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

吉祥如意4787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行走的人,伤心难过。

碑文,是对祖先的缅怀;碑文,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以写,祖先的一生,可以写,对先辈的思念,可以写,我们的心愿!

如果文采好,自己写,文笔不行,找人代写。

清明 祭家翁

飞鸟满山林,奇石遍地走。远望山成岭,近看树成林。祖先长眠地,福禄万年长。家族此时兴,子孙世代昌!

飞鸟遍布山林,奇石满地遍布。远看山成岭,近看树木成林。祖先埋葬的地方,福禄绵延万年。家族从此兴盛,子孙世代昌盛!

作者曹玉辉

笔名山野第一人

所有作品,均为原创,欢迎转发,盗用必究!


农民诗人曹玉辉


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

给逝者立碑写祭碑文,有很大的意义。一是起一个标记的作用,让后人知道坟在哪里,找到墓碑后,一看碑文就知道是自己家的坟。二写祭碑文是后人对逝者的缅怀,简捷概括逝者的一生。三是用文字记录辈份传承,以方便后人核对。四是给后人一个固定的祭拜先人的地方,一到清明节就知道要到这里来祭祖,起到一个情感寄托的作用。可见立碑写祭碑文意义还是很深远的。

那么怎么写祭碑文?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各个地方的祭碑文写法可能不完全一样,最简捷的写法就是直接写“×××之墓”或“×××千古”,然后把子女的名字和时间写上去,公墓的碑文很多是这样写的,再放一张逝者的相片上去就可以了。

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写法就不是这样的了,我们这边是属于南方桂林地区,现在就把我们本地的写法说明一下。

一、祭碑文必须是竖写,分成五个部分。一是逝者的出生地、谁家的孩子、出生的时间和去世的时间。二是逝者的子女名字。三是逝者的主碑文。四是侄子侄女的名字。五是立碑的地点、坟的坐向和立碑的时间。

二、记住所有的文字一律竖排写,而且是从右到左排例。最右边一排写逝者的出生地,可以写父亲是谁,及在哪里生活后来又迁居到哪里。可用这样的格式“吾父系×××村×××之子后搬迁到×××”。接着写“原命生于××××年×月×日×时,殁于××××年×月×日×时”

三、再接下来写子女的名字,写法是“有几男几女”,再写子女名字“孝男×××,配偶×氏,孙×××,孝女×××婿××x外孙×××。

四、中间一排大字是写逝者的,写法是“清故×寿显考×公讳××老大人之墓”,如果逝者是女性,写法是“清故×寿显妣×门×氏老孺人之墓”。注意这里,过逝者去世时的年龄,如果41-50写艾寿,51-60岁写周寿,61-70岁写稀寿,71-80岁写耋寿,81-90岁是耄寿,90-100岁写期颐,这个要规范写。去世时在哪个朝代,在明朝就写"明故",在清朝就写"清故",在现代就写"公元故"。如果是夫妻合葬墓,可参考插图3来写。

五、过来左边就是写侄子侄女的名字了,写法是“侄男×××配遇×××侄孙×××,侄女×××侄女婿×××,侄外孙太远了就可以不写了。

六、再过来左边写葬在这个地方的地名是什么,坟的坐向是什么,立碑的时间是什么。写法是“卜葬地名×××立×山×向,公元××××年×月×日×立。

以上写祭碑文的格式各个地方还有些大同小异,但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大方面。需要提一下的就是,有一些地方还会在碑的两边柱子写上对联,在碑帽上写上横批,这样看起来就显得更庄严、大气,也会显出特色来。






易之福慧讲堂


给逝者立碑,能表达出对逝者的缅怀,与对逝者的尊敬,表明逝者还有人能记得,不至于变成无主荒坟。而有一些人去世后,家中一些亲友会对其一生做个总结,形成碑文,刻于碑上,让更多的人了解逝者。可是对于碑文的写法,往往捉襟见肘。铅华来给几个建议。

是否有必要为逝者写祭碑文。

逝者一生若是光宗耀祖,有功绩,那有

碑文肯定有彰显意义的,好让后世子孙学习、瞻仰。而比如逝者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也可以简单写几句,但铅华就觉得没什么必要了。若确实是作恶之人,于亲友不善之人,更没有写的必要了。

内容怎么写为好。

若真要写,铅华建议内容一定要属实,可适当多写积极向上一面的,毕竟我们传统意义的碑文,目的是要褒扬逝者的。但一定注意,不要过多溢美之词,毕竟这碑都是相邻、亲友才得见,太多过誉之词,会让人觉得可笑。虽然会说,这是立碑者对逝者的一种看法,可是这种看法还是要让别人评价的,若只是自娱自乐,那有什么意义。

写碑文需要准备什么?

