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縱觀我國古代歷史上眾多的封建王朝之中,歷時276年的大明王朝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充滿傳奇的朝代。首先,就拿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來說,他的一生便已經足夠傳奇了。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歷代帝王中,真正白手起家的一位了君主了。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朱元璋畫像

即便是漢高祖劉邦,人家好歹也是個亭長。再艱苦一點如三國時期的蜀國君主劉備,人家再不濟也是個織蓆販履之輩(也就是賣草鞋的)。而反觀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起家時就光桿司令一個。甚至,朱元璋在最艱苦的時候,還曾被迫當過乞丐、和尚等這類社會最底層的人物。所以,他最終能登上那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可以說確實是一個傳奇了。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朱元璋劇照

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這件明朝的傳奇事件,卻是發生在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身上,也就是我們常談的建文帝蹤跡之謎。據記載,明朝建文四年(也就是1402年)的時候,燕王朱棣率軍攻下了大明帝都應天(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南京)。據說當時朱棣率軍攻入皇宮之後,宮內已經是一片茫茫火海。雖說,在大軍的撲救下火很快就滅了。但是,朱棣從宮中找出的卻都是許多具被大火燒焦的屍體。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朱允炆劇照

一時間沒有找到建文帝下落的朱棣,可謂是心中十分不安。畢竟,朱允炆當時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而朱棣當時發動靖難之役所打的旗號,名義上只有“清君側”這一個理由。所以,按道理來說,當朱棣攻下應天將“君側”清理乾淨後,這皇位理論上還是應當由朱允炆來接著坐。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朱棣劇照

然而,朱允炆卻突然從皇宮裡憑空蒸發,這確實是讓朱棣有些始料未及。畢竟,如果朱允炆要是死了還好說。可若是建文帝沒死的話,那更得趕快找到他。因為,就算不將朱允炆直接處死,那也得將他先控制起來再說。畢竟,人家才是名義上的正統傳承下來的皇帝。如果放任他在外的話,那可是極有可能會號召來諸多勤王的軍隊,這樣免不了又將會引起戰事。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朱棣劇照

因此,朱棣為了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很早就就派出2路人馬去尋找朱允炆。而這2路還分別以一明一暗和一水一旱的形式各自出發。其中,水路派的是鄭和,而旱路派的則是胡濙(ying)。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鄭和

這兩路人馬之中,鄭和7下西洋的故事已經是眾所周知。而且,他7次出海後在尋找建文帝這一方面,也確實每次都是無功而返。而反觀走旱路的胡濙,卻是全心全意的在國內尋訪朱允炆的下落,這一找就花了整整16年的時間。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鄭和下西洋

那麼,胡濙究竟有沒有找到朱允炆的下落呢?關於這個問題,近年來已經有許多學者查閱過大量的文獻資料後,才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那便是1423年時,朱允炆已經死在了江蘇吳縣的穹窿山(終年46歲)。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朱允炆劇照

事實上這件事雖無明確的史料記載,但是據說1423年的一天,胡濙曾1個人騎著馬匆匆回京。而且,他一回到了京城後連家都顧不上回就直奔皇宮而去。並且,還在深夜的時候去求見了朱棣。當時朱棣穿著睡衣就趕忙接見了胡濙,二人徹夜詳談直到凌晨4點。

鄭和暗訪建文帝無功而返,此人用16年找到了他,朱棣聽後頗為感嘆

朱棣畫像

當然,至於朱棣和胡濙具體談了些什麼,除了他倆誰也不知道。不過,從胡濙十萬火急的行徑來看,他很可能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而且,當時朱允炆極有可能病入膏肓,這也側面證明了朱允炆死於1423年的這一說法。

由此可見,當時胡濙進宮後的情況,很可能是朱棣聽說朱允炆命不久矣之後,長嘆了一聲說了一句:“就讓他自生自滅吧!”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先聊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於建文帝行蹤之謎,還有哪些不一樣的看法?不妨說出來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