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知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为什么都不愿意留在哈尔滨工作?

陈大發与刘有财


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校吗?他的录取分数线比本校都高,那里将是主战场。


休闲不是闲


作为一名在哈尔滨读研的我来说,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本人山西人,机械专业,硕士即将毕业,可能和周围大多同学一样,毕业签的工作都非东北地区。那么对于为什么包括全国知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称“哈工大”)在内的很多本地不错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大多选择外地工作,而非就在本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哈工大的格局是很大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有志于报效祖国,而不是仅仅是哈尔滨!更何况,哈工大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而非哈尔滨政府或黑龙江省政府管理,每年的经费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央,教育部的发放。所以,哈工大培养的学生是为全国服务的,理应去到全国各地!

其次,哈工大作为国内顶尖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受到了全国各地各部分,企业集团的高度认可!从每年的哈工大招聘就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都是来自于非东北地区;更重要的是,在今天“人才才是城市的动力”趋势下,企业为了招到高素质人才,不惜重金许诺。工大的硕士毕业生,像电气,机械,计算机,建筑等,年薪在15万以上的比比皆是!这也是导致了很多毕业生选择去省外就业的很大原因!

最后,最近几年,东北地区,包括哈尔滨的经济很不景气。虽然城市的大楼鳞次栉比,看似一片繁华,但是真正找工作时才发现,哈尔滨的工资待遇低,消费反而高!另外,东北作为新中国“老大哥”,国企一度占了半边天,也留下了一些国企的毛病,办事之前习惯性的先看“有没有认识的熟人”,人情关系比较浓烈的城市。

在网上曾经一度流传这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也从侧面看出东北地区商业发展环境不好。

前段时间也看了一个新闻:近几年国内比较知名的私企和企业家,几乎没有来自东北地区的企业和企业家上榜。

对此,大家觉得原因有哪些呢?


一个考研过来人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这个提问带偏了不少回答,我看不少回答都是直接分析为什么哈工大的学生不愿意留哈尔滨工作,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我们靠数据说话。下图展示了2018年和2019年哈工大毕业生就业地区情况统计表,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2018年留在东北的人数比例为14.44%,2019年为17.49%,很明显留在东北的人数不但没少,反而更多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2019年哈工大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7.04%,其中本科生就业率95.33%,硕士生就业率98.47%,博士生就业率达到99.01%。和不少人鼓吹的“读书无用论”相反,很明显学历越高越好就业。

哈工大作为国内知名大学,每年毕业大量的人才,不可能全部留在哈尔滨,哈尔滨也消化不了这么多优秀的毕业生。全国这么多的省份,一些人选择去其他省份很正常。

当然你的质疑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确实有不少人毕业后不愿留在哈尔滨,沿海地区相对于东北工作环境更好,东北的冬天很冷,需对南方人刚来东北时会不适应。另一点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留下了不少国企的办事风格,人人都想往体制进,人情关系浓厚,这一点我上大学和教务处打过几次交到就深有体会。


考研小秘书


我觉得楼主提问的这个问题,和事实是有点不太相符,甚至是有出入的。

其实这几年以来呢,很多同学反而又比以往喜欢留在东北工作了,去往一些华东等等发达地区的人数反而比以前少了一点。

以本科为例来说,2017年只有18%留在东北,2018年增加到了22%,而最新的2019年呢则有接近30%的人留在东北这边了。

研究生呢,基本上这两年没有太多的变化。

博士呢变化也是特别大的,比如去年只有20%的人留在东北,而今年已经有25%的人留下了。大概因为东北的高校虽然工资不如南方高,但是留下的机会更多呢。


至于为什么有一些人去到其他地方,我觉得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啊;现在这个年代赚钱才是硬道理。

第一、名校毕业都是要进名企、赚大钱的,不然就是没能力只会死读书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对于名校毕业的学生呢,是有非常高的期望的,不论是自己的家人,还是旁人。

自己的家人呢,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工资,这样以后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旁人呢,看着名校的学生有个好的工作,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这个样子,让自己有个奔头。

如果不能够赚钱多,作为一个名校毕业生,大家只会觉得,还是名校毕业的呢,一定在学校没好好学习,或者白上了这个学了。自己呢,和周围的同学一比,也是觉得非常没有面子的,人家别人都月薪几万,结果就你几千,你都不好意思和同学联系了吧,就像北大的那个人曾经卖猪肉时,说自己是北大的耻辱一样。

