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尚從捲簾大將到金身羅漢是升職了,還是降了?

段利東


《西遊記》說的是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但若看完,就會發現,雖然唐僧是師父,但是說起個人見識,為人處世,思想覺悟,幾個徒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甚至那白龍馬有次現人形都比唐僧老練的多。究其根本,唐僧是個只有一世記憶的年輕和尚,他師父地位是上頭給的,而他幾個徒弟都是千百年以上的老妖仙,在人情世故中摸爬滾打許久,很多事情都看的透透的。

孫悟空看起來莽撞急躁,似乎武力高於智力,實際上孫悟空從石猴到美猴王,從美猴王到齊天大聖,從齊天大聖又到五指山下囚徒,經歷過大起大落,很多事情早想明白了。在書中有很多金句感悟都是孫悟空說的。孫悟空有時候鬧脾氣耍無賴,實際上也是看對象的,而且每次鬧騰都是有因有果,絕不會無理取鬧,也不會做無用功,總之用猴精猴精來形容他一點不過分。

豬八戒看似懶惰貪吃,又經常被孫悟空欺負一下,還要擔負取經路上挑擔的重任,但是豬八戒也絕非一般人物。豬八戒本來地位就很高,是天蓬元帥,在天庭也算得上高層了,人情往來少不了,豈能是笨蛋。看看他在取經路上總能精準無誤的挑撥孫悟空唐僧關係,又能適時博得唐僧歡心,就知道他以前在天上沒少跟人勾心鬥角拍領導馬屁。

然後重點看看主角沙僧,沙僧除了在第一次露面的時候有諸多表現,以後表現就不多了。但是在露面的時候,沙僧卻透漏了許多信息。首先沙僧以前是捲簾大將,一個捲簾人,也就是貼身伺候玉帝的人,怎麼就敢稱大將了,看沙僧自我描述,他說“南天門裡我為尊”,南天門是人仙界的分界點,他說門裡為尊,顯然不是說神仙界裡他是老大,而是說他在看門人裡是個頭頭,應該說從玉帝殿前到南天門的安保工作,他起碼是個負責人之一,而且還是玉帝近侍。


這種地位到底有多高呢,這麼說起來呢,比起豬八戒之前的天蓬元帥來,肯定是頗有不如了。比如沙僧也說過,玉帝參加蟠桃宴會,他只是負責保衛的,跟天蓬元帥那種受邀嘉賓其實是差了不少。雖說玉帝是天庭的管理者,但是一個近侍之臣,絕對高不到哪裡去。不然打碎一個玻璃盞,怎麼會受到如此大的懲罰呢。當然了,玻璃盞其實無關緊要,主要是他打碎玻璃盞的場合太不對了,那是在蟠桃會上,各方大佬齊聚,作為貼身護衛,沙僧此舉實在是讓玉帝顏面大損。你看就你還玉帝呢,手下侍衛就這麼不穩重。而玉帝一怒之下直接就判了沙僧死刑。

這一下子,很多人其實都覺得玉帝有點小題大做了,沙僧這樣毛手毛腳固然不對,但是罪不至死啊,這時候赤腳大仙出來求情,總算沙僧躲過一劫。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沙僧就被髮配到流沙河那個苦寒之地受苦去了。沙僧自以為自己是玉帝的心腹近臣,實際上什麼也不是,少了一個沙僧,玉帝還有大把的侍衛可以驅使,管他什麼捲簾開門扇風,應有盡有,一個沙僧壓根就無足輕重,可能也就沙僧自己覺得是捲簾大將吧。

