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情报专家分析,伊朗军方正在密谋发动政变推翻鲁哈尼,你怎么看?

琅琊利剑


提出“伊朗军方密谋推翻鲁哈尼“这个观点的英国情报专家名叫安东尼·格里斯,是白金汉大学安全和情报研究中心主任,他是在接受《每日镜报》采访时表达的这个观点。

他表达这个观点的理由与信息来源取自于《纽约时报》1月26日的文章,根据该文章内容披露,在伊朗反击驻伊美军基地的时候,伊朗革命卫队防空部队因为技术性失误击落乌克兰民航客机,在事情发生后伊朗军方曾试图掩盖真相,并拒绝向伊朗政府透露更多信息,导致伊朗政府在外交领域处处被动。

而正因为这个分歧令伊朗政府十分不满,随后总统鲁哈尼和革命卫队负责人萨拉米、航空航天部队负责人哈吉扎德等人发生争执,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当时鲁哈尼以辞职威胁萨拉米等人公开击落事实真相,并要求惩处相关官兵,从而引发了革命卫队高层的强烈不满。(下图为《纽约时报》相关文章标题)

基于这个新闻,格里斯才认为伊朗内部发生了巨大分歧,以温和派鲁哈尼为代表的伊朗政府开始质疑革命卫队的权威性,在伊朗军方看来这等同于质疑教士集团的权威性,所以有必要采取必要手段解决这一问题。

虽然按照当时伊朗方面沉默否认的几天时间和革命卫队与伊朗总统社交媒体语气不同能看出一些端倪,但是格里斯对于伊朗内部的推断也过于理想化,因为一方面目前他引用的只有《纽约时报》的文章,这篇文章并没有援引任何可靠来源或消息人士仅仅是一个社评,而另一方面除了《纽约时报》以外并没有其他西方媒体基于客观援引而进行阐述的相关文章佐证这篇社评的真实性。

而从伊朗内部反应格里斯推断理想化的佐证,则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月17日通过伊朗国家电视台表达出了要求彻查击落乌克兰民航事件的态度,这就意味着在这一问题上哈梅内伊实际上是在支持鲁哈尼政府的态度。虽然革命卫队可以对鲁哈尼不满,但对于哈梅内伊多少有些顾忌,毕竟教士集团在革命卫队当中威望甚高,不但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而且还具备一定过得震慑性作用。

由此来看,格里斯的表态一部分是正确的,那就是伊朗内部以革命卫队为首的强硬派与以鲁哈尼民选政府为首的温和派存在着政治间的斗争,而且矛盾相当突出,问题较为尖锐。而过于理想化的一面在于,伊朗的教士集团仍然在革命卫队和广大农村当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依旧可以控制各方的分歧,短期内无法轻易因内部矛盾而瓦解。

再加之格里斯本人作为保守派,在担任英国政府智囊期间长期研究俄罗斯-中东地区政治,并负责这一领域对外的宣传分析工作,所以此次格里斯的表态一定程度上也有夸大宣传影响外界对伊看法的政治性目的,这一点也可以说是他接受《每日镜报》采访所要达成的主要目的。


马克观察


英国情报专家分析,伊朗军方正在密谋推翻鲁哈尼政府,对于这种说法要一分为二来看。

一.在以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为首教士集团统治的前提下,伊朗军方没有意愿推翻鲁哈尼政府。



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伊朗什叶派的精神领袖,他所领导的教士集团管理着这个国家8000多万个教徒,伊朗这个国家的权利集中在教士集团手中。

伊朗总统的人选、革命卫队的高管、各大行政区域以及主要权利部门的官员,都是经过教士集团的认可才能当选的。比如前总统内贾德,就是在哈梅内伊的支持下上台的,内贾德的强硬政策初期受到了教士集团的认可,但在内贾德执政后期,其强硬政策对伊朗造成了损害。结果,温和派鲁哈尼被哈梅内伊选中成为伊朗总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伊朗军方推翻鲁哈尼是不可能的,英国情报部门放出这个消息,是为了在伊朗内部制造矛盾,撕裂伊朗政府和军方的关系,从而给伊朗制造混乱。

二.在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去世和伊朗教士集团分裂的情况下,伊朗军方有可能会推翻鲁哈尼政府。



