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功而掌权的晋朝,你怎么看?

我想养猫捉老鼠


这是天星,宋朝开国之君赵家兄弟有何功劳。特别是赵匡玉。但人人夸宋朝强盛,而撑了几百年基业。


老来红47


“无功而掌权的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有一次举行祭祀结束后,他远眺皇陵,感慨地问身边叫刘毅的校尉道:“你认为,我可以跟汉朝的哪一位皇帝相比?”

刘毅立刻回答道:“汉桓帝和汉灵帝。”

这两位是东汉末年最昏庸的皇帝,大臣们以为晋武帝会龙颜大怒,谁知他只是笑着说:“我虽然不能跟尧、舜一类的圣君相比,好歹能够做到克勤克俭。我还灭掉吴国,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也比桓帝和灵帝强吧?”

可见晋武帝不同意“无功而掌权”的说法,那我们先看他到底有功没有,再说晋朝。


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是心狠手黑的角色,并且疑心极重。

他统率魏军在祁山与诸葛亮对峙,打败蜀军,从而得到曹操信任,便成为手握重兵的大臣;然后他杀死曹爽兄弟,夺曹魏政权;这期间他假养病真观察,发动政变清除异己。

司马懿死后,他儿子司马师把持朝廷,另一个儿子司马昭也握有重权。这两兄弟得其父真传,今天让人脑袋搬家,明天又绑一人改日宰杀,最后杀死了傀儡皇帝曹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尽管如此他当皇帝的梦想还是破灭,得病死了。

于是,他儿子司马炎上场表演,并亲自指挥消灭吴国的战役,统一了中国。

如果先人路铺不好,司马炎统一中国是有难度的,可他若是平庸到极点,一盘好棋也会下坏。所以,晋朝可认为是司马家祖孙三代合力所建,司马炎完全无功说不过去的。


八王之乱

但也是司马炎亲手葬送了晋朝。

他开国建朝后,总结出魏晋间帝位的变更,多通过宫廷政变来实现,而能成功的重点则是魏朝各王徒拥虚名。

于是晋武帝司马炎认为,杜绝帝王孤立无援的情形,只有用分封皇室子弟的办法,好令其为己所用。他一口气封了二十七位同姓王,期望他们成为朝廷的可靠力量。

我以为,当晋武帝定下如此国策,便给外族入主中原打开了大门,为什么呢?

晋武帝给封王的皇室弟子们,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以及任免地方官员的权力,但他们“得陇望蜀”,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同姓王之间为土地、权力相互开战,本已使西晋政权很不稳固,加之晋武帝不如楚庄王福气,家有贤妻。

他的皇后贾凤兰不恪守本分,父女合谋掌握了国家大权,让皇室子弟的战争升了级。

诸王之间相互残杀,造成西晋的社会经济衰落,人民大量死伤和流亡,整个国家摇摇欲倒。历史上把诸王混战的这十六年间,称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给西晋的带来了灭顶之灾。

胡人乱华

皇家内战,百姓遭殃,也有坐收渔利之人。

此时北方的贵族按赖不住,跳出来反对晋朝,成立了刘汉王朝。其皇帝刘聪现实命人追杀晋军数万人,而后有攻打西晋都城洛阳,洛阳军民奋力抵抗还是以失败告终。

洛阳失陷,晋怀帝落入敌人手中,刘聪又命人放火焚烧了洛阳。

随后,各地少数民族纷纷来侵,西晋百姓为避其战乱,只得往西迁移到安全地方,北边成为胡人的生活区。

后来西晋灭亡,胡人们入主中原、割据政权,中国开始了历史上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


俗话说;“万事皆有缘”。

晋武帝分封同姓王即是源头,由此才出现日后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以及五胡十六国时期,同时这也是外族入主中原的首例。

所以我说也是晋武帝葬送了晋国,原因即如此。


果笑


曹魏的帝王享乐主义远大于奋斗统一愿景,造皇宫选美女不惜民生,已无能力无毅力使国家一统而让司马家上位无可厚非,后期又心思不正不考虑国家安定传位不传成年的皇亲却给了小儿帝位,这是极不负责的自私做法,被有统一能力责任感的司马家取代对中国有大利。只是司马炎后期也犯了传位傻子儿子自私做法,置国家安稳于不顾导致司马八王发生内战后五胡乱华中原涂炭,北方沦陷人民丧乱为两脚羊亡国奴,司马家有不可推缷的责任以法律审判可诛三族以正国民。而以儒家思想来看司马家没打天下却篡位,得国不正,又不能使国家稳定安康长久给后世立了极不好的标杆,使后世王朝帝王君臣有不信任感,朝掌上争权夺利更为残酷不法,对中华文明有巨大伤害。


喝咖啡睡不着


我字多,看我!