然而捲簾人雖然地位不高,但畢竟是玉帝身邊的活計,再說了,玉帝堂堂大天尊,法力無邊,誰沒事敢去招惹他啊。沙僧也知道,玉帝動動手指頭就可以讓自己灰飛煙滅,自己說是侍衛,實際上更是個伺候人的主。所以平日裡沙僧除了受玉帝點氣,其他各方面待遇都特別好。而流沙河那種地方,鳥不拉屎,魚不願生,實際上是人間條件最惡劣的地方之一,跟他在天庭完全沒法比。沙僧是越呆越憋屈,越呆越無奈,由於周圍資源太少,沙僧只能在附近吃人。而且這麼多年下來,他居然吃了九個取經人,也就是唐僧的前世,這就註定了他跟唐僧有著無法割捨的關係。


後來沙僧雖然加入了取經團隊,但是他心裡想的還是以前在天庭威風的過往。所以在取經團隊裡,沙僧都是出工不出力,豬八戒好歹還挑行李呢,遇到小妖也殺得起勁,沙僧卻要輕鬆的多,牽牽馬,只要不出錯就行。這樣的表現,自然逃不出佛祖的法眼,最後沙僧最後封的是“金身羅漢”,比起孫悟空成佛來,自然差了一籌。

然而這個這個金身羅漢,卻又不是一般羅漢,最後著筆的是“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實際上成就的是菩薩,這比捲簾大將什麼都可是強多了。關鍵一點,這個菩薩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不像捲簾將,撐死了也就是個侍衛頭頭,所以很顯然,沙僧地位大大提高了。


一覽眾河小


沙和尚當然是降了,而且降得相當厲害,這一切都是因為沙和尚被逼無奈,改變自己的陣營,站錯了隊造成的。

沙和尚被貶下界,是道家的陰謀。

沙和尚原來是玉皇大帝的捲簾大將,這個職位萬里無一,是玉皇大帝跟前的人,相當於御前侍衛首領。而且,極有可能是玉皇大帝的特務頭子。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他因為不小心打破了玉皇大帝的琉璃盞,被貶下界,到流沙河當河妖去了。西堤君認為,這是道家的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的陰謀,目的是阻止佛家如來佛祖的另一個陰謀。

沙和尚有個項鍊,不是普通的項鍊,是九個骷髏頭串成的項鍊,這九個骷髏頭是唐僧之前的九個取經人的頭顱。沙和尚被貶到下界流沙河,是奉了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截住大唐派往西天的取經人。

大唐為什麼要派取經人去西天呢?是被如來派去的觀音忽悠的,唐太宗李世民迷迷糊糊就派了九波人去取經。

如來和觀音的目的很簡單,讓取經人把佛家的真經取到大唐,從而把大唐收為他的勢力範圍。在此之前,大唐一直是道家的勢力範圍。

而道家的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雖然表面上跟佛家和平相處,但是也決不允許這種事發生。於是捲簾大將沙和尚假意打壞了琉璃盞,給玉皇大帝一個藉口把他貶下凡間,從而截住大唐的取經人,保住自己的勢力範圍。

但是,沙和尚被觀音策反了,成了佛家的人。

前九次的取經人,都被道家派去的特務頭子沙和尚給殺了,佛家很無奈。

於是第十次,他們選擇了讓如來的大弟子金蟬子轉世成為唐僧,然後又找到孫悟空豬八戒保護他,此外還有什麼六丁六甲的暗中保護。目的就是確保這次取經萬無一失。

到了流沙河,觀音又策反了捲簾大將沙和尚。讓他放過唐僧,並且轉投佛家,許諾他以後羅漢金身的報酬。

沙僧在玉帝那裡,本來身居高位,還是近臣,為什麼那麼容易就被策反了呢?

