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16年了,我每年都回农村过年看老父亲。往返飞机和时差是最大痛苦。你有同感吗?

老叶直播


你的痛苦暂时的,老父亲多少年培养你才是最苦的,他有多少日日夜夜思念着你!他有多少次的眺望村囗,盼着你的身影……


雲追月


又闻到年味了,今年的年味似乎比往年早很多。一个原因就是往返温哥华和国内的航班越来越多,春节打折的机票广告满天飞。一些社筹办春晚的新闻发布会也在密集召开。奔波在外多年的游子,回家过年回家给老人磕个响头的愿望似乎一年比一年强烈。

  于我,从移民到现在,已经是14个春节没有在老人身边过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愿望每年都在岁尾年末折磨着我。为什么回家过年的脚步就是迈不开?

  “找点空闲,给我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当年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唱响春晚,唱出了每一个在外工作和奔波的游子的心声。看看国内每年可怕的恐怖的春运,你就知道为了一张票,为了能赶上回家吃上大年三十的饺子是如何的艰难。无论回家过年的道路如何艰难,国内很多在外打工的人,这年三十热气腾腾的饺子是一定要吃到的。

  移民在温哥华,每年春节来临,最多的是各个华人团体举办的各类春晚,欢愉着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海外游子的心。海外春晚不在于水平有多高,不在于阵势有多大。在于一种温馨在于一种年味。所以一到年末,春晚都是刷爆了华人的微信圈。今天某个社团的春晚,明天某个城市华人协会的春晚。一团和祥一团喜气。

  老家在农村,记忆中的童年春节永远是欢乐的无忧的。鞭炮的隆隆是男孩子一辈子的记忆,圆滚滚的饺子是远行人一辈子的回忆。每年除夕水饺快要熟的时候,父亲一句出去准备放鞭炮吧,总是令我自豪和激动。因为在农村,烧火做饭下水饺年年是姐姐们的任务,而拿着长长的竹竿挑起长长的鞭炮等着父亲去点火,永远是我的任务。那时那刻,我总是内心激动和狂喜,不仅仅是男子汉燃放鞭炮的兴奋,更主要的是自豪自己是家里的小男子汉,也是继承家族衣钵的坚毅和责任。

春节过年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在外务工的人们,趁着春节假期之际,回家和家人团聚,一起过年。

说起过年,就离不开相聚这个关键词,一年中,大家奔赴四方,到了年底都回家了,才有机会坐在一起聚聚,吃吃饭聊聊天,相聚的对象,一般有3种,其一是家人,其二是亲戚,其三是朋友。

小帮手和不少人聊过此事,观点基本上一致,腊月二十几回到家以后,到年三十这期间,基本上和朋友同学聚会比较多,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认识的老家朋友等等,基本上,每天都有聚会,大家在一起,说说一年中的工作、生活,以及每年都会提起的糗事。

年三十的晚上,都是和家人们一起吃饭,说实话,有些人,从年前回家,基本上晚上都没在家吃过饭,到了年三十,怎么样也要和老爸喝上一杯,父子之间,用独有的方式,叙述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

进入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六期间,是走亲戚的时间段,也是和亲戚们相聚的时间,如果亲戚比较多,每天走一个,可能需要的时间稍微长一些,期间和一些老表们畅谈过去和未来。

上面的场景,相信看此文章的朋友,不少会有同感,尤其是在外打工的这类人群,年后有些公司初六上班,会选择初五离家,有些初八上班的,会选择初七离家,有些人一走就是一年,等到来年重复上述现象。

不过,近些年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上述现象慢慢有了变化,出现“亲戚不走,朋友不见,初三离家”的行为,什么意思?

从上述字面意思可以看出,现在有些人,过年已经和相聚这个关键词无关了,不去走亲戚,不想见朋友同学,年三十才到家,正月初三就要走,好像过年回家只是个形式而已。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或者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存在,原因有多种,比如:

1、现在年味淡了,没有以前的感觉了,以前过年的氛围很浓,提前一个月都期待着过年的到来,而现在,过年不过年,自己已不那么关心,亲戚朋友也不想见,和家人一起吃吃饭,就算过去了。

2、随着年龄的增大,考虑的事情变多,没有结婚的,忙着相亲,已经结过婚,有了家庭和孩子的,身上压力增大,不再是自己一人的时候,心里面想的更多的是家庭,能少花费一些是一些,尽快离家,是为了尽快上班挣钱。

3、经过社会上岁月的打磨,自己也会慢慢的起变化,一些自己感觉无用的社交会慢慢放弃,同时,经过有些事情后,会变成一个孤独的自己,不想与外人过多接触,而过年正是人多的时候,想尽快远离。

关于“亲戚不走,朋友不见,初三离家”的现象,小帮手自身接触到个别人的确是这样的,有些是自身的原因,有些是外界环境的原因,有人说这样不好,会少了亲情和友情,有人说,这样做可以,自己的家庭更重要,当然,既然他人作出了这个选择,就有他自己的考虑,我们做好自己就行。

这些天,我在补办丢失多年的护照,各条往返温哥华的国内航班的打折机票的信息也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越来越多的国内航班开通往返温哥华的航线让我们这些回家过年的人有了更多的实惠选择。花几百加币,也许就是那么两周三周的时间,回去放个鞭炮,给老人磕个响头,这个愿望似乎不是很难实现。


农人阿富


大家好,我是新庄天柱!很高兴能聊聊关于回家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过年讲究的就是团圆 。

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刚过玩完正月就在心里默默数数:再过十一个月就要过年了,每当过年爸爸妈妈就能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回来陪伴我们!到了下半年就开始以日为单位倒数日期!

