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为什么有些喜欢看大门呢?看大门时,绩效和上课时一样吗?

沉的行波


高级教师的评聘,由于受所在学校岗位数额的限制,一般竞争都非常激烈。评上高级教师者,年龄基本上都已达40岁甚至50岁。一旦评上,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再加上动力不足,更愿意去教辅、后勤岗位。

高级教师从事教辅、后勒岗位后,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固定部分不变,绩效工资奖励部分、超额绩效会有所减少,但不会差距很大。


川渝同根生


我们这里一所初中,从初一到初三,班主任老师带的都是跟班上。有一位高级教师带的这届初三毕业生毕业了,而他还有半年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学校又不好让他从初一新生重新带起,中间他退休了再找一位老师来顶替这班的班主任,另外,学校也没有其他的工作让他做,临时过渡一下,就安排他看学校大门,绩效和上课时一样。

有一次,我遇见他喜不喜欢看学校大门的工作,他说他还是喜欢带学生上课,由于快退休了,服从学校安排,现在是半退休状态,正好可以过渡半年,来适应适应以后退休生活。

他每天还是按时上班,除了上学放学时间,他坐在门卫室内看看报纸,喝喝茶,渐渐也习惯了。

年前的时候,我再次遇见他,他已经退休,有些民办学校来聘请他,他没有应允,他说他要好好享受退休后的生活,说起来他还感谢那半年看学校大门的工作,要不是那段时间的过渡,他一下还真不能适应退休后,忽然没有工作时的那种失落与空虚。


乡下老果


“为什么有些高级教师喜欢看大门,看大门时,绩效和上课一样吗?”这个问题很犀利。

首先,我要说,在我们学校,不存在题主说的这种情况。

我工作的学校是四川省首批一级示范学校,要评上高级职称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学校要评上高级职称,必须要有市级优质课竞赛获奖;市级科研课题结题;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等等“硬杠子”,所以,能够评上高级教师的老师个个水平都是相当高的。真正有水平的高级教师,没有一个是愿意去看大门的,所有的老师都是要“面子”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去看大门的。

其次,现在农村学校,高级教师的晋升条件放宽,不排除有些“水货”成了高级教师。我们四川,从2018年开始,评上中级职称满4年,同时具备教龄满30年条件的农村学校教师,只要符合我市高级教师评职的基本条件,都直接评为高级教师了,“直评”为高级教师的,的确有些教育教学水平不敢恭维。由于教育教学水平不高,身体不好,加上年龄很大,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了,只有“看大门”了。

“看大门”的高级教师绩效考核和上课的教师不应该一样。身体条件差+年事已高的老教师,有的被安排在后勤部门工作,这部分老师在我们学校,没有课时津贴,每个月比上课教师和上了早晚自习的教师相差有1000元以上。一年下来相差10000元左右。

现在,城里学校的老师要想评上高级职称比农村学校困难很多,我们学校就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中级职称的教师,因为是在城里学校工作,不能“直评”为高级教师,有时就会自我解嘲:“唉,当年还是不应该调到城里来。”真可谓是《围城》啊!

综上所述,有些高级教师喜欢看大门我认为不太成立,但是的确有些年龄大的高级教师因为身体不好在后勤部门工作,他们的绩效考核应该比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低。


平淡是真oymlq


有一种学校是我学校,根本就没有什么绩效:

在我们学校有四个老师都是高级职称,他们都已经脱离一线,在学校大门卫工作,他们的工作非常轻松,每个月只需要上7天班,一年有大把的时间,去搞其他的业务,甚至有一个老师在保险公司上班,他一年卖保险能卖出去几十万,现在已经是主任级别了。

他的工资在我们学校来说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每个月大概有八千多块钱的收入,这些老师都有一个特点,以身体为由,不进课堂,只要进入到副高级,女的超过50岁的一律退居二线,男的超过五十五的,甚至超过五十的,也不上课,或者挂一科不用上的。

喜欢上大门卫,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上课和在大门卫赚的是一样多的,一线的老师赚的并不是很多,学校主要是靠职称来区分谁赚的多。

二:时间更自由,假期更多可以更早的适应退休的生活,同时也能够开展自己的其他业务增加收入

三:早已经职业倦怠,不愿意上课了,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四:身体有病不能进入到课堂上课但是这样的还是比较少的