我們看原文怎麼說的:

菩薩,恕我之罪,待我訴告。我不是妖邪,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沒奈何,飢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不期今日無知,衝撞了大慈菩薩。

表面看起來沙和尚是受不了玉帝每天百餘下的飛劍,其實不然,在沙和尚說這番話之前,觀音怎麼說的: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玉帝降的罪,憑什麼觀音能幫他免罪,還幫他恢復本職工作?難道是沙和尚這麼輕易就被觀音騙了?當然不是。

因為在此之前,觀音還說了另外一句話,是這句話嚇住沙和尚:

菩薩道:“你在天有罪,既貶下來,今又這等傷生,正所謂罪上加罪。

沙和尚在天上犯的罪,自有玉帝處置他,可是,沙和尚在下界“傷生”——殺了佛家的九個取經人,是罪上加罪,佛家怎麼會放過沙和尚,罪上加罪四個字,可以要了沙和尚的命,沙和尚此時如果不轉投佛家陣營,他肯定立馬翹辮子。

這才是沙僧轉投陣營的真正原因。

即便如此,沙和尚武藝高強,跟木吒能打個平手,但是在唐僧西天取經的路上,出工不出力。打妖怪的活都交給孫悟空和豬八戒,自己只是會說:不好了,師傅被妖怪捉走了。

目的就是告訴道家的人,自己是被逼的。防止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的報復。

捲簾大將玉帝萬里無一的貼身侍衛大將,金身羅漢佛家裡卻一大堆,地位懸殊,沙和尚的地位甚至不如佛家的五百羅漢,沙僧明顯是賠了,降了啊。


西堤君


是給別人為奴為僕,生殺予奪任人宰割好,還是混在領導層裡安享晚年好呢?外表老實的沙僧,做了最正確的決定;從捲簾大將到金身羅漢,使沙僧的仙佛生涯登上了一個大臺階。

先說說沙僧捲簾大將的職責

沙僧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是遇見觀音菩薩曾經自我介紹:

告道:“菩薩,恕我之罪,待我訴告。我不是妖邪,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

從這裡可以看出,沙僧的主要職責是‘靈霄殿下侍鑾輿’,並不是玉帝的貼身侍衛、秘書一類的職位,反而是照看玉帝的出行工具‘鑾輿’的。

第二次出場的時候,沙僧也曾向八戒交代:“往來護駕我當先,出入隨朝予在上。”這兩句可以看出沙僧在玉帝出行的時候,在前面開道,吆喝眾人退避,不要衝撞聖駕。

沙僧打破琉璃盞後,責罰很重:“卸冠脫甲摘官銜,將身推在殺場上。”可見玉帝本來是打死殺死沙和尚的,後來首赤腳大仙求情,才改判杖責八百,貶下凡間,就這樣,還每隔七日,就讓飛劍穿胸而過百餘下。

由以上可以看出,沙僧在天庭的地位並不高,屬於可有可無的人物。


在看看沙僧的羅漢果位

沙僧在取經成功後,佛祖曾經親口加封:

“沙悟淨,汝本是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金身羅漢,聽起來不是很大氣,但是確是‘大職正果’。

在《西遊記》中,正果的果位只有覺悟的高低,沒有職責的高下。

在西遊記的最後一回五聖成真中,曾經列舉出佛教所有的正果佛菩薩:

南無燃燈上古佛。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旃檀功德佛。南無鬥戰勝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淨壇使者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有正果的佛菩薩共計63位,其中佛祖排在第三位,唐僧排在第47位,孫悟空排在48位,觀音是眾菩薩之首,排在49位,豬八戒排在61位,沙僧第62位。雖然是倒數第二的果位,但是確是在十方三世一切佛中排名前列。

這兩兩下對比,沙僧確是升職了

打一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

捲簾大將等於:國營單位一把手,下面的出行車隊,開路領頭車的司機。

金身羅漢等於:民營單位董事會成員,名譽董事。

從不受重視的司機,到董事會成員,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那一條路呢?



