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道医学|道家秘传疏肝第一穴:玉堂


武当道医学|道家秘传疏肝第一穴:玉堂

玉堂穴名释

玉堂穴,《灵枢经》名为玉英穴,位于任脉膻中穴直上一点六寸。

《针灸甲乙经》:玉堂穴主"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玉堂主之。"

武当山著名道医祝华英道长以玉堂穴为疏肝解郁之主穴。何以故?《灵枢根结第五》:“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玉堂为肝经之结穴,所谓结穴者,为经脉最上端之穴位。故取此穴,可以提升肝经之气上达,而有疏肝的作用。

玉英穴位于两肺之间,又名玉堂。玉者,西方金也,玉出于石,为石之精气所生,石中有矿,可提炼五金,故金、石、玉者,皆属五行之金。堂者,殿堂也,以此穴为肺金之气所居,故名玉堂。

辛可疏肝

既然此穴为肺气之所聚,主治肺气不宣,何以又能疏肝?《素问脏气法时篇》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气郁滞不得疏泄升散,当以辛味补之散之。

辛,五味之一,西方肺金之味,辛入肺,可宣发肺气。凡肝郁,容易导致气机郁滞不畅,故取辛入肺,调畅疏发一身之气也,以肺主气,凡气之运行失调,皆可从肺治。

临床上,诸多情志不畅、肝郁气滞之患者,多喜叹息,叹息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也,以缓肝气之不舒,呼出胸中不畅之郁气。而呼气者,为肺经宣发之功也,其宣发之功与辛味疏肝同理也。

从临床疏肝理气的药物气味来看,香附子、木香、川芎、姜黄、玄胡等也都具有辛味。关于柴胡,疏肝利胆,苦而微凉,但陶弘景言古人爱吃柴胡苗,以其气味辛香,故喜食之。

玉堂穴功能

传统上玉堂穴多用于主治与西方金太阴肺与阳明胃相关的疾病,如《针灸甲乙经》:玉堂穴主

“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玉堂主之。”

从临床总结此穴有疏调肝经气机、宽胸理气止痛、宣肺止咳平喘、兼清胃止呕的功效。

“胸中满”者,一为肺气不宣胸中满闷,二为肝气郁结之胸肋苦满,凡此二者,皆气机失于宣发;

“不得息”,息者,呼吸也,肺失宣发,故呼吸不利;

“肋痛”,凡胸肋胀满疼痛,多肝郁气滞也;

“喘逆上气”,亦肺气不宣;

“呕吐烦心”者,阳明胃经之热扰胸隔也,阳明胃经从头下行胸中,胃经有热结聚胸中,故心烦呕吐。如果以任督二脉为圆周,玉堂正好位于西方阳明燥金地界,故阳明有热,可取玉堂穴。此穴可宣发太阴肺气,而太阴与阳明,为西方燥金之阴阳表里也,故玉堂宣发肺气的同时自能和降阳明,此太阴升则阳明降之理。

玉堂疏肝配穴

临床经常见到 有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出现明显的惊恐症状(《灵枢本神篇》: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同时伴有严重的濒死窒息感,即玉堂至天突穴部位出现气机堵塞,导致呼吸不畅,出现胸中满闷不得息,此为肝郁气滞影响到了肺主呼吸,说明肝气的郁滞的确可以影响肺主气的功能,临床见此症状,可以玉堂配伍天突穴、内关穴同用。

然欲升肝经,当先降胆经,此肝胆经之太极对立升降也,故玉堂疏肝理气可配伍胆经足临泣、丘墟穴使用,此二穴有利胆下气的作用,临床往往无往而不利,效果立竿见影,临床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肋满闷、口苦、喜太息等症状,以及情志不畅导致的郁闷多愁善感、紧张焦虑生闷气等症状。


武当道医学|道家秘传疏肝第一穴:玉堂

玉堂为肺金之气所聚,虽有疏肝之功,但主要在于调畅肝经之气,作用于肝经气分,如若气滞不能行血导致血瘀,祝华英道长常配伍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同用,共奏疏肝行气活血之效。

喜欢本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