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現在農村商業銀行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有何主要經營風險?

開偉觀察


農村商業銀行發展不順利,首先,與作為借貸主體的農民的“土地資產”沒有市場化直接相關。農民向銀行貸款除了土地可作抵押別無他物,但目前農民的土地卻沒有市場化,因而沒有合法的市場價值,銀行不敢貿然放貸,導致其發展受限。其次,與農業項目的特點有關。農業項目大多投資週期長,產品銷售困難多,市場調節相對遲頓,風險普遍較大,銀行不願承擔這種風險。第三,目前,小農經濟還是農村的主流,農民的市場意識還沒有紮根兒,集中資源共謀事業的意願還不強烈。銀行無力整合分散的農民和分散的土地資源,導致其業務發展零敲碎打不成規模發展受限。


生活中的金融經濟學


目前農商行經營上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個最主要的是權力集中,基本理事長一人說了算。所涉及的信用風險最大。是致命的。第二個是考核目標盲目,脫離實際亂考核,玩數字遊戲,做表面文章。到最後自己把自己玩死。自己把自己逼死。尤其是在清不良方面,不許反彈,這就很可笑了,下面為了完成任務,不惜壘大戶,以貸倒貸,任期三年內哪個理事長也不願意在自己的手裡反彈。本來一企業貸500萬確定經營不善還不了了,為了不讓形成不良,放水養魚,再給貸上幾百萬,第二年又貸。三年後就可滾到5千萬甚至上億了。很可怕的。第三個是不良追責主次顛倒,追究力度輕。說實話,農商行的客戶經理尤其是對公客戶經理,也就僅僅是一筆貸款的具體承辦人,就是個幹活的,貸與不貸說了不算的,責任人依次應該是理事長,行長,分管信貸副行長,信貸部經理,支行行長,副行長,最後才是客戶經理。而實際基本全賴在客戶經理頭上,其他人基本上沒啥事,可笑之極。在這裡為客戶經理喊冤了。其實出現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在權力集中。領導交待給誰誰準放幾千萬,下面只能照辦,沒法子呀,人家掌握生殺大權,不聽話,立馬把你撤了。目前農商行的企業貸款佔總貸款60%甚至更多。而其中的xxxx貿易公司、x××經貿公司等等這種空殼公司貸款比重也在50%以上。這些空殼公司的貸款誰讓放的,肯定不是客戶經理,說實話客戶經理一毛錢的權力也沒,他和其它部門的人其實只是工作分工不同。這種變相壘大戶是無耐的。除非加大考核一把手二把手力度,讓他們不敢亂來,農商行才有未來,否則必定完蛋。


你哥永遠是歌


農商行的問題是體制的系統的問題,而不是細節上的能力上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完全分離:農村商業銀行基本是縣級一個法人,其股東是本地企業、本行職工及本地居民,但這些股東在農商行除定期分紅外沒有任何權力(人事財務經營統統無權過問,股東大會等法人治理措施全都是形式的),省聯社本來是縣行出資設立,但其主要領導由省正府委派,這幫人不用對各縣級行的經營成敗負責,沒有經營壓力,反而成了縣級行的上級領導,可以通過人事大權隨意控制基層經營管理。

省國資委名義上對農商行省聯社有管理職能,但其對農商行並無出資也就無義務,所以其管理非常泛泛而且不對路。

省銀監局、省人行對省農商聯社有行業管理職能,但省農商聯社的班底本來就是從省人行的農金管理部門分出來的,上溯20年他們是一個單位,而且省聯社只是全省農商行的管理機構,自身無對外的業務,使人行銀監對農聯社的行業管理作用天然不足。

省聯社、市辦事處儼然就是基層行的太上皇,權力過大而無需擔責任必然導致腐敗和瞎指揮,而基層行只須且只能對他們的管理考核要求負責(俯首帖耳,唯命是從,然後變本加厲向下推行),而無需、無力也無意從本行實際角度出發做工作,導致經營方向和結果嚴重的脫離市場和股東利益(實際經營再差,只要靠得上省聯社和市辦事處的考核指標體系,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官位和權力),並加劇了全系統的腐敗。

總之,省聯社剝奪了公司法賦予股東(農商行所有權人)的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以及縣級行作為獨立法人應享有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權力,又沒有來自外部的監督力量,使農商銀行的省聯社完全失去了制約,進而所有的管理者都成了官僚和政客,從上到下沒有人思考按市場規律、金融規律發展業務和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問題,全員沒有了歸屬感,省聯社藉此為自己營造了不受節制為所欲為的獨立王國。


隱隱約約259


首先我們要對農村商業銀行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才能進一步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和麵臨的風險壓力。

農村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機構中基層的金融合作組織,是當前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地方銀行,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壯大,農村商業銀行在農村、農業、農民的金融服務中發揮了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網點佈置基本在各鄉鎮村全覆蓋,但隨著業務的逐步擴大,農村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也在逐漸擴大,尤其是信貸風險近幾年凸顯。

1.信貸風險存在缺陷。信貸風險是金融風險中最重要的風險。然而,任何銀行的發展不可能達到零風險。銀行只能在盡最大努力防範風險的同時,保證高質量的業務。因此,近年來農商行為了控制風險提高信貸資產的質量,卻逐漸忽視了信貸管理。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經營理念和信貸管理體系是相互統一、相互影響的,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存在缺陷。

