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中,茄子黄萎病如何防治?

农友君


茄子黄萎病,是我们在茄子的种植中,常见的一种病害。这种病害,俗称“半边疯”,对茄子种植带来极大的危害,被侵染的地块,可以造成40%以上的减产,甚至绝收。所以我们种植户,要注意防范,减少、杜绝这种病害带来的灾害问题。



一、什么是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的病菌,是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细长,上有数层轮状排列的小梗,梗顶生椭圆形、单胞、无色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褐色,卵圆形。可形成许多黑色微菌核。

这种病菌,在茄子各个生长期,都能够侵染茄子,通常在茄子五片真叶的时候,就可以发病。当茄子坐果后就开始显现病状,当茄子进入盛果期以后,由于植株负担过重,病状会极剧增加。茄子植株的下部叶片,叶脉间或者叶边缘,会产生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点,满满侵染半片叶子或者整片叶子变黄,最终枯萎脱落。


二、发病症状:

被这种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感染的茄子植株,初期感染的叶片,在干旱或者中午十分,会发枯萎状,早晚水汽大的时候,又恢复正常。随着真菌不断破坏叶片的内部组织,叶脉损坏,没有支撑力,叶片枯萎后,不再早晚复原,颜色变成黄褐色,叶片慢慢呈上卷曲状,最后叶脉组织坏死,叶片枯萎凋零。

这种病害最先从茄子植株的下部,侵入根系或者叶片,向上蔓延扩展。任其发展,被感染叶片的整个植株,都会发病。有时候呈半边发病状,所以俗称“半边疯”。发病植株弱小矮化,结的茄果质量差,而且没有产量。如果仔细检查病株的发病组织,可以明显看到维管束呈褐色或者黑褐色,发病严重的植株,植株基部,有时呈腐烂状。


三、发病原因:

这种病菌,可以随着未腐熟的有机肥、田间劳作者、气流、雨水和灌溉、农具等,被带入田间。这种病菌会通过茄子植株的损伤部位、嫩根表皮或者根毛部位,直接侵入健康的植株内部,顺着茄子植株的维管束蔓延、滋生,分泌有毒物质,伤害植株的内部组织,使植株内部组织坏死,从而是的茄子的病株枯萎。

特别是在棚室种植中,温暖又高湿,在20~25℃环境下,这种病菌非常活跃,可以侵蚀弱势或者有损伤的茄子植株,但是,温度超过28℃以后,该病菌受到高温的抑制,不易发生。特别是在茄子的始花期到盛产期,如果雨水丰沛,低洼处积水,或者漫灌以后天气晴朗暴晒,地裂,或者连作,或者地温过低或者过高,或者土壤线虫危害,又或者农事操作损伤了茄子植株等问题,都会引起或者加重这种病害的发生。


四:农业防治措施:

1、嫁接栽培茄子,是非常有效提高茄子植株的抗黄萎病能力。可用托鲁巴母做砧木,当地有便利资源的也可以用野生赤茄做砧木。利用嫁接砧木,可以有效的预防茄子的土传病害,增加植株抗逆性,降低茄子植株感染黄萎病的几率,提高茄子的产量。

2、选用优质的无病茄苗。如果育种,我们先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寖种3个小时,或者用55℃的热水浸种半个小时,或者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进行拌种消毒处理,用量为种子量的0.2%。

然后我们要对育苗床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拌匀细土5㎏,可用20㎡的苗床,70%五氯硝基苯每㎡用量9克左右,翻入13㎝的苗床土中。如果是大棚种植,土壤消毒处理,可用55%氯化苦乳剂。每亩通常用8㎏左右,施用在土壤之中。方便的可以选用无病土营养钵育苗。


3、在我们初期定植茄苗的时候,如果种植茬口温度低,我们要采取一些提升地温措施,比如采取铺设地膜等措施,增强壮苗的作用,增加苗期的抗逆性,减少真菌的入侵。

4、整地管理。有条件的最好选择十字花科、百合科等蔬菜,进行五年以上轮作;如果是水旱田轮作最好,一年就可以原地复种茄子了。如果是棚室种植茄子,轮作条件有限,重茬种植,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土壤消毒。可采用棚室药剂熏蒸法、高温闷棚消毒法或者土壤药剂消毒法等措施,进行土壤消毒,降低土传病害。