三點文墨


明升暗降

《西遊記》中對於捲簾大將在天庭是什麼地位,多大的官銜,並沒有明說,不過卻詳細介紹了捲簾大將的職責:“南天門裡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往來護駕我當先,出入隨朝予在上。”

由此可見,捲簾大將在天庭是為玉皇大帝出入捲簾子,往來護駕的官員。有點類似於漢武帝時期的宮廷近侍,“凡郎官皆主更直執戟,宿衛諸殿門,出充車騎。”這一類隨時隨地為玉皇大帝提供服務的官員,品級一般都不高,但是屬於天子近臣。西漢宮廷近侍,四百石,相當於一個縣的縣長,也就是比弼馬溫的官銜等級大那麼一丟丟。

雖然官銜等級不高,但是權力極大,所謂“宰相門房七品官”,更不要說親自為玉皇大帝捲簾子,貼身保護玉皇大帝安慰的捲簾大將了。

“只因王母降蟠桃,設宴瑤池邀眾將。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個個魂飛喪。”

身為齊天大聖的孫悟空,都不曾得到蟠桃宴的邀請函,而捲簾大將卻可以參與。由此可見,在天庭,身為玉皇大帝近臣的捲簾大將,遠比一個不受待見的一品高官齊天大聖要有影響力

捲簾大將這一類的官員,瞅著好像是沒有什麼技術的工種。但實際上,這樣的人權力非常的大,近距離日沐天顏被受皇恩,甚至玉皇大帝的性命安危都在他的手上,信任度是100%,加官進爵的機會很多。西漢時期的衛青,最初也只是漢武帝的近臣,後來官至一品,封侯拜相,權傾朝野。

所以說,捲簾大將看似地位不高,但是權力大,有無限發展的可能。在看看

金身羅漢這個官職。

師徒四人到達靈山求取真經之後,沙僧被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覺悟等級最高的是佛,然後是菩薩,羅漢。佛教講究人人平等,只有覺悟高低之分,沒有等級高下之別。所以,沙僧取經之後,不論是被封為金身羅漢也好,還是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也罷,單以身份而言,與如來佛祖並無區別,是屬於平等關係。單以地位來說,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要遠遠高於捲簾大將這個官位。這一點從觀音菩薩出現天庭,眾神仙畢恭畢敬之態即可看出

但是,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在佛教中並沒有權力和威嚴,也沒有更多的晉升空間,與如來佛祖的關係也不親近,遠不如唐僧,觀音菩薩,普賢菩薩等。

所以說,沙僧由捲簾大將成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明面上是升了,其實是降了。


應作如是觀


這個挺好玩,應該是升官了吧!


先說說捲簾大將,聽名字挺唬人的,其實就是一個玉帝帳前的奴僕,《西遊記》中關於沙僧如果被貶下凡的故事就順帶提了一下,存在感不強。擱在古代就是皇帝帳前的一個使喚僕人,所以沒啥了不起。

再說金身羅漢,佛教有十八羅漢,羅漢的地位可不低,不過沙僧算是改了一個行業,從天庭跳到了佛教系統,地位可以實實在在提升了不少。

算是跨界成功了,所以當然是升官了!



語見


沙僧成為南無金身羅漢成為一個不會再被喚醒的“棄子”!

時常被人們討論的《西遊記》,裡面的很多隱性的事件,人物,關係都被現在的大眾挖掘出來了!哈哈哈!其中很多都是有理有據的在胡說八道,這些理論為西遊增加了更多的樂趣,真希望這些胡說八道再多些!

就沙僧這點事我也或說八道一回!看多了柳雲龍的諜戰劇,把那些諜戰情節套到西遊裡也是很有些意思的!

一、西遊本身就是一出古代老師寫的諜戰劇,取經路上就是各方勢力明爭暗鬥精細描寫!

1、沙僧這個角色我覺得和《風箏》中江萬潮的角色差不多的一個人物!

江萬潮是潛伏我方的一名軍統特務,他的後來被當做一枚棄子,被他的上級放棄了,後來被抓服毒自盡了!他就死這個事比沙僧殘!

2、沙僧是怎麼到天庭工作的履歷沒有在《西遊記》中有所描寫,但是幾經輾轉沙僧的前世也被編輯出來了!