鲁哈尼政府一直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抱有幻想的,特别是对欧盟国家,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鲁哈尼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欧盟身上,面对美国层层加码的制裁不断退缩,始终不敢退出伊核协议,导致国内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国内矛盾开始激化。

军事上,以色列对伊朗海外军事目标不断发动空袭,伊朗鲁哈尼政府除了抗议和威胁,始终不敢对以色列本土目标发动攻击。美国在摸清了鲁哈尼政府的底线后,再次践踏了伊朗的尊严,暗杀了伊朗革命卫队特种部队高管,把伊朗鲁哈尼政府推到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上。

而伊朗政府对美国的反击,声势浩大结果却让人失望,加上伊朗军方误击乌克兰客机,导致伊朗国内矛盾激化,大批民众上街示威游行,谴责鲁哈尼政府软弱无能。为了转移矛盾,鲁哈尼政府宣布对伊朗军方追责到底,要惩罚军方人士。

所以,伊朗政府和军方的矛盾已开始激化,但在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控制下,不会发生军事政变。但在哈梅内伊去世和教士集团发生分裂的情况下,伊朗军方推翻鲁哈尼政府不是没有可能。

总得来说,英国情报部门专家的分析,要一分为二来看,在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还在控制伊朗政权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军事政变的。但在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去世和教士集团分裂的情况下,不排除这种可能。


火炎炏焱燚水淼


2020年1月31号,英国情报专家安东尼·格里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种种迹象表明,伊朗革命卫队近期跟伊朗总统鲁哈尼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他们有可能会发动一场军事政变来推翻鲁哈尼。

这位英国情报专家有些危言耸听了,伊朗革命卫队跟鲁哈尼之间有矛盾是真实存在的,并且矛盾还很激烈,伊朗是神权国家,真正统治伊朗的不是伊朗的民选政府,而是以哈梅内伊为首的那一小撮教士集团,革命卫队就是教士集团的私人武装,他们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了保证教士集团对伊朗的统治地位。

身为教士集团私人武装的革命卫队自认高人一等,一向都不把伊朗民选政府放在眼里,很多时候都是跟伊朗政府唱反调,伊朗政府也非常反感革命卫队的我行我素,想干嘛就干嘛,完全不在乎会有什么恶劣影响的行事作风,美国对伊朗实施极限制裁之后,鲁哈尼一心想通过外交的手段去解决,而革命卫队却暗中策划各种袭击事件,试图将事态升级,例如,安倍晋三在伊朗访问期间,日本的油轮就被炸了个大洞,所有人都知道安倍晋三去伊朗是为了解决美国和伊朗之间的核问题,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日本油轮被炸事件,等于是有些人想要警告日本别来多管闲事,这些人除了革命卫队还能有谁?

革命卫队每策划一次袭击事件都在增加美国和伊朗之间爆发战争的风险,但是他们却不在乎,革命卫队革命卫队内部甚至有人想要跟美国开战,他们认为美国一次又一次的忍气吞声完全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跟美军打一场也未尝不可,直到苏莱曼尼在伊拉克被美军斩首之后,他们才意识到,美国只是不想到,要真打起来,他们那些高层或许一个都活不了,毕竟连苏莱曼尼这样的人都轻易被美军干掉,他们就更不在话下了。

苏莱曼尼被美军斩首后,革命卫队向伊拉克的美军基地发起报复,由于害怕遭到美军的反报复,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伊朗高层都提前躲进了地下指挥所,留在地面上的士兵们瑟瑟发抖,于是就出现了误击客机导致170多人死亡的惨剧,客机被误击之后,革命卫队第一时间就否认是他们干的,也没有告诉鲁哈尼政府事件的真相,当事情无法继续隐瞒之后,革命卫队才被迫向鲁哈尼承认是他们击落了客机,鲁哈尼知晓真相之后,当时就崩溃了,强硬要求革命卫队向伊朗人民公布真相,否则他就辞职,在革命卫队看来,鲁哈尼辞不辞职,他们都不在乎,最后哈梅内伊出面才解决这一切。