  1. 写碑文,也无什么必要准备的,若是立碑者自己文采飞扬,可以自己执笔。若是自己拿不下,就得请有文笔之人来代笔,自己把想表达的东西,说给执笔者,让执笔者润色。或者自己也可以看看古时候的一些出彩的祭文,那种无以言状的苦,还是很受用的。碑文内容一定要简练、达观,不能啰里啰嗦,喋喋不休,这样会让人味同嚼蜡,适得其反。

  2. 写碑文,要符合当地风俗,刻在哪里?如何刻?是否有固定的言辞。符合风俗最好,毕竟移风易俗是首要的,鹤立鸡群,总有些不合适。

  3. 碑文内容,得要逝者儿女一致通过,不能站在自己角度去撰写。毕竟立碑者,是全部儿女,并非一人,尽量满足大家的意思。

其他表现形式。

碑文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为一句话,几个词,一首诗。得根据立碑者的喜好来确定,并非得确定为一篇文章。因为各种表达方式,都有各自的语言优势。哪个能达到简练、中肯、直白,哪一种表现方式则为上选。

以上是铅华的一些建议,不足之处,请关注私信铅华,我们一起讨论。


白铅华


说一说老家碑文的内容。

碑分碑座,碑柱(二面两根碑柱,把大理石碑堂夹在中间),碑帽和碑堂五部分。

一、在碑堂最上面,横着刻写坐山与朝向。(如:艮山坤向四个字)

二、在碑堂正中间,竖着往下写碑主的称呼和姓名。如给父亲立碑写:先考张大公讳有福老大人之墓。

三、在碑堂的右边,竖着刻写碑主的出生年月日时和亡故的年月日时,时间以农历。

四、在碑堂的左边,竖着刻写立碑主的后代人姓名。如给父毌立碑写:孝子张德才、媳荷花美、孝孙XⅩX。(有的还刻上旺名,就是还没有出生的下一代)

五、在碑堂最左边竖写立碑时间。如:公元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立。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墓碑。



看风观水三人行


墓碑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记载了躺在坟中的人的身份象征,而有身份地位的人用的不只是墓碑提示,还有特殊的墓志铭,但是普通百姓的坟墓是没有墓志铭的,只有墓碑来表现死者的基本身份信息,说白了就是墓碑其实就是一个死人的身份证明,让人看到墓碑就知道里面的人大概的信息,其实就是和我们现在活人用的身份证户口本差不多。

就像我们现在的身份证户口本,其实格式也是有严格规定的,每个地方的身份证户口本都是规定格式,不可以随便乱写,墓碑其实也一样,有着严格的格式要求,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怎么写这些都是有固定规矩的,不可以随便修改乱来,所以墓碑虽然看起来简单,其实里面有着非常多的学问和讲究。

墓碑的尺寸其实是根据身份地位来决定大小,衡量用的基本上都是鲁班尺来做基础量具,墓碑的尺寸基本上都是这样,身份地位的不同,墓碑尺寸的大小就有变化,身份等级越高,墓碑的尺寸就会越大,反之就是身份越是低,墓碑就会越小,甚至一些人只是立墓碑无字的地步。

墓碑的基本格式内容,首先要讲到“道”,这个又要分为黄道和黑道,黄道一般是在墓碑中间这行字的位置上,其实有口诀的,黄道口诀是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其中刻字最后的一个字为道,远,通,达,遥,还这些就是吉利,其他字为不吉利,纵向顺数第十一个字为这几个字中的一个字就是吉利。


黑道口诀为生老病死苦神灵鬼哭衰,黑道一般都是用在墓碑儿孙这边的,如果最后一个字排到生,老,神,灵,这四个字就为吉,剩下的其它字就为不吉,每个地方风俗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比较普遍的就是中间主体符合黄道,旁边次体儿孙要符合黑道,这是绝大多数地方普遍的刻碑习俗。