3、上古時期,西牛賀洲敕蠻部落的首領拉赫,擊敗了妖獸的進攻,拉赫成為了英雄,他手中的嘯天鉞被視為殺戮和權利的象徵。拉赫有兩個兒子,長子至賀,次子修明。

至賀天生神力但是偉人懦弱,修明確是聰明伶俐,在一次與河妖的戰鬥中修明主動請戰並出計策圍困河妖,拉赫用嘯天鉞劈死河妖,河妖腹內取出了琉璃盞,但是修明被河妖臨死前噴出的水柱打到很遠的地方失蹤了!

至賀因為畏戰造人唾棄,為了找回尊嚴他騎著白狼去找弟弟,很長時間內沒有找到弟弟的至賀來到靈河之畔,躍入河中,沉睡在靈河的河床之中。

4、轉世的至賀輪迴轉世回到人間,因為和下界玉皇一個女兒的有染,被玉皇抓到(這個玉皇確實很不省心),玉皇查之他的前生是至賀,也就沒有殺他,還把他帶到了天庭,給了一份工作。還有就是鴻鈞老祖送給玉皇的那個琉璃盞就是至賀他爸爸拉赫殺河妖時得到的!看在這個面子上玉帝收留了轉世的至賀!

安排個什麼工作呢?玉皇很為難,終究轉世的至賀的身份太不好了,怕找人議論,於是玉帝最後就把轉世的至賀安排到了天庭物業工作了。

5、捲簾大將名字很好聽但是實際卻是個不咋地的工作,屬於天庭物業工作中低級工作,每天負責將房宇的遮陽簾適時的開合,忙得很、辛苦的很,之所以叫大將也就是因為天庭自詡最高境界所以無論大小的工作人員都給個很大的官銜,低職高配罷了!

一貫謹慎工作的沙僧,在玉帝眼中很是受到賞識,為啥啊!

二、以如來為首的佛家一直覬覦天庭,想獨霸神界,如來用計讓自己的徒弟金蟬子去轉世,然後去往西天取經,其實就是回自己這拿些經卷回到大唐民間給與廣泛的宣傳,這樣就能實現從民間陣地的佔領來實現進一步佔領天庭的目的!也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差不多的意思,從民間到天庭!

1、既然如來有了這個計劃,玉帝老張也不能看著不管不問啊!又不好直接撕破臉皮和如來對著幹。加之如來這次行動中還派出了自己培養的孫悟空,但是孫悟空在如來上一個直接打擊佔領天庭的計劃中行動失誤,造成如來的計劃失敗!如來這次又啟用了孫悟空這個閒置500年的“閒子”參與取經。

2、面對這次如來的計劃,因為觀音菩薩的提前情報通知,所以玉帝就計劃安排人潛伏到這支取經隊伍中了!兩個人選被玉帝選中,一個天蓬元帥,一個捲簾大將。天棚元帥是玉帝使用第一個苦肉計打入凡間的,因為天棚元帥和嫦娥的緋聞給玉帝面子很難堪,這個理由全世界都知道了,大家也都相信了。終究情敵是最惱恨的敵人!此計使用的很好!

3、但是另外一個捲簾大將咋安排呢?

其實選擇捲簾大將玉帝是煞費苦心的!

捲簾大將具備很多的優勢可以完成這次潛伏特工工作,天庭和佛界的大人物們彼此間都認識,再派一個臉熟的就不合適了!捲簾大將是從事物業外圍工作的,而且工作還是很不顯眼的,沒有會議服務、住宿接待、餐飲服務這些可能被佛家人認識的可能,天天在院子裡收放簾子估計不會被記住的一張臉。這具備做特工的先天優勢。