误击客机事件让革命卫队丢尽了脸面,不仅国内出现了强烈的抗议活动,国际上更是一片嘲笑之声,而鲁哈尼政府也趁机向革命卫队发难,面对鲁哈尼的发难,革命卫队肯定是强烈不满的,但是要说革命卫队因此就要发动军事政变去推翻鲁哈尼,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革命卫队是很强势,但是再怎么强势,也要看“主人”的脸色行事,只要哈梅内伊不想动鲁哈尼,就没有人可以威胁得了鲁哈尼。


晴空视界


鲁哈尼是伊朗最高领袖认可的人,而且伊朗最强的军队伊斯兰革命卫队领导人就是哈梅内伊。发动军事政变这么复杂的事不是那么容易瞒过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伊朗军队并不驻扎在首都德黑兰,而是分成集团军驻扎在伊朗的边境地区。要发动政变,非得出动集团军以上的大批部队,一个集团军那么大的调动动静德黑兰难道一点不察觉吗?再说伊朗军方有必要冒政治风险推翻鲁哈尼吗?英国情报专家要不就是使“离间计”,要不就是纯属瞎说。

一,鲁哈尼是民选总统,但不是伊朗最高决策者。鲁哈尼是伊朗名义上的民选总统,任期有限,不是终身总统,伊朗民众及军方没有必要发动政变推翻他。伊朗法律规定总统不能连续超过三届任期。也就是说,鲁哈尼干完第二个任期就得走人。

鲁哈尼2017年8月5日开始第二个任期,到2021年8月5日任满。

鲁哈尼还有18个月就任满,就是伊军方对再他不满也不急这一年多。发动军事政变不是开玩笑的,弄不好就会把自己给变没,再说还可能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像伊朗这种政治分明的国家,发动政变就等于推翻神权集团,而忠于伊朗高层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和巴斯基内卫部队绝对不会视之不管,所以政变会暴发大规模内战。


二,伊朗真正的掌权者不是鲁哈尼,而是神权集团,推翻鲁哈尼也影响不了伊朗的历史走向。伊朗当选总统必须得到哈梅内尼的承认才能坐上总统宝座,如果伊朗总统敢不听令于最高宗教领袖,或神权集团对鲁哈尼执政不满意,神权集团完全可以随时通过议会合法罢免,根本就用不着麻烦伊朗军方动手。所以想摆平鲁哈尼用政治手段就足够了,根本用不着伊朗军方费神。

何况鲁哈尼一直听命于神权集团,认真贯彻着高层的旨意。所以掌神权集团没有必要通过政变的不光彩方式让他下台。所以说英国情报专家的言论不过是一派胡言。这不过是一种不高级的“离间计”罢了。西方想颠覆伊朗当局想疯了,但又不敢动武,所以什么样的手段都会用上,包括使用古老的“离间计”。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政体。什么叫合一?说白了就是政与教分享权力。所谓政指的是世俗政府,教指的是伊朗什叶派教士集团。伊朗政府首脑通过民选竞争产生,什叶派教士领袖是由伊朗大阿亚图拉(高级教士)委员会选举出来的马尔贾(什叶派领袖),代表的是永恒的神和终身伺候神(终身任职)。这个意思与君权神授是差不多的,古代帝王不约而同都称自己为“天子”,这里的天指的就是天神。


伊朗的真正实权者是伊朗高级教士集团。伊朗是“教”领导“政”的国家,是奉神权为第一权力的宗教统治国家,所以在关键决策上鲁哈尼也得听命于最高宗教领神哈梅内伊,否则就是犯“天条”(古兰经教义)的行为。教徒犯教义就得惩罚。伊朗总统属于一般教徒,在宗教地位上远比什叶派大教士大阿亚图拉低,更别说和哈什叶派教宗哈梅内伊比了。所以军方即使推翻鲁哈尼也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他不是可以决定伊朗历史命运的人。能真正左右伊朗的是伊朗什叶派高级教士集团。代表伊朗政府的鲁只不过是神权的一个高级“仆从”。



三,鲁哈尼是神权集团的“首席行政官”,再说伊朗的三军总司令是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伊朗有两支军队,一支是伊朗国家陆海空三军(十多万人),另一支是伊斯兰革命卫队陆海空三军。实际上伊朗国家军队的高层也是哈梅内伊的人。伊斯兰革命卫队装备精良,军费充足,掌握着伊朗的导弹力量及伊朗海空精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拥有二十多万的精锐兵力(一半是特种部队),加上内卫部队巴斯基,人数实际上超过五十万,它才是伊朗真正的枪杆子及国防力量。