5、加强水肥管理。施肥用有机肥或者农家土杂肥,一定要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增加磷肥和钾肥的使用量,增强植株长势,加强植株的抗逆性。浇水的原则,我们种植户要在茄子的生长期间,要小浇勤浇,避免大水漫灌,避免深水井冷水直接浇灌,减少真菌的传播条件。保持土壤地面湿润就好。加强田间排水条件,避免田间有低洼处积水。


6、清园措施。无论是棚室或者大田种植,及时把被感染的病株、病果、病叶清除田外妥善处理。把被感染植株的地下组织进行消毒填平。在田间劳作期间,要注意小心作业,尽可能避免有病植株碰触健壮植株,不要碰掉损伤别的植株叶片等,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五、化学制剂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每亩地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两个礼拜左右喷施一次,连续用药两次;也可以采用对发病植株灌根处理,用30%恶毒灵水剂600倍液,或者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每株260ml,间隔8天左右灌根一次,连续用药2~3次。在茄子采收期,我们要提前半月停止用药,保证茄子食用的安全性。


茄子的黄萎病,离不开我们种植户的精耕细作和田间管理。想获得好的种植效益,就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减少茄子发生病虫害问题,才能确保丰产丰收。


三农的高度


就像茄子是农家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一样,茄子黄萎病也是农民种植茄子时十分常见的病害。无论是露地应季栽培茄子,还是在保护地反季节种植茄子时,大都绕不开茄子黄萎病的侵扰。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有关茄子黄萎病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茄子黄萎病危害重,如何识别?

茄子黄萎病是1935年我国从美国引进棉花种子时传入的。茄子黄萎病在茄子的整个生育期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严重时发病株率可以达到70%以上,造成的减产损失一般为30——60%。

侵染茄子,导致茄子黄萎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轮枝菌属的大丽花轮枝菌。病菌在茄子的苗期即可侵染,一般在定植后表现症状,茄子的门茄坐果后症状明显。病害多从下部叶片向上发展,或由一个枝条扩展成半边枝条变黄,俗称“半边疯”,最后全株染病。

茄子黄萎病最初发病时,茄子叶片的叶缘或叶脉之间的叶肉褪绿变黄,叶脉还是绿色,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亦或出现黄化斑驳、掌状黄斑,叶缘稍上卷。严重发病的茄子植株,早期在晴天高温时萎蔫,早、晚或天气阴凉时恢复,后期叶片干枯、卷曲、脱落,植株凋萎死亡。剖检感病茄子植株的根、茎、枝、叶柄,均能见木质部维管束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茄子黄萎病按照感病后的不同症状表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黄色斑驳型,植株不矮化,仅少数叶片出现黄色的斑驳,一般叶片不枯死。

黄斑型,感病植株稍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形成掌状黄斑,仅下部叶片枯死,一般植株不死亡。枯死型,感病植株严重矮化,叶片皱缩、凋萎、枯死、脱落,病株所结果实小、质地硬,没有食用价值。病情发展快,常常导致整株枯死。

茄子黄萎病来势凶,如何传播发病?

侵染茄子引起茄子黄萎病的大丽花轮枝菌,以休眠菌丝、厚坦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且能够在土壤中存活6——8年,是侵染茄子并造成黄萎病的重要菌源。

大丽花轮枝菌在田间借助雨水、灌溉水、气流传播。管理茄子的农事操作和操作时使用的农具也能便向传播。

大丽花轮枝菌的发育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19——24℃。一般地温达到10℃以上,土壤含水量超过20%时,即开始萌发和侵染。土壤温度在12——26℃,茄子黄萎病易流行。日平均气温低于15℃,地温低时,茄子根部一旦有伤口将不易愈合,容易被侵染发病。连作重茬地、冷水浇灌、低洼地、偏施氮肥等易发病。气温28℃以上时,病菌的危害活动会受到抑制。

茄子黄萎病单一用药防治效果差,如何进行综合防治?