還有就是捲簾大將的前世是很有身份的,而且是有神力的技能。

4、再有就是看在那琉璃盞是捲簾大將父親弄來的,衝著這個事,玉帝也要幫扶一下捲簾大將,立功後可以給個好職務,也對得起自己的女兒的臉面。

綜上所述玉帝選擇了捲簾大將,無意中又一出苦肉計。

5、在蟠桃會上王母大發慈悲,在宴會進行中,對及時將簾子調整到位的捲簾大將叫到跟前要賞賜,賜御酒。捲簾大將很是感激,來到王母跟前接受賞賜,突然捲簾大將看到了王母桌子上放的那個琉璃盞了,這喚起了他對前世的記憶,伸手捧起了琉璃盞,前世的記憶有如潮水,沙悟淨頓時想起了前世未完的兄弟情。情緒激動的捲簾大將失手摔了琉璃盞,琉璃盞碎成一地,捲簾大將淚如雨下。王母盛怒要殺他,玉帝攔了下來,正好藉此安排捲簾大將下界。

6、沙僧來來到了人間,他開始的任務就是直接狙殺轉世的金蟬子,而且任務很是成功,金蟬子被他在流沙河連殺了九次。九顆骷髏頭串成串被像軍功章一樣待在胸前!

7、如來看到自己的徒弟任務執行受阻,被殺九次,金蟬子不能再死了,再死就不能復活了,於是如來派出了他那枚“閒子”孫悟空,和金蟬子以師徒名義再次執行任務!這之後豬八戒這個天庭雙面特工也加入了取經隊伍!還有那個為龍界復興忍辱負重的小白龍!

8、本來唐僧和兩個徒弟殺死沙僧很簡單的,但是最大的雙面特工觀音菩薩在這時幫助了玉皇的計劃進行,他出面找到捲簾大將,給他傳達了新任務,前面的直接狙殺變為隨隊潛伏,時刻將取經隊伍的情況上報。


9、金蟬子轉世的唐僧由於記性不好,幾次轉世都被同一個人殺了,他還沒有記住,這也怪他師傅剝奪了他所有的技能。

在觀音也通知唐僧這支隊伍要有新的成員加入後,投降的沙僧正式入職了取經隊伍!

10、面對這個事估計如來早就知道,豬八戒和沙僧的作用不大,不怕會耽誤大事,在手了要是貿然除掉這兩個潛伏特工,玉帝老張那也不好交代!終究面子還是要給的!沒有正式撕破臉之前還是忍了吧!但是如來卻沒有注意觀音這個大潛伏特工。

三、在取經路上沙僧完全執行了玉帝交代的任務,實時彙報,遇事出工不出力,裝傻充愣。

1、很多次取經隊伍遇難,沙僧都莫名其妙的短期失蹤,估計他是去發報了!

2、在和妖怪的戰鬥中,沙僧從來都是出工不出力,為啥?怕傷害到自己人,很多的妖怪都是天庭派來的,真參加戰鬥打了自己人不好,因為自己使戰友的任務失敗也是不好啊!

3、整個取經路上沙僧好像只是親手殺死一個妖怪,牛魔王的小三是被他殺的,老不殺人也不好,挑一個確定沒有背景的殺了,也算投名狀了!

4、裝傻充楞的就那幾句臺詞“大師兄,師傅被抓走了!”...

5、始終和天庭保持聯繫的沙僧將取經隊伍的行蹤都給送去了!所以這一路上取經隊伍老是能準確的進入敵人的預設陣地,這是沙僧的最大功勞!

6、一路上玉帝派來的阻擊部隊接連失利,隊伍進入了佛界控制的區域,玉帝沒有辦法了,這時的玉帝也不能再派兵阻擊了!大家想想最後幾難中已經沒有天庭背景的人物參與了!至此玉帝唯一的希望就是沙僧了。

7、但是沙僧已經被控制死了,加上孫悟空的武力值太高,八戒和沙僧加在一起也打不過的,只能乾著急,加上八戒已經叛變了!沙僧自保已是困境中的幸運了!

四、取經成功後,沙僧被如來封了南無金身羅漢。

1、南無金身羅漢只是羅漢中品級最低的一級,唯一和好處就是不受生死輪迴,但是要從這個位置熬到佛一級卻是經歷億萬劫數所不能達到了!不能轉世,也就是沙僧被如來徹底的禁錮起來了,省的再有輪迴又回到玉帝那裡!

