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一萬米高空自由落體到大海里會怎樣?

西部全資訊微短劇


答:從1萬米落入大概與從100米落入大海的後果是一樣的~死亡。回答完畢,不謝!


宮正明


結局:必亡

一萬米相當於十公里,從這種高度進行自由落體,顯而易見的是人體下落速度一定會達到終端速度,而所謂終端速度就是指人體在空中所受合力為零的狀態,比如空氣阻力與重力相平衡時的速度。

假設一個人的質量為60公斤,迎風面積為0.5個平方米,阻力系數也取0.5,那麼可以算出終端速度大約是60米每秒,也就是時速216公里,這樣的速度,一直保持到入水,結局可想而知。

實際上根據人體在空中姿勢的變化,迎風面積和阻力系數是個變量,但此消彼長,迎風面積小了意味著終端速度上升,就算你是腳部先入水,也無濟於事;如果迎風面積大了,雖然終端速度小了,但這樣也意味著你的瞬間入水面積大了,你的背部或者胸腹部先接觸水面。

實際上,不要說高空一萬米了,就是三四十米,一旦空中姿勢調整不當,都能要人性命,相關新聞媒體也都會報道過,或者自己去網上搜一搜也行。

從另一個方面,一般槍械射出的子彈,由於動能大,如果不接觸目標物,它是可以飛很遠的,但如果是從水中射擊呢?看下圖

因為水的密度將近是空氣的八百倍,水下射擊,子彈在出膛受到的阻力就是空氣中的八百倍,嚴重削弱了射程。

現在從萬米高空墜落的人,就好比於子彈,在入水的那一瞬間,身體該要承受多大的阻力,骨折是不可避免的,內臟組織就更不用想了,總的來說,和高速墜落在水泥地上沒有什麼兩樣。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首先,不要被網絡或電視上所謂的“高空懸崖跳水”迷惑了,也不要被跳水比賽時運動員優雅的姿態迷惑了,不要以為水是液體可以流動就認為高空跳水不會有致命傷害,更不要以為下落是用腳或手先接觸水面就沒事了!

以上都是錯覺,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感知侷限性造成的錯覺!

假設你可以安全第從一萬米高空落到海面上,結果與落在堅硬的地面上沒有任何區別,會死亡,而且會死的很慘!事實上,不要說一萬米高空了,即使一百米高空落到海面上與一萬米高空落下來也沒有太大區別!

一萬米高空落到海面上的速度大約為60米每秒,如果迎風面積更小,比如你直上直下落下來,速度還可能更快,可以達到90米每秒。如此高的速度落到海面上會瞬間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當然也會給你同等大小的反作用力。

最關鍵的是,由於你速度很快,水面根本來不及擴散,也就是說你帶給水面的巨大沖擊力來不及擴散的周圍的水分子,反作用力全部作用於你身上。這意味著水面其實就等同於堅實的地面,此時兩者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即使你像跳水運動員那樣近乎完美的動作入水,最終也是死路一條,沒有任何生還的可能性!

一個現實中常見的現象能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都玩過打水漂的遊戲,水漂為什麼能在水面上漂很遠的距離,速度很快,在與水面接觸的一瞬間對水的衝擊力產生一個反衝擊力,這個反衝力幾乎全部作用到水漂上,從而讓水漂不落水!

所以,不要說一萬米的高空了,一百米的高空也會死亡。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即使是10米的高度,如果落水動作稍有不當,就很可能會受傷,而如果落水時是平躺的或者趴著落水,即使10米的高度也足以讓你受傷,甚至會受傷很嚴重!


宇宙探索


從一萬米高空跳下,無防護的話先被凍成一根冰棍,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逐漸下落速度加速到300公里/小時左右,此時隨著高度降低,空氣也越來越稠密,空氣阻力作用越來越明顯,下落速度開始變得緩慢,最終落入大海前速度會降到50米/秒。但由於水是牛頓流體,粘度與受到剪切力成正比,所以以這個速度落入水中水與地面一樣堅硬,不過人跳下來時已經被凍死了。不用再摔死一次了


萬里攜酒獨行知天命


在沒有特殊裝備的話肯定無法倖存。

從一萬米高度自由落體,大約3分鐘後就能抵達海面。不過,頭一兩分鐘可能會因為高考中含氧量太少會導致缺氧昏迷。自由落體過程中速度會一直增加,最終會達到其終端速度,之後勻速下降,終端速度跟人的體型和下落姿勢(下落方向橫截面)有關。一旦達到了終端速度,不管下落的高度有多高,速度都不會增加,事實上只要從300多米高空自由落體就能達到終端速度。一個專業的跳傘運動員,從一定高度跳下,其終端速度約為55-60米/秒,即200公里每小時左右,因此也可以認為55米/秒是從一萬米高空自由落體終端速度的最小值。

人類以終端速度撞擊水面與從建築物上跳下撞到人行道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身體一旦接觸水面,將開始以極高的加速度減速,這種突然快速的速度變化所施加在身體上的力是無法承受的,人類身體可承受100g的短時間加速度,但在以終端速度下降的情況下,將達到約300g,沒有人能生存下來。如此巨大的力會導致大量的內出血,對器官造成致命的傷害。

事實上,人類極限跳水的高度還不到60米高,比如2015年Laso Schaller以58.8米的高度跳水,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他的自由落體時間為3.58秒,落水前的速度為123公里/小時,即使是極限運動員在高空跳水過程中都經常性受傷。

