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開花能不能下地撥草?

1385119219


這是哪裡的方言,下田叫下地。

水稻開花期,最好不要下田拔草,如果田裡草很多,一個星期後,花期結束,再下田拔草也不遲。



是這樣的,水稻揚花期,對外界很敏感,如果下田拔草,要麼拔草帶落了水稻花,要麼拔草將泥水灑到了花上花裡,兩樣的結果都是,損害花葯,使花穎敗育,水稻部分沒有授粉,或部份不能很好受粉,就會出現秕癟穀粒,以至減收減產。

水稻直播田,防除雜草比移栽稻田相對較難,可提前翻耕時用草甘膦二甲草等消滅田裡老草。

種子下田後,可以做兩次封閉,第一次在穀子下田後的3天左右,用直播淨、丙草胺、苄嘧磺隆之類的藥進行雜草芽前封閉。

第二次在如果穀子下田的三個星期左右,追肥時拌除草劑再次封閉。

水稻移栽田,可在移入大田一星期後,用少許尿素拌稻田除草劑撒入稻田除草。

另外,可在水稻孕穗期施藥一次,防除田裡稗子等草。記住,是在水稻的孕穗期,不要等到水草的揚花期。



水稻的揚花期最好不要除草和滅蟲,萬不得已時,可選擇花前或花後進行。


一生好人大司馬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我可以肯定的告訴您,水稻開花期間下地薅草不會對水稻的揚花質量造成任何的不利影響。很可能更有利於水稻的揚花、散粉。

如果大家有在南方進行雜交秈稻制種的農民朋友的話,應該瞭解,在雜交水稻制種期間,需要人工扯著繩子或者用木棍來回的撥弄正在揚花的稻穗,目的就在於讓雜交水稻的父本更好的散粉、提高授粉的成功率。所以,雜交水稻制種都需要人工“趕粉”來促進揚花、授粉的成功率。那麼在水稻揚花期間下地薅草也不是什麼問題了。

1、水稻籽粒的結構。水稻籽粒的結構很有特點,外部是穎殼,內部在未揚花時衝著陽光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裡面黃色的內容物。這個內容物就是3個花絲上還未散發的花粉。除此之外,在柱頭的下邊還有2個柱頭,就是接受花粉完成授粉的器官,授粉成功之後就會逐漸的進行灌漿、成熟的過程。

2、水稻揚花的過程。水稻揚花很有特點,水稻的穎殼張開,3個花絲伸出穎殼,在伸出穎殼的同時,花絲上部黃色的花葯會在外部散發落在穎殼內的柱頭上。當花粉散發完畢之後穎殼就會逐漸的關閉,白色的花絲留在穎殼外。而且,白色的花絲頂部還會有一個不大點的白色東西。很多農民朋友都以為這就是花粉,碰掉了就會影響授粉的質量。其實這已經是授粉之後剩下的花絲而已,即便是碰掉了也不會對水稻的授粉造成任何的影響。

所以,從水稻揚花的過程和生理特點來看,在水稻的揚花期下田薅除雜草不會對水稻揚花、授粉的質量造成任何的不利影響。您大可以放心除草,只不過這個階段對除草劑極為敏感,禁用除草劑。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開花的時候能不能下地拔草?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和大家聊聊水稻開花的規律吧!水稻一般在抽穗當天就能進入開花過程,穗頂枝梗穎花先開,然後向下,基部最後,持續開花期有一個星期左右,每朵穎花開花要經過開穎、抽絲、散粉、閉穎四個過程,有效期大概1-2小時,都是在上午開放,活力也最旺盛。

所以說如果進行水稻田的拔草工作的話,一定要避開這個時間段,人為導致穎花的脫落,授粉失敗,也就得不償失了,這就是說水稻開花的時候是可以進行下地除草的,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儘量不要大動作的在田間竄動,選擇穎花授粉完成,穎殼閉合的時候進行,大概在下午4-5點的時候,剛好天氣也不熱了,也是田間工作的適宜時期。



人工除草當然是最綠色的方法,但也可以進行除草劑的噴灑,但這也要在閉花之後進行,目前有些除草劑的針對性較強,但可能由於溫度問題,藥效可能不是很好,但可以起到抑制作用,兩者結合也可以。


另外,這個時候也是水稻病蟲害預防的重要時期,氣溫高,水分足,要及時注意好稻瘟病、稻飛蝨、稻縱卷葉螟等藥劑防治的問題。我們安徽地區的水稻齊穗期一般在9月20-25號左右,地區不同,時間就會有所不同,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安全齊穗前做好這些防治工作。

對此,你們有什麼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見,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哦!


冒藍火的小農民


水稻開花也就是水稻在開始授粉。稻穗上的籽粒剛從秧杆的萢衣裡出來時,都是稚嫩的籽粒型。每顆籽粒的一端都會開出白色的小碎花,這些小花有雌的也有雄的。它們在大自然的風力作用下,通過稻穗與稻穗之間的摩挲,使雌花和雄花交織在一起授精。如果順利完成了授精,那些受精的籽粒就會形成受精卵,在胎房裡形成胚胎髮芽最後長成米粒。如果授粉沒有成功稻粒,裡面就沒有受精卵的胚胎,也就不會發芽生長米粒,因此,那些稻粒就是癟殼子,這樣的話就會使水稻減產。
這個時候人在田裡薅草,勢必會把稻穗上的雌花和雄花弄掉,影響授粉導致水稻減產。所以,儘量不要在水稻楊花的時候在稻田裡薅草。

為了避免稻田裡生長野草,而爭搶水稻的養分和田裡的密度。可以採取以下兩點來根除雜草:

一、在秧底裡二次育苗時,去除雜草

在秧苗從塑料拱棚裡移栽到秧底裡六七天時,可以用除草劑摻少量的尿素,均勻的撒到秧底裡除去野草的生長。那些沒有冒芽的野草在一定的時間內,就會被除草劑抑制的發不芽來。

稻田最常見的草就是稗子,稗草的前期跟秧苗很像似。但它比秧苗長的高,比秧苗的生命力強,因此,比秧苗吸收的營養也多。如果在它沒有出芽之前撒藥抑制它,它也發不出芽來。

另外,在往大田移栽薅秧時如果發現有新冒出來的稗草也可以它剔除掉,以免被誤當做秧苗栽到大田裡去。


二、移栽大田後再次用除草劑滅草

秧苗在往大田裡移栽時,也要剔除秧把裡面誤夾的野草。移栽後六七天也要撒除草劑,防止野草冒芽生長。除草劑對於那些沒有冒芽的野草抑生的效果很好。但是,對付那種老坐蔸草效果就不太好了,比如:那些已經長出來的,那種爬藤的油子草和水馬子菜等,這些根系發達的老草除草劑是殺不死它們的。

對付這種草最好的根治辦法就是在農閒的時候,用人工薅掉把它放到田埂上曬死。這種草在耙田的時候根就已經被耙掉了,還沒有扎到泥土裡去。待秧苗轉衣後用手輕輕的抓下兒,就會連根帶葉的全部撈出來了。這樣才是真正的斬草除根。

如果是因為田多或其它的事情耽誤了早期除草,儘量避開稻穗楊花的時段下田薅草。因為人從稻田裡走一趟就會碰掉很多的稻花,這些稻花授粉交配後就是稻粒。

其實,稻穗開花時水稻已經發育成熟了,一些雜草對水稻的生長髮育已經沒有太大的影響了。一些小雜草反而會被水稻的長勢欺負的長不起來了,也不必冒著減產的風險在水稻開花的時候去薅草。如果草實在是太多了,待水稻楊罷花了再下田薅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