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立春,立是开始,春是希望!今天,让我们开始,陪着急诊科医生才权,走一段春天的路。

2月3号晚上6点19分,31岁的盛京医院麻醉科医生季海音收到了一条微信:接到新的任务,准备驰援武汉。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发微信的是他的丈夫,从腊月28就在隔离病房治疗我省第一例新冠确诊患者的中国医大一院急诊科医生才权。来不及反应和表达情绪,只发了两个流泪的表情,只说了保重、小心和平安。季海音就又收到一条语音,才权让她赶紧去趟医院,带上家里孩子的剃头推子。隔离了十天,见这一面,才权是让季海音给自己剪头,为的是去到前线减少携带病毒感染的风险,节省打理时间。

原定2月3号半夜出发,季海音给才权剪完头,赶紧回家给他收拾行李。刚到家,收到才权微信:走得太快了,还没亲呢。季海音回了一句:等回来的。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收拾完行李,她也睡不着,电视里播着《三生三世》,可她心里想的都是她和才权从大学同学到恋爱,到结婚,再到房间里正在熟睡的四岁半的儿子和马上三岁的女儿。

这一夜,季海音失眠了,才权也基本没有合眼。原定半夜出征,后来调整到第二天上午,紧急开会,准备行李,从隔离病房转战到方舱医院,从在一线直接接触病人到成为此次紧急出征的协调官,32岁的才权说选择自己理所当然。因为选择了急诊专业,选择成为救援队的一员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因为就在上个月,他刚刚参加了浑南院区的演习,对装备对技术对自己,才权很有信心。季海音对自己的丈夫也同样信心满满,她说武汉需要他这样的人,理论扎实、业务熟练、沉着冷静、抗压能力超强。她说这个时刻,我们医护人员就是战士,我们必须出征,我支持他!

2月4日——立春,上午九点,才权和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共46名队员一起参加了“方舱医院”车队的出征仪式。

这支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建的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包括专业车辆7台,共46人(医大一院34人,盛京医院10人,医大口腔2人)。

季海音也去送行,夫妻二人拥抱了一下,然后季海音转身就走了。才权说,她应该是哭了,我看着她匆匆转身走掉。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十年前参加学校文艺晚会

季海音在丈夫刚被抽调到隔离病房的时候,问过他,是不是就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才权说,就像骑摩托一样,足够快,病毒就追不上,而才权的微信头像正是一个骑着摩托的少年。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才权说,之前这些天在隔离病房值班,给患者填表格的时候,很喜欢听这首歌,好像唱出了他的心境。此时此刻,他已经和此次出征的队友们坐飞机抵达武汉,今晚开始,他们就要为方舱医院车队抵达做各项准备工作。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就是这首歌,阿冗《你的答案》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飞机起飞前,才权给记者拍了一张照片,他说:飞机开动了,虽然离开了家,但何尝不是另一种守护。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晚上8点39分,才权医生飞机落地。

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急诊科医生才权独家讲述“方舱”故事

期待黎明,期待明天!

未来,在不打扰才权医生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前提下,我们期待才医生用他的文字、影像,为我们记录、讲述,他和他的“战友们”在前线,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每一天。

记者:郭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