宇宙最好老师


这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高级教师看不看大门,要依据学校的学校师资力量来确定。像我学校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从一年级至九年级共有36个教学班,每个班都有50多人。而任课教师还不足120人。我们10个高级教师,除了一个因病管理图书室以外,几个领导象征性地带“安全教育”之类的副副科,我们几个都是教语数外物理的,双班或多班。在绩效工资上,我们高级教师在一块,仍然是领导的高。年前的时候,上级主管部门分给学校两个晋级(从七级晋升六级)指标,通过评比都是领导的。



而有的学校,师资多,中青年教师语数外教一个班的都有,年龄大的高级教师自然要不再教课,去看大门、管理图书室、实验室什么的。做这些工作远比上课轻松得多,尤其现在学生很难管的情况下,看大门等工作简直就是学校里面的“清水衙门”。至于绩效工资,各学校发放并不完全一样,或吃平均数,或低个20元30元都无所谓。关键是省心了!


徐福记1230下水诗文


目前的高级教师想看大门估计是没有可能的。因为目前学校的保安都是保安公司的,任何学校都没有老师看大门一说。

当然,高级教师不教课是常见的。比如去后勤上,去办公室,去当图书管理员这些都是常见的。

那为什么高级教师不愿意上课了呢?要退居二线呢?实际原因很简单。

第一:教学太累太辛苦。

做过老师的都知道,上课是一件也很辛苦的事。要备课、批改作业,最重要的是有成绩压力。不上课当然轻松了。

第二:高级基本就是终点了,没有奋斗的目标了。

在学校,老师能评上高级基本就圆满了,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也就是说,以后人家就算不上课还是享受高级待遇的,既然如此,何苦要辛苦自己呢?

第三:不上课的高级教师绩效比上课的老师肯定要少些。

这都是正常的,不上课了,难道绩效还高那就太不正常了?

但高级教师工资高,很多也不在意这点绩效。

当然,大多数高级教师还是坚守在一线的,特别是在初高中,这种现象是普遍的。

第一:是因为现在学校普遍缺老师,学校也不会让高级老师歇着。

至少我们这里是这样的,几乎每个学校都缺老师。

第二:是因为在学校上课老师的补助是很多的。

比如一些高中学校,班主任费每月1000,课时补贴每月1000,星期补课还有几百,如果不上课这些补助都是没有的。所以就算很多老师评上了高级,也依然坚守在一线,毕竟还能再多挣点。

第三:很多高级教师确实教学能力很强。

比如在一些学校会把高级教师专门放在初三高三,就是因为这些老师更敬业,教学能力更强,教学成绩也更突出。

目前职称制度虽然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我们也得承认,评上的高级教师中也有一些确实是比较优秀的。高级教师中有退居二线的,但也有一直坚守在一线的。过去或许也有看大门的。但目前的学校,高级想看大门真的没有什么可能。

教育上的事很多外行真的不了解情况,不要瞎造谣!


人生如梦LLH


1、高级教师在我们这,到处都是,没那么值钱!

2、喜欢看大门,是因为工作太累了,在快退休前,干点轻松的活!

3、不是所有学校老师都有绩效的,我们全省多数学校老师都没有绩效工资!


01

我们学校的老马老师,今年58岁,职称是超高,原来教了20多年语文,后来调到了教导处当副主任,后来专门给校长写各种材料,典型的领导大秘。

年轻的时候还行,他说只要不教课,干啥都行,他也乐于写材料,一方面施展了才华,另一方面也讨得了领导的欢心。

可从去年开始,老马老师明显见老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胡子蹭蹭长,头发哗哗掉,喝白水,尿黄尿,一天一堆大材料,也不知领导知道不知道。

人也越来越瘦了,顶也越来越秃了,血也越来越贫了,眼睛也越来越花了,病也越来越多了,他是度日如年哪!和领导提出多少次辞职,领导坚决不允。

机会难得,去年合区并校,区里统计50岁以上的老教师,有没有愿意退二线的?他第一个就报名了,

当时有很多选择,图书馆、博物馆、科技展览馆、体育馆……他选择了留在我们学校看大门(白班)。

我们学校校工,共有六人,白班四人,晚班两人,白班四天一轮,一个月顶多上八天班,这活太赞了!打灯笼都找不着。

02

高级教师,为什么有些喜欢看大门呢?看大门时,绩效和上课时一样吗?

