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虎女”没有嫁给孙权的“犬子”,最终嫁给谁了,结局如何?

姒莞萱


关羽在被孙权俘虏杀死之前,曾经严重的侮辱过孙权的使者,这次外交活动的不欢而散也成为孙权偷袭荆州的重要诱因。当时孙权想要让自己的长子来迎娶关羽的女儿,这个行为属于一种政治上的和亲,在三国时期非常常见。没想到一向骄傲自大的关羽竟然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三国志》里记载关羽辱骂来使,《三国演义》中记载的更加详细,关羽对着使者说:虎女岂能嫁给犬子?关羽最终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孙权和曹操联合攻击关羽。

关羽丢失了荆州,自己也被杀死了。那么关羽被害后,他的虎女最终结局如何呢?

关羽被害后,正史上就没有了关羽女儿的记载。《三国志》只对张飞的女儿做了详细的记载,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先后做了皇后。如果关羽的女儿在荆州,从荆州的情况来看,关羽的女儿逃走的可能性并不大。很可能死在了乱军之中,或者被孙权俘虏赏赐给了不知名的将领。如果关羽的女儿在益州,那么结局就会好得多。民间感慨关羽的功德,有关于关羽女儿的传说一直比较多,其中比较可信的是关银屏的传说。

传说关银屏和关兴都陪同父亲在荆州,荆州陷落的时候关银屏在关兴的保护下从荆州城逃走。到了成都之后拜赵云为师,学习了一身的好武艺。在诸葛亮讨伐南中的时候关银屏主动请求出战,并且认识了年龄相仿的李恢的儿子李遗。在诸葛亮的撮合下,关银屏和李遗走到了一起,两个人结婚之后跟随诸葛亮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后来夫妻二人就一直留在俞元定居。

从三国的史料来看,这个传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是杜撰的,关兴在关羽战败的时候在成都,并没有跟随关羽在荆州,关银屏应该也没有在成都。还有就是平定叛乱的时候,关银屏杀敌无数战功赫赫应该也是杜撰的,三国正史上没有女将上阵的记录。

虽然传说中的情节多有杜撰,不过这个故事中关羽的女儿嫁给了李恢的儿子还是比较可信的,李恢是三国时期蜀汉驻守南方地区的重臣,和关羽也算是门当户对。李恢在正史中的记载比较少,他的儿子李遗的知名度更低,几乎是被一笔带过。这样也就容易理解关羽的女儿为什么会在历史上失踪了,古代妇女不会单独列传。丈夫知名度低,妇女也就很难被记载。

关羽的女儿嫁给李恢的儿子也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在乱世的时候很多名将的子女都在被俘虏后下落不明。在长坂坡的时候,刘备的两个女儿就被曹操俘虏,在白门楼的时候,吕布的女儿也被曹操俘虏了,这三个女子结局都是下落不明。

关羽的女儿有这样的结局也是好的,如果当初关羽如果答应孙权婚事,及时当时孙权不打关羽,在东吴晚期残酷的政治斗争下,关羽的女儿恐怕也不能幸免。


邓海春


史书上能留名的女性人物少之又少,关羽的女儿自然也不例外——没有留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与儿子关平一同被吴将擒杀。随他逃亡的其他家人,包括女儿也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可寻。

按照陈寿《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有个儿子关兴,继承了关羽的爵位。推测他因为年幼,留在成都,所以没有和父亲同遭劫难;当然也可以推测,小孩在战乱中不容易引起敌人注目,容易逃脱,不论怎么猜测,关兴是史书上记载的唯一活着的关羽之子。

而在民间传说中,也有说关羽之女关银屏逃至成都,活了下来。

据传,关银屏排行老三,人称“关三小姐”,后来在诸葛亮南征之时,嫁给了庲降都督李恢之子李蔚,蜀汉大军南征凯旋后,李恢因功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关银屏和李蔚则留在建宁郡俞元县(李恢故乡)生活,安抚当地百姓,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于此,他们深受百姓爱戴,死后,夫妻合葬于此。

