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所、复旦研究员《自然》发文:新冠病毒与SARS高度相似

2月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研团队的两篇研究论文,对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介绍,其中最早的论文提交于1月7日,从提交论文的时间来看,再次说明了时间就是论文的生命线!

武汉病毒所、复旦研究员《自然》发文:新冠病毒与SARS高度相似

一、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Nature》上发文,证明新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高度相似,病毒源于蝙蝠,病毒爆发中间动物未确认。

2月3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的研究论文“肺炎的爆发与一种可能起源于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关”(Pneumonia outbreak is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coronavirus of likely bat origin),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周鹏研究员、杨兴娄副研究员和金银潭医院的王先广医生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石正丽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分析了7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样本,其中6人为武汉海鲜市场内的工人,研究者发现在其中5名病人身上获取的全长度基因组序列彼此之间几乎完全一致(相似度超过99.9%),与SARS冠状病毒有79.5%的序列一致。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该病毒序列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相似度高达96%,表明蝙蝠可能是该冠状病毒的来源。不过来源和直接来源可能并不相同,对于此次新型肺炎爆发的直接传播动物尚待确认。

武汉病毒所、复旦研究员《自然》发文:新冠病毒与SARS高度相似

本文于2020年1月20日提交至《自然》杂志,1月29日被杂志收稿,2月3日在线发表。

二、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介绍,基因组分析显示,该病毒与此前在中国蝙蝠体内找到的一组SARS样冠状病毒密切相关。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张永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一种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新型冠状病毒”(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2月3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这篇文章研究了一名41岁的男性海鲜市场工人的病人,病人在2019年12月26日在武汉一家医院住院,表现出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包括发烧、胸闷和咳嗽,通过多种治疗病情没有改善,通过基因检测分析,与SARS病毒最相似(89.1%核苷酸相似性)。

本文于2020年1月7日提交至《自然》杂志,1月28日被杂志收稿,2月3日在线发表。所以时间就是论文的生命线!

武汉病毒所、复旦研究员《自然》发文:新冠病毒与SARS高度相似

说实话,复旦大学研究人员的这篇文章透露了更多的信息,至少在1月7日就将文章投递了杂志,而那个时候,社会还处于正常运转、安心过春节的话语之中。因为既然说明新型病毒和SARS病毒相似,那就肯定具有传染性,SARS病毒没有传染性估计没有人会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