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新作《攀登者》即將上映,那麼攀登珠峰北坡到底有多難?

小油瓶侃歷史


隨著近日“珠峰堵人”的新聞,也讓吳京未上映的電影《攀登者》無形中免費打了一波廣告和宣傳,攀登者是有上世紀60年代真實歷史改編的,是為了捍衛祖國的完整的領土和民族尊嚴。這裡面也有一段歷史故事,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眾所周知的是珠穆朗瑪峰在中尼邊境線上,分為南北坡,南坡屬於尼泊爾,北坡屬於中國境內,既然有南北坡之分,就有了一個朝陽一個背陽的問題,不用說你也知道,北坡是背陽的,不管是氣溫條件還是自然環境都比南坡複雜,從南坡登頂的難度已經是人類的極限挑戰了,可想而知從北坡登頂珠峰的難度要比南坡高好幾個等級。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咱們中國成立的登山對,排除萬難艱險不畏犧牲生命,也要從北坡攀登珠峰山頂,向世界宣佈,珠穆朗瑪峰是中國固有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美中國看世界


首先感謝吳京劇組能夠給我們帶來這麼精彩的電影。

我們來說一說攀登珠穆朗瑪峰會遇到哪些困難!

1:氧氣

氧氣在珠穆朗瑪峰上的作用,不亞於水在沙漠裡面,我們都知道空氣在兩三千米高就會稀薄,因此我們在平原生活久了的人,突然去高原上會有高原反應,兩三千米都會頭暈目眩,更不用說珠穆朗瑪峰8000多米了,因此需要背氧氣罐,攀登本來就是非常費力的,你還得背上沉重的氧氣罐,可想而知有多難,身體素質一般的人根本不用去嘗試。

2:氣壓和風力

我們知道高空氧氣稀薄,氣壓會讓我們的身體無法適應,因此會遇到突發腦水腫這樣的疾病,而人的身體一旦有這樣的病,在冰冷的高山上根本得不到治療,據瞭解,目前大約有300人左右在攀登珠峰的時候遇難。還有就是風力,

越往高處風越大,有的時候風力會達到12級以上,在這麼大的風力下,普通一點的房子都能夠被掀飛,更不用說我們搭的帳篷了,因此在晚上睡覺之前還得找到4面有冰塊擋風的地方搭帳篷。

3:意志力

敢攀珠穆朗瑪峰不僅需要勇氣,好的身體素質,攀登經驗,還需要有意志力,我們都知道攀登珠峰必須是要有幾個人一起的,

在氧氣稀薄,零下30度的低溫,懸崖峭壁,還有颱風這麼嚴峻的條件下,你會親眼看見一些周圍的人身體出現問題,或者直接摔下懸崖,這是一項死亡率很高的極限運動,因此你需要堅定的意志力來保證你支持到最後。

總結:攀登珠峰是一項十分艱難的運動,很多時候你需要花幾個小時甚至大半天才能夠前進五六米,我很佩服那些敢於攀登,並且登上峰頂的人,也希望所有的攀登者都能夠平安無事。


小清觀電影


首先攀登是一項需要勇氣、毅力和堅持不懈精神的探險刺激運動。自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所以但時隔59年,現由吳京、胡歌、成龍等多個名星出演的《攀登者》,致敬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59週年。此影片主要講述登山者們不畏艱辛萬苦,刻服困難,而堅持到達頂峰的精彩內容。

攀登珠峰並非易事,珠峰可分為南北兩坡,北坡位於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南坡位於尼泊爾昆布地區。由於珠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兩國邊境,對於珠峰的歸屬,當時中尼雙方存在爭議。劃界談判時,中方提議將邊境線劃在珠峰頂峰,但尼方認為,珠峰完全在尼泊爾境內,與中國無關:“你們中國人都沒有上去過,怎麼能說是你們的”,

