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命运:你最常说的话,会成为你生命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01

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最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

怎么理解呢?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解释,人是非常自恋的动物,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自己的这个说法,而为了证明“我说的是对的”,你就会把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

对此,我的理解是:

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是我们常说的视网膜效应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接收成千上万的信息,但只有一小部分的信息会被你真正接收,进入你的大脑。这一小部分信息的接收,是带有选择性的,你只会去选择关注自己在意的事情,而忽视和自己不相关的事情,然后再根据自己选择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决策和行动。

这也是吸引力法则的核心,你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哪个领域,这个领域的人、事、物也就跟着来了。

如何破解命运:你最常说的话,会成为你生命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02

我观察并收集了一些人常说的话,大概有以下几类:

1、常说,“随便,都可以”,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一般比较随和,很好说话,是我们常说的“老好人”,但他们是缺乏主见,还可能会有些无趣,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兴趣爱好,他们似乎没有用力地活过,没有好好在一段关系中充分地表达自己,去爱去恨。

2、常说,“做不到”、“不可能”、“太难了”,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也总是处于搞不定的状态,甚至说这类人在遇到问题后,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去做,甚至不敢做,于是真的就一辈子都没有做到。

3、常说,“太烦了”、“真糟糕”,这类人会有“遇到问题总是不好的”这样的限制性观点,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很容易陷入情绪化中,而不是处于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他们一遇到问题,在第一时间就陷入灰暗烦躁的心情,有时候即使问题能够被解决,但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大开心的。

4、常说,“我不感兴趣”、“好无聊啊”,这类人对对周围的事情总是提不上任何兴趣,周围的朋友也会觉得他们是无趣的人,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丧失了好奇心,也很难去感受到生活中日常的小确幸,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主动性,开始变得封闭起来。

5、常说,“我怕”、“我担心”,这类人处于处在对未来还没有发生事情的担忧恐惧之中,他们不能很好地活在当下,总是在焦虑未来,或者总是不敢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很好地做自己。

6、常说,“没有什么事情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这类人总是处在各种问题之中,要做一番努力和斗争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轻松获得过什么,即使有,他们也会觉得太轻松以至于不敢去拥有,甚至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他们总是会在有意无意中给自己制造各种麻烦然后去战胜困难。

7、还有些人常说,“好运常在”,结果他们就真的是那个很幸运的人,做事情的时候也总是很顺利,运气一直都很好。

8、有些人可能想半天,也不知道自己最常说什么话,这类人在生活中的状态可能更像是睡着了一样,每天懵懵懂懂,昏昏沉沉的,他们远离了自己的内心,所以记不住。这类人和第1类人有点类似。

看到了你常说那些话对自己的影响,我们就好像理解了一个规律:我们的内在意识和现实体验是相互影响的,你的内在意识在思考什么,你的思考就会在外在现实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不断重复的循环关系。

比如,如果你经常说,自己不善于表达,你其实就给了自己一个暗示,在需要表达的场合,你就会退缩,会不自信,会暗示自己,自己不善于表达,在人多的时候就不说话,也就越加深了自己不善于表达的想法,从此形成一个负向循环

但如果你经常告诉自己,自己很喜欢表达交流,有了这样的暗示,在你需要表达的场合,你就会告诉自己,你很喜欢这种感觉,在人多的时候你会是一种

开放的状态去表达自己,从此你就会越来越喜欢去表达自己,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所以,注意你常说的一些话,它们可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如何破解命运:你最常说的话,会成为你生命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03

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怎样去破解甚至改写“自我实现的预言”呢?