“俞元”就是今天的云南省玉溪市,“关三小姐墓”在玉溪市澄江县。

当然,这只是个民间传说,陈寿、裴松之都没有记载李蔚和关银屏的事,只能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三国志·李恢传》中说李恢的嗣子是李遗,据笔者推测:

“遗”字还有个读音就是“wei四声”,所以民间传说中的“李蔚”的“蔚”很可能是别字,当地人只知道“李wei”,却不知道史书是写作“遗wei”,误写成“蔚”字。

后人也没有人能考证一番,从明清时起,就让“李蔚”这个不存在的人名流传了下来。

【正中刻:汉忠臣兴亭侯子李公讳蔚、汉寿亭侯女关氏三姐之墓,两侧碑联为:墓近圣人宫,父女相睽只数武(步);神游荆襄界,魄魂长恨于千秋。】

现存的这块墓碑是清宣统三年所立,《道光澄江府志》也称此为“汉李蔚夫人关氏墓”。

1989年,玉溪市政府对该墓进行了修缮保护,2001年,玉溪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考古角度看,确定墓主人的证据仍然不足,但“关银屏和李蔚”已经是本地口口相传数百年的故事,并不妨碍本地人对“关三小姐”的敬爱之情。多年来,本地人为了还创作了戏剧、小说等艺术作品,来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关三小姐”。

【图片来源于“关三小姐”官网,侵删】

有一说一谈历史,不偏不倚话苍生。

欢迎喜欢三国故事的朋友关注我。


浔阳咸鱼


孙权偷袭荆州之前曾派人向关羽求婚,要代儿子迎娶关羽之女为妻,关羽不同意,骂辱其使,还演绎出一句虎女焉肯配犬子的名言“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古代男尊女卑,能上史书的女性除了皇家贵胄外少之又少,一般都是只记姓氏没有名字,虎女也一样,民间传说和地方志记载则说她叫关凤,又说叫关银屏,这与岳飞女岳银屏如出一辙,应该是源自说书。


孙权为子求亲不怀好意,关羽受刘备托付荆州之重,荆益交通不便,高山阻隔,举半国以托足见信任,而孙权则为才十岁出头的儿子求亲,挑拨之意明显,关羽自不会上他的当。(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拒绝东吴求婚后,关银屏待字闺中,她上有大哥关平,二哥关兴,人称关三小姐,荆州覆败后关羽与关平一同遇害,关银屏回到成都。不久,刘备称帝,东出荆州讨伐东吴,夷陵大败退回永安,不久身死。


诸葛亮掌蜀汉大权,勤修内政,劝课农桑,其时南中夷族乱事迭起,诸葛亮按部就班,先急后缓,二年后起大军南征,联同庲降都督李恢合兵平叛,机缘巧合之下,诸葛亮见李恢子李遗勇猛善战,熟悉南中事务,深为看重,便为关李两家联姻,把关羽的女儿许配给李遗,民间传说,平南之役,关银屏将门虎女,也随军出征,见此事有利国家大计,于是一口答应婚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李恢是建宁人,蜀汉中少数的异族通,在刘备入川与刘璋反目时,知刘璋必败,于是北行到雒城拜见刘备,向他建言献策,刘备让他到汉中联结马超,引马超入川,蜀汉建立后,庲降都督邓方逝世,李恢自告奋勇继任,遥领领交州刺史,驻牂牁郡平夷县,出镇南中。(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平定南中之役,李恢立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亭侯安汉将军。后来南中犹有反复,皆赖李恢父子多次安抚平乱。

李恢年纪渐大,被蜀汉征调回朝,令李遗继续协助镇抚南中,关银屏应是与夫同在南面前线,一同为蜀汉守边,夫妇二人教化一方,受到当地百姓爱戴,直到逝世,死后夫妇二人合葬于俞元县,今云南澄江有关三小姐墓。


南方鹏


关羽历史上有记载的,是两儿一女,分别是长子关平,次子关兴,三女有说叫关凤,也有叫关银屏的,另外还有民间传说的关索。

关平与关羽一同被杀,而关兴打小就很聪明,很受诸葛这的器重,可惜的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病逝了。关索据说娶了鲍三娘为妻,所以现在一些关姓之人称自己是关索的后代。

