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是北宋王希孟(1096-1119年)創作的絹本設色青綠山水畫,“青綠山水”,是用礦物質的石青、石綠上色,使山石顯得厚重、蒼翠,畫面爽朗、富麗,色澤強烈、燦爛。有時山石輪廓加泥金勾勒,增加金碧輝煌效果,被稱為

“金碧山水”。它是隋唐時期隨著山水畫日趨成熟、形成獨立畫科時,最早完善起來的一種山水畫形式。

《千里江山圖》用一幅整絹畫成,無作者款印,有清弘曆(乾隆)題詩,後隔水有宋朝蔡京的跋一,尾紙有元朝李溥先的題一。打開卷軸包首,引首即可見硃紅印章數枚,以及卷首題詩。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宋末期,宋金形成軍事對峙之勢,北宋的王室衰微,國土淪喪,民不聊生,在朝野內外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愛國主義力量。其中,以青年學生為主流的愛國力量在崛起,但是,面對朝廷軟弱無力的政治、軍事,他們僅僅將富國強兵以收復山河的理想寄託在自己的藝術文化創造中。

王希孟,北宋晚期畫家,畫史無傳,但在卷後蔡京有題跋,可知其當時為徽宗畫院學徒,山水畫創作曾得到徽宗的親自指導,在政和三年即1113年之前,創作了這卷《千里江山圖》。

自此王希孟僅憑此一幅畫卷便青史留名,元代著名的書法家和慧眼獨具的鑑賞家溥光形容為“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千里江山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全圖

01 從收藏的各種題跋和款識來看此畫作的流傳史

《千里江山圖》上蔡京題跋的是這77個字:

“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就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年,乃以此畫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蔡京題跋的77個字。由此題跋可知,1113年,王希孟呈獻的《千里江山圖》被宋徽宗賞賜給了寵臣蔡京

題跋裡徽宗一方面稱頌王希孟,另一方面要蔡京去“作之”,即推廣該山水圖的畫法,要求宮裡年輕畫家仿學該圖的青綠山水畫法。後來有專家講解說,此跋文據研究應該是在後來重新裝裱時,從前隔水的位置被移到了後託尾,變成了跋文。之後,又經歷了種種變遷,曾經被金代尚書右丞相高汝礪、南宋理宗趙昀所收藏;蒙古人滅南宋後,該卷被大都(今北京)高僧溥光收藏了,也有文字款識題記。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高僧溥光收藏此畫作的題記款識說明文字

元代書法家溥光:“該畫‘予自志學之歲,獲睹此卷,迄今已近百過。其功夫巧密處,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謂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設色鮮明,佈置宏遠,使王晉卿、趙千里見之亦當短氣,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為不妄雲’。”

時間轉到明末清初,《千里江山圖》為收藏家梁清標所收藏,梁清標自題了外籤,又蓋了梁氏收藏印多方在此畫作上。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歷史所研究成員曹星原博士(美籍華人)

關於梁清標,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歷史所研究成員曹星原博士寫到:

“梁清標在書畫收藏史上太有名了,一向被認為是收藏家中的收藏家。隨便舉幾個例子,就知道他的收藏是什麼級別的:晉代陸機《平復帖》,王羲之《蘭亭序》(張金界奴本),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唐代閻立本《步輦圖》、周昉《簪花仕女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後梁荊浩《匡廬圖》、宋代范寬《溪山行旅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元代趙孟頫《鵲華秋色圖》,他經過手的晉唐、宋元書畫不但是清朝內府的主要藏品來源,還是今天世界各大博物館中國書畫藏品中的鎮館之寶。”

在眾多收藏大家看來,《千里江山圖》雖屬於寫意之作,但也不乏工美佳作,表現了青年畫傢俱有嚴謹的生活態度。尤其是王希孟在這之後,相傳是又創作了《千里餓殍圖》,惹怒了皇上,至於後來,沒有擠在能標明到底發生了什麼,所以只是個傳說。但是收藏家們很多都認可這個說法,並且將這個經歷渲染得異常悲慘,也在某種程度上為此畫作增色不少。

四十年後,乾隆再次觀覽這件作品,突然靈感大發,也興致勃勃地提筆在卷首書寫跋詩一闋,《千里江山圖》國寶的身份從此確立。

清初時此畫作收入皇宮內府,溥儀出宮時,攜出該畫卷。不知何因,後來《千里江山圖》流落民間,解放後才由國家購回,存於故宮博物院中。

02 《千里江山圖》畫作的細細觀摩與評析

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緻入微,層巒起伏的群山、煙波浩渺的江河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漁村野市、水磨長橋等靜景錯落有致,穿插捕魚、駕船、遊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合恰到好處。作品中各種人物的刻畫上,也是極其精細入微,意態栩栩如生,飛鳥用筆輕輕一點,具展翅翱翔之態。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畫作局部之一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畫作局部之二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畫作局部之三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畫作局部之四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畫作局部之五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畫作局部之六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畫作局部之七

應該說,《千里江山圖》畫卷,不僅代表著青綠山水發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來水墨山水之大成,並將創作者的情感付諸創作之中。

2017年2月25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了《千里江山圖》特種郵票通景版票一套9枚。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千里江山圖》特種郵票通景版票一套9枚之一

03 需要加以更正的與王希孟相關的一些網傳信息

①王希孟畫了《千里江山圖》後,傳說因為再次創作了《千里餓殍圖》而獲罪,畫作被毀,自己也被賜死,這只是一種說法,至於是不是歷史史實,很難考證。

清代《北宋名畫臻錄》言:“王希孟,北宋徽宗人,少時有異相,生時有瑞鶴東來,眾人皆言有大貴。聰穎博學,善詩文,通音律,工書畫,猶善劍術。十歲被召至宮中待駕,徽宗親授畫技,曰‘其性可教’。藝精進,畫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見。徽宗政和三年,呈《千里江山圖》,上大悅,此時年僅十八。後惡時風,多諫言,無果。奮而成畫,曰《千里餓殍圖》。上怒,遂賜死。死時年不足二十。時下諭賜死王希孟,希孟懇求見《千里江山圖》,上允。當夜,不見所蹤。上甚驚疑之,遂鎖此圖與鐵牢,不得見人,而封天下悠悠之口,此成千古迷蹤,可嘆世人不得而知也。”

這個說法至今無法證其真偽。另外一種說法則是王希孟身體過於羸弱,因病離世。

②網上也有一副流傳範圍很廣的《千里餓殍圖》,有人誤以為這個是王希孟所作,真實情況是這個圖是2002年電視劇《天下糧倉》拍攝時期,導演吳子牛先生邀請了潘天壽先生的外孫、浙江省畫家朱仁民先生為電視劇創作了兩幅巨幅畫卷《千里嘉禾圖》和《千里餓殍圖》,兩幅圖在劇作中的劇情是分別為朝廷僱傭了丹青高手來為朝廷歌功頌德而作的《千里嘉禾圖》以及雲遊高僧明燈法師將天下哀鴻遍野、餓殍千里的景象授予畫作,冒死直諫來使皇上了解實情。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雄偉鉅著

此《千里餓殍圖》是2002年朱仁民先生所作

而這個圖和王希孟沒有一絲一毫的聯繫,所以,我們要警醒自己,不能以訛傳訛。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