虽然鲁哈尼名义上是伊朗国家军队的总司令,但不是最高总司令。伊朗最高领袖才是伊朗国家军队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最高统帅,这两支军队都由最高宗教领袖统一指挥。所以鲁哈尼敢不听令吗?敢有二心吗?即使鲁哈尼有不臣之心,但没有枪杆子就成不了事。鲁哈尼没有真正的军权,所以并不能拥兵自重。


神碼人生大国观察


看见这个问题先笑岔了气缓了两分钟,这为“专家”钻谁家搞来的情报?连伊朗的政权体制都没整明白,是怎么混来的这个专家头衔的?军方发动政变推翻鲁哈尼?鲁哈尼这个总统在伊朗不是最高执政者,而是哈梅内伊!精神领袖才是伊朗政策的最高决策人,“推翻”鲁哈尼用不着军方出手。




看来这为英国情报专家,好像是为了钻进特总统的家,却不得其门而入,有点急惊风了嘴跑偏不归脑袋管了,这就成专家了。联合王国脱欧更孤单了,更需要一个遮风挡雨屋檐了,曾经为了在美国血盟盘子边捡点骨头,在去年7月扣押伊朗油轮被反制,一条驱逐舰去解救被伊朗反扣押的油轮,又被暗基火力打击带伤而逃,盟主对它这种处境的态度竟然是保持克制,让这个日不落帝国的子孙丢人带窝火。





前段时间伊朗误击乌克兰客机,一帮年轻人抗议政府隐瞒真相,要求政府下台,后来竟被发现,是英国大使蛊惑煽动不懂程序的学生反政府,那位大使被拘押,美国的情绪比英国还激烈,原来这为大使也是个吃王莽饭给刘秀干活的角色。真不知道昔日曾经辉煌无限日不落帝国的这些子孙,怎么会这么没出息,要当孙子也可以如此胡说八道的搬弄是非,大概连陆哈尼都被他忽悠的,不知道自己是吃哪碗饭的了吧?





伊朗的总统跟以色列总统正好相反,鲁哈尼这为总统的权限,比内塔尼玛亚胡的总理还小的多,国家重大政策的决策人是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军方反对政府的政策发动政变,也不可能针对鲁哈尼,针对他也没用,要除掉鲁哈尼也用不着军方,哈梅内伊就完全可以;国防军发动政变也根本做不到,精神领袖手中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比普通国防军精锐的多那是国防军无法逾越的城墙,以对精神领袖的绝对忠诚拱卫着伊朗政权。





所以类似2016年土耳其发生的,针对埃尔多安的军事政变,类似委内、波利维亚发生的政治政变、政治军事混合政变,在伊朗都不具备条件,伊朗的国情,军情,民情在世界上极端特殊,既能做到不逊于西方的民主自由,又足以保证在美国及西方势力,全力打压颠覆的残酷处境中政权可以屹立不倒。

因此这为英国的“情报专家”的这种分析,一定是为了报效盟主求点赏赐,却不得其门而入,遭雨了脑子里水分太多短路混电了,才能得出这种“分析”结果。


铁岭锋


英国一位安全与情报问题方面的国际专家表示,由于伊朗军方高级将领苏莱曼尼被美军袭杀,之后又“意外”发生乌克兰航班被伊朗军方击落,伊朗政府与军队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后者极有可能挑战总统鲁哈尼,并发动残酷内战将其赶下台。(2月1日《南方都市报》)


英国情报专家称,伊朗军方密谋发动残酷内战推翻总统鲁哈尼,主要包括三层意思:


纯属哗众取宠。


伊朗军方高级将领苏莱曼尼被美军袭杀,伊朗政府已经作出回应——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伊朗军方与伊朗政府哪来的矛盾?伊朗军方错误地击落乌克兰客机,这确实是伊朗军方的失误,伊朗政府承担责任——道歉、赔偿、追责,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伊朗军方怎么就对伊朗政府不满了?怎么就要推翻伊朗总统鲁哈尼了?