1、种子消毒。精选种子后,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冷水冷却后催芽播种。也可每公斤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毫升兑水20毫升稀释后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捞出,用流水冲洗20——30分钟,晾干后催芽播种。

2、实行轮作。可将茄子与十字花科或百合科等蔬菜轮作5年以上。与水稻或者是水生蔬菜轮作1年,效果更好。

3、土壤消毒。①不能轮作的保护地栽培茄子,可以在换茬间隙利用太阳能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②露地或保护地在茄子定植前,可每平米施用98%棉隆微粒剂25——30克。使用前先清茬灌适量水,3——5天后翻耕20厘米,整平后边施药边覆膜,在地温25℃以上时密闭10天后,揭膜放气5天,再定植茄子。气温越低,需要密闭的时间越长,揭膜后放气的时间也要加长。③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公斤拌细干土50公斤,对定植穴消毒。

4、嫁接防病。

可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接穗,与抗病砧木托鲁巴姆、圣托斯、托托斯加、刺茄、北农茄砧、茄砧1号等嫁接。嫁接方法选用劈接或斜接,嫁接后移入小棚遮阳,保持温度25——30℃,湿度95%以上,4——5天后早晚揭去遮阳物透光。逐日加长见光时间并进行适度放风,10——12天后嫁接伤口愈合可全部去掉遮阳物,正常管理。

5、栽培防病。①定植茄子前,亩用恩益碧(NEB)根施微肥水剂52——65克,加水均匀喷施在施用的农家有机肥上,并立即翻耕土壤。也可在茄子定植后随灌水施入。②采用常规方法,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高畦地膜栽培。反季节栽培早扣棚,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露地栽培,在土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晴天定植。生长期内,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裂伤根,避免大水漫灌。中耕除草时要浅锄,尽量减少伤根。收获后及时清园,减少菌源残留。

6、药剂防治。选择定植后到坐果之间的防治佳期,在发现零星病株时及时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5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溶性粉剂5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茄子使用6两到1斤配制好的药液,10天1次,连续灌根2——3次。

后话:茄子黄萎病是危害茄子,影响茄子种植效益的重要病害,一旦发生,再使用农药防治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防治茄子黄萎病的重点还是应当放在轮作、种子和土壤消毒、嫁接和栽培防病上提前设防,做好规避上。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农村种植中,茄子黄萎病如何防治”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乡村萤火虫


茄子黄萎病多在多在座果后发生,是茄子的重要病害,又叫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一般自下向上发展。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病株初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尚能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变褐脱落,病株逐渐枯死,叶片大量脱落呈光秆。剖视病茎,维管束变褐。有时植株半边发病,呈半边疯或半边黄。此病对茄子生产为害极大,发病严重年份绝收。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种植茄子,底肥要使用蔬菜专用有机菌肥,中微量元素肥:很多种植施肥方案上都要求增施磷、钾肥,确切的说,应该使用专用有机菌肥和固氮解磷解钾的产品,比如我们的蔬菜专用有机菌肥,土壤调理修复多功能菌,土壤多菌宝、菌动力等产品,土壤里面并不缺氮磷钾,而是缺少有机质及中微量元素肥,合理施肥土壤健康,才能更好的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性。施肥方案如下:底肥:蔬菜专用有机菌肥200公斤,土壤调理修复多功能菌2公斤(不是严重重茬地块0.5--1公斤就可以),黑玛卡大提速40公斤,混合施入浇一次透水再整地。

3、适时定植,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定植,定值移栽时用根得宝1000倍液+地蛆一灌净500倍液蘸根移栽,防治地下病虫害,并注意提高地温。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

4、从育苗期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碳动力200倍+聚多肽精华液500倍液喷施增强茄子的自养性,保花保果,改善品质,盛果期,用螯合高效钾肥5公斤+大含量元素肥5公斤一起进行冲施。

5、生物制剂治理黄萎病:

