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做媽媽的都希望孩子有個好胃口。有時孩子不愛吃飯,我們就會往飯菜里加一些調味品來提鮮、增味,像是

鹽、醬油、味精、醋等。

可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哪些調味品可以加,哪些要慎用,購買和烹飪時需要特別注意些什麼,都是很有學問的。

隨意添加調味品,讓孩子和我們吃的一樣“有滋有味”,不僅會損害健康,還容易造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反而得不償失。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為了搞清楚怎麼給孩子加調味品,小樣媽專門查閱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學前營養學》《醫學營養學》等書籍,總結了下面這些注意事項,給媽媽們做參考。

01 鹽

鹽素有“百味之首”的美稱,是我們飲食中最離不開的一種調味品。

隨著育兒知識的普及,很多家長都知道,寶寶1歲前不用加鹽

6-12個月的寶寶,每天建議的鈉攝入量是350mg。食物中本身含有的鈉(如奶粉、輔食)完全可以滿足這個需求,所以不必額外加鹽。

可是1歲後,寶寶該怎麼吃鹽,吃多少鹽呢?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營養學會建議,總的原則還是清淡飲食,少量加鹽即可

先來看看不同年齡的孩子,每天最多能吃多少鹽(1g鈉=2.5g鹽)。

1-3歲,孩子的每日鈉攝入量是700mg(折算下來,2克鹽都不到);

4-6歲是900mg;7-10歲是1200mg。

11歲開始才和成年人的鈉攝入量比較接近,在1400mg左右。

由於很多成年人每天的鈉攝入量都是超標的,遠遠超過建議的6克鹽,所以我們給孩子加鹽的時候就要減半再減半,千萬不能和我們吃的一樣鹹。

過量吃鹽不僅會造成孩子的重口味,讓他不習慣吃食物的天然味道,造成偏食、挑食,還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損害孩子的身體健康。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加鹽時要注意什麼?

1、給孩子吃加碘鹽

碘是孩子生長髮育過程中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

對大腦和神經系統有重要的影響

所以給孩子加鹽的時候,最好選擇加碘鹽。

2、炒菜時不宜過早放鹽

鹽加得太早,食物會因失水緊縮而變僵,不容易快速燒熟。長時間的烹煮,不僅會影響食物的外觀,也會造成營養成分的大量流失。

02 醬油

醬油是我們做菜時經常會使用的調味品。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醬油烹飪的菜,不僅色澤誘人,香氣濃郁,味道也特別醇厚。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就算是胃口比較小的孩子,看到桌上有紅燒肉、紅燒雞翅膀這樣的菜,也會胃口大開。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點飯,會經常往菜裡添加醬油。這其實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因為醬油並不像食鹽,只有氯化鈉這一種成分。醬油是一種複合的調味品,由小麥、大豆等糧食釀製而成。為了保證醬油的品質和味道,廠家還會在裡面加不少東西。

我們可以把家裡的醬油拿出來,看看包裝上的配料表。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比如上面這張配料表,可以看到裡面有添加食用鹽和穀氨酸鈉,也就是味精。這兩樣調味品裡都含有鈉,所以醬油的鈉含量是很高的

其次,為了長時間保存,醬油裡會添加防腐劑,一般是山梨酸鉀或苯甲酸鈉

雖說防腐劑只要符合國家的安全標準,適量添加,對成年人一般沒什麼危害。可是孩子和大人不同,過量攝入肯定是不好的。

最後,很多醬油裡還會添加食用色素,如焦糖色、檸檬黃等,也不適合給孩子過多食用。

所以建議孩子1歲前,不要添加醬油;1-3歲儘量少吃;3歲以上的,可以少量添加,但還是要保持清淡飲食的原則。

選購、添加醬油時要注意什麼?

1、不要盲目購買兒童醬油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兒童醬油,聲稱含鹽量更低,不添加防腐劑,給孩子吃更放心,真的如此嗎?

小樣媽教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分辨方法

首先是含鹽量,這個只要看一下營養成分表上的鈉含量,簡單換算一下,就知道商家有沒有騙人了。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比如上面這張營養成分表上顯示,每份(8ml)醬油含有鈉544mg。我們把它換算成100ml醬油的含量,也就是544/8*100=6800mg

這個鈉含量是很驚人的,很多普通醬油100ml的鈉含量也就在6000mg左右。

花更貴的錢,給孩子買一瓶更鹹的醬油,還不如買品質好一些、鈉含量低一點的普通醬油。

關於防腐劑,大家可以直接在配料表中找有沒有“山梨酸鉀”或“苯甲酸鈉”。

不過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沒有防腐劑就是好醬油。由於醬油很容易黴變,不加防腐劑的話,商家只能加入更多鹽,或者縮短保質期。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這樣的醬油買回來後如果不注意保存,或者開封時間比較久,很可能就黴變了。給孩子吃這樣的醬油,同樣有害身體健康。