1、在我们这,45岁以上的老教师,全都是高级教师,有些甚至都是超高。

这是因为,在15年以前,我们这个地方,只要到了年限,教师职称随便晋,而且申请了就批准,因为当时并不和工资挂钩。

但是,这样带来的恶果就是,年轻的老师比如像我,就晋不上职称了,因为15年前,全区全卡死了,15年来,全区一个职称名额都没有。

2、看大门也是个俏活,一般人真干不上

。我们晚班校工有一个叫老唐的,他当年就是工代青代,后来那一批人全下来了,他通过找人,好不容易才干上了看大门这个活。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隔一天晚上,到学校睡一宿而已,白天什么活都不耽误。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些年他当木匠,挣了好几十万,要知道十年以前,老师们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块钱呀!

3、我们省并没有实行绩效工资,估计东北那两个省也是如此,在我们省,实行绩效工资的,估计也就是三权在上单位,其他95%以上的单位,都不实行绩效工资。

所以,在我们这,当老师也好,看大门也罢,工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看大门,不累心不累脑不备课不被学生气,轻松又自在。


其实,我离退休年龄相差太远,要不然我早就想尽办法去看大门了,所以说,不是我不想去看大门,而是我没有这个机会。不知道您们那,是一种什么情况,欢迎交流评论!



小马爸爸说教育


高级教师去看大门,有没有?绩效工资和上课时一样吗?

我们地方没有高级教师看大门。因为与高级教师的岗位不对称。况且领导不会这样安排。可能少数个别地方有高级教师去看大门。

为什么高级教师喜欢看大门?很简单,当门卫轻松单一,压力小,付出少。

虽然是看大门,但绩效工资工资是不会少的。70%的基础绩效工资照发不少。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要拿合格的基本数,少不了多少。虽然看大门,也是领导同意的工作安排,只要是考核合格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能少。

因此,许多教师对职称制度有意见,反对以职称晋升工资。加之职称制度管理不到位,存在部份拿着高职称工资就去干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出现拈轻怕重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所以希望取消教师职称。


洪爷33344611


高级教师能看大门才真正“高级”,当然,绩效工资也是“高(级)”的!

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就有这样的教师,他姓李,自从他平时高级职称之后,再也没有上课,不是看大门、打铃、烧水,就是闲溜。到底有多悠闲自得,他自己最清楚!这样的高级教师,估计百里不挑一。据知情人讲,他是这个学校校长的小孩舅。

其实,说真的,没有一个教师不愿意去看大门,高级教师也一样。

理由很简单:

  • 轻轻松松的工作,而工资一点也不少;
  • 已经晋升了高级职称,职评基本完成任务了,基本上不需要继续努力晋级了,何必继续一线工作?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像前述李姓高级教师因为与校长的特殊关系而看大门,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高级教师”!

至于绩效工资,他自己向别的同事透露出来的,那就是从来都是和其他教师一样计算的,并没有因为他没有上课而降低奖励性绩效工资。大家想一想,校长一个人计算的,也不征求教职工的意见,也不让其他人参与计算,大家都听他一个人的“赏”。

某些学校领导就是这样的:并不是高级教师喜欢看大门,也不是绩效工资因为看大门而不一样,这一切都是因为这样的高级教师与这个领导有一个非常“铁”的关系!

什么活都不要说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过,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实实在在的一心一意扑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的!


中小学教育者


高级教师看大门?我第一次听说!高级教师只要在岗,绩效就不会少。

高级教师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甚至是临近退休的年纪,他们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应该成为学校里的财富,任何不尊重老教师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对的。

据我所知,有些单位对待高级教师的做法不太好。评优选先、教学公开课等学校的大大小小活动,高级教师一律靠边站,有些高级教师自我解嘲“我们是‘三等’人员,等放学,等工资,等退休”。可见他们是多么无奈呀!

如何发挥这部分高级教师的作用呢?第一,身体健康的可以继续从事一线教学,发挥余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二,身体状况不好的,可以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从事辅导、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使他们的宝贵经验得以继承,否则岂不太可惜!事实证明,许多高级教师愿意这么做。第三,个别年老体弱的高级教师,可以让他们做些收发、整理材料的工作。

总之,不论高级教师还是初级教师,不论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在单位里最大限度保证他们各尽其能,人尽其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