众所周知,伊朗最高领袖是哈梅内伊,伊朗军队——伊斯兰革命卫队是直接效忠哈梅内伊的,如果伊朗总统鲁哈尼和伊朗军队的矛盾不可调和,哈梅内伊可以将鲁哈尼直接拿下,哪里用不着伊朗军队去推翻鲁哈尼?而且,鲁哈尼表态要对伊朗军队错误击落乌克兰客机进行追责,哈梅内伊是赞成的,这也是伊朗负责任的做法。否则,如果伊朗不认错、不赔偿、不追责,势必引起国际社会共同谴责,让伊朗处于孤立地位。


无论是美国暗杀伊朗军方高级将领苏莱曼尼,还是伊朗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军事基地,鲁哈尼的做法无懈可击。伊朗军队错误地击落乌克兰客机,其实不用鲁哈尼表态,伊朗军队也会主动承担责任。所以,英国情报专家称,伊朗军方密谋发动残酷内战推翻鲁哈尼,完全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见,纯属哗众取宠,自我感觉良好。


妄图挑拨离间。


因为美国制裁,伊朗经济举步维艰,民众生活十分困难,国内确实有些矛盾,伊朗民众差不多举行示威游行。然而,这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鲁哈尼看来,伊朗民众只要是争取自身合法权利,并不违法,如果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怂恿和挑唆,企图扰乱伊朗正常秩序,那就不可容忍,而且伊朗民众也不会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当。


伊朗民众非常清楚,去年5月以来,美国对伊朗极限施压,就是要造成伊朗内乱,让伊朗民众自己起来推翻伊朗政府,这是美国始终没有对伊朗动武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美国的豪强霸道,伊朗民众必须吸取伊拉克民众不团结的教训,必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应对美国的施压。伊朗民众团结如铁、团结如钢,这是伊朗战胜美国的法宝,也是美国不敢打伊朗的根本原因。所以,英国情报专家称,伊朗军方密谋发动残酷内战推翻鲁哈尼,完全是挑拨离间,伊朗政府和伊朗军方怎么可能没脑子——你越来挑拨离间,伊朗上下越团结,越不给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可乘之机。


巴结讨好美国。


美国制裁伊朗40多年了,伊朗软硬不吃,美国束手无策。特别是目前,美国对伊朗黔驴技穷,打又不敢打,谈又没处谈。这时,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似乎看到了巴结讨好美国的大好良机——挑起伊朗的内乱,鼓动伊朗军队推翻伊朗政权,就是对美国的最好巴结,就能让英美特殊关系更上一层楼。


英国为啥要巴结美国?因为英国刚刚“脱欧”,“单飞”之后需要靠山,这个靠山就是美国。所以,无论英国政府还是英国政客,都会想尽办法、不遗余力巴结讨好美国:之前,美国与俄罗斯关系紧张,英国就炮制“间谍中毒案”中伤俄罗斯;目前,美国与伊朗剑拔弩张,英国就煽风点火,造谣伊朗军方密谋发动残酷内战推翻鲁哈尼……英国对美国做的一切,完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毛开云


当事情没有发生,或者证据并不确凿的时候,一切都是推理和预测。

英国情报专家安东尼·格里斯在1月31日接受《每日镜报》采访时称,伊朗军方在密谋推翻鲁哈尼。

看到这样的消息,鲁哈尼不禁一阵紧张,是这样吗?军方真的准备搞我吗?

鲁哈尼同志,不要担心,军方有情绪是正常的事情,但发动政变,纯粹是扯淡。

为何说是扯淡呢?

英国情报专家的分析,大多来源于一月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总统鲁哈尼)

一月份,对于伊朗来说,绝对是黑色的,或者是血色的,反之是黑暗且悲痛的一月。

1月3日,伊朗第三号人物苏莱曼尼被美国定点清除。之后两天,在苏莱曼尼的葬礼上,发生踩踏事故,死了好几十人,受伤上百人。

1月8日,伊朗向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扔了十来枚导弹,作为报复。结果是,美国人在提前知道此事的情况下,没有死人。这多少对伊朗民众的情绪做了一个疏导。