那我们就重点来看这个关羽的虎女,我们就以关银屏做为她的名字吧,我们来看看关羽说的虎女岂可嫁犬子这个事情,首先这句话,并非是历史记载,而是三国演义小说里面写的。

而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在襄樊之战之前,也就是关羽驻守荆州的时候,孙权曾经派人向关羽求亲,希望关羽能将女儿,也就是这个关银屏许配给自己的儿子,但是被关羽骂回去了,孙权就很生气。

那我们来看看,这里面孙权的儿子是哪一个,我们知道襄樊之战,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而孙权的长子孙登生于公元209年,也就是说孙登此时不会超过十岁。

另外,我们再看孙权生于公元182年,孙权的父亲孙坚生于公元155年,而关羽生于公元160年(比刘备大一岁),可以看出关羽比孙权要大22岁,而关羽是与孙坚同辈的。

另外,在公元225年,孙权让孙登娶了周瑜的女儿,可以看出孙权是不怀好意的,是想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拉拢关羽,当年孙权把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也是这个想法,孙尚香回来的时候,还想把阿斗也带回去。

关羽做为刘备最器重的人,所以才会把荆州交给关羽,如果真与东吴联姻,那是不是要把荆州做为嫁妆给了东吴?所以关羽必然是断然拒绝的。

根据历史记载,关平与关羽一同被杀,那么关银屏的下场就好不到哪里去,要么也一同被杀,要么也会成为俘虏,或者为奴,或者赐给某个将领。

不过根据一些民间传说,关羽失荆州的时候,关银屏逃回成都,最后嫁了李恢之子李遗,李恢就是那个劝说马超投奔刘备的那个人。


历史简单说


历史上,东吴的孙权打算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之女,但被关羽以“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那么,关羽那个没有嫁给孙权儿子的虎女到底是谁,最终嫁给了谁,结局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一下。



在正史中确有孙权为子求婚之事,因此可以确定关羽确实有一个女儿。但是由于在三国的时候,女子的地位低微,一般她们的名字都不会见于史书,即使贵如孙权妹妹的孙尚香也是如此,“孙尚香”这个名字也是后人臆测的。而关于关羽这个虎女的名字在民间传说叫“关银屏”,因在关羽的四个子女中排行第三,故又被称作“关三小姐”、“关氏三姐”或“关羽三小姐”。

这个关银屏确为虎女,并非关羽自夸。这个关银屏美丽聪慧,传说为赵云的弟子,18岁就习得一身好武艺,是名副其实的虎女。后来,东吴的孙权为子求婚,不仅被关羽拒绝,而且关羽还辱骂了来使。之后,大家都知道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最终战败被杀。那么,关银屏的命运又如何呢?

据说在关羽被杀后,关银屏逃回了成都,留在了刘备的身边,决心为父报仇。不几年之后,蜀国的南蛮作乱,诸葛亮为了联合当地的势力李恢一起南下平叛,就以关银屏为联姻嫁给了李恢之子李遗为妻。



后来,关银屏跟随李恢父子一起南征平叛,并且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战争结束后,他们就在李遗老家俞元住了下来,并且还亲自教当地的百姓纺织、耕种以及读书识字。于是,当地的百姓都很敬重她,称她为 " 关三小姐 " 。因此,关于他们的故事一直记载在当地的县志上,并且在当地广为流传。

在现在的澄江坝子东山脚的旧城金莲山靠西南方向,有一冢看上去很平常的墓。实际上,这座墓就是李遗与关银屏的合葬墓,民间一直称其为“关三小姐墓”。


密探零零发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就是有关于这件事的,这里我先来和大家分享下。段子是这样说的,当时孙权前来提亲,关羽听闻后,于是说到“吾女嫣能嫁权子”,结果由于有口音,使者是南方人,没听清楚,于是听成“虎女焉能嫁犬子”。最终引得孙权大怒。论这则笑话来说,关羽之女就是叫关嫣了……

