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降压药物之“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规则,收好,慢慢看

6大降压药物之“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规则,收好,慢慢看!

通过前面两期分别讲解利尿剂和β、α受体阻断剂的应用规则后,相信大家对高血压也有所认识,同时也初步了解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临床上常用降压药物有6大类,那么这一起我们继续来解读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规则!

一、钙离子拮抗剂


6大降压药物之“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规则,收好,慢慢看

钙离子拮抗剂主要就是抑制细胞外Ca2的内流,能松弛平滑肌、舒张血管使血压下降从而发挥负性肌力作用、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心肌缺血时起到保护作用;增加冠脉和脑血管流量;舒张外周血管,解除痉挛。

代表性药物: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主要用于抗心律失常(如维拉帕米)、和冠心病心绞痛如硫氮卓酮)。

二、常见的不良反应


6大降压药物之“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规则,收好,慢慢看

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头痛、颜面潮红、多尿、便秘、胫前、踝部水肿、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抑制心肌收缩力、皮疹和过敏反应。

三、不良反应应急处理

1.体位性低血压:并非很常见,主要在与其它降血压药物合用时发生,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嘱患者用药后变换体位时速度应慢可以减少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必要时降低药物剂量。

2.心动过速:药物扩血管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所致,必要时可与受体阻断剂合用以减少其发生,但应该注意的是应避免将非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与B受体阻断剂合用,以免加重或诱发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6大降压药物之“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规则,收好,慢慢看

3.头痛、颜面潮红、多尿:药物的扩张血管作用所致。随用药时间的延长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如症状明显或患者不能耐受,可以换用另一类的降血压药物。

4.便秘:药物影响肠道平滑肌钙离子的转运所致,是钙拮离子抗剂比较常见的副作用,可同时使用中药缓泻药物以减轻症状,必要时换用其他药物。

5.胫前、踝部水肿:常见副作用。与利尿剂合用时,可以减轻或消除水肿症状。

6大降压药物之“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规则,收好,慢慢看

6.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多见于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常在与β受体阻断剂合用、或存在基础的窦房结、房室结功能障碍时发生。一旦出现应停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对存在窦房结、房室结病变的患者,禁止使用非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7.抑制心肌收缩力:多见于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由于钙离子拮抗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不肯定,故目前普遍认为对心力衰竭患者,不推荐使用任何钙离子拮抗剂,除非患者存在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8.皮疹和过敏反应:发生率很低,出现后应停药。

关注“杨医生说”,下一期我们继续讲解降压药物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