這句話,使得登頂珠峰變成了一項莊嚴的國家使命1958年夏天,中蘇雙方在北京新僑飯店會談,共同制定了攀登珠峰三年行動計。 1958年偵查 1959年試登 1960年登頂

計劃實施途中自然是困難問題重重,這次登頂成功與否,將影響看談判的主動權,無論如何也要登,"就算死,也要死在上面”,這是登山隊員的心聲。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這是首次中國人登頂珠峰,更是人類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峰。也正因為他們有堅持,有毅力,有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攀登精神,為中國歷史上記載上最光榮的一頁。

有很多曾經攀登者說南坡易,北坡難。這不能一概而論,首先從北坡登頂的難度主要在於6500米再往上登,接近北坳時地面開始出冰裂縫,同時還要翻越將近70度的數百米陡坡。而對於從南坡登頂來說,遇到困難主要集中在昆布冰山6000米左右。其次從氣候方面說,北坡主要受高原氣候控制,天氣變化非常複雜,降水少。屬於高寒缺氧,空氣稀薄,條件惡劣的背風坡。而南坡降水豐沛屬於迎風坡,自然環境相對好些。

由上所述總體可見珠穆朗瑪峰是峰高勢偉,地理環境獨特,峰頂的最低氣溫常年在零下三十四十攝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積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到處可見,峰頂空氣稀薄,經常刮七八級大風,風吹積雪,四測飛舞,瀰漫天際。既便環境惡劣,但卻有許多登山愛好者對這危險程度獨一無二的"大地之母"無法抗拒其魅力,蜂擁而上。

高山探險是勇敢者的愛好,在每一個登山者心中或許都有共鳴,“只要不屈不擾,勇於挑戰極限,挑戰自我,再難再險的高峰”,總有一天,會被勇敢的高山探險愛好者踩在腳下。






天樂小劇院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一生都是珠峰攀登者絕緣體。

這個群體包括我,包括正在關注這個問題的你——如果有人攀登過珠峰,請允許我說一聲,土豪,我們做朋友好嘛。

據統計,迄今為止攀登過珠峰的人只有四千人左右,2013年,全球人口總量高達70億,可以說,朱峰攀登者是億裡挑一。

攀登珠峰,最大門檻是要有錢。

作為一個普通的有錢人,攀登珠峰的方式肯定是要跟團的。專業的登山團隊會配備各種設備。

在入團後,還要進行集體的身體訓練。這筆費用相當不菲46萬元起步。可以說走一步都是錢。

即便是過了金錢關,還要面臨極端的氣候考驗。這兩天11人命喪珠峰的新聞成為熱點,更加讓人感受到珠峰是無人區的殺傷力。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報團攀登珠峰,是否跟團,報團不同,報價也不同。根據資料顯示,價格最低30000美元就可以搞定。

登陸珠峰有兩種攀登方向,一種是在尼泊爾出發,在珠峰南側登頂。從南坡登山更受歡迎,很長一段時間,尼泊爾並不控制登山證的發放。

一種是西藏北坡登頂——因為要考慮到環保因素,北坡的登陸名額逐步收緊,也是最難的登山方式。

《攀登者》中就是在北坡登陸。之所以會這樣子,因為影片聚焦上世紀中國人登頂珠峰的登山活動,就是在北坡登的。


優優飛揚


《攀登者》是由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的劇情電影 。

影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該片將於2019年9月30日公開上映。

至於攀登珠峰北坡有多難?小編沒有親身體會過,但小編還是去搜索了一些資料來跟大家說一下,主要說一下會遇到的困難⭕以及登山著必備的一些技能✨吧,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哈。嘻嘻~

1、 ⭕高原反應

是人體急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不適,是高原地區獨有的常見病。

2、 ⭕失溫

失溫是指人體熱量流失大於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併產生一系列寒顫、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狀,甚至最終造成死亡的病症。

3、 ⭕山難

登山運動不可預測的危險和遇難的情況。常見的有滑墜,雪崩,高山病,掉入裂縫,冷凍傷缺氧,過度疲勞造成全身衰竭,滾石,泥石流,雷擊,山洪,野獸咬傷等,輕者造成身體的損害,重者造成殘疾以至死亡。

