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说的啥意思?有道理吗?

花开陇上


农村老人说:“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说的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农村,每家都会养牲口,或驼运货物、农忙耕地,或喂养吃肉。作为大型牲口,猪、牛、羊绝对是最常见的牲口,也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肉类。牲口通人性,当我们在要杀了吃肉的时候,它们或许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安排,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农村老人见多识广,他们总结出猪、牛、羊三种牲口在面临被杀局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形态不同,“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那么,这句老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不同的牲口给人的感觉不同?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吗?

一、猪是草包一个,被杀哇哇乱叫

农村养猪,大多都是过年猪,就是春上养猪,年前杀、过年吃。我们村过年有几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杀猪、腌肉、蒸包子。每个农村出生的人,想必都见过杀猪的场景。农家烧好两锅开水,杀猪匠进猪圈开始,猪就开始哇哇乱叫,不停地挣扎。所以说“猪草包”,就是说猪胆子小,面对死亡心里非常恐惧。

实际上,这句话不仅是说猪在被杀时候的状态,还有人对猪的惯性认知。我们常说,这个小孩太笨了,笨的跟猪一样,虽然科学家论证,猪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但是我们还是认为最笨莫过肥猪。虽然我们吃它的肉,但是我们对猪的评价并不好,最起码不会认为猪有什么高贵的品格,在所有的关于猪的描述中,都是关于“好吃懒做”的。所以,说猪是草包,更多是也是对猪的评价。

二、羊是好汉,被杀大义凛然

羊也是牲口之一,也是用来吃肉的,当然也有取羊毛的。但是,自古以来,我们对羊的评价要高的多,什么三羊开泰、羚羊挂角等,同时“鲜”、“美”等汉子也有羊的踪迹,而且大多都是正面的评价。除了羊的肉美味之外,羊的品格,也配得上这个高的评价。农民俗语说羊是好汉,在羊被杀的时候,表现出不畏惧生死的感觉,大有大义凛然的感觉。不像杀猪需要好几个人,杀羊一人足已。而且,在我们的认知中,也是将羊比作是温柔的对象。

三、牛是忠臣,被杀心灰意冷

牛在农村,不仅仅是吃牛肉这么简单的。不像猪和羊,牛在农村具有耕地的作用,承担一定的劳务活动,农村人养牛,也主要是为了农忙的需要。我的爷爷在人民公社的时候,就是负责放养村里的耕地牛,有一次下大雨牛受惊跑散丢失,爷爷冒雨找牛,由此落下的病根,被淋雨是一个方面,更多是害怕,因为牛太重要了。所有,农村养牛都会有很长的时间,有些牛已经养了十来年了。真正到了被杀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老了不能耕地的程度。

牛是很聪明的,也是通人性的,再加上和农民朝夕相处了十来年,还是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当主人想要杀牛取肉的时候,牛好像心里已经知道一样,会留下眼泪,由于是当杀牛的将刀举起来,非常明显。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我见过一次,牛被捆在树下,当要准备杀的时候,牛的眼睛眼泪汪汪,不住地往外流,那个眼神至今印象深刻。所以,真正卖牛的人,都不会愿意亲眼看到牛被杀,谁看谁受不了。所以,牛被杀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心灰意冷,可怜兮兮的样子,既是不舍和害怕,也是求情。

综上所述,这句俗语虽然表现三种牲口,在面对被杀时候的状态。但是,更多的是对这些品性的认可或否定。猪每天不是吃就是喝,自然评价不高。羊被杀时候表现出耿直不阿的气节,让人钦佩。牛忠诚、辛苦劳作,最后被杀主人自然不舍。我们总是对勤劳、刚正不阿有较高的评价,而对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行为加以否定。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有什么观点?欢迎留言讨论。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还算满意,欢迎点赞加关注,我们每天分享农村事。


指尖三农


在农村,猪、羊、牛可是最常见了,像在以前,我家就养有猪和牛。猪、羊一般都是养大后拿去卖了挣钱,而牛则是用来耕地。那“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在打转转”说的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猪草包,是说猪像个草包一样,在被杀的时候除了尖叫声,啥也做不了。为什么说猪草包呢?因为平时猪饿了或者看到人了,它们也只会拼命的嚎叫。在人们的心目中,猪是很懒、很笨的,而一直一来,一些人骂人也会用“蠢猪”“懒猪”等词语。其实我觉得猪的性格本身是这样,在被杀的时候它反抗也反抗不了啊。



羊好汉,在民间人们对羊的评价是挺高的,除了说羊肉好吃,还有就是可以挤羊奶、剪羊毛,而且羊可以爬到山上的石头吃草。其实杀羊的时候,羊也会叫,只是声音没有像猪那样很大声的尖叫,甚至有的羊没发出什么声音,所以就说羊好汉了。记得那时候看到别人杀羊,羊的眼睛里一直有泪水,无奈还是改变不了被宰杀的命运。



