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尹和开封府知府是什么关系?

水生55635132


那位说二者一样的可是大错特错了。虽然都是开封府的长官,但是级别完全不一样。要规范一下说法,宋朝有开封府尹,但不存在开封府知府,只有“权知开封府事”,这二者有很大区别。明清有开封知府,没有开封府尹,府尹级别要高于知府。这个要一步步解释了。

一、宋代府尹只有五个地方有,并且不常设,只有亲王、太子担任长官时,才称府尹。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前曾为开封府尹,后此职务只能由亲王、太子担任,不常设)

尹,最早属于郡一级但级别高于郡的地方行政区划,也用来称呼该地高级地方官。只有国都所在的地方才能称尹,别的地方都没资格。比如汉代,长安所在地京兆地区称京兆尹,长官也叫京兆尹,后来东汉定都洛阳,洛阳所在河南郡改称河南尹,长官也称河南尹。其他郡长官只能称太守。晋朝东渡,就把新国都建康所在的丹阳郡长官丹阳太守改称丹阳尹。所以到了宋代,也是延续这个称呼,国都为开封府,称东京,另外还有四个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一带)。这四个府的长官称府尹,其他府没有这个职务。并且府尹不常设。到了南宋,国都成了临安府,就又有了临安府尹。这五个地方,只有亲王、太子等担任该地长官时,才称府尹,其他人不行。比如太祖赵匡胤时弟弟晋王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后来开封府尹这个职务几乎成为皇位继承人专属。

二、宋代官职差遣分开,一般处理各府事务的为“知某某府事”,这是一种差遣,不是正式官职。

(包拯不能担任开封府尹,只是做过权知开封府事)

既然几个府尹不常设,其他府又不能有府尹,那各府事务由谁来管呢?其实,宋代有一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简单来说官用来寄禄,说明你的组织关系及拿哪个级别的工资;职代表荣誉头衔;只有差遣才是你真正做的事情。宋代地方官都由朝廷直接委派,这些官员真正的官职在中央,而冠以“权知某某府事”的差遣,到各府处理政务。我们以著名的包拯为例,他没有做过开封府尹,那个职位必须是太子或者亲王,包拯没资格的。他甚至不能正式做“知开封府事”,因为开封府太重要了,所以只能加一个“权”字,表示暂代,临时委派(其他府可以有正式的知某某府事)。包拯在嘉祐元年十二月获得“权知开封府事”的任命,而他的正式官职实际上是“右司郎中”。次年三月到任,嘉祐三年六月离任,升为右谏议大夫(官职)、权任御史中臣(差遣)。

三、明代以后,知府成为正式官职,国都长官称府尹,开封府只有知府,没有府尹。

到了明朝,知府不再是一种差遣,成了正式官职。这时候,开封府就有了开封府知府。府尹这个职务在明朝也有保留,但只有最初建都的应天府(南京)、后来迁都的顺天府(北京)有府尹,其他府长官都为知府。到了清代,由于起于关外,所以把老家辽阳府称为奉天府,设府尹,清代是顺天府尹和奉天府尹两个。由于开封府在明清都不是国都,所以就只能是开封府知府了。明清府尹为正三品,知府明代初为正四品,后降为从四品,延续至清代。


伊耆角木


宋代。京都设在东京,东京亦称:汴京,汴梁,开封(现在开封市)

。开封府是朝廷司法直辖衙门,开封府尹是朝廷一品大员,仅次于大理寺正卿。北宋仁宗皇帝(赵桢)年间的开封府尹是,龙图阁大学士包丞录开封府尹事。

。开封府与一般知府衙门的差别很大,知府官衔只有四品官,开封府尹是在朝官(每天要上朝),知府是地方官。


老龚166916589


感谢头条平台给我回答问题机会,

汴梁,简汴,又称东京、汴京,是北宋的首都,是开封在元明两宋时代的称呼。

开封府,位于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

换句话汴梁就是宋朝的首都,开封府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包拯任过开封府尹就相当于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开封府尹同比其他府尹级别较高、一般是从一品或二品官衔,若为“储君”担任,则为一品官衔。任开封府尹者,多为事实上的储君。


柒集168


开封府尹就是开封知府

看到这个题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包青天包拯了,“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在宋朝开封是当时的首都,开封府尹就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天子脚下的京官。电视剧里的开封府尹包拯又手握多种特权比如皇帝御赐御札三道和御铡三刀,每次出巡还都是代天巡狩,如朕亲临,可以先斩后奏,正因为这些,开封府尹要比地方府尹级别高上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