同样是1月8日,乌克兰客机坠毁,死了176人,而且大多是伊朗人。伊朗政府说是飞机机械事故造成的坠机。

三天后,在各种消息和压力下,伊朗军方承认是误击中乌克兰航空公司的飞机,导致坠毁。

此消息一出,总统鲁哈尼大发雷霆,伊朗民众也是气势汹汹,所有的指责全到了伊朗军方身上。在伊朗民众看来,军方一个个蠢得要死,不看重自己国民的生命。在鲁哈尼看来,军方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他隐瞒了真相,在最后一刻他才得知前因后果。

本来因为苏莱曼尼事件,伊朗上下无比团结。但客机事件一出,伊朗政府和伊朗民众对军方鄙视得要死。

此种情况下,伊朗军方对鲁哈尼的憎恨到了极点,因为他引导了大众的情绪。从伊朗军方的角度来看,鲁哈尼比起苏莱曼尼差得太远,对外软弱,对内也软弱,突然之间却对军方强势起来,你说气不气人?

基于此,传来了伊朗军方计划发动政变推翻鲁哈尼的消息。

但,推翻鲁哈尼,需要大张旗鼓地发动政变吗?

鲁哈尼不是伊朗一号人物,推翻他实在不需要发动政变


(伊朗男一号哈梅内伊)

伊朗总统,在伊朗国内一直是2号人物,真正的伊朗男1号是哈梅内伊,没错,就是那个长胡子大爷。

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最高权力者是宗教领袖,而现在的宗教领袖是哈梅内伊。伊朗军方的大行动都是需要经过哈梅内伊批准的,而哈梅内伊对伊朗军方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因此,就算是要发动政变,也绝对无法绕过哈梅内伊。

可是,哈梅内伊收拾鲁哈尼,需要通过政变收拾吗?完全不需要。几个调整,就能架空鲁哈尼。找些事情,就能弹劾鲁哈尼。总之,哈梅内伊收拾鲁哈尼,根本不需要军事政变。

(鲁哈尼)

而我们再看哈梅内伊对鲁哈尼的态度,以前,那是基本认可的。

性格相对温和的鲁哈尼,更容易和哈梅内伊搭档。曾经的内贾德, 性格太刚烈,哈梅内伊不喜欢,因为不容易控制。在内贾德卸任后,2017年想再次竞选,结果是,不仅没成功,而且因为口无遮拦,还被收入了监狱。

哈梅内伊和鲁哈尼本来还可以,这次,鲁哈尼有些唱反调,这让双方关系出现了隔阂,让哈梅内伊对鲁哈尼的信任度大为降低。

即使如此,哈梅内伊要直接收拾鲁哈尼的可能性还是不大。

最重要的是,鲁哈尼的总统任期,还要一年半就结束了,哈梅内伊也好,伊朗军方也罢,都犯不着采取比较激烈的措施。

伊朗未来形势之判断

不管如何,鲁哈尼对哈梅内伊是有点意见了。而哈梅内伊和伊朗军方,对鲁哈尼也是有些看不顺眼了。

根据以往哈梅内伊的做事风格来看,中途换总统的概率还是比较低,军方发动政变更是不可能。

哈梅内伊如果身体健康,那么会在明年,让鲁哈尼平稳卸任,从此,鲁哈尼再也没有进入仕途的机会了。

想当年,哈梅内伊是先当总统,后当宗教领袖(总统有任期限制,而宗教领袖则没有时间限制)。本来,鲁哈尼有复制哈梅内伊成功路线的可能性,但现在,这种概率基本没有了。因为两人之间少了以前的默契和信任。

鲁哈尼学历很高,硕士学位,曾经在神学院学习过,对伊斯兰教法很有研究。后来,也在英国留过学。

按个人条件来说,鲁哈尼有接替哈梅内伊旗帜的概率。

但是,现在这种概率变得非常低。

(总统鲁哈尼)

总体说来,伊朗军方通过发动政变来推翻鲁哈尼,纯粹是扯淡,因为不需要。如果真想推翻鲁哈尼,哈梅内伊只需点个头,就有很多种办法,无需劳师动众。

那些所谓的情报消息,最大可能就是伊朗军方在释放情绪,仅此而已。


蓝风破晓


哈梅内伊是吃素的吗?他会看着手下的革命卫队乱来?