但段子咱们笑笑就好了,可不能当真了。


正史上关羽的确有一女,但对于这个女儿正史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提及,毕竟女人向来在三国中无太高地位。当时并没有犬子虎女的说法,犬子虎女的说法来自于演义,是演义在正史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加工。

正史只是说了当时孙权派使者前去为自己儿子娶关羽女儿,关羽辱骂了使者,不答应婚事,搞的孙权大怒,至于怎么骂的则没有提及。

之后关羽女儿的事迹也没了,但后来关羽被吕蒙袭取荆州,由盛转衰也就是几个月,这段时间关羽家属是完全没时间撤离荆州的,所以关羽之女应该和众多荆州将领、士兵们家属一样被吕蒙给俘虏了。


之后可能就在东吴嫁人了,也有可能在东吴与刘备关系缓和后被送回了蜀汉。总之只能是猜测,毕竟无记载。

倒是在民间传说中根据寥寥几字的正史记载构造了一个不平凡的关羽之女。民间有传说说关羽之女叫做关银屏,是关羽的第三个孩子。

关银屏不仅生的美貌,而且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习得一生好功夫,总之是一个各方面都相当优秀的女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孙权才想帮儿子讨来做媳妇。荆州被袭取后,关银屏一人冲出重围,一路逃到成都,并住在了刘备身边,刘备把其当做自己的女儿,而她始终记着自己为父报仇的志愿。


诸葛亮掌权后,要率大军南征孟获,而这时候刘备已经去世了,关银屏年纪也不小了,得为关银屏找个丈夫了。而当时诸葛亮南征时启用了李恢,他的儿子李遗十分优秀,于是诸葛亮将关银屏嫁给他的儿子为妻。关银屏答应了这门亲事,并跟随诸葛亮与李恢父子南征。

南征中,关银屏与自己的丈夫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南征后,便在李遗的老家俞元住了下来,两夫妻跟和谐幸福。关银屏和俞元当地人民相处得也很好,由于当时俞元还是比较荒芜的地区,关银屏夫妻教他们耕耘劳作,大家都很敬重她,都称其为 " 关三小姐 " 。如今在玉溪还有着关银屏的墓。


其实在如今关银屏这个民间传说人物也已人人皆知,甚至还被写入了三国游戏当中,我在小时候玩三国群英传7的时候就经常用到这个人物。


夏目历史君


诚邀,如题。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猛将,一出手就斩杀了西凉军二号人物华雄,威震十八路诸侯,而后又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晚年时期镇守荆州,还能来一次水淹七军,大败曹操猛将于禁,被尊为华夏战神。当然,如此厉害的人自然是有自己的傲气的,比如当孙权派人来提亲时,一句“虎女焉能嫁给犬子”估计也是把孙权起的够呛,那么备受关羽宠爱的虎女最后嫁给了谁呢?

关羽估计是想把她嫁给刘禅的,因为在关羽的眼里,世界上估计只有天,地还有他的兄长玄德值得一拜,别人嘛,要么拜他,要么就是拜他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能和自己女儿门当户对的当然是刘备长子刘禅了,未来的大汉皇后,想想都激动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为关羽非但没有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还把孙权给羞辱了,所以孙权下定决心要攫取荆州,关羽因而被杀。这时关羽女儿(小道消息名讳为关银屏)因为父亲大哥都被杀,闷闷不乐。一向想给他们报仇,并且经常说出诗书难报仇,针线难雪耻,我要舞刀弄枪,上战场杀敌报国的话语,当时人们都对她感到佩服。因而刘禅把赵云请来叫她武功和兵法。汉名臣李恢之子李遗。李遗自身就非常优异,所以诸葛亮就想把关银屏与李遗凑成一对。最终他们还真的走到了一起。这件事连关银屏的师傅也赞同了。他们夫妻友善,最终在七擒孟获后回到蜀国后方治理国家。并且牢记诸葛亮对百姓的情绪,与百姓友善相处,最终与世长辞。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关羽的虎女,在史书中并没有任何记载,只是在民间传说中出现,叫做关银屏,据说关羽当时共有四个子女,关银屏排行第三,故又被称作“关三小姐”,她曾跟随赵云学习武艺,算得上是赵云的关门弟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银屏的出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关羽的那句:虎女焉能嫁犬子?