4、 ✨登山者的意識

登山是對意志力的考驗,是向自我的挑戰,是向人類生理極限的挑戰。若是中途登山者意志不堅定,很難攀登到更高處。

5、 ✨登山者技術裝備、登山技術

登山裝備,應該充分適應登山運動的環境條件特點,在設計、選材、用料、製作上,儘量使其輕便、堅固、高效和多用。登山運動中為克服地形上遇到的各種困難而採取的科學的操作方法。行進路線上的各種地形困難,是人們行動的威脅和障礙,登山過程,也就是運動員不斷排除這種威脅和障礙的過程。

 





休閒一刻Vlog


很遺憾我不是一個攀登愛好者,無法做出自己的回答

但是既然官方邀請了

我還是蒐集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吧


珠峰作為世界第一高峰,攀登線路多達19條,商業攀登則會選擇其中的兩條傳統線路,一條是位於尼泊爾一側的南坡線路(東南山脊),由埃德蒙·希拉里和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在1953年完成首登;一條是位於西藏一側的北坡線路(東北山脊),由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三人在1960年完成首登。

除此以外,南北坡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成熟度不同,價格不同

珠峰南坡的商業攀登更加成熟,選擇性也更多一些,有各種不同的隊伍可供選擇,歐美隊伍,當地夏爾巴隊伍,中國隊伍(一般和當地夏爾巴公司合作)。

一般來講,歐美隊員會貴一些,像羅塞爾的隊伍,2017年的珠峰攀登費用在7萬美元(約48萬人民幣),而當地隊伍和中國隊伍則會相對便宜一些,最便宜的有3萬美元,而大多數隊伍價格都在4萬美元(約27.5萬人民幣)左右,不同價位享受不同服務。

而北坡,就只能選擇藏隊的聖山公司,2017年,聖山公司的報價是35萬人民幣

2..准入門檻不同

北坡的要求更加嚴格一些,南坡對攀登者的經驗要求沒有統一規定。南坡基本每個公司都會有自己的要求,所以也會出現一些缺乏高海拔經驗的登山者,尼泊爾政府旅遊部門出臺新規後情況好了一些:需要7000米級山峰的登頂/登高證明。

而北坡的要求則是需要擁有8000米以上的登頂/登高證書,並且在2017年的要求中增加了必須要參加西藏雅拉香波探險公司組織的“2016年底雙橋溝模擬攀登珠峰培訓班”的要求。

3.服務團隊不同

南坡的嚮導以尼泊爾當地夏爾巴為主,也有少量的歐美登山向導,由夏爾巴修路;而北坡的嚮導則為出自西藏登山學校的聖山探險公司成員。夏爾巴嚮導日常交流以英語為主,漢語流暢的為少數。


4. 難度不同

珠峰南坡的難點在於昆布冰川。南坡30%的事故都發生在昆布冰川,因此昆布冰川又被稱為“恐怖冰川”,主要的危險在於存在大量的懸冰川,冰川不穩定,時常發生冰崩、冰橋斷裂,冰裂縫縱橫交錯,容易墜落等,是大本營到1號營地之間的必經之地。

為了保證登山者的通行和安全,每年都會對這條線路進行修整和維護,負責這一工作的便是“冰川醫生”,他們是一支具有高度熟練的攀登技術和豐富探險經驗的夏爾巴隊伍,他們會提前架設好梯子和繩索。由於冰川極不穩定,所以他們需要在攀登週期每天進入冰川進行勘察和維護。

昆布冰川除了危險之外,有另外一個詞也同樣出名,那就是“昆布咳”,由於昆布冰川附近空氣乾燥寒冷,肺部容易發炎,所以很多人都表現出持續咳嗽的狀態,被稱為“昆布咳”,2017年就有部分隊伍乘坐直升機返回加德滿都進行治療,情況好轉後又回到大本營等待衝頂。