首先,要去觉知到自己常说的话都是什么,然后去觉察,你常说的这句话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暗示。

这一点,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但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你可以在每天去留意自己所说的话,或者问你周围的朋友,在他们看来,你常说一些什么样的话,然后试着去觉察,这句话和你现在的生活,处理事情的方式,甚至你的童年经历有着怎样的联系。

不过有些人会很难去觉察到自己的问题,这需要你花时间慢慢来了解自己,给自己一些时间和耐心。

如何破解命运:你最常说的话,会成为你生命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其次,要想破除“自我实现的预言”,体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需要体验带着你有全新的发现。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课程上提到了他高中考试时的心得分享。武老师的高中成绩一直在全班第11名到第19名徘徊,这样的成绩可以上一所很不错的重点大学。这是他的自我实现预言,学校以往的经验也总结出了这个规律,武老师也认同了这个规律。

但在一次考试中,武老师考到了第29名,按照这个成绩,最后可能连大专都考不上,他一下子就着急起来,开始拼劲全力学,并将化学这门课程列为第一个突破对象。

在努力了两个月后的一次化学考试,他的成绩只有62分,但那次考试,全年级只有一个人及格了,就是武老师,他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自己竟然是年级第一名。在这么短的时间,他把一门让自己发怵的课程,提到了年级第一名,他激动地想,要是其他科目也能有这样级别的成绩,是不是就可以考虑考北大清华了?

果然,那次年级第一的化学成绩突破了武老师的想象,将目标大学调整到清华北大这类目标院校,后来果然如愿考上了北大心理学。

这就是“体验”的重大意义,如果我们只是在头脑上给自己树立想要实现的目标,告诉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成就,但在你的内心深处却不相信自己是可以达到的,甚至不去付出实际的行动,这就是“不走心”的表现,这样的话,你就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也不会有正向的结果。

这里我想分享自己的一点小心得。在去年11月份开始,我每段时间会给自己破除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我有一段时间是比较封闭的,那时的我不太愿意和别人分享我自己认为的好东西,总觉得好东西分享给别人了,别人就会超过自己,而自己就会落后。这就是很典型的“竞争心理”,认为周围的关系是一种纵向的竞争关系,而不是横向平等的合作关系。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我就告诉自己,自己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人,然后每天我都会给自己的朋友分享一些我认为对对方有用的内容,再记录下来,来证明我自己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突破了自己“我不愿意分享”的限制性信念,随着分享体验越多,这种不带有任何包袱和条件的分享让我自己有了很大的充实感,我开始慢慢爱上了这种感觉。

现在我如果遇到好的内容/物件,我会很开心地把它和我认为需要的朋友分享,希望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这不仅仅是一个行动的改变,更多的是对周围关系认知的改变,变成横向平等的合作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彼此的相处都非常舒服。

如何破解命运:你最常说的话,会成为你生命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最后,你可以直接着手改写你的生命预言。

你是谁,不等于你将要成为谁。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你现在是怎样的,你如何不满意你现在的自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清楚你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子,然后朝着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去努力生活。

我们的现在是过去的经历积累决定的,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就要从现在开始去做改变,我们把时间花在哪里,我们的成果就在哪里,我们都是自身推演的结果。

改写生命预言,在想象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子的时候,一定不要给自己设限。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去做一件事,只是因为过去的一些印痕限制住了我们。就像从小就被绳子圈住的大象,在长大后,即使没有了绳子,它还是不会跑很远,这些不太好的信念就是偷偷潜伏于我们大脑中,我们需要将其移除一点点擦掉。

你可以先写下5件你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然后再从反面写下自己能够做到的5件事情,破除自己的限制。比如:

  1. 我很拖延——我能够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并能够很快完成相关的事情
  2. 我不擅长结交新朋友——我很擅长结交新朋友
  3. 我不擅长表达——我很擅长表达
  4. 我不够自律——我很自律
  5. 我不够幸运——我很幸运,一直有导师和贵人给我帮助和支持

写下这些限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给自己“洗脑”

你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或者晚上睡觉之前,告诉自己,你能够做到的事情,并且说出来,让自己听见,同时在脑海中想象其画面,久而久之,你就能真的改写自己的生命预言。

除此之外,你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锁定其中一个限制,并不断去行动,记录其相反的证据,来改写覆盖自己的限制。比如我前面分享的突破自己“不愿意分享”的限制信念,你也可以尝试,来证明自己不是现在你所不满意的状态,而是可以成为你自己理想状态的。

如何破解命运:你最常说的话,会成为你生命中“自我实现的预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