第二、想要赚钱,那就要去北上广等等工资高的地方

北京求职的平均工资是1.1万元,上海和深圳差不多1万出头;

杭州和广州差不多9000多,我估计明年杭州就要突破一万大关了,毕竟人家放假也贵啊。

但是哈尔滨呢,在全国可数的几个大城市里,是倒数第二的,只有6000多元。

和发达地区的月平均薪酬相差近4000元,那么一年下来就接近5万元啊。

如果说你那个工资在哈尔滨一个月剩2000元,其他城市消费一个月6000元,那么最终在大城市攒钱的数量至少是哈尔滨的1倍甚至是几倍。

再说了,这只是平均工资,像哈工大毕业的学生,在大城市基本上很多人刚毕业月薪就能够开到1.5-2K的样子,但是在哈尔滨是很难做到的。


煮酒论高考


第一,东北的经济发展相对南方滞后,有句话说的好“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能分到的国际级投资项目不算多,当然现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但是很多新兴产业还是优先落户到江浙沪。

第二,南方发达省份给哈工大这样的毕业生提供了优厚的待遇。这几年有“东北五校招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每年都会在东北捞走大批的优秀毕业生,今年冬天的时候浙江两百多个企业来哈工大招生,开出了每年17月的工资,有些科研院所更是爱惜人才,只要愿意来,条件可以谈。我之前一位学生家长在气象局工作,他和我说他的母校(南京一所非211院校)由校领导带队来哈工大招聘老师,给出的待遇十分优厚,博士,理工科为主,南京给一套房,年薪30到50万,安家费120万,如果有项目再另算钱,可谈!面对这样的条件,怎能不动心?

第三,城市环境相对南方要差一些。哈尔滨是老城了,在战争时期,日本人修了不少铁路,原本是依河而建的城市被横七竖八的铁路切碎了,再加上后期的治理一般,大多数老城区基建相对落后,现在除了哈西,群里,江北新区,其他区发展动力不足!而江浙沪,或者北上广深就不一样了,城市建设要好很多,尽管环境污染很严重,但城市基建相对完善,无可厚非。

第四,工作机会多。哈尔滨相对南方而言,高精尖项目不多,产业链不够丰富,就业机会不多,假设一个哈工大研究人工智能的博士想留下来,有没有优厚的待遇?有没有顶尖的科研项目?可能都是问题。有着想守家待地想法的哈尔滨人并不算多,大多都想着移居南方,在某种意义上说也理解。

第五,南方的高校和知名企业认可哈工大的培养方式,相信哈工大可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中科大,南大就很认可哈工大的学生,考研、读博都愿意考虑,哈工大的毕业生踏实,勤奋,有口碑!

这可能就是很多哈工大毕业生不愿意留在哈尔滨的原因,不过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合适的大家多指正🙂 生涯规划@崔泽枫




生涯规划崔老师


哈尔滨高科技单位太少,如ⅠT行业,北京和哈尔滨各有多少家?工资待優不如南方优厚。再就找工作要不要花钱呢?前几年央广经济之声曾说一北京打拼女子,想回哈尔滨,但找工作要花费。我孩子在北市找工作时,很多人问花多少钱,实际上孩子和几个同辈亲属都是网上应聘的。我只举例说哈尔滨软硬条件都不夠,还有许多真它原因,我也说不全,大家说的很多了。


华石


首先楼主选择的标题就是个伪名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全国性的重点大学,不是哈尔滨的大学,更不是黑龙江省的大学,它是为全国培养人材的大学。虽然哈尔滨工业大学是苏联为建设中东铁路时而建,为建设中东铁路培养所需人材,但后来,由其是新中国成立前期就已经成为中国工科强校,大家可以想想那个时期的清华也还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科强盛。所以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人材走出哈尔滨,黑龙江,甚至东北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因为它就是为全国培养人材的,只为东北培养人材也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本意,东北也不可能容纳那么多毕业人材。如果哈尔滨工业大学不是国家重点涉密院校,那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人材很有可能为世界培养人材,那样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人材将会遍布全世界。


花果山耍杂技逗猴玩


工大生干不过公务员!


九智用户164809192984


顺其自然就好,再过两年不光东北的学生,南方的学生也会想办法留在东北的。


用户1028543028049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为什么都不愿意留下,都去了欧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