宁说三国不说晋”这是人们对于晋朝的评价,晋朝统治的时间长达一百五十五年,在历史上也是偏多的一个朝代,其中共传有十五位皇帝,可以说比秦朝、隋朝和元朝这些朝代要好的太多。

但是这样一个存在周期不短的国家在历史上存在感却是最低的,并且后世对其的评价也是非常的不好,在谈论历史的时候也是有意的避过晋朝这个朝代,这是为何?

这是我的观点:

篡权谋位,得国不正

晋朝跟秦朝、汉朝、唐朝一样都是少数可以大一统的朝代,但是为何秦朝这些朝代的历史让我们敬仰?原因无他,这几个朝代的大一统都是通过自己国家的努力一兵一族打下来的,反观晋朝,完全就是通过阴谋才得以建国。

晋朝的开国奠基者司马懿,就是一个典型的小人形象,在位期间一直隐忍,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通过自己命长的优势成功熬死了魏国三位皇帝,最终通过阴谋篡位。

此过程虽然不费一兵一卒,但是这样的行为在现在看来是为人所不齿的,晋朝也有了无功而掌权这样的称呼。

祸乱天下:八王之乱、五胡之乱

王夫之:“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

晋惠帝司马衷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痴傻皇帝,著名名言“何不食肉糜”就是出自他的口中,百姓闹饥荒,下属向其汇报,司马衷就说“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不仅仅是皇帝痴傻,还有当时的皇后贾南风丑人多作怪,因为司马衷不懂得管理朝政,所以就将大权全部交给了自己的皇后贾南风,贾南风也没有愧对司马衷对自己的信任,通过善用职权,处决了当时的宰相,并且秘密杀死皇太后。

恰巧的是,晋朝又恢复了分封制,也就是说当时外派出去的各位诸侯都有非常强大的势力,关于皇后的所作所为自然引起了当时在外地的皇室子弟不满,接着就造成了为抢夺中央权力而爆发了为期七年的八王之乱。

这八王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最终的获胜者是东海王司马越。

五胡之乱

在八王之乱后虽然最后及时的停止,但是这段时间的来回征战并且还是晋朝内部的争斗,造成晋朝一时间国力衰弱,经济落后,这让当时在塞外的游牧民族抓住机会进攻中原,并且一时间攻势迅猛,行为跟晋朝对峙的场面,这段时期又被称之为“中原沦陷”“永嘉之乱”等,可见黑暗。

这其中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羌族、羯族、氐族;实际上当时并不是只有这五个民族,还有陆陆续续其他民族参加,但是以这五个大族为首。

因晋朝的无能,中原被五胡占据,这段时间是中原遭受磨难最严重的一次,可以说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次,人口数从原始记载的四千万到最后变至四百万,可见胡人的残暴。

衣冠南渡,政权南立

在历史上中原都是政权的集中地,只有三个朝代经历了“衣冠南渡”也就是将政权从中原被迫转移到了南方。

这三次分别是:晋朝五胡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靖康之难后

因为胡人在占据中原之后胡作非为,但晋朝却无力管制,并且害怕受到威胁,这才造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衣冠南渡”,在政权转移到南方后,当时的骠骑大将军王导联合当时的江东大族,帮助司马睿重新建立晋朝,史称“东晋

在司马睿称帝之后,历史就进入了下一个章节,开始了南北朝时期。

帝王无能、大臣昏庸

看晋朝历史,你会发现后面继承的国君都是一些无能之辈,从开国之君到最后的亡国之君,并无多少英明之人,不仅仅是国君就连下面的大臣也是追求奢侈之风。

就比如晋朝的开国之君司马炎,在位期间不仅没有制止这种风气并且还大力的支持,所以当时就会有这样一个局面,整个国家的人不是在想着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展国力让自己更加强大,反而是思考用什么方式炫富更胜出别人一筹。

历史上出名的王凯石崇斗富就是发生在晋朝,并且这一行为得到了大力的支持,整个国家的斗志都被消磨得一干二净,哪里还有什么心思管理国家,只能任由其灭亡。

总结

一个国家的兴亡更替不仅仅是国君的责任,也是众大臣的责任,但是到了晋朝这个时期,都好像事不关己一般,最后就造成了晋朝的灭亡,由此可见,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不要贪图享乐,这晋朝就是我们得前车之鉴,望大家谨记!

以上资料来自《读通鉴论》、《二十四史·晋书》

我是文青,如果觉得不错,原创不易,关注、点赞这些随手之举就是您对文青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谢谢您的阅读。


文青聊史


一塌糊涂!一地鸣毛!石崇比富,腐朽透顶,仅仅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泰民安的幸福


个人认为晋朝对中国历史贡献是很小的,靠着司马懿的阴谋诡计上台,最后又来个内斗导致外族大规模毁灭汉族,毫无定国安邦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