2、玉帝面對這一切只好無奈的接收了!自己最好的一枚棋子成了“閒子”了,也就是“棄子”了!

可憐在天庭等沙僧的那個玉帝女兒了!

五、最後、沙僧從捲簾大將到金身羅漢實際就是自己職業生涯的結束。一個被圈禁的高級特工,只是他沒有和江萬潮一樣死了!


杜陵閒人


我是覺得算是沙僧跳槽成功,攀登了新的人生高峰吧。



小時候看西遊記就覺得捲簾大將這名號忒搞笑。食堂裡掀門簾的不都是店小二麼?後來還戲稱開門市天天拉關捲簾門的哥們為捲簾大將。天庭雖然牛逼,但掀門簾的大將怎麼聽都感覺特諷刺。不過沙和尚不這麼看,包括唐僧介紹這徒弟的時候,也都是引以為榮的驕傲感。看來似乎這捲簾大將也挺拿得出手。

孫悟空哥仨在原著裡都經常被安排自報履歷的戲碼。孫悟空就不用說了,大鬧天宮齊天大聖夠吹一輩子了。豬八戒也不賴,好歹正經是天庭的水軍元帥,手下掌管過天河十萬水兵,也有吹牛的資本。

沙僧自己說也是苦修得道,飛昇天庭,被玉帝親口敕封為捲簾將。一身光鮮亮麗的裝備,跟在玉帝身邊出入隨著上下朝。自號是南天門裡為尊,凌霄寶殿稱上。還往來護駕他當先,似乎這貨不只是掀門簾的,可能還是個保鏢頭子。結合後來沙僧在取經一路上的工作和表現,感覺沙僧是吹起來最不要臉的一個。



實際呢,沙僧的位份絕對不像他說的那麼稱上為尊的。身為大將,也沒提及有什麼部下兵將歸他統屬。蟠桃會這種大趴體,人坐著他站著,人吃著他看著,感覺就是一現場保安。如果他也是坐著吃蟠桃那個,怎麼會失手打碎玉帝心愛的琉璃盞呢,很明顯他就是跟平常一樣站在玉帝旁邊侍奉的。

琉璃盞有多寶貝很難想象。沙僧因此受到的懲罰就是,打了八百棍子或者鞭子,被貶下界做了吃人的妖怪。到這裡可以說沙僧的幾千年修行已經毀於一旦了,就這樣還沒完,一個禮拜一次用飛劍活活穿刺沙僧的胸肋百來下。一個三界之主至於為一個物件這麼不依不饒的麼,可見玉帝就是把沙僧當做奴僕一樣肆意對待。

沙僧在天庭的職務就是侍鑾輿的捲簾將,有點儀仗兵的味道,有點大內侍衛的意思,更多的是奴才服侍主子的本質。所謂捲簾將,就是個笑話,誰家大將軍名號加上個掀門簾的?



沙僧一眾取經成功後,佛祖論功行賞。輪到沙僧,誇他就是登山牽馬有功(這到底是誇還是貶,尷尬)。和前面唐僧、孫悟空一樣,“加升大職正果”(這句豬八戒和白龍馬是沒有“大”字的)。封為金身羅漢。

羅漢又稱阿羅漢,在大乘佛教中羅漢低於佛、菩薩,為第三等,而在上座部佛教中羅漢則是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這裡西遊世界裡,羅漢位置明顯也僅在佛、菩薩之下。且佛祖手下有五百個連名號都不知道的羅漢,沙僧這後來者還混了個金身為名的羅漢,怎麼也算一號人物了。



相比之下,沙僧從一介奴僕,被主人遺棄不說還天天被血虐。轉投新單位之後,行市見長,怎麼也得算箇中高層的小領導了吧。而且老大是佛祖,師父和師兄也都身居高位。這怎麼算,沙僧也是熬出頭,出人頭地了。所以說升職已經代表不了沙僧的成就了,簡直是人生新起點,功成名就新天地呀!


