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大棚鱼光蹭线不开口咬钩,该怎么调整?调饵还是调线组?

小岛独臂飞哥


冬季水温低,相当部分的水域早已结冰,而没有结冰的水域鱼情又差,鱼难钓。大棚水温高,鱼活性高,如同夏秋季节,正适合钓鱼,近年在北方山东、北京等地很火爆。回到钓友的问题,大棚鱼蹭线却不开口咬鱼,这种现象在冬季大棚经常发生,那么到底怎么调整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大棚鱼为何蹭线不开口咬口

2、如果调整垂钓方法,使鱼咬口

大棚鱼为何蹭线不开口咬口

大棚中的鱼造成蹭线不咬钩的原因很多,但也有主次之分。

首先大棚鱼多大体型鱼,基本不存在小鱼闹窝的现象。池里的鱼被多次钩挂后,疼痛感不断的刺激鱼,鱼变得谨慎,再见到饵料后,逐渐产生畏惧感,通常会先用尾巴、身体等触碰鱼线、钩饵等,并不急于吞食,直至确定安全后,才会开口,并且口轻、吃饵小心,鱼变得老练、滑口

其次部分大棚老板,会向池中添加一些抑制鱼口的物质,鱼活性降低,不怎么吃饵了。但这部分毕竟是少数,不是主流。

再者,大棚里钓鱼人众多,各种饵料、添加剂、钓鱼小药等投掷进去,

鱼也会逐渐对饵料产生抵抗力,逐渐对饵料失去兴趣,常有摆动饵料“戏耍”的现象

如果调整垂钓方法,使鱼咬口

针对这种滑口鱼,为让了鱼咬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饵料味型、状态

大棚里的鱼如果长期使用某一款饵料,多次咬动这种饵料而被钩刺后,鱼对这种饵料的味型、形状会产生记忆,随着时间不短强化遇到谨慎性高的老滑鱼对这种饵料敬而远之。像一些钓友常在饵料中加入一些果酸,刺激鱼的开口,但长时间使用,这种味型对老滑鱼的诱集能力会大大减弱。所以调整饵料的味型,包括状态,再刺激鱼的摄食欲望。

饵料状态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将饵料调整至蓬松状态,饵料入水后不断的雾化、脱落,这种动态效果会刺激鱼的觅食欲望。同时钩尖尽量不外露,以免引起鱼的警觉

2、调整线组,减少鱼的警惕性

老滑鱼的狡猾之处,并非它一定能发现鱼线的存在,但身体触碰、咬饵时接触后,会变得极为谨慎,吃饵也会小心翼翼。所以在满足基本使用的前提下,尽量的细线、小钩,细线质地柔软,透明度高,隐蔽性高,对滑口鱼的刺激性小;而钩小便有滑口鱼的吞食,也会降低鱼的警惕性

3、钓远不钓近

冬季大棚通常限竿,为何?这是由于多次钩刺后鱼谨慎,加之岸边人扬竿频繁,

鱼多往远水区域聚集,尤其是中央位置。所以尽量钓远不钓近,尽量大满竿,钓远鱼

4、浮漂调钓略微顿一些

老滑鱼蹭线、涮饵较多,造成的琐碎、虚假信号较多,如果调钓过于灵敏的话,稍微有些小动作就造成浮漂有力下沉,此时提竿常有空钩的发生。因此将浮漂调钓略微顿一点,许多微小、琐碎信号就过滤掉了,专门留下准确的实口。

5、采用飞铅钓法

飞铅钓法是专门由钓冬季大棚,而演进而来的一种垂钓方法,也是专门针对黑坑老滑鱼的钓法。飞铅钓法操作简单,将铅坠两端的太空豆打开,上移铅坠10公分位置,即小飞铅;上移铅坠15公分位置,即大飞铅。极端情况下,铅坠紧靠浮漂漂脚,即全飞铅。

钩饵入水后,在铅坠的重力下,钩饵缓慢下沉,先是以浮漂为中心做大钟摆运动;当铅坠就位后,钩饵会以铅坠为中心做小摆钟运动。飞铅钓法增大了摆钟的幅度,饵料下落速度缓慢,会穿越不同的水层,极具动感,正因动感十足,加之饵料不断脱落、雾化,极容易引起活跃在不同水层的鱼的注意,逗钓鱼的觅食欲望,从而被其他吞食。

写在后面

正如上文所说,老滑鱼的形成多因被钩刺太多,鱼变得谨慎,胆小,鱼吃饵时多了些试探,对饵料的摄食欲望,与生口鱼相比,不再那么强烈。尤其是那些正钓之后的偷鱼,此时的鱼通常已经不怎么饥饿,且水底常有一层残余饵料,所以老滑鱼也不怎么却食物。所以通过上文对饵料、线组、垂钓方法不断的调整,相信钓友也会能够应对这些冬季蹭鱼线的老滑鱼。


野钓分享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收费钓鱼塘,南方叫黑坑,北方的温度很低,为了钓鱼人的保暖和水不结冰,多加了一个大棚,叫大棚鱼,性质一样都是收费鱼塘。对于钓大棚鱼光蹭线不开口,怎么调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

  • 黑坑老板为了追求利利,过度使用高猛酸钾等消毒药品造成停口。
  • 黑坑里的鱼经过反反复复的垂钓,形成了严重的滑口鱼。特别是老滑鱼,会为了躲避危险而改变生活水层。

那么,在已知鱼情鱼种的情况下,对于这种不开口吃钩时该如何作钓?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如下:

