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最近大家最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了,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也就是說空氣中可能會存在病毒。此時,正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高發時段,空氣中是不是充滿了病毒?

開窗通風,會不會把肺炎病毒帶進來?通風這個習慣很重要嗎,什麼時間開窗最合適?小編蒐集了相關資料,下面為大家一一解答。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01 飛沫傳播會將病毒帶到空氣中 但是……

飛沫傳播的途徑

一般來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他的肺裡面有病毒,可以通過咳嗽,打噴嚏的方式,將病毒排出體外。值得注意的是,病毒與水分形成>5微米的微粒,大的飛沫會沉落到地面,小的飛沫在空氣中短暫停留,且會在傳染源周圍。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專家提醒 打噴嚏正確的姿勢是用胳膊肘擋住口鼻

根據相關專家的解讀,飛沫傳播的範圍是有限的,一般只能夠傳播1米左右。這也就是最近網上一直在強調的“1米安全線”。另外,打噴嚏正確的姿勢是用胳膊肘擋住口鼻,避免用手,以免造成接觸傳播,這點需要大家注意。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我們知道病毒需要宿主,長期暴露在空氣失去水分,便無法存活。而且病毒的數量要達到一定標準後才會導致疾病,因為我們的呼吸系統,本身就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所以,敲重點病毒傳播最容易發生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例如教室、地鐵車廂、公交車,電影院、醫院等密閉的空間。空氣流通不好的地方,空氣中的病毒含量高,容易引起傳播,所以避免外出去人流密集區的原因就容易解釋了。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人流密集區一定正確戴口罩

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這是阻斷飛沫傳播的有效手段。戴口罩時,讓金屬條彎曲貼合在鼻樑上,這樣就能保證鼻樑處的密閉性,以此讓口罩完全罩住口鼻。

02 “開窗通風”會不會將病毒引入室內?

早在抗擊非典時期,開窗通風就是一種良好預防傳染措施。有人說,空氣中有病毒,為什麼還要開窗戶?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這還要從病毒的感染原理講起,病毒必須要藉助宿主的活細胞才能生存。在侵入人體的過程中,病毒的蛋白質外殼會被人體免疫細胞識別為“入侵者”,很快就會遭受到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病毒如何突破人體的免疫系統,依靠的就是“以多取勝”。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冠狀病毒靠量入侵人體免疫系統

預防病毒感染,降低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非常關鍵。口罩雖然可以保護我們呼吸道免受病毒侵襲,但是外出衣服上難免會沾染病毒,回家後室內環境相對密閉,那病毒濃度自然就會隨時間慢慢升高,很多聚集性疫病一般就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傳染的。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清晨起床後這段時間建議開窗通風

因此,除了定期消毒外,“開窗通風”,加強空氣流通就是降低室內病毒濃度、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因為開窗通風運用了“稀釋”的原理。

研究表明,空氣流通差、光照不好的房間很適合細菌和病毒生長繁殖,從而增加人們患呼吸道疾病的機會。冬天房間不通風,溼度低於35%時,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速度最快。

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加快,降低了病毒的濃度。致病因子排出室外的同時太陽紫外線還可以對室內進行消毒。空氣流通讓人獲得較多的“空氣維生素”。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負氧離子對人體益處多多

醫學上,空氣維生素被稱為空氣負氧離子,是屬於一種帶負電荷的氣體原子,被稱為是“無形的藥物”。當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過低時,人們會出現頭昏、頭痛和瞌睡等症狀。開窗通風能夠把對身體有益的負離子引到室內來,讓對身體有害的正離子排出室內。

另一方面,長期密閉的房間裡都有一股特殊的“居室氣味”,這是氧氣不足的表現。冬季當室內溼度低於30%或高於60%時,上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就會降低。開窗通風有利於保持室內的相對溼度,增強人體抵抗力。

03什麼時間開窗通風最合適?這裡有講究

清晨起床之後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經過一晚上的封閉,臥室當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較高,氧氣含量低,有害物質也漂浮於空中,起床之後室外空氣質量不錯的情況下,建議適當開窗通風30分鐘。

打掃房間時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打掃衛生的過程中,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會漂浮在空中,建議戴好口罩做清潔,同時要做好通風。另外,洗澡後、做飯時、睡覺前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適當通風換氣。

寫在最後

“開窗通風”會造成冠狀病毒入室?

總之,經常開窗通風一種好習慣,特別在這個特殊時期。但是冬季室內開窗通風要“靈活掌握”,特別是疫情嚴重的地區。因為現在不僅是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期,也是容易患其它流行性感冒的時段。

建議大家每天開窗3次左右為宜,時間也不是越久越好,最好控制在30分鐘左右。除此之外,適當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合理飲食和保證睡眠質量都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