縝密的思維和洞察一切的敏銳。

牛仔身上獨一無二的精神,也是西部精神的體現,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勇敢的開拓者,美國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才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牛仔們創造的“序幕王國”和灑脫奔放的西部精神,也推動了牛仔文化的形成,對美國文化和精神文明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獨一無二的牛仔文化

“沒有牛仔文化的西部,是不可想象的。”西部牛仔的高大形象最早出現在西部小說之中,西部小說通過描寫牛仔們生存環境的艱苦,刻畫了一群開拓進取、以苦為樂的熱血青年的形象,從而論證了美國的的民族精神,那就是百鍊成鋼、不畏艱險。

在最早的小說《肯塔基的發現、定居和現狀》一書中,人們第一次瞭解到了最早向西部遷徙的英雄——丹尼爾.布恩,作者筆下的英雄有著美國人起義時的無所畏懼和背水一戰,成為了讀者們心中的民族英雄,從此神秘的西部不再神秘,而是變得與美利堅合眾國一樣神聖。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歐文.威斯特的小說《弗吉尼亞人》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西部小說,他的書中刻畫了一個以西部牛仔為原型的西部英雄,並且詳細的描寫了牛仔的穿著方式和永不服輸的形象,這部小說也以他獨特的方式,讓讀者的心中真正建立起了對西部牛仔的印象。

在傑克.倫敦的《全金谷》一書中,西部牛仔是一群英勇無畏的淘金者,儘管知道前方路途兇險卻還是大步的走,他們頭戴牛仔氈帽、腳踏威嚴長靴,白天騎著馬行走在大漠邊疆,晚上圍著篝火,手舞足蹈……早期被英國人殖民統治的美國人,也曾經是這樣痛並快樂著,他們始終代表著美國人那種不服輸、不畏懼的精神文化。

繼小說之後,西部電影開始蓬勃發展,電影吧西部牛仔的形象更加立體化,影片中的西部牛仔,桀驁不馴又嫉惡如仇,尤其是約翰.韋恩飾演的西部牛仔形象,在美國家喻戶曉。早期的西部牛仔電影除了著重刻畫牛仔的形象,更多的展示了牛仔們與

自然搏鬥、與敵人搏鬥、保衛家園的形象,意在突出美國精神的內涵,從而展示美國精神的至高無上。但是後來的西部電影中加入了大量少兒不宜的內容,影片質量直線下降,並隨著牛仔這一職業的衰落,也開始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三、牛仔精神對美國的深遠影響

1、流動的階層文化

每個國家都會有不同的階層文化,而像美國這樣階層流動性極強的國家,還是很少見的,這種流動的階層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牛仔帶來的。

工業革命的開展和鐵路系統的修建加強了美國各地區之間的聯繫,所以南部的人可以到西部去當牛仔,也可以到東部和北部去當牛仔,他們懂得如何去馴化牛,如何找到水草豐美的草場,從而養出最健碩的牛,通過火車冷藏車廂技術把牛肉銷售出去,獲得不菲的收入,他們有了錢以後就可以買下自己的牧場,自己當牧場主。同時那些牧場主也可能因為自己的經營不善而倒閉,從而淪為牛仔。從中可以看出美國的階層文化中流動性是很強的,從牧場主到牛仔的地位轉換,可能在一夜之間就會發生,美國也因此成為一個“流動的民族”。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2、求實進取的精神

能在艱苦的環境下樂觀生存的西部牛仔,除了依靠他們與生俱來的樂觀,更多的還是他們那種開拓者的勇氣和務實進取的精神,這也和美國最初建國時的部不畏艱險的精神不謀而合。當資本主義和拜金主義思想充斥著美國各個角落的時候,所有人都為了賺錢而四處奔波,但是牛仔卻在為了自由而放棄金錢,他們不會在金錢的美夢中沉淪,而是一直秉承著“務實進取”的精神,這也是美國精神文化的主要特點。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3、“快節奏”的美國精神

美國地大物博,牧牛場的範圍非常廣闊,因此為了爭奪更多的牧場,擁有“優先放牧權”,就需要牛仔們用最快的速度去佔領場地,讓場地不被別人搶走。雖然每個牧場的距離都非常遠,但是不畏艱險的牛仔們充分發揚了“拼命趕”的精神,在不斷的開拓中,他們把這種“拼命趕”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這也影響了美國的國家精神,那就是和牛仔一樣的拼命,美國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通常都是以快餐為主食,然後繼續工作,沒有很長的休息時間。

開朗的西部牛仔、進取的美國精神,品“精神小夥”背後的國家文化

結語

西部牛仔的形象通過小說電影以及真實的歷史被人們熟知,作為一種積極的精神文化,牛仔們的開拓進取促進了美國西部牧場的開發,為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促進了美國人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民族精神的形成。西部牛仔不怕吃苦、勤勞勇敢、樂觀積極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為中國的西部發現注入“西部牛仔”式的進取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