说真的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孩子们需要的就是陪伴!记得女儿小时候说过一句话:不管住哪里吃什么,只要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就好!我想这句话也是所有留守儿童的心声!

中国有句词叫“返老还童”其字面意思是说外表从老人变成儿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其实我更愿意解释为老人的心里的变化,这时候的他们慢慢变得更依赖你,更需要的是关心和陪伴 ,只要你在身边就有更多的安全感!

比如,像小时候爸爸妈妈出门久了你是不是会在某个地方望眼欲穿呢?就像我60岁的爸妈每到年底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没什么大事就早点回来过年!说这句话的时候有可能是冬月或者是腊月初!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爸妈想你了和回来陪陪爸妈!

中国还有句俗语叫: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留有遗憾,路再远,再辛苦都要回家团圆,就为了多陪陪爸妈!

在这里祝愿全国的父母亲大人: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爱慕]!

我是新庄天柱,记得点赞,评论+关注哦[耶]!


新庄天柱


大家好,我是阿琴!很高兴能聊聊关于回家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过年讲究的就是团圆 。

我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刚过玩完正月就在心里默默数数:再过十一个月就要过年了,每当过年爸爸妈妈就能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回来陪伴我们!到了下半年就开始以日为单位倒数日期!

说真的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孩子们需要的就是陪伴!记得女儿小时候说过一句话:不管住哪里吃什么,只要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就好!我想这句话也是所有留守儿童的心声!

中国有句词叫“返老还童”其字面意思是说外表从老人变成儿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其实我更愿意解释为老人的心里的变化,这时候的他们慢慢变得更依赖你,更需要的是关心和陪伴 ,只要你在身边就有更多的安全感!

比如,像小时候爸爸妈妈出门久了你是不是会在某个地方望眼欲穿呢?就像我60岁的爸妈每到年底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没什么大事就早点回来过年!说这句话的时候有可能是冬月或者是腊月初!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爸妈想你了和回来陪陪爸妈!

中国还有句俗语叫: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留有遗憾,路再远,再辛苦都要回家团圆,就为了多陪陪爸妈!

在这里祝愿全国的父母亲大人: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爱慕]!

我是阿琴,记得点赞,评论+关注哦[耶]!



新农人阿琴


我们常年在外打工,老家和暂住地相差1800多公里,开车回家需要20多小时,平时很少回老家,和家人也是聚少离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有年迈的父母,有亲朋好友,有我们熟悉的环境,还有童年的回忆,所以我们始终坚持每年春节回家。


浮生若梦6123


既然您不能膝下侍候,往返时差的一点痛苦,就不要抱怨那么多了。

一年到头八十岁的老父亲,都吃不到你端来的一口热菜。

外国虽好,自己日子过得舒服,可也要考虑下为家人,为家族,为家乡,为祖国做些实事。

我不是在唱高调,劝勉您,也劝勉自己,向父老尽孝,向祖国尽忠,是我们年轻人的本分!



商机哥李龘da


你自己幸福了,父母老了,要是你当时移民把父母一起移走多好,那就没有现在的麻烦了。


我行我素232579153


1, 提前准备

在本地提前几天按照目的地国家的时间,调整自己的作息,培养出规律性,这样,出国后,就不用担心时困难的问题了,这个方法适合前期准备时间比较充裕的人群,如果领导或上级要求隔天立刻飞往他国,此方法就比较难施展开了。

2,意志力

倒时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面临日夜颠倒的严重时差,绝对要依靠顽强的意志力支撑下去。如果目的地国家是大白天,那么,不论多么困倦疲惫,都要打起精神,和当地人一样等到晚上再休息,这样,只要1-2天,就能完全倒好时差。

3,提神醒脑

在倒时差的过程中,靠自己意志力苦苦支撑,强打精神的同时也可以借助提神醒脑的功能型饮料,提高人体的兴奋度,这样就不那么容易感觉困意,对体力也是一个极好的补充。

4,保持心情

心情不好,会影响倒时差的时间和效果,无论何时,请尽量多想一些开心、乐观的事情,让自己的情绪不至于那么低落,尽快完成适应性心理建设。

5, 做做运动

可以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把初到国外的紧张情绪排解出来,这也是释放和环节倒时差压力的有效方式




乡民小邱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年龄都这么大了,还孤独在家里?老人老的时候都想让子女在身边。你们只有过年回来几天,却不知道他们每天都在盼望过年这几天跟你们团聚。团圆才是福!!!当你考虑移民那一刻你就要想以后你父母怎么办


糊涂粉浆汤面条


老弟,你这不是最大的痛苦,是最大的幸福,你移民十六年了,可能当初你父亲没有跟你移民,是故土难离。你每年过年都回家看望老父亲,是一种牵挂,而这种牵挂是世上最可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