如果伊朗革命卫队发动政变,那么他们是否能够在推翻鲁哈尼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政局的稳定,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一、哈梅内伊本身还是倾向于鲁哈尼,不会让革命卫队乱来。

强硬派的伊朗革命前总统内贾德是什么一个状态,还在牢里边待着呢。内贾德作为对美强硬派,可谓是一以贯之的,在其任内,伊核问题持续激化,无法得到解决,使得伊朗的国际环境相当的恶劣(虽然现在也不是太好),因此哈梅内伊在其下台后,也作出选择,放弃内贾德。

另外在伊朗革命卫队击落乌克兰客机这一件事情上,夜表现出对鲁哈尼的维护。

乌克兰客机被击毁之初,伊朗革命卫队原本想要掩盖误击的事实,并且不让总统鲁哈尼得到真相。

但哈梅内伊支持了鲁哈尼,把事实的真相通知了他,并支持对伊朗革命卫队失误的动作进行惩罚。这是明显的支持鲁哈尼的动作。

伊朗革命卫队想要发动政变,首先要过了哈梅内伊这关,但看哈梅内伊的动作,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二、推翻鲁哈尼,伊朗革命卫队就会失去伊朗人民的支持。

伊朗虽然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哈梅内伊这个宗教领袖拥有最高的国家权力,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国家的真正权力在于伊朗人民。

鲁哈尼是伊朗人民选出来的伊朗总统,虽然要经过哈梅内伊的同意,但如果伊朗革命卫队发动政变推翻鲁哈尼,那么革命卫队如何向伊朗人民交待。

如果推翻,那么伊朗人民已经无法选择他们的总统,他们会怎么看伊朗革命卫队,是继续支持革命卫队还是要反对革命卫队。

如果推翻,那么伊朗人民怎么看待哈梅内伊,怎么看待伊朗宗教权力,是继续支持还是反对。

伊朗政教合一的权力来自于伊朗人民,如果哈梅内伊失去了伊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那么哈梅内伊的权力也就失去了。

三、伊朗正是多事之秋,国内国际形势很不利。

被美国暗杀了苏莱曼尼之后,一度出现了战争的苗头,中东局势可谓是火药桶,虽然后来总算稳定下来,但误击落乌克兰客机的事件,又让伊朗站在国际社会的风口。

如果不是道歉的及时,那么伊朗在国际社会上面临的局势将非常的困难,绝对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对不满。

而且也因为误击客机后,伊朗革命卫队想要隐瞒事件真相,导致了伊朗国内出现了抗议示威,出现了对哈梅内伊的示威。

这种事件的出现,已经让哈梅内伊感受到,伊朗政教合一权力的基础受到了威胁,出现了裂痕。

因此在这种时候,哈梅内伊绝对不会允许伊朗革命卫队发动政变推翻鲁哈尼,得罪伊朗温和派,得罪伊朗人民,而使政教合一的权力受到威胁。


时光之意


英国情报系统能够传出,伊朗军方正在秘密谋划发动军事政变,也不是什么特别难以想象的的是事情,毕竟伊朗近期的一些反应充分的说明,伊朗内部存在漏洞和管理体系混乱。



对于美国刺杀苏莱曼尼及以后的伊朗反击,大多数人会认为随着伊朗的反击就结束了,但美国挑起本次美伊冲突升级,难道就是为了不痛不痒的结束吗?很明显那是不可能,尤其是伊朗当局的一些列反击反应,向善于从细节获取情报的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些认定伊朗内部存在问题的证据。



苏莱曼尼下葬的仪式上,发生了重大的踩踏致死之伤事件,二十人死亡又二百多人受伤,说明什么呢?说明伊朗民众很愤怒已经失去了理智和信心,同时也说明伊朗当局对伊朗民众组织和预判能力很差,没有预测到那么多人参加葬礼,也无法控制葬礼上的人员骚动,而这只是其一。



葬礼当晚凌晨,伊朗发射了十余枚导弹攻击了美军位于伊拉克的军事基地,也是在当晚,伊朗击落了一架乌克兰客机,但伊朗当局在发生击落客机的第一时间并不清楚,很多人会觉得伊朗当局试图掩盖击落客机的事实,然而伊朗当局在第一时间却邀请国际社会共同解读飞机黑匣子,这足矣说明伊朗当局根本不清楚,然而击落客机却是事实,这说明伊朗军方并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伊朗当局。