据说,孙权曾为自己儿子,向关羽这位女儿提亲,结果关羽非但不同意,还大骂孙权的使者一顿,甚至侮辱孙权的儿子是狗,关羽也因此彻底得罪孙权,从而引发后来的偷袭荆州。

但其实,这种说法就是标准的扯淡。因为,咱们先不说这件事情的真假,单说关羽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过错。换做任何人处在关羽的位置上,都会大骂孙权的使者,否则只能只能证明他缺乏最基本的政治敏感性。

因为,关羽当时是什么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二号人物,又独当一面坐镇在荆州。而关羽坐镇荆州,目的自然要保护好荆州,那他绝不仅仅只是防御曹操,对孙权自然也必须有所防范,事实上,刘备和孙权前两年就曾为夺取荆州而大打出手,最后两人划湘水为界。现在,孙权却跑来向关羽提亲,你说关羽能答应吗?



关羽要是答应了孙权的亲事,那他就从此成为孙权的亲家,换句话说,一边是关羽的结义大哥,一边是关羽的亲家翁,那你说关羽守的这个荆州,究竟在替谁看守?还是说关羽想在刘备和孙权中间玩平衡,在南方也搞出一个三国志。

自古以来,人臣无外交,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权臣,更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想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因为各为其主,两人私下都不联系、不说话。当年赵云攻取荆州四郡中的桂阳郡后,桂阳太守赵范想将自己美丽的嫂嫂樊寡妇许配给赵云,结果则拔刀出来严词拒绝。

现在,孙权单独跑去和关羽商量和亲的问题,关羽于是马上就答应,这叫什么事?会让刘备怎么样想?虽然刘备和孙权也是姻亲关系,但问题是,两人都是各国的君主,他们俩为了政治需要达成姻亲联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相反,一国的佣兵大佬,跑去和另一国的君主结成亲家,这显然就是不正常的。



也有人说关羽即便不同意孙权的亲事,可以委婉的拒绝,或者派人请示刘备后再做决定,表面上看这种行为似乎可行,但其实根本就不可行。

假如关羽委婉拒绝,那必然会给孙权留有遐想的空间,到时孙权会觉得关羽可能只是假装拒绝,于是自然会再次派人上门提亲,这样一来二往,等传到成都刘备的耳朵里,就变成关羽、孙权之间一直在商谈和亲的问题,这样一来,刘备会怎么看待关羽?

再者,假如关羽派人请示刘备,刘备心里又会怎么想?一方面,关羽这样做,明显就会让刘备出面做恶人,因为刘备百分之百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如果由刘备开口拒绝,就相当于刘备直接得罪了孙权。大家应该知道,正常情况下只有小弟出面当恶人,大哥出面都是当好人的,现在关羽却让刘备来当恶人,他这个小弟的政治觉悟也太差了吧。

更重要的是,关羽派人请示刘备,会让刘备觉得,关羽是不是想要和孙权接亲,这样就会让刘备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位置,因为刘备肯定是不愿意关羽与孙权结亲,但关羽自己却想要,这种情况下刘备该怎么做?

所以,只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自然就会知道,关二爷看到孙权派人提亲时,必须得大骂他的使者。因为,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政治表态。

事实上,孙权派人向关羽提亲,本身就是出于离间的目的。如果关羽经不起诱惑,直接就能把南方也变成三国志;如果关羽不明确表态,也会加大刘备、关羽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关羽只能明确表示,你家狗儿子哪里配得上我家的虎女,还不赶紧滚!

后来,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据说关银屏趁乱逃回成都。几年后,南方孟获叛乱,诸葛亮南征时,启用了俞元(今澄江)的李恢共同南征平叛,同时亲自作媒,把关银屏许配给李恢的儿子李遗为妻。关银屏想到平叛是为了巩固国家安全,便答应了这门亲事,并随李恢父子南征,并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争结束后,她便在俞元住了下来,直到去世。


我是赵帅锅



关羽的虎女最终嫁给谁了,结局如何?

