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時艱有困難我們一起扛——新疆阿勒泰地區各族黨員自發捐款戰“疫”情

共克時艱 有困難我們一起扛——新疆阿勒泰地區各族黨員自發捐款戰“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以來,新疆阿勒泰地區各族黨員紛紛通過各種途徑捐款捐物。儘管大家行業不同、身份不同、貧富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自己可以為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大愛綿延不停歇

1000元能幹什麼?很多人會說,能請朋友吃一頓大餐,能買一件名牌衣服......可是對於吉木乃縣託斯特鄉的很多村民來說,1000元或許是他們全家1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生活開銷。即使生活的並不富裕,卻不消減他們奉獻愛心的熱情。

2月2日的清晨,吉木乃縣託斯特鄉辦公室“衝”進來這樣一群人,他們全副武裝,戴著口罩,已經認不出來他們都是誰。沒等工作人員開口,辦公室裡已經“沸騰了”。“我要給武漢捐款,我也要捐款,我也要捐款……”工作人員趕緊勸說:大家彆著急,一個一個慢慢說。

我叫馬那甫·阿布扎勒汗,黨齡41年,我要捐1000元;

我叫阿勒瑪古麗·那斯甫,黨齡年10年,我要捐3000元;

我叫吾蘭·朱泥斯,黨齡16年,我要捐5000元;

我叫革命別克·瑪黑,黨齡12年,我要捐10000元......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感謝黨多年的培養,我們雖然不能衝在最前線,但也想盡一點綿薄之力。截至目前,吉木乃縣託斯特鄉黨員群眾共捐款12萬餘元。捐贈一直在進行,愛心一直在匯聚……

餘熱未盡獻 老驥不偷閒

2月2日,阿勒泰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收到了來自阿葦灘鎮的老黨員夫婦託合達拜·阿合塔依拉克和葉留斯孜·木爾薩力的15萬元捐款。兩位老人都是有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退休前長期奮鬥在基層黨組織工作一線,老兩口省吃儉用攢下的全部積蓄,將交由紅十字會用於阿葦灘鎮疫情防控工作。“我是一名孤兒,從11歲開始是黨和政府養育我、培養我成長為一名幹部,雖然我退休了,上不了一線,但我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通過新聞媒體每天都能看到我們的黨員幹部入戶科普疫情防控知識,所有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都很辛苦。這幾天我們兩個人商量後,決定把所有的積蓄捐獻出來,用在咱們這裡的疫情防控第一線,讓他們有充足的物資去打贏這場硬戰。”葉留斯孜·木爾薩力說。

1月29日上午,布爾津縣委書記陳科萍收到來自闊斯特克鎮薩爾庫木村村民阿布拉黑·吾塔什來的一封信。信中寫道:“在黨和國家的關懷、培養下,我從一個牧民成長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光榮退休。孩子們都參加了工作,我和老伴兒安度晚年。感恩偉大的祖國。我和老伴兒捐出10萬元用於疫情防控。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今年已經80歲的阿布拉黑·吾塔什,是一名有著48年黨齡的老黨員,1995年退休後,就和老伴兒回到了薩爾庫木村。據悉,老人除了此次捐款外,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期間,個人捐款也超過10萬元。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在阿布拉黑老人的感召下,布爾津縣各族幹部群眾自發組織了“我為疫情防疫出把力”的愛心捐助活動,所有善款將用於購買防控疫情的醫用耗材、藥品等防控疫情物品。

留給更需要的人

2月3日,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克勒迭能村的達列力·努克太來到村委會,拿出一萬元,說了一句“麻煩你們一定要轉交給武漢”。老人只是一名普通的農牧民黨員,今年已經71歲了,全靠“四老人員”補貼和兒子給的生活費維持生活,這1萬元是老人多年積攢下來的。他說“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我們這一代人和共和國一起誕生、共同成長,如果沒有黨和國家的關懷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現在我的國家‘生病’了,我老了,捐一點錢是希望我的國家早點好起來。”3日一大早,福海縣闊克阿尕什鄉別斯克拜村困難黨員脫永強來到村委會,將500元捐款交給了村黨支部書記。脫永強是一名單親爸爸,近兩年一個人帶著孩子,在村裡打些零工,生活並不寬裕。當被問到自身有困難為什麼還要捐款時,他動情的說到:“同武漢人民比,他們更需要救急。在我遇到困難時組織一直關心著我,現在國家有了難處,我作為一名黨員,要堅決響應號召,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我表達一點心意,也算為國分憂。”除此之外,脫永強還堅持每天在村裡打掃衛生,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一些注意事項。

(張新梅 何馥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