牛的眼泪打转转,在我家乡那里,我们都是用牛来耕地和拉东西的居多,哪怕牛老了,我们也不会自己杀了,而是卖掉。我记得我家那头牛在卖的时候,它都不愿意走,我看它眼睛里的泪水都流出来了。其实牛和人也是有感情的,毕竟养了那么多年。不管是卖了还是被杀了,牛眼睛有泪水也不奇怪,我也亲眼见过,不止人类会流泪,动物也会。当时看到我家的牛,我自己都哭了,可是没办法啊,它做不了活了,也只能卖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来生做牛做马来报答你”,可见牛对主人的忠诚和勤劳。

对于猪、牛、羊,我觉得这些都是他们的一个秉性了,其实对于猪,我觉得也并非是好吃懒做,只是猪不像牛羊一样而已,况且养猪就是卖的,那么小的地方,它们能干啥?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觉得也不全对。


壮乡小美


今天是腊月十五,这临近年关,朋友圈开始陆陆续续被一些“猪牛羊肉品预定”之类的消息所充斥着,让人目不暇接。不过,比起往年准备年货的热情,显然今年肉价过高使得今年的肉类市场有点“冷”。在农村老人口中有句顺口溜,“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说的是猪牛羊这三种牲畜在面对死亡时的表现。这总结归纳的还是很形象的,有一定的道理。

对农村人来说,这猪牛羊算是最为常见的牲畜了。在过去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猪牛羊。养猪和羊就是为了卖掉换成钱,补贴家用,或是傍年靠节的时候杀掉吃肉。而牛在过去那是农业生产的“帮手”,可以拉车、耕地,农民拿着耕牛甚至和家人同等地位看待。

农村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将猪牛羊等面对死亡的不同表现,用一句话来概括出来,“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细细一想,还真是十分生动,可以说是将这三种牲畜刻画的惟妙惟肖。

猪草包

平日里,农村人养猪都是将猪圈在猪栏中,一日三餐喂养。这猪在人们的心目中那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形象,吃饱睡,睡饱吃。这也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因为只有这样,猪才长肉长膘,能卖上个好价钱。

不过,当猪面对杀猪刀,可不再是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怕死的模样在杀猪刀面前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旦上了屠宰床,那尖叫声不知涨了多少分贝。特别是腊月农村杀年猪的时候,那猪的叫声全村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可见猪对于死亡是多么的恐惧,铆足了全省的劲儿叫唤,使劲儿挣扎,所以杀猪的时候,需要几个成年人合力才可以摁住它,形容它是“草包”一点儿也不为过。

羊好汉

之所以说羊是“好汉”,也是根据羊在面临死亡所表现出的那种“不惧生死”的气概。农村人杀羊的时候,基本上不用人帮忙,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一刀下去,这羊基本上不会发出叫声,即使是叫,也不像猪叫得那么“撕心裂肺”。

牛的眼泪打转转

过去农村人养牛,是为了帮助农耕。平日里拿着耕牛特别上心,到了农忙季节,还要多添加一些精饲料,补充耕牛的体力。所以,这耕牛饲养的时间长了,与家人一样,都有了感情,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宰杀的。当有一天耕牛老了,干不动活儿了,才会卖给牛贩子。一般情况下,自己家都不会亲自宰杀的,养了这么多年,也下不去手。

当然,如今农村农业生产都已经实行机械作业,耕牛也逐渐退出农业生产。人们养牛也不再是当做帮手使用,也变为肉食的来源。但牛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眼里的确含有泪水。所以,有些人在杀牛的时候,会将牛的眼睛给蒙起来。

其实,猪牛羊面对死亡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秉性,只不过人们对于它们的表现的总结,掺杂了一些个人观点。所以说这“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是人们对于这些牲畜面对死亡的观察总结,你说,是这样吧?


建行渐远


农村的俗语都是经历过生活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简短有内涵的话语,很多俗语当中都是具有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虽然有些俗语和现在的生活有点不太符合实际,但是这也是祖祖辈辈的经验之谈。


比如咱们看到问题当中所提到的“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那么这句俗语就把这几种我们常见的动物表现的生动形象,今天我就把这句生动形象的俗语来讲一讲到底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猪草包”

大家都知道在咱们农村老家每家每户都会养一头猪,以前主要是为了过年的时候可以卖掉换点钱花,毕竟那个时候的农村生活水平都不是太高,但是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农村人的腰包也变的越来越鼓。



