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交通执法人员,大年初五在村口防控点值守24小时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李其帅,今年43岁,我是土生土长的河南汝阳人,1995年我参加了工作,25年来一直在汝阳县交通局下属单位上班,现在是执法所一名普通的执法人员。今年春节来临之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形势严峻,我们执法所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在汝阳县的省道安设车辆临时防控卡点,从大年初一我和同事们就开始分班上岗工作,一起坚守抗击疫情一线。

防控卡点的工作人员由公安、卫生、交通、当地政府和辖区村委等部门人员组成,我们单位参与6个卡点的值守工作,每个点每天派出一个人,24小时全天坚守盘查。由于是交界处又是省道,每天来往的车辆和外出返乡的车辆穿梭不停,我们的工作量很大。

我所在的卡点位于汝阳县北大门243省道,汝阳县与伊川县交界处蔡店镇纸坊村,元月29日大年初五,一大早七点多我就来到工作岗位。

作为一名交通战线上的执法人员,在这次防疫保卫战中,我的工作是在我县主要线路上设的卡点对进入汝阳县的悬挂湖北、郑州、南阳、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平顶山等“一省七市”号牌的车辆进行重点排查并劝返,严禁司乘人员下车换乘本地车辆进入县区。

我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所有进入车辆一律进行登记、消毒,车内乘客体温检测等工作。医护人员走到每辆车前,对乘车人员做体温测量,保持正常体温方可通行,一旦出现高温现场及时汇报,采取应急措施。图为医护人员给乘客测量体温。


因为车辆多,怕影响道路畅通,我们的检查要求迅速、精准。上午十一点左右,因为是通过车辆的高峰期,不一会儿功夫车辆就开始排队了。

所有通过卡点的车辆都要进行一车一登记,大多数司机师傅在疫情面前都能积极配合,认真填写所驾驶车辆的来往信息和乘坐人数,以及驾驶员的身份证号及电话、体温等内容。

我们严格执行上级通知精神外省市车辆要进行严格检查,针对疫情较严重市区的车辆一律劝返。图为该车辆系外省籍,经登记消毒后,被我们劝返。

卡点旁边的马路上立着一块醒目的警示牌,温情提醒广大司机师傅凡是疫情较重地区过来的车辆一律绕行。

劝返出租车也是我的职责之一,大年初二我们就接上级通知,出租车、客车、公交车、网约车等全部停运。因为出租车拉送乘客最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这些乘客大部分是流动人员,来自各个地方,出租车载客很容易携带病毒,对出租车进行严格检查管控绝对不能放松。

在寒冷的室外站了一上午,直到下午一点多才抓紧时间吃口饭,早已饿得难受的我坐下来一连吃了几个饺子。

下午3点,卡点排队检查的车辆有序地进行登记、消毒和乘客体温测量。

身旁两位村里派来执勤的大叔拿着手机查看最新疫情。

下午五点刚过,我们对当天检查车辆在准确统计,写好今天的日报表上报县卫健委。图为填写好的汝阳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卡点排查日报表。当天下午5点将汇总情况上报指挥部。

现在正是数九寒天,到了晚上温度已降到零下,6点多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卡点上的灯泡也坏了,室外一片漆黑,好在当地村委及时送来一只灯泡。图为一名医护小哥踩在凳子上换上新灯泡。

晚上8点左右,过往的车辆依然不少,为了保障道路畅通,有序待查,我穿梭在车辆中间进行指挥。

司机登进行记信息时,工作人员会在旁边用小手电照个亮。

夜里12点左右,我们在卡点继续坚守,这时路上的车辆已经很少了,很长时间才会驶过一辆。劳累一天的同伴们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大家在卡点旁升起一堆篝火,围坐在一起烤火取暖。

早上6点,晨曦初露,天色已微亮,家里的亲人也在等我下班。近24个小时的工作虽然也感到了有些疲惫,但我要在卡点站好最后一班岗,我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能平安渡过这次难关,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图文/李其帅 苏瑞 更多内容请关注头条号摄客微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