关银屏,河东解县人,自幼貌美聪慧,关羽的四个子女中,她排行第三,又称关三小姐,其名字只是民间传说,并没有史书记载,因为是关羽之女,十八岁就武艺超群,又曾跟随赵云和诸葛亮学习过,因此能力非凡,多次征战有功。孙权欲取荆州,想与关羽联姻,共谋大业,被关羽严词拒绝,并扬言“虎女焉能嫁给犬子?”,孙权自此痛恨关羽。

虎女没有嫁给孙权之子,最后嫁给谁了,结局又怎么样,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关银屏名字的由来。据民间传说,关三小姐出生的时候,娇嫩异常,十分可爱,张飞知道以后,飞奔到关羽府中前去道贺,特别喜欢,张飞就即兴给取了个名字叫关银屏,并且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颗宝珠送给了她作为见面礼,据说比宝珠能够逢凶化吉,起到避邪的作用,重点是冬天可以取暖,夏天可以降温,还能给人带来好的运气。这颗宝珠本来是镶嵌在吕布的紫金冠上的,白门楼上被张飞夺得,张飞本来是想送给阿斗,但又嫌弃阿斗软弱无能,后来又想作为传家宝,时代相传,但由于见到关三小姐太喜欢了,就情不自禁的送给她了。


其次分析关银屏的早年经历。关银屏从小就聪慧貌美,个性十足,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大美人。由于她经常佩戴那颗神奇的宝珠,果然好运不断,越长越美丽,聪颖可爱。长大成人后,关心屏不但闭月羞花,更是精通琴棋书画,世人都夸她才貌双全,据说当时上门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踏破门槛。孙权知道后,觉得关银屏确实不是不简单,和自己的儿子结婚最好不过了,最主要是孙权想和关羽联姻,借机取得荆州,于是就派人前往荆州提亲。关羽见到媒人后,火冒三丈,在加上关羽一直都看不起孙权,于是就斥责史“虎女焉能嫁给犬子?”边将说媒之人轰出去,让孙权颜面尽失。孙权觉得自己因此而名誉扫地,更加痛恨关羽,发誓要夺取荆州。


再次分析虎女究竟嫁给谁了。

其一关羽北伐失败被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因不满刘备封黄忠为五虎上将,与自己平起平坐,为了争夺功劳,关羽亲率荆州军北伐,围攻樊城。曹仁不敌关羽,求救于曹操,曹操派于禁支援樊城,派庞德助战于禁,七月樊城大雨不断,关羽放水淹于禁,于禁兵败,庞德被斩,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急忙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迁都,司马懿建议连吴抗击关羽,于是曹操修书给孙权,把江南的土地全部册封给孙权,并承诺永不进犯江南,劝说孙权攻取荆州以解樊城之围。孙权本来就痛恨关羽,发现大好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于是命吕蒙为大都督攻取荆州,荆州军猝不及防,关羽不知情的情况下,荆州失陷。吕蒙率军掩杀,关羽腹背受敌,无心恋战,兵败走麦城,吕蒙穷追不舍,最终诛杀关羽。


其二关银屏巾帼不让须眉,励志杀敌报国。荆州失陷后,关羽关平(关羽养子)被吕蒙所杀,关羽一家都被吕蒙劫持,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再一次与东吴修好,关羽的后人才得以回归蜀地。关兴保护妹妹关银屏回到成都,失去父亲和大哥,关银屏郁郁寡欢,几度昏厥过去,但却受到刘禅的热情待见,安置在宫里住下,好吃好喝供着,以解除他内心的痛苦。但关银屏却食不下咽,只说:家仇未报,无心享福。自己却只肯粗茶淡饭,刘禅也经常派人去看他,送一些绫罗绸缎,希望关银屏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但她却说:国仇家恨未报,无心享福。只愿穿荆钗布裙。众人知道后都劝道:昔人已去,还是要好好生活,不如多读书,学些琴棋书画,消磨郁闷。关银屏却说:诗书难报仇,针线难雪恨,我要舞刀弄枪,上战场杀敌报国。举国上下都为关银屏的英雄气概所倾倒,刘禅还特意请来赵云为她当老师。