1、改变垂钓线组结构,提高线组的灵敏度来清淅反映鱼口,

2、调整饵料状态,增加鱼的开口性。

3、调整钩距的距离,来垂钓不同的水层。

钓大棚鱼,说白了就是利益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各种细节才能钓得更好。

线组需要改变

大棚鱼都是各大钓手钓到后称重又放回原塘让大家垂钓,而且又经常抽竿脱钩中造成了老滑鱼。老滑鱼都给钓成精了,吃口会非常谨慎,咬口轻,如果继续用粗线组的话,由于粗线在水中有一段的距离,这段主线在水中产生的水阻(阻力)比较大,从而造成鱼口很难反映到浮漂上。

这时为了不放过任何的轻口机会,能够更好地把轻口鱼清晰的反映出来,改变线组是唯一办法。大棚鱼里都有限竿的情况,在限竿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改变线组,可以增加主线长度,减小主线和子线的号数,加以解决。

比如,平时作钓时用的是主线4号线,子线是3号。可以适当地把主线选用2号,子线1号,而且主线长度最好超过竿长1米左右,鱼钩也需要相应的选细1~2号。这样调整可以钓得更远,细钩细线更能反映鱼口。敝点就是增加了溜鱼时间,回鱼慢,但能上鱼总比不上鱼强。

另外,在大棚塘里,基本没有杂鱼闹窝的现象,所以浮漂可以选择吃铅小点的,毕竟大棚鱼个体大,使用小浮漂并且调灵漂的话,稍微的轻口都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

饵料状态的调整

其实,大棚鱼的老板为了利益,经常会过量使用高猛酸钾等消毒产品对鱼塘进行杀菌。而且鱼的运输过程中也有使用,这也是造成鱼不开口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加大饵料的腥味或香味来解决鱼口的问题,至于浓腥或浓香需要根据鱼种来定。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小药来诱使鱼的开口。饵料建议用拉饵,且雾化效果更加好的饵料状态为佳。在鱼塘基本都是老滑鱼的情况下,用搓饵更不利于鱼的进食。而且可以通过饵料的快速雾化,勤提竿换饵来达到打窝效果。

钩距的调整

黑色坑的鱼经过反复垂钓造成老滑鱼,吃钩会更加谨慎,有时会为了自己的安全,会离开自己习惯的水域进入另一个水域。这时候需要适当的改变垂钓水层。

这时可以适当加大钩距钓两个水层,钩距可以用3~4个钩的长度或更长,达到垂钓不同的水层增加中鱼的机会,这也是黑坑最常用的方法。

调整子线的长度

在大棚钓鱼,对于老滑鱼来说,对外物的警惕性非常高,特别是铅坠对鱼的影响。虽然鱼类都是经过味觉和嗅觉来进行觅食,但当鱼靠近钩饵时,近距离还是能观察到铅坠。当鱼感觉到钩饵附近的铅坠时,为了自己的安全会远离坠体,转身游走,在游走的过程中会产生碰线的行为,这也是蹭线的行为之一。

为了减轻鱼的警惕,可以适当增长子线的长度,让铅坠远离钩饵,让鱼自认为安全可以进食。别小看小小的子线长度,当垂钓警惕性强的鱼类时,如草鱼等,增加子线长度来降低警惕,增加进食的效果非常明显。

写到最后

大棚鱼基本都是滑口鱼,只有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才能提高中鱼率,死守一种方法是不行的,至于怎么调整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时可能需要几个步骤同时进行调整。总之,调整是以提高中鱼率为目的。

最后建议: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谢谢


钓鱼铃当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四种。

1、回锅鱼,由于经营的目的,不少坑主通过各种渠道投入了不少回锅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猾鱼。这种鱼儿在水里吃饵的反应,要么,是动作轻微,开口谨慎。要么是漱口严重,就饵之前先是各种试探一番,蹭线严重。

解决方案:针对这种回锅鱼比较严重的鱼情,我们在线组上要力求精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要提高饵料的适口性,降低比重,以便于吸食饵团。可以适当调低钓高一些,让鱼儿消除戒心,放松警惕,安心食饵。

2、各种原因造成的鱼不下底,鱼情离底了。譬如天气气压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或是水底酱层且缺氧时,鱼儿就会离底上浮。还有就是,新放鱼期,甩籽期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解决方案:改变钓法,找准鱼层,改钓浮,或以打行程,钓飞铅等形式抓截口。当然,钓法上的改变,饵料,线组要与之匹配。饵团的比重要轻,雾化要好,既有良好适口性,还要突出味型以刺激鱼口。

3、偏塘偏口。这种情况在人工养殖场内尤为常见。由于长期的人工喂养,鱼儿形成了一定的口癖。这一点同人挺相似,喜欢的多吃,不喜欢的少吃,甚至可以不吃。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强求不得。而大棚鱼大多进货渠道往往是人工养殖场,偏塘偏口也就不足为奇。

解决方案:饵料对路是关健。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或方法获取一些偏塘时的一些应对方法。比如在饵料中添加一些原糖颗粒粉。成是不断调整饵料,找准味型。素饵的不行,就用腥饵的,再不行就用活饵。红虫拉不准用,就用虾拉,蚯蚓拉。当然,学习是最好的方法,也可以向当地钓大棚高手学习一些添加剂的搭配与使用方法及套路来合理应对。

4、被老板套路了。不少黑心老板加减消毒之名,使用各种化学试剂,也就是开黑坑业内所称的杀口剂或封口剂,已达到控制出鱼率的多少而赢利的目的。这种鱼情典型的症状是。光冒泡,蹭线,或离底上浮。就是不开口。

解决方案:收拾行头,打道回府,洗洗睡吧!记得临走之前,喝口大棚水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