還不如買品質好一點的普通醬油,同時控制用量,儘量給孩子少吃。


2、做菜時,不宜過早加醬油。

太早加入醬油,長時間地高溫加熱,會使醬油中的氨基酸受到破壞,降低營養價值和口感。

3、不要生食醬油。

醬油可以分為烹調用的(老抽)和佐餐用的(生抽)。這兩者的衛生標準和菌落數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給孩子直接食用烹調用的醬油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其次,醬油在生產、儲存、運輸等過程中可能會混入病菌,開封后很容易變質。

所以建議購買小包裝的醬油,開封后低溫、密閉保存。孩子比較小的話,應避免生食,最好是

加熱煮沸後再食用

4、不要用醬油湯汁拌飯。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點飯,會把醬油的湯汁淋在飯上,給孩子拌著吃。

由於米飯比較軟,又吸附了湯汁的味道,孩子就會只吃米飯,不吃需要咀嚼的肉類,以及味道比較寡淡的蔬菜。

長此以往,容易造成孩子的偏食、挑食,不利於營養的全面吸收和生長髮育。

03 味精

味精又稱穀氨酸鈉,是一種能夠給食物增鮮,增加人們食慾的調味品。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既然名字裡有一個“鈉”字,它就和食鹽(氯化鈉)一樣,都含有鈉離子。僅管吃起來沒有鹽那麼鹹,但是攝入過多的話,同樣會對孩子的心臟和腎臟造成負擔。

不僅如此,味精中的穀氨酸進入血液後,會和鈣、鎂、銅、鋅等人體必需礦物質結合,限制對其的利用。

尤其是鋅,它是孩子身體和智力發育所需的重要營養素。穀氨酸和鋅結合後,會導致鋅被排出體外,無法利用。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醫學營養學》中明確建議,幼兒(1-3歲)應當少用或不用含味精、糖精、色素等添加劑的食品。

建議媽媽們還是等到孩子3歲後,再給他少量食用味精這種調味品。

加味精時要注意什麼?

1、烹飪時注意控制溫度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味精對溫度很敏感。當溫度在

70-80℃時,最能體現它的鮮美,也最容易被人體消化。

但當溫度升高到120℃以上時,味精就會發生變化,從穀氨酸鈉轉變為焦穀氨酸鈉,並帶有一定的毒性

所以平時做菜時,最好在快出鍋時再加入味精,避免高溫發生轉化。

2、不要過量使用

我們的味蕾對味精是很敏感的,少量添加就能品嚐到鮮美的滋味。

但當味精添加過多時,鮮美的滋味就消失了,反而會變成一種似鹹非鹹、似澀非澀的怪味。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不僅如此,過量食用味精還會造成口渴,影響對礦物質的吸收,甚至產生頭疼、噁心、發燒等症狀

所以做菜時一定要注意控制用量。

3、有些菜餚不必使用味精

比如炒雞蛋,雞蛋本身含有的穀氨酸會和食鹽中的鈉結合,變成穀氨酸鈉,也就是味精,所以炒雞蛋只要放點鹽就會很鮮美,沒必要再加味精。

烹飪魚蝦類的菜餚時,加入味精會破壞食物本身的味道。

烹飪酸性菜餚時,由於味精在酸性的環境中不易溶解,體現不出鮮味,所以不必加味精。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在做口味偏甜的菜餚時,加入味精會同時破壞鮮味和甜味,也不必使用味精。

04 醋

醋和醬油一樣,也是糧食發酵後製成的。由於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糖,原料中的蛋白質會被分解為氨基酸,所以醋除了有酸味,還有甜味和鮮香味。

醋不僅能夠調味,本身也含有一些有益成分,如乳酸、葡萄糖酸、氨基酸、鈣、鐵、維生素B2等,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在烹飪植物性食品,尤其是綠葉蔬菜時加醋,可以保護維生素C不被破壞

烹飪肉類時加醋,可以軟化肌肉纖維,使蛋白質變性,更易於消化

此外,醋還能增進食慾,改善胃口,對預防和治療感冒也有一定的療效。

加醋時要注意什麼?

雖然醋的好處有很多,不過它畢竟是酸性的,對孩子嬌弱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不建議給孩子過早、過多的吃醋。

可以在做菜時調味使用,只要嘗不出明顯的酸味,就沒有太大關係。


幾歲可以吃味精,兒童醬油怎麼選?4種常用調味品這樣吃才放心


最好不要給年幼的孩子直接蘸食,甚至喝醋,那樣對口腔黏膜、食道黏膜、胃黏膜都會產生刺激,可能會出現不適的症狀。

今天給大家分享了鹽、醬油、味精、醋這4種常見調味品的注意事項。

總的來說,3歲前還是要讓孩子少吃調味品,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多用天然食物調味,孩子吃得香,身體會更健康。

我是小樣媽,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轉發支持我吧。歡迎加入育兒交流群,和我聊聊你的育兒心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