2.內部風險管理有侷限性。內部風險管理制度是農商行的一種自律行為規範,也是銀行在業務經營管理活動中為防範金融風險而建立的銀行內部制度。農村商業行在漫長的改革歷史中,積累了許多經營壓力,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風險管理方面逐漸出現問題,銀行內部缺乏一個完整的內部控制法規及操作規則。一是內部風險是隱藏於銀行內部的,而農商行對風險的管理只停留於表面的業務規章制度。二是農商行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經常存在執法不嚴的現象,這為銀行帶來巨大的金融風險,通常銀行忽視了各個部門之間是相互牽制的,僅重視部門內部單項業務的風險控制,那麼,當金融風險來臨時,領導人員和部門管理者無法確定責任承擔者,使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將影響銀行的整體效益,這種行為很有可能引發違反內部風險管理制度的行為。三是重點業務部門權利太大,特別是信貸部門,信貸審批流程簡化,貸前、貸中、貸後管理不嚴,同時還存在內外勾結,騙取貸款,存在違法行為。

3.負債業務風險管理不規範。存款業務是銀行重要的基礎業務之一,作為一項負債業務,其風險雖沒有信貸業務風險高,但近幾年來,商業銀行許多存款糾紛案的發生,不得不讓我們對負債業務進行探究。

4.人員管理不嚴。近年來,農村商業銀行出現的案件不少,內部員工管理制度缺失,員工警示教育不到位,導致員工缺乏風險和安全意識,同時給有些員工給了鑽空子的機會,導致內部員工發生各種案件,這也是農村商業銀行亟待完善和解決的問題。

農村商業銀行作為高風險的銀行業,其風險管理工作對有效預防風險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社會公眾對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前景十分關注,現階段不斷膨脹的風險隱患影響著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面對日益增多的風險,農村商業銀行必須掌握妥善管理風險的技能,增強防範和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規範金融秩序,建立健康的風險管理體系。隨著農村商業銀行管理的改革,一些風險逐漸露出水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銀行業發展。


閒了聊聊球


農商銀行普遍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政策關擾大,他們的管理主體是當地政府,還有地方銀監局部門,任免權屬也是,其經營的難度可想而知。

2.因為歷史原因,相比於幾大銀行,他們的員工無論是文憑上還是素質上都要差些,特別在以前,因為大銀行都是國有銀行,農商銀行是地方制集體,高學歷者在求職時一般不會考慮農商銀行。

3.應該也是有上面的一些原因吧,農商銀行一直以來管理粗放,在信貸運營上給予基層行太大空間,上面又審核不嚴,信貸質量堪憂。

4.目前國家最大的風險可能就會處在金融系統,隨著國家監管收緊,包括行業自身發展需要,應該說農商銀行也有不小進步,只是積壓的問題太多,包括象近段時間爆出很多農商銀行的問題,這其中本來也是大部分農商銀行的現實縮影,將來的前途需要很大的努力,這或許並不是它們自己就能化解的,需要很大的緣分和智慧。


舫雨夜行


其實全國農商銀行才是宇宙第一大行而不是工商銀行,全國資金規模大概27萬億,比六大行任何一個行規模大,工商銀行才23萬億,全國營業網點最多,網點遍佈全國鄉村,真正是農民家門口的銀行,農民存款貸款,農民工往家裡打錢都方便,惠農資金,退耕還林補貼,精準扶貧貸款,農民養老保險等等,最為貼近三農,服務三農的銀行,其它上市銀行資金都集中到發達富裕地方了,而農商銀行的資金是不出縣,服務於縣域經濟,如果能全國垂直管理,定位服務於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前景會很好的。


三農金融服務者


存在這幾點問題:一是基層工作人員死板硬套,沒有真正的聯繫具體情況,從實際情況實情處理放貸;二是太過查詢徵信,一棒子把口子封死。例如一個人因一次信用卡有二幹元逾期,而很快又歸還,確實上了徵信差,僅此一點,就被拒。三是該放貸不放,不該放卻大放貨。講了人情面。解決辦法:應注重調查核實,真正服務於大眾。小額明眾叫他們不誠信都難,大額的應準確核實其資產負債與否,才能確認可否放貨。我就是其受害者。


太多經歷81496493


管理體制應建立健全,應從中央到地方都設立管理機構,除總部機構管理人員由中央選撥,其他省州縣市乃至網點管理人員全部按高標準和要求面向社招聘,這樣就強化了支農主力軍的管理人才,管理起來就有高度,從而不斷提高農村商業銀行的管理質量和社會認可度,慢慢把一些能和得不配位的人清退,慢慢呢腐敗人員會減少,信貸資產質量會逐年提高。


惜緣1454191332320


農村商業銀行發展不順利,首先,與作為借貸主體的農民的“土地資產”沒有市場化直接相關。農民向銀行貸款除了土地可作抵押別無他物,但目前農民的土地卻沒有市場化,因而沒有合法的市場價值,銀行不敢貿然放貸,導致其發展受限。其次,與農業項目的特點有關。農業項目大多投資週期長,產品銷售困難多,市場調節相對遲頓,風險普遍較大,銀行不願承擔這種風險。第三,目前,小農經濟還是農村的主流,農民的市場意識還沒有紮根兒,集中資源共謀事業的意願還不強烈。銀行無力整合分散的農民和分散的土地資源,導致其業務發展零敲碎打不成規模發展受限。



大海的味道988


凝聚力不夠,同為高學歷人才,櫃員年收入十萬,行長年收入百萬,確實讓距員失去工作熱情,他們做得再好也難以當上行長,因為行長是稀缺資源,幾十個崗位只有一個位子是行長,什麼人可當行長這個大家都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