显考显妣中的显字代表着尊重,而考和妣则代表了父亲和母亲,显考显妣代表着死去的父母,祖考祖妣则代表了已故的祖父祖母,故代表死亡,死是禁忌的字,所以用故来代表,对于性别身份地位的代表会用老大人和老孺人,老大人是代表男性,老孺人代表女性,这两个称呼都是在名字的前面使用。


关于久故,新故,民故,清故,明故等这些的使用,久故是代表死去很久的先人,这些都是很多年后后代重新立碑才会写的,新故是刚刚去世没有多久,民故是民国时期去世的,清故代表清朝时期去世的,明故代表明朝时期去世的先人,打个比方一般都是久故显考×公讳××老大人之墓,这样符合黄道中的远字,是吉。

一般的碑文上不只是刻有正文,还刻有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安葬的时间,迁葬的时间或者重修的时间等等,还会在两边刻上家族子孙后代的名字和各个身份,一些特殊一点h的还会刻上坟墓棺材摆放的方向方位,正常来说墓碑的内容一般都是书写风水,籍贯,姓名,身份,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迁葬以及重修日期等。


墓碑的左边称为龙边,是书写风水情况的,因为人口流动性,所以很多死者并不是当地籍贯,所以会在墓碑的左角或者右角显眼的位置写上籍贯,好让扫墓的后代知道原籍在哪里,姓名要写在中心的位置,这个位置叫做中榜,字数的多少其实也是决定了黄道吉利与否的关键,这个跟风水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是夫妻合葬墓,那要遵从男左女右的规矩,生卒年月日要写在中榜名字的两边,还是男左女右,死者是男的写在中榜左边,死者是女的年月日要写在右边,子女也就是右下边要按照辈分来排序,立碑时间也写在右边,墓碑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无法超越的足迹


一般去世了的人,都会由活着的人为他写祭碑文,这是极为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有几大作用,第一,确立他的坟墓,这样后人就能知道哪一个是先祖的,在祭拜的时候,也就不会出错。第二就是为了表达出对死者的怀念之情,要在碑文中概括下他这一生,以此将他的事迹传承下去,不至于让后人对他毫无了解。第三,能让后人找到他的地方,在特殊的日子,可以来这里祭拜,以此来寄托情感。



看完这些作用以后就明白,写祭碑文是大有讲究的,不能随意的写。那么,究竟该如何来写祭碑文?它的格式又是什么呢?祭碑文的格式有几个要点需要记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要点1,碑文要竖着写,并且要从左往右书写。而且写的时候,一要写出死者的出生地,死者的父母,死者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二要写死者的子女们叫什么名字;三写死者的主碑文;四写他的侄儿侄女们的名字;五是写出立碑的地点、方向以及时间。



要点2,写去世者的基本信息时,一定要将信息讲清楚,而讲清楚的同时又要简洁,不能太啰嗦。毕竟这个碑就只有那么大的空间,写太多,就会占到其他信息的位置。其次,写第一点的时候,字体不需要太大,用小字体就行。



要点3,在写自己子女的名字时,首先要写出有几男几女,接着写写儿子,儿子的配偶,然后才写女儿以及女婿。再往下的话,孙子和外孙子的写法也是一样的,亲疏关系,男女关系的不同,排列出先后的顺序。并且写法是孝男某某某,配偶谁谁谁这种形式。

要点4,写去世者的碑文之时,就需要用大字体了。如果死去的是男性,则需要用:清固…寿显考…公讳…老大人之墓。如果是女性的话,就需要改成:清固…寿显妣…门…氏老孺人之墓。这个清故其实指的就是清朝去世的人,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如果是现代去世的人,则需要改成公园故。

看完了这些要点之后,想必你们应该已经知道如何来写这个祭碑文。其实它并不难,这都是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只要将名字和时间按照格式来套用上去,那么一篇祭碑文就完成了。唯一要难一点的,估计就算是死者生前的事迹概括。在写这一点的时候,只要你们记得将他的优点写出来就可以了。