北坡一般認為有5個難點,第1難點是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又被稱為“魔鬼營地”;第2難點是海拔6700米到7028米的北坳大冰壁;第3難點是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第4難點是8300米以上的黃帶橫切地段;第5難點是海拔8680米—8700米之間的第2臺階。

所以整體來說,南坡的昆布冰川更加危險,而北坡的攀登則“技術性”更強,經常出現的強風吹走積雪,攀登者穿著冰爪在裸露的岩石上行進,特別不舒服,很消耗體能。

5.海拔適應不同

在南坡,從加德滿都有直接飛到大本營的直升機,不過大部分團隊都會選從加德滿都坐飛機到盧卡拉。盧卡拉開始徒步,大概需要10天左右到達大本營,這一段也是EBC徒步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拔從2800米上升到大本營的5300米,逐步適應。

到達大本營後,每個隊伍會安排不同的海拔適應行程,有在大本營到C3營地之間上上下下拉練適應的(一週左右),也有選擇攀登羅布切東峰(6119米)或者島峰(6189米)進行登山訓練的(2到3天),並沒有標準的模式。

適應結束後就是在大本營等待好的天氣窗口,適應高海拔的生活,串門聊天,開啟一段悠閒時光。

北坡在拉薩集合後,開車一路前往大本營,會在大本營上上下下徒步進行適應,之後開始訓練,主要是以6500米的前進營地(魔鬼營地)為“臨時大本營”,進行為期十多天的訓練。第一次需攀登到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再回到6500米營地;第二次需攀登到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住一晚,第二天攀登到7500米再下撤到6500米營地,之後撤回日喀則休整,等待好天氣做最後的衝頂。

北坡在海拔更高區域停留更久,所以海拔適應過程相較於山峰南坡更短;北坡的適應是統一的標準,而南坡適應則各有標準。


6.衝頂日時長不同

南坡衝頂一般需要4天,從大本營越過C1直接到C2營地(6400米),從C2到C3營地(7162米),從C3到C4營地(7900米),從C4營地晚上8點到10點之間衝頂(8848米)然後下撤,根據體能下撤到C3或者C2營地。登頂時間一般在早上7點到8點左右,而一般發生堵塞的希拉里臺階則位於8790米處。

北坡衝頂一般會安排一週左右,等到好的天氣窗口後,從日喀則回到大本營,進一步確認天氣,然後前往6500米前進營地,再次確認好天氣後,便一鼓作氣,一天一個營地衝頂。


7.救援和小費的差別

在需要救援或者運輸的時候,南坡可以調用直升機,直升機可以飛到3號營地甚至更高,而北坡則沒有直升機。

南坡的小費是有一定標準的,比如登頂的小費為1500美元起,廚師團隊和背夫的小費則在100到200美元之間;北坡對小費是沒有規定的,完全看個人意願。


8.攀登意義不同

1953年珠峰首登發生在南坡,而馬洛裡和歐文1924年是在北坡神秘失蹤的;1960年中國登山隊的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完成了北坡首登,2008年珠峰火炬傳遞也是從北坡登頂的。


凱叔捌壹捌


為了拍攝這部攀登珠峰的電影,吳京前期先去攀登了崗什卡雪山(5254米),零下20度,伴隨著六七級的大風成功登頂。不僅如此,吳京還學習了攀冰,只為了讓自己更加了解角色,融入角色。

在攀登的過程中,他被凍得鼻青臉腫,中間經歷了缺氧、生病等等,依舊堅持下來!在缺氧和高原反應的艱苦環境中,被凍成狗的吳京,直接飆髒話以“發洩”。想想這畫面真叫人心疼,畢竟他剛做過手術才3個月。

有人說,吳京這是在拿命拍電影,現在還有哪個演員願意如此拼命?能在影棚完成的,絕不會去外景受凍受累。能找替身的,絕不會以身試險。吳京如此拼命,是因為他對自己職業的尊重。

