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囧媽」,我想到了蘇明玉,那個被父母放棄的成功女人

導語:電影《囧媽》在春節期間熱映,有人看到了[囧]系列的後續無力,有人吐槽電影不夠喜劇,我卻被電影中的溫情打敗。

看完電影「囧媽」,我想到了蘇明玉,那個被父母放棄的成功女人

《囧媽》電影海報

對比徐崢導演[囧]系列的前幾部作品,《囧媽》的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

很多看過電影后的觀眾紛紛吐槽:總是一成不變的中年老男人家庭瑣事的老套路,卻越來越不搞笑了。

誠然,《囧媽》並不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甚至有人預測,如果是在院線上映的話,《囧媽》的票房不會超過20億。

徐崢導演自己在採訪中也說過,自己想要往文藝片方向發展。他坦言,自己最想和婁燁合作,但怕人家看不上。婁燁是誰?中國內地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執導過《推拿》等多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

眾所周知,在中國,文藝片的票房一向不高。

套路老套,但故事動人

《囧媽》被觀眾詬病的一大原因,是套路老套。

小公司老闆,中年老男人,家庭生活變故,婚姻不幸……這一切,都是[囧]系列的鮮明標籤,一成不變,觀眾們表示已經看夠了。

甚至喊話:"徐崢,你能不能有點新意?"

作為一名並不資深的電影迷和資深的文學愛好者,拋開套路不談,我卻被電影故事本身和它想要傳達的態度感動了。

看完電影「囧媽」,我想到了蘇明玉,那個被父母放棄的成功女人

徐崢

明明是一部講述中年老男人生活的電影,我這個90後竟有些感同身受。

《囧媽》裡徐伊萬,一面和老婆鬧著離婚,一面和母親鬧著矛盾。他夾在兩個矛盾之間,似乎總在做著選擇,卻收效甚微。妻子去了美國,母親獨自踏上去往俄羅斯的火車。

是徐伊萬自身做的不夠好嗎?是的,但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從小接受的畸形家庭教育。而且很抱歉,這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正是我們中國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

徐伊萬是單親家庭,徐母一直把他當作孩子看待。表現方式是溺愛,更是控制。

比如在電影中,即使剛剛吵過架,徐母還是會不斷喂徐伊萬吃各種水果。徐伊萬在工作,徐母就親自把水果、食物喂到徐伊萬的嘴裡,不管徐伊萬樂不樂意。

當母子倆在餐廳就餐時,徐母一面問著徐伊萬紅燒肉好不好吃,在得到徐伊萬肯定之後,又收起了餐盒,並義正言辭的告訴他,我這是在幫你管理自己的體重。

這不就是控制嗎?雖然是假愛之名義。所以,徐伊萬才會在憤怒中喊出,"我不是你的寵物!"

看完電影「囧媽」,我想到了蘇明玉,那個被父母放棄的成功女人

《囧媽》電影片段

想想看,現實生活中,你的父母對你,或者是你對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是這種樣子?

一面斥責著自己的孩子,一面又唯恐他渴著餓著。這難道不是愛嗎?是愛呀,可是過了。

因為這種愛,作為孩子的我們,可能並不喜歡。

從小到大,我們的一切都被父母安排的好好的:該上什麼樣的學校,該學什麼樣的課程,該有什麼樣的愛好,畢業後什麼時候結婚。我們,沒有選擇。

父母勞心勞力,卻讓我們感到窒息。

父母感到委屈,我都做得這麼多了,孩子為什麼總不理解我們的苦心?是呀,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喜歡呀!

這還是家庭條件不錯的家庭,如果是條件一般的家庭,造成的結果可能更可怕:孩子從小學到大學一直被安排著,畢業後家庭無力支持,突然間讓孩子自己去闖,孩子很容易被巨大的生活壓力壓垮。

你沒有給孩子適應生活的機會,就別怪孩子灰頭土臉。你在羨慕鄰居家的孩子那麼有本事的時候,也請反思下自己,是否給予過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

看完電影「囧媽」,我想到了蘇明玉,那個被父母放棄的成功女人

還記得《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嗎?

看過《囧媽》,我不禁想起了2019年的開年熱劇《都挺好》,一部同樣講述中國家庭關係的電視劇。

電視劇以"都挺好"為名,卻展現出了夫妻不和、兄妹衝突、巨嬰啃老等種種醜陋的家庭現象。究其原因,難道不是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嗎?

蘇母重男輕女,蘇父是個軟蛋和"妻管嚴",不敢在女兒受到委屈時挺身而出,甚至在子女面前總是展現出唯唯諾諾的姿態,子女看不起他很正常。

被寄予厚望的大兒子蘇明哲是個"雲孝子",嘴上總是以家族利益為重,定居美國,卻難孝順父母;最被寵愛的二兒子蘇明成是個"啃老族",高不成低不就,卻是隔三差五從父母跟前騙錢,還美名曰自己是想多陪著父母。

反觀最不受待見的老三蘇明玉,早早輟學,外出拼搏,闖下了一份家業。母親的葬禮完全出資,仍被二哥罵是"白眼狼",還遭到二哥的毆打重傷。

看完電影「囧媽」,我想到了蘇明玉,那個被父母放棄的成功女人

《都挺好》,給我們看到的是,錯誤家庭教育下,生活的一地雞毛。

電視劇最後是以蘇家大團圓為結束的,而小說的結局更現實:蘇明哲回到了美國;蘇明成成了網絡寫手消失於眾人視野;蘇明玉承擔起了照顧蘇父的責任,但決心再不與蘇家有過多瓜葛。

"父母將罪惡和仇恨傾注於胚胎,她是開放於陰暗家庭的罪惡之花"。(《都挺好》)

比起《囧媽》,都挺好的結局更加殘酷,但這都是錯誤家庭教育下的苦難。溺愛與偏愛,都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難以磨滅的巨大影響。

你會說,大多數中國家庭教育不都是這樣嗎,難道就沒有好的例子嗎?當然有,但你不能將孩子的未來,寄希望於一個不可捉摸的概率。否則,問問自己,你是真的愛孩子嗎?

看完電影「囧媽」,我想到了蘇明玉,那個被父母放棄的成功女人

狐沐說

《囧媽》和《都挺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家庭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

費孝通在《江村經濟》中說,"父母和子女,夫和妻這兩種關係是家庭組織的基本核心。"所以,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最重要的是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與父母和孩子,重要是溝通和表達。

作為70後的父母,不妨主動給孩子打個電話,問問孩子的近況。不要相信孩子一切都好的"謊言"。孩子需要的,可能就是你的一句鼓勵和關懷。同時,不要再試著催促孩子結婚、生孩子,相信孩子,在合適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去做。

而作為90後的我們,也正在漸漸地為人父母,我們會更重視家庭教育,但要注意選擇科學的方式。我們是過來人了,會知道有時候,給孩子更多保障,比直接干預孩子生活更有效。


《囧媽》《都挺好》

《都挺好》:一地雞毛的生活,該何去何從(蔣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