其三银屏被诸葛亮许配给李遗。后来孟获在南方反叛,诸葛亮请命平定南方,关银屏得知后,主动请缨,定要随军出征。诸葛亮见她报国心切,便答应下来。但此时还有一人,也愿意随军出征,他就是李恢的儿子李遗,李恢在刘备时期就才学出众,曾经成功劝降马超,为蜀汉政权也立下过汗马功劳。李恢的儿子李遗也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诸葛亮于是就想促成良辰佳缘,因为他们两个真可谓是志同道合,这样也可以让关银屏这个没有父母的孩子有个依托。于是诸葛亮亲自做媒,上关银屏和李遗永结百年好合,赵云也深表赞同,结婚当天,还送给他们一口宝剑作为礼物。


最后关银屏夫妇留守南中地区。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方后,李恢被封为汉兴亭侯,诸葛亮有派遣关银屏李遗回李恢老家南中俞元,巩固蜀汉后方。建兴九年,李恢去世,李遗继承爵位,任命为建宁太守,关银屏始终协助李遗的工作,并时刻牢记诸葛亮的嘱托,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将蜀汉相对发达的文明带到了这里,直至寿终正寝。

你是如何看待关三小姐?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因为关羽关二爷的一句名言,“吾虎女安肯嫁犬子哉?”“虎女”这个词基本就成了关羽女儿的专用词,那么关羽的虎女到底叫什么名字?既然孙权的“犬子”都配不上她,那又嫁给了谁呢?其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呢?

其实在历史史料中,关羽“虎女”的出现也仅在关羽的这一句名言中,当时孙权派人向关羽提亲,说想和关羽结成亲家之好,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关羽的女儿为妻,然而关羽很不客气的回绝了他,用的就是前面的那句名言。

很多人认为关羽的这句话体现了他目空一切的傲气,而且直接造成了后来的大意失荆州以及关羽之死,吕蒙和陆逊在关羽攻打樊城时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导致关羽兵败走麦城,后被东吴方面埋伏活捉。但其实关羽这句名言体现的并非只有傲气,而是有着他自己的考量的,关羽奉刘备之命镇守荆州,绝不能有半点闪失,然而东吴方面却又一直想将荆州据为己有,还一直来讨要襄阳等地,这让关羽很不爽。后来生前改变方法想和关羽结亲,其实是有着战略上拉拢关羽的意思,如果关羽和孙权方面结了亲,那么刘备会怎么看?会不会猜忌关羽投向东吴?所以这个事情是要认真考虑的,要同意的话也必须大哥刘备来安排,但是荆州益州又距离遥远,关羽又是来不及请示刘备的。



于是在东吴方面提亲之时,首先就意识到了东吴方面拉拢他的意图,还有就是他考虑到如果将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的话,那么也相当于家女儿交给了孙权一方,那么东吴方面就多了一个筹码,以关羽的女儿为要挟向关羽予取予求,到时候关羽是该答应呢还是不该答应呢?所以关羽认为不能将女儿嫁给孙权方面,但是他又没有选择委婉的拒绝,所以才有了上面那句名言。



关羽的女儿在历史上虽然有此一人,但其实历史并没有记录下她的名字,关于她的事迹基本上都来自于民间传说,有传说讲她叫关凤,也有的说他叫关银屏,因排行第三,又称关三小姐,其中以关银屏的名字称呼比较多。

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丢掉性命之后,关银屏逃至成都与哥哥关兴生活在一起,有的传说还说她战败过马超、生擒过孟获,这肯定都是戏说了,不过说她后来在诸葛亮南征诸蛮之时嫁给了庲降都督李恢之子李遗(音蔚wei,一说就是李蔚),这事儿或要靠谱一些,蜀汉大军南征凯旋后,李恢因功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而关银屏和李遗则留在建宁郡俞元县(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李恢家乡)生活,并且她们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深受人们爱戴,死后二人合葬于此,今天的澄江县还有两人的墓碑,但是为清朝晚期所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