金門大橋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自殺地點,每兩週就有一次跳橋事件發生,從橋的最高處跳下的人距離舊金山灣水面75米,墜落的衝擊力足以殺死超過98%的跳橋者,自1937年金門大橋建成以來,估計已有超過1700人從金門大橋上跳下,只有25人倖存。


科學閏土


一萬米的高空,風很大,臉皮都會被吹變形,想不死的話,你就把嘴張開,然後風就灌入你肚子了,你瞬間就變成了個氣球,你就在空中飄啊飄,這樣會極大程度減少你下墜的速度,但此刻你不要放屁,因為你一放屁,氣啊,屎啊,就全從屁眼了漏出去了,也要緊咬牙關,不讓肚子裡的氣會從嘴裡冒出來,以為下降的速度下來了,在空中這段時間,你可以做兩件事,第一,用最快的速度寫遺書,第二,想想功夫裡最後周星弛那一招從天上飛下來,如果能快速學會,落到說裡不僅不會死,還會炸死很多魚🐠。


歸良田


如果剛好落到正在航行的美國航母上,可以把航母擊毀;如果剛好落到正在覓食的鯨魚上,可以把鯨魚擊殺;如果剛好落到海中的小島上,可以把小島炸沉……總之,從萬米高空落下,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氣吞山河,勢不可擋


道聽途說牛散人


如果一個人從一萬米高空落入海中,如果不發生意外情況,比如說砸中雁群,被其阻擋緩衝一下,這個人生還的可能性為零。

在理想狀態下,這個人是自由落體,萬米高空下的速度等同於出膛的炮彈。在有較大風速的情況下,當重力與浮力均衡時,他可以勻速下降,但恐怕此時的速度也己很驚人!

已經發生了許多事件,人在三十四米高處跳下,如果沒有掌握好平衡,九成會被海水拍成重傷甚至死亡。為什麼高臺跳水僅僅定到十米,就是害怕發生這種意外!

因此萬米高空掉入海中,幾乎都會成為“烈士"。



行雲流水1437995



假設一個人沒有降落傘從高空(比如10000米)從飛機上摔下海中,他應該變成什麼樣的形狀。 從我閱讀的關於這方面的零碎資料中,我瞭解到,一旦你達到自由落體撞擊水面的最大速度,由於其不可壓縮性,將類似於撞擊混凝土,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致命的。撞擊不僅會打碎骨頭,還會造成大量內出血,我懷疑你是否還活著淹死。

即使假設最小落水速度為100公里/小時,並且能夠交叉雙腿並首先進入水中(減少衝擊減速),你的死亡也將由腿部、脊柱、頸部和內部脫臼造成的巨大創傷造成。如果你足夠幸運地活下來,你需要立即接受緊急護理,才能活幾分鐘以上。腦震盪、脊柱壓縮骨折、內部組織撕裂和大量骨折將是這種墜落造成的最小傷害。



可以說,通過展開手臂,手臂和腿在平行於地面的平面上展開,來最小化你的最終速度。有些衣服可能有幫助,但需要一些技巧來保持姿勢。 在最後一刻蜷縮成炮彈的姿勢。 波浪越大越好,這樣你就能以正確的角度擊中最大波浪中最高、泡沫最多的部分。這可能也需要一點技巧。 但你可能潛的過深而淹死。


10000米相當高,假設這個人可以在完美的位置入水,但生還的機會幾乎為零。我想象這個人將會把入水到50米多深,肺被壓碎,不再漂浮。當大腦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時,心跳會變得很慢,可能會上患氮麻醉症,忘記呼吸,結束了。我也希望有泡沫/洶湧的大海。如果沒有空氣,水是極其堅硬的,儘管你會以最大的速度撞擊水面,但在適當的條件下,水面可能是你所撞擊最柔軟的部分,而如果它是平靜的,肯定是最堅硬的。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從一萬米的地方落入大海和落入地面的結果是沒有什麼差別的,都是會死亡。


我們都玩過打水漂的遊戲,大家也都知道自己觸手的力度越大,水漂的速度也越大,這樣水漂就會在水上面漂出更遠的距離。水漂在快速運動的時候,即便接觸水仍然會像接觸地面一樣被彈起。而且水漂的速度越大,彈起的越高。我們小說裡面的輕功水上漂 也是將就的一個快,快的話踩在水上也如履平地。這些案例都說明,一個具有很大速度的物體接觸水面時,他會受到一個巨大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足以支持它不落入水中。

同樣的,一個人從一萬米的高空落下,那麼他會經歷一個自由落體的過程,其速度會越來越快。不過,由於空氣對高速運動的物體而又巨大阻力,所以這個人最終並不會無限加速下去。空氣的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估算一下,一個體重120近的人落入海面是速度會達到恐怖的60米/秒。這個速度下,水對於此人來說,和地面對於此人一樣。根據阻力公式:

其中,c是阻力系數,p是密度,A是接觸面積,v是速度。

由此可見,由於水的阻力系數和密度都比空氣大得多,所以人在接觸水的瞬間,會產生一個巨大的阻力,阻力大小比接觸地面也小不了多少,而這個阻力對於人來說就是壓力。此壓力足以導致人體內臟受損,從而直接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