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奪位,全靠這位漢人老師的兩條妙計

本文上接:

咸豐奪位,全靠這位漢人老師的兩條妙計

孝全成皇后(咸豐帝生母)

01

道光九年,三個兒子全部去世,當年接連出生的兩個孩子都是女兒,道光帝心中暗暗地為繼承人發愁。

這時候後宮傳來全貴妃和祥妃同時有孕的消息。

道光帝喜上眉梢,輪流陪伴兩位愛妃,並私下許諾:“誰先生下皇子,朕可以考慮立為太子。”

道光帝是開玩笑,可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兩個女人都明白:誰先生下皇子,就是實際上的皇長子,對將來問鼎皇位佔據先天優勢。

隨著預產期臨近,一場爭寵大戰,在暗地開始萌芽。

全貴妃是個非常有心計的女人,而且皇后去世後一直掌管後宮。

通過這一便利,全貴妃命人暗中調閱了檔案,提前得知受孕的時間在祥妃之後。

因此全貴妃推算自己的孩子出生應該比祥妃晚,於是暗中軟硬兼施,收買了太醫,從太醫手中拿到了打胎藥。

等嬰兒足月之後,全貴妃服下打胎藥,觸動胎兒早產,於是全貴妃早於祥妃生下皇子,也就是皇四子(奕詝)。

後來祥妃也生下一個皇子,便是皇五子(奕誴)。

道光帝似乎時來運轉,一年後另一個妃子靜貴妃生下了皇六子(奕訢)。

儘管喜得皇子,但是全貴妃極大傷害了自己的身體,不幾年便因病逝世。

於是,道光帝下旨:皇四子和皇六子全部由靜貴妃撫養。

《清史稿》記載:“後事宣宗為靜貴人。累進靜皇貴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歲,妃撫育有恩。”

咸豐奪位,全靠這位漢人老師的兩條妙計

道光帝畫像

02

隨著道光帝年老,立儲問題已不能迴避。

雖然當年有“立長子”的玩笑,但是當事人都已經死了,所以沒有人敢再提。

道光帝后來又出生了很多兒子,但是都年幼,所以可以列入考察範圍的只有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和皇六子奕訢。

皇五子奕誴自幼不喜愛讀書,生活上不拘小節,不受道光帝喜愛。

道光帝很早將其過繼給了皇族宗室,從此奕誴失去了問鼎皇位的資格,所以競爭便在皇四子和皇六子之間展開。

皇六子奕訢非常聰明英武且精於騎射,所以道光帝更加喜歡奕訢。

反觀皇四子奕詝因為幼年得天花的緣故,臉上留下了麻子。

而且奕詝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跛腳。

有一次奕詝跟著道光帝打獵縱橫馳騁,不小心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雖然經過太醫醫治,但是還是稍微留下了殘疾,略微有點行動不便。

咸豐奪位,全靠這位漢人老師的兩條妙計

03

有一次,道光帝準備帶領皇子們打出打獵,順便考察諸位皇子的武藝。

收到通知後,皇四子奕詝焦急萬分:無數次實踐證明,自己騎射絕非六弟奕訢對手。

奕詝趕緊跟師傅杜受田商量對策。

杜受田為奕詝面授機宜:到了獵場,您無需捕殺任何生靈,只需如此如此......

次日到了獵場,隨著道光帝一聲令下,皇子們開始縱橫馳騁狩獵。

以奕訢為首的皇子們各個精神百倍追亡逐北,奕詝卻悄悄地找了個地方坐下來休息,靜待狩獵結束。

兄弟們狩獵歸來,皇六子奕訢毫無懸念的獵獲最多,皇四子奕詝空手而歸。

道光帝看到奕訢收穫滿滿,對其投去了期許的目光。

目光落到奕詝身上的時候,道光帝發現其兩手空空垂手侍立。

道光帝很是奇怪地問道:“你的弟弟們都滿載而歸,你為何一無所獲?”