對現在的人而言,登頂珠峰並不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因為裝備和科技的進步,高海拔攀登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

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登頂珠峰,真的是拿命來拼,著名登山家馬洛裡就是因珠峰殞命。直到1953年,人類才首次從南坡登頂珠峰。

但在中國境內的北坡,始終無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巔,包括馬洛裡在內的英國人數次在北坡折戟,以至於他們得出結論,想從北坡攀登這座“連飛鳥也無法飛過”的山峰,“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在這種條件下,一窮二白的中國卻開始了北坡登頂珠峰的挑戰。


l黑貓電影l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第一高峰,攀登的難度可想而知。吳京的攀登者真實的再現了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艱難。從高度上來說難度是其它山峰不能相比的。對於攀登珠峰的路線,一直存在著“北坡難南坡易”的說法,原國家登山隊高級教練張祥解釋道,從北坡登頂的難度主要在於從6500米再往上登,接近北坳時地面開始出現冰裂縫,同時還要翻越將近70度的數百米陡坡。然後在登到7790米的四號營地時會有大量的冰陡坡,天氣最好時也會颳起6、7級的大風。因而在過去物質裝備較差的年代,登山隊員的各種凍傷大多發生在此地。而在五六十年代,位於8680米處的第二臺階也是登頂的難度之一,想翻越過去,經常要搭人梯。不僅費時,而且消耗體力,容易發生凍傷,但在1975年我國登山隊員在此架起金屬梯後,攀越第二臺階的難度也相對減小。 而對於從南坡登頂的來說,遇到的困難主要集中在6000米左右,在前往一號營地的路途中需要經過非常危險的“孔布冰瀑”。隨時會有冰塔從登山隊員的頭頂墜下,腳下的冰裂縫也是縱橫交錯,是攀登南坡中最危險的路段。 從氣候方面來說,北坡主要受大陸性高原氣候控制,天氣變化非常複雜,早晨還是陽光明媚,下午就會狂風大作。南坡主要受季風控制,但是天氣好壞也分週期。所以攀登珠穆朗瑪峰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從各方面心理物質裝備食物和應急措施。大家覺得還能珠穆朗瑪峰的難度有多大呢?歡迎留言評論。






經典影視放映室


《攀登者》

主演有成龍、吳京、張譯等。

1、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國慶獻禮片,影片講述五十年代,中國跟尼泊爾之間關於珠峰的歸屬之爭以及中國珠峰攀登突擊隊成員第一次登頂珠峰的故事,攀登珠峰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對於攀登珠峰的路線,一直存在著“北坡難南坡易”的說法,原國家登山隊高級教練張祥解釋道,從北坡登頂的難度主要在於從6500米再往上登,接近北坳時地面開始出現冰裂縫,同時還要翻越將近70度的數百米陡坡。然後在登到7790米的四號營地時會有大量的冰陡坡,天氣最好時也會颳起6、7級的大風,登山隊員的各種凍傷大多發生在此地。

3、對於從南坡登頂的來說,遇到的困難主要集中在6000米左右,在前往一號營地的路途中需要經過非常危險的“冰瀑”。隨時會有冰塔從登山隊員的頭頂墜下,腳下的冰裂縫也是縱橫交錯,是攀登南坡中最危險的路段。

4、從氣候方面來說,北坡主要受大陸性高原氣候控制,天氣變化非常複雜,早晨還是陽光明媚,下午就會狂風大作。南坡主要受季風控制,但是天氣好壞也分週期。

5、總之,南北兩坡都比較危險,為登山愛好者致敬!為國家使命感致敬!

ps: 希望大家關注下我的頭條號,謝謝。






梓瑜影視


登山運動是勇敢者的項目,攀登是一項需要勇氣、毅力和堅持不懈精神的探險刺激運動。王石也成功登頂過,自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所以但時隔59年,現由吳京、胡歌、成龍等多個名星出演的《攀登者》,致敬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