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诗人最得意的作品,后人甚至认为,它是同类诗歌中第一名

唐末诗人最得意的作品,后人甚至认为,它是同类诗歌中第一名

宫词是唐诗中的一个常见题材,它主要是通过描写宫女的生活和宫廷琐事,以小见大,反映王朝的兴衰。写过宫词的诗人,不计其数,白居易、元稹、杜牧、顾况都留下了佳作。李白也是宫词高手,《玉阶怨》虽短,却是意味深长。中唐时的王建,更是沉迷此中不能自拔,光是“宫词”为题的诗,一口气就写了102首。

然而,在这么多宫词作品之中,唐朝末年的杜荀鹤所作《春宫怨》却是非同凡响。这首诗在民间流传的程度并不广泛,远没有元稹那句“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出名,也没有张祜“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催人泪下,但后世很多文人,却将它列为宫词第一。

唐末诗人最得意的作品,后人甚至认为,它是同类诗歌中第一名

杜荀鹤的诗歌,在文化史上的评价并不算高。他自认为苦吟派,但诗歌并不像贾岛、孟郊的作品艰涩难懂,大多数人甚至评价其“失之浅率,不甚耐读”。然而,同样是这群批评家,却对杜荀鹤的《春宫怨》赞赏有加: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唐末诗人最得意的作品,后人甚至认为,它是同类诗歌中第一名

在诗歌的开篇,作者就以宫女之口,叙述了平生不幸的遭遇。“婵娟”本意指长相美丽的女子,也可以用来借指月亮、花等等。在这里,婵娟只是说明宫女的美丽,然而也就是因为这种美丽,却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厄运的开始。

为什么会是厄运呢?作者故意宕开一笔,并没有往下直说,而是提及了宫女梳妆打扮。按理来说,女子对于容貌都是很在意的,女为悦己者容,应该对梳妆高度重视。即便在民间,女子还会“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然而,此时的宫女对着镜子却是慵懒的表情。

唐末诗人最得意的作品,后人甚至认为,它是同类诗歌中第一名

这才是诗歌给人的想象力,不难理解,就是因为宫女虽然美貌,但在宫中也不过是万花丛中不起眼的一朵,实在很难吸引到皇帝的注意。日复一日的等待,让她们已经失去了信心,根本不抱希望。打扮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又能给谁欣赏呢?这也是后面两句“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的意思。

第五、六句,更是将笔触荡开,看似完全和宫女不搭界。“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写的是景,写的是在春风日暖,鸟声轻碎,丽日高阳,花影层叠。虽然画风陡变,却是一种极为鲜明的对比,生动刻画了人物内心的反差。

唐末诗人最得意的作品,后人甚至认为,它是同类诗歌中第一名

春和日丽的美景,勃勃生机的时光,却因为宫女的思绪万般惆怅而索然无味。越是春景迷人,越是映衬了宫女的哀愁。另外,它还打开了宫女的记忆闸门,让她们想到了未入宫之前,也是在这样的春光之中,在家乡采莲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年轻的采莲女无忧无虑,三五成群,荡舟湖面之上。可就是皇帝的贪婪好色破坏了一切,让她失去了嫁为人妇的可能,成为了一名宫女。而且,因为后宫美女如云,彼此勾心斗角,让心地单纯的采莲女无法立足,只能天天以泪洗面,成为白头宫女。

唐末诗人最得意的作品,后人甚至认为,它是同类诗歌中第一名

这首诗在后世文人看来,水平非常高,也获得了非常多的赞誉。宋人编写的《幕府燕闲录》称赞道:杜荀鹤诗鄙俚近俗,惟《宫词》为唐第一!而且,在全篇之中,又是以“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最为出名,人称“杜诗三百首,惟在一联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