面對道光帝責備,奕詝不慌不忙地把師傅杜受田的話重複一遍:“春天萬物繁衍,兒臣不忍殺生,有違田地仁和。而且兒臣作為兄長,也不願意和弟弟們爭高下,所以沒有動手。”

道光帝對奕詝的回答非常滿意,並認為其有做兄長的氣度,對身邊的大臣說道:“這才是做帝王的氣度。”

此事之後,道光帝對奕詝印象改觀很大。

《清史稿》記載:“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長且賢,欲付大業,猶未決。會校獵南苑,諸皇子皆從,恭親王奕訢獲禽最多,文宗未發一矢。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宣宗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受田輔導之力也。””

咸豐奪位,全靠這位漢人老師的兩條妙計

恭親王奕欣

04

雖然有改觀,但還不至於影響立儲。

有一件小事,影響了立儲方向。

道光帝晚年寵愛孝靜皇貴妃,愛屋及烏,很是寵愛奕訢。

這一天,一直在兩個皇子之間搖擺不定的道光帝終於決定寫下立儲詔書。

寫詔書的時候,一旁的太監看到道光帝最後一筆寫得特別長。

這個太監也是一個精靈剔透之人,立即猜想是奕訢而非奕詝。

出來之後,這個太監便跑向孝靜皇貴妃宮中,向皇貴妃邀功請賞。

誰知沒有不透風的牆。

皇貴妃身邊的人又滿世界嚷嚷,很快宮中便將消息傳開了。

終於傳到了道光皇帝的耳朵中,道光帝很不高興,為此還氣得生病了,於是有了修改詔書的打算。

咸豐奪位,全靠這位漢人老師的兩條妙計

杜受田塑像

05

道光帝也自知時日無多,決心召見兩個兒子最後考校一下。

得到消息,兩個皇子便立即找自己的師傅商量對策。

奕訢的師傅對奕訢說道:“皇上若是詢問治國安邦之策,您一定侃侃而談,讓陛下感受您的風采。”

奕詝找師傅杜受田,杜受田說道:“您的才具和口才都不如奕訢,皇上若是問起,您就趴在地上痛哭流涕,表達對皇上的傾慕和不捨之心。”

病榻前,道光帝向兩個兒子詢問治國之策。

奕訢自告奮勇搶先回答問題,才思敏捷,鋒芒畢露。

等到奕詝的時候,趴在地上大哭流涕。

道光帝徹底被奕詝孝心打動了,於是取出詔書,將繼承人改成了奕詝,也就是後來的咸豐帝。

《清史稿》記載:“宣宗衰病,一日召二皇子入對,將藉以決定儲位。二皇子各請命於其師,卓教恭王····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杜則謂咸豐帝曰,·····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如其言,帝大悅,謂皇四子仁孝,儲位遂定。”

咸豐奪位,全靠這位漢人老師的兩條妙計

咸豐帝畫像

06

咸豐帝繼位之後,對恩師感恩戴德,直接越級提拔為吏部尚書兼任協辦大學士。

自此,咸豐帝對杜受田言聽計從。

咸豐二年,黃河兩岸大災,杜受田賑災途中積勞成疾又感染瘟疫,病逝於任上。

咸豐帝聽聞恩師去世的消息如喪考妣,寫下了心中所想:“自前歲春,懍承大寶,方冀贊襄帷幄,讜論常聞。”

咸豐帝命沿途地方官親自照料護送靈柩,親自帶領大臣們在京城迎接師傅的棺槨並祭奠,不通過內閣等行政部門便直接下旨追諡“文正”(清朝僅8人),下令追贈師傅為太師大學士,這是清朝歷史上漢人追封的最高殊榮。

杜受田死後,除了祖上追封,咸豐帝還將其長子杜翰破格提拔,僅一年時間,便從五品小官升任二品大員,並進入最高決策機構軍機處。

後來在八國聯軍進入北京的時候,咸豐帝倉皇出逃,路上一路顛簸,由於身體非常弱,到承德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有人總結成功四要素:

一、你得行;

二、得有人說你行;

三、說你行的人得行;

四、身體得行。

咸豐皇帝佔了中間兩項,卻輸在了硬件上,還好有個猛人老婆——慈禧。

這是一個系列,很快更新第三篇,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