综合这两件事情的情况来看,伊朗当局对伊朗局势的掌控并非如伊朗宣传的那么到位,伊朗军方可以向伊朗当局瞒报,也有可能发动军政变,或许是不满伊朗当局对美国的挑衅的软弱,也有可能是想倒向美国!但对当局的不满却是不争的事实。


泾水书生


别听所谓的“英国情报专家”瞎忽悠!在伊朗政治生态中,一直存在着温和派与强硬派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而现任总统鲁哈尼一直是温和派的代表人物。

可伊朗军方并不一定都属于强硬派,军方的立场也并不能完全左右伊朗政局——推翻鲁哈尼政府,需要获得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同意才行。

(图:伊朗现任总统鲁哈尼)

第一,伊朗“军方”实则分成两部分:正规军数量多,革命卫队更精锐。

伊朗国家武装力量即“军方”,由正规军以及伊斯兰革命卫队两部分整合而来,总兵力大约为60万左右。其中伊朗正规军人数约30多万人,革命卫队约25万人,正规军人数多,革命卫队更精锐,并且后者在伊朗最高领袖心目中更受宠,在伊朗各方势力中话语权也更重。

(图: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虽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伊朗正规军名义上的总司令,可显然伊斯兰革命卫队更被领袖看重。因为这支组建于“伊斯兰革命”之后、壮大于两伊战争期间的武装力量,拥有海陆空军、圣城旅以及巴斯基民兵预备役部队,完全效忠听命于哈梅内伊,忠诚度不容置疑。

第二,伊朗军方确实以强硬著称,不少人对鲁哈尼不满,但他们无法决定后者是否下台。


伊朗一直存在着强硬派与温和派的分歧及矛盾。众所周知现任总统鲁哈尼和外交部长扎里夫都属于温和派,主张对美周旋,换取外部尤其是美国松绑,为伊朗发展赢得缓和空间。所谓“伊核协议”就是在鲁哈尼等温和派主导下,以伊朗放弃核武器研发为代价达成的。


(图:鲁哈尼和外长扎里夫)

鲁哈尼这一策略遭到伊朗政坛对美强硬派的质疑,而美国在去年单边退出伊核协议,更加重了这种不满情绪。

假如按英国情报官员的爆料,伊朗军方想要推翻鲁哈尼政府,就先要区分究竟是哪一部分军方所为——如果是伊朗正规军有预谋,则他们完全被革命卫队压制,翻不起多大浪花;如果是革命卫队起意或两大军方合流,就必须要看哈梅内伊的态度如何。

第三,鲁哈尼的温和政策、他能否继续执政最终取决于哈梅内伊的态度。

(图:鲁哈尼和哈梅内伊)


鲁哈尼的前任内贾德是一位异常强硬的总统,在他主政时期伊朗积极进行核研发,导致伊朗在国际社会陷入被动和孤立,经济民生大受影响。

鲁哈尼上台后修正了内贾德的路线,鲁的施政主张甚至包括他担任伊朗总统,是经过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首肯的。事实上伊核协议签署也的确给伊朗经济民生带来发展契机,伊朗GDP增速一度达到了两位数。

虽说美国政府单边退群后,哈梅内伊在公开场合也表露出对温和策略的不满,但是并不代表哈梅内伊就是一个强硬派。此君属于超越了强硬派与温和派争议的最高裁定者,他寻求的是强硬与温和之间那个平衡点——对美国及西方,哈梅内伊的策略是两手都要抓,该强硬的时候强硬,同时又留出缓和的余地。

(图:哈梅内伊和军方将领)

伊朗国家体量偏弱,一味地跟美国强硬对抗下去前途无亮,有必要留下鲁哈尼和扎里夫等人,作为将来谈判和缓冲的备胎。

总之,是否推翻鲁哈尼政权取决于哈梅内伊的选择,哈梅内伊不拍板,伊朗军方打什么主意都是浮云。所以英国情报官的分析不靠谱,至少我们眼下还看不到哈梅内伊想要放弃鲁哈尼的明显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