因此很多小雅家里养的猪都是要等到过年时候吃的,大家可以想一想猪如果在饿的时候就会发出声嘶力竭的叫声,还有就是在准备卖掉或者吃掉的时候更会发出哀嚎的叫声,因此这种叫声就形成了这么一句草包形象叫“猪草包”。


“羊好汉”

羊在人们的心中一直都是比较腼腆的形象,包括羊的叫声也是非常的腼腆,想必大家也知道咱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比较爱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人,就是“领头羊”。

因此羊也在被卖的时候或者被吃的时候,它们的眼神依然非常的坚定,而且也不会发出哀嚎的叫声,因此在生活中被称为“羊好汉”这也是这句俗语的含义。



“牛的眼泪打转转”

我们听过最多的就是“牛的眼泪”日常生活中牛的眼泪也是很有价值的,在我们农村老家可以用来泡脚去老皮的。


牛也让我想起了另一句俗语“不卖看家狗,不吃耕地牛”但是有的人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所需要,不得已把卖掉,但是再卖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发现牛的眼睛里有泪水在打转。

因此很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认为牛也是有感情的动物,其实牛的眼泪打转转就是在表达它的不舍。


综上所述:

每一个动物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因此我们要善待这些可爱的动物,再一个就是俗语对于我们后人的生活都可以起到引导让我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少走很多弯路。


纪录乡土


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它们生性比较懒惰,整天就只知道吃,等到把自己养到膘肥体壮的时候,人就会把它送到屠宰场,这样也就结束了它们的一生。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猪”是一个带有明显侮辱性的词语,因为其懒惰天生就不受人待见,所以人们都非常讨厌别人将猪拿来和自己类比,比如像猪一样胖、像猪一样懒惰等语句。猪面对人的屠宰的时候,它们表现出的状态却不如以往的悠哉悠哉,它们会发出来巨大的叫声,以期望人们放过它们,所以觉得猪就如同一个“草包”一样。也有人认为“猪草包”和其主要食物是吃草有关系,其实猪没有驯化以前属于杂食性动物,有时候也会吃肉,甚至会吃蛇。



羊在我国算是比较吉祥的牲畜,在古代的时候羊就开始和人们朝夕相处,算是人们重要的经济来源。羊给人的感觉温文尔雅,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美”字和羊其实也有关系,它上面的两点取自羊字,寓意是头顶上有两只大较觉,这是非常美好的感觉。古代的时候人们就会用“三羊开泰”来形容家里有好事来到,足以说明,羊确实在古代有着重要地位。羊在面对人的屠宰的时候,它们表现出的状态和猪就有天差地别的感觉,羊是一种临危不惧,对生死毫不在乎的感觉,所以说羊在面临刀子的时候和一个“好汉”一样,不惧死亡和危险,勇敢的面对。


牛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小时候学的第一首诗歌“牧童骑黄牛,遥指杏花村”,这就给人一种特别踏实安逸的感觉。以前家里没有机械化耕地的工具的时候,一年到头牛总是需要去干活,但是它们也没有什么怨言,只是默默的奉献。大家应该在一些影视剧上看过一些人说“来生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据一些人的说法是牛选择主人就是为了报答恩情。当主人要屠宰牛或者卖牛的时候,牛是知道的,它们知道要离开主人了,就会流下眼泪,这就是“眼泪打转转”的说法来源。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是这样,很多人自己家的老黄牛在屠宰的时候自己一般都不会去看,因为怕牛的“眼泪打转转”,自己会舍不得。


在古代的时候,猪、牛、羊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牲畜,它们不止是很多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而且还承担着一种重要的作用―祭祀。“猪、牛、羊”在古代的时候被人们称作“三牲”,这是来祭拜祖先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非常高贵的待遇了。在笔者看来“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这句俗语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它也可以告诉我们一些为人做事的道理,不管是猪,还是羊,又或者是牛,它们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作为人要学羊的刚正不阿、斯文儒雅,要学牛的踏实勤勉、懂得感恩,学猪对待生活的好心态,你对这句俗语怎样看?


老农民说事


老人这么说,是想鼓励下一辈:做个勇于坚持的好汉,而不要遇到困难就低头!


但,也折射出人类的残忍...... 可有什么办法呢?毕竟大多数的人类,还是肉食动物嘛!




候鸟的归宿


过去的衣村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些俗语,常用说对一些事的描述还是很入木三分的。“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猪牛羊在即将被杀死时的表现。

猪是大家熟悉的动物,猪被杀死前,在被捉时,除了嗷嗷惨叫个不停外,一点反抗的意识都没有,而平时温声细语,不吵不闹,被杀时,羊则默不作声,大义凛然,无所畏惧,至死不叫一声,而为人类劳动一生的牛,当年老了,不能干活时,会被杀死吃肉,牛通人性,知道死期将至,只是默默地流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