如切如磨


這個沒法比。捲簾大將是中國(道教天庭)職,金身羅漢是印度(佛教)職。


流水劍客


職位升了還是降了,我沒研究過天庭和西天兩個正營的官職,不好說,但是身份地位肯定是降了。

捲簾大將

從官名咱們就知道,這估摸著是給玉帝捲簾子的一個職位,這就是玉帝的親信啊!做官能做到這個地步,品級已經不重要了,再大的官,想天天圍在皇帝身邊伺候著也不可能。正如沙和尚自己所說的那樣:南天門裡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

這意味著,捲簾大將能知道玉帝身上發生的一切事情,小到今天吃了什麼,大到核心思想有什麼變化,他這裡都是第一手資源。

你看《鹿鼎記》,小鬼子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太監,天天賭博摔跤混日子的,自從跟在了皇帝身邊,任誰見到都是尊一聲桂公公,連索額圖這種朝廷大員,都要巴結他。原因無他,巴結了皇帝的親信,可以更好地揣摩聖意。

什麼人能做皇帝的親信呢?當然是十分信任的人。

被貶下界

捲簾大將被貶下界的原因是失手打碎了琉璃盞,咱們且不論琉璃盞是個什麼玩意兒,作為皇帝的親信,打碎了再怎麼貴重的物品,也不至於被打800板子,還貶下界作妖怪,每天還受萬箭穿心之苦吧?

這裡就細思極恐了,我們來看看捲簾大將在流沙河中作妖怪期間,做了什麼事兒,在《西遊記》第八回:

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他吃了9個取經人!

人們都說《西遊記》是一本寫佛道相爭的書,捲簾大將作為皇帝的親信,僅僅因為不小心打碎了一盞燈,就被貶下界這懲罰是不是太重了,而他作妖怪期間,恰巧吃了9個取經人,還把人的骷髏做成項鍊。

你要說這不是天庭這邊安排好的計謀,我是絕對不相信的。

事情大概是這樣:天庭得知了西方人要來自己管轄的地盤傳經,於是就想派個人去阻止這個計劃,相當於是當臥底,必須要選個最信任的人,那選誰呢?眾人的目光看向了捲簾大將。

做戲要做真,所以先打800板子,再受日日萬箭穿心之苦,這就是一出苦肉計。

捲簾大將被策反

一般來說,當了臥底的人都沒有好結局。臥底真的非常苦,在對方陣營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自己陣營,還要面臨上級的懷疑,你是不是真的叛變了?

對於捲簾大將來說也是這樣。

你既然已經做了妖怪,吃了取經人,那你就一輩子在下面當妖怪,吃取經人,想回天上,慢慢等著吧。

只要西方傳經之心不死,你就別想回家,就算西方傳經之心死了,你想回來我還要重新考驗,誰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變成妖怪了?

這時候,觀音菩薩出現了,他是來策反的,他知道,什麼萬箭穿心之苦,雖然難受,但是捲簾大將是可以承受的,以這個為誘餌,打動不了他,只能威脅,看菩薩怎麼說:

你在天有罪,既貶下來,今又這等傷生,正所謂罪上加罪。

什麼叫罪上加罪?就說你在天庭已經犯罪了,才會被貶下界,天庭的戲做得真,要免罪是不可能的。現在你又殺了我的人,把西天也得罪了,裡外不是人,我現在給你一條路,投靠我,你看著辦。

捲簾大將能怎麼辦?保著取經人去修成正果,即使當不了什麼大官,好歹也有編制,混混日子可還成。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取經路上沙和尚總是出工不出力了,反正我都是來混日子的,反正你們的路線都策劃好了,最後一定能成功,以我的身份再用心也沒多好的果子吃,何必呢?



也可自話


好像沒有升,也沒有降,他也是代罪保唐僧取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