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佈】市監查處防疫用品違法案例(第二批)


為保障疫情期間市場秩序穩定,切實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部署,我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主動出擊,從嚴從快查辦了一批哄抬價格、不明碼標價、銷售假冒防疫用品等違法案件,嚴厲打擊了部分經營者的不法行為,堅決助力打贏防控阻擊戰。

市市場監管局公開曝光各地查辦的典型案例,希望廣大經營者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維護防疫用品交易秩序,切實承擔社會責任,做到明碼標價、誠信經營。

案例一

1月29日,通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檢查時發現第一集貿市場水產攤位經營戶邱某在宰殺黑黃色相間蛇,經確認為3條王錦蛇,共計4.29kg。當事人現場不能提供上述王錦蛇的來源、檢疫、購進等相關證明。

當事人涉嫌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相關條款的規定。對此,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經營場所採取了封控隔離措施,並及時將此案移交公安處理,通州區公安局對當事人裁決行政拘留三日。

案例二

1月26日,啟東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轄區內啟東市寧緣大藥房有限公司進行了檢查。

經查,發現當事人向市民銷售3M品牌(型號N90)口罩,該口罩進價為5.5元/個,銷售價格為25元/個,且當事人無法提供該批3M口罩的相關進貨憑證及供應商資質材料。同時,當事人在店內銷售一次性醫用口罩,售價為20元/包,未按規定明碼標價。該局對該藥店庫存的3M口罩依法實施了扣押的強制措施,並將消費者投訴的涉嫌問題口罩進行了協調退款。

當事人涉嫌構成未按規定明碼標價及銷售假冒3M品牌口罩的違法行為。對此,啟東市市場監管局於當日立案調查,將於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三

1月28日,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對南通初夢紡織品有限公司進行了檢查。

經查,當事人於2019年5月,以10萬元的價格從上海某公司以稱重量方式購買家紡廢料——“綠盾”牌PM2.5過期口罩約30萬隻。疫情發生後,市場口罩緊缺,口罩漲價,當事人的法定代表人高某知道消息後,除夕從河南趕回南通,通過拆除外包裝方法隱匿生產日期,以每隻1.5-2元的價格對外批發銷售過期口罩,主要銷往山東、河南等地。

當事人涉嫌構成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對此,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於當日立案調查,將於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案例四

1月27日,如皋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網絡輿情和群眾舉報,對如皋市博愛食品經營部進行了檢查。

經查,發現當事人租用博愛醫院門面房從事食品及日用品經營,其銷售的N90口罩未按規定明碼標價。

當事人涉嫌構成未按規定明碼標價的違法行為。對此,如皋市市場監管局於當日立案調查,擬對當事人作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五

1月29日,海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對海門市佳永製衣廠進行了檢查。

經查,發現當事人加工的帶濾片pm2.5口罩成品1只,有他人廠名廠址的包裝袋497只以及替換用濾片等物品。執法人員依法對上述涉嫌違法加工的物品採取了行政強制措施。

當事人涉嫌構成加工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對此,海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於當日立案調查,將於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歡迎廣大群眾積極監督

發現串通漲價

哄抬價格

不明碼標價

銷售假冒防疫用品等違法行為的,

及時通過12315進行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