紫禁公子


这个问题算是问到人了,这儿不讨论碑怎么立或该不该立,也不讨论那种写逝者生平的文章。咱直奔主题祭碑文怎么写?这才是许多人困惑的地方。先上一个图,看一看样式。这是碑的格式。右边为逝者生卒年月,中间是写谁的碑,左边是什么人立碑与年月。难点在中间,根据传统,这有个落道公式,也叫黄道公式,有大小两个黄道。大黄道为儒家用的“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最后一个字落在“辶”字旁为吉,其它为凶。小黄道为佛教所用,即“生老病死苦”,最后千字落在“生老”二字上为吉,其它凶。内行人一看这个,便知。图上的为七个字,最后的“墓”落在“路”字上,不吉,但合乎小黄道。既合乎大黄道又合乎小黄道,为十一个字。给个规范“祖考(妣)某公某某老大人(老大君)之墓”。这种格式许多人不懂,求我写还得封个红包,今天无偿给大家。为表示感谢,各位可关注我。



耒水潮声


自汉朝以来,立碑祭碑文的习俗便流行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墓碑祭文的写法又发展出几种不同的版本。

接下来,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首先,立碑之前,要区分给谁立碑和谁来立碑两点。

因为咱们立碑,通常分为纪念碑和亲属立碑两种情况。

前者是为了纪念某位人物做出的贡献,而立的纪念碑,这种祭碑文一般只写对方身份+功绩。

一、格式

亲属写祭碑文时,一定要注意格式。

这个格式应该包括抬头、正文和落款,抬头指死者身份(职位),正文部分通常写死者的生前成就和经历、落款指的立碑人的信息

举例:

先父讳名李xx,生于丙辰一九一六年腊月十二,卒于一九九七年腊月初十,享年八十一岁。先父出身农家……八十一载平凡普通,淡泊寡欲与世无争。无愧于苍天厚土,荣耀于列祖列宗,堪为儿女之严父师表。

这个碑文中,便包含死者名讳、生前成就和立碑人这些基本信息。

立碑时,需要注意的是要避讳死者的忌讳,也就是可能涉及死者做过的错事之类,尽量不涉及。

二、墓志铭

关于墓志铭这块,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相对来说自由发挥的空间大一点。

如果死者生前有注名要求,甚至可以写上一些诙谐的墓志铭,比如: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死者若没有要求,立碑人通常会选择在墓志铭上写上死者生前经历、亲人寄语之类,如果是非亲属立碑,墓志铭还会呈现出立碑人感恩死者某件事例的情况。

比如:

以上便是关于墓碑立碑文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墓碑的写法,各地乡俗有所不同 ,各朝代(考古墓)亦有差异。我地近代墓碑的写法,大都根据本县、市礼仪人士出版的应酬常识为样本。其中,碑文的“黄、黑道”习俗在我地市及我国的许多民族中比较流行。但使用中,亦稍有差异!比如“黑道”:有的是“神灵鬼哭惊”,有的则是“金银铜铁锡”……,大都是“生老病死苦”,不管哪五个字,只是以头两字为吉。黄道:“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大部相同。亦有过三道者,言曰“天道(黄道又曰神道),地道(又曰鬼道),红道(又曰人道)。过红道者少之又少,恕不赘述。黄道以逢走之旁的字为吉利!

我地一般习俗是:神榜可过两道(黄黑),一说只过黄道即可;“灵位”即死者还山(安葬)前用于祭奠而立,则要求过两道。“墓碑”一般也是过两道,。需过道文字以中间一行为准,“讳、妣”等在中行的偏侧位置,不予计算。两侧偏行不拘过道。此须本人浅见,供友酙酌!


尘世莽夫


立碑时怎么写祭碑文?

我们这祭碑文的很少见,碑文就见过很多,也来说说海陆丰的碑文文化,他和全国各地有些不一样,比较常见的格式应该是民国开始,一直流传到现在,改变的只有民国纪元成公元。

海陆丰碑文男称:显考某公,女为:显妣某妈,碑文正文为十二字(公妈一样多),正面左边为立碑的后世子孙,右边为立碑的时间,和外地碑文最大不同的地方,我们这碑文只列明后世若干房头子孙,碑文上不能刻上子孙的姓名的。


海陆丰碑文的规范写法例如:显十二世祖考某公某某之墓,立碑时间,若干房头子孙仝奉祀(男姓称为公)。

显十二世祖妣某氏某妈之墓,立碑时间,若干房头子孙仝奉祀(女姓称为妈)。

如果不是十二世祖的,如八世九世等,就这样写:显八世祖考某公讳某某之墓(公),显八世祖妣谥某氏某妈之墓(妈)。

以上就是海陆丰地区的碑文写法,欢迎条友参与讨论,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