本治理方案适用于出口茄子基地及有机绿色基地,使用本方案,防治黄萎病,今天用药,明天采摘,食用安全,无农残。

①腐烂一抹净500倍+凯特吡唑醚菌酯500倍+碳动力200倍+聚多肽精华液500倍液叶面喷施,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

②如没有按我们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和追肥,有了黄萎病害,除进行喷施外,用根得宝500倍液灌根或根得宝1000倍液冲施。每隔10--15天冲施或灌根一次,连续2--3次。

附:

使用本配方方案,除治理黄萎病以外,还可以治理如下病害(今天用药,明天采摘,食用安全,无农残):

腐病:细菌性软腐病,环腐病,干腐病,根腐病,炭腐病,软腐病,酸腐病,焦腐病(黑腐病、球二孢蒂腐病),蒂腐病,褐色腐败病,绵腐病,根霉果腐病,褐腐病,果腐病,镰刀菌根腐病,脐腐病,果实腐斑病,镰刀菌果腐病,瓜笄霉果腐病,茎腐病,疫霉果腐病,腐朽病,烂皮病,猝倒病,早死病,沤根,猝倒病,短枝坏死,根茎裂皮病,脚腐病(烂蔸疤),茎腐病,果腐病,溃疡病,茎基腐病,

叶斑病:细菌性黑斑病、角斑病、叶斑病、果斑病;

叶斑病、黑斑病,尾孢菌叶斑病,果斑病,灰斑病,角斑病,拟黑斑病,褐点病,大斑病,斑点病,叶点病,藻斑病,露水斑病(果实污斑病),煤烟病(烟污病),煤污病,烟霉病(烟煤病),褐斑病、蛇眼病、轮斑病,茎斑病,黄斑病,黑星病,黑痣病,紫斑病

枯萎病:细菌性青枯病,枯萎病、缘枯病、叶枯病、萎蔫病、

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蔓枯病,立枯病,叶枯病,白绢病(幼苗立枯病 ),生理性叶缘枯病(叶焦病、叶缘叶枯病),芽枯病,干缩病,干枯病,茎枯病,立枯病,斑枯病

疫病: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粉痴病,炭疽病,锈病,

病毒病:卷叶、花叶、小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绿斑驳花叶病,缩叶病,丛枝病,枯顶病毒病

菌核病:立枯丝核菌病

流胶病:梢枯流胶病

心病,癌肿病,黑胫病,阴皮病,日灼病,粗蔓病,叶焦病,软鼻病等病害!


雅琨健康农业


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风、茄子黑心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在定值后开始表现症状,坐果后症状更明显。

病害发生原因:

1.病原属中低温病害,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原从伤口侵入。

2.栽培管理不当,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浇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用哈茨木霉菌拌种、育苗、蘸根,可以在根部形成保护膜,阻断病菌侵入,还可以促进生长,定植后15-30天喷雾一次补充菌种。

2.轮作

与葱、蒜或者水田等非茄科作物实行轮作,同时多用腐熟有机肥。

3.物理和化学防治

高温时,发病严重的可以考虑光照高温消毒与化学药剂配合来使用。






菌剂达人—菌小果


黄萎病,大丽轮枝菌或者黑白轮枝菌引起,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危害比较严重,种植时可以用杀菌剂对垄沟或者种植穴进行喷施或者灌一下,或者用多用些微生物菌剂进行生物防治。两者不可同时进行。

或者给土壤做熏蒸处理,处理后大量补充一些微生物菌剂。

能倒茬的话最好倒茬。叶面喷施杀菌剂作用不大。


网络土豆人


黄萎病又称半边疯,是一种难治的病害。病菌可在土中存活多年,因此重茬地块发病较重。主要依靠种苗`浇水`农事操作等多途径传播到无菌田。从伤口或根毛侵入,并在维管束中繁殖,扩散到枝叶。造成植株黄萎枯死。

防治措施包括:其一选种抗病品种。其二,利用野茄子或托鲁巴姆等为砧木嫁接。其三,避免重茬,至少要与其它非茄果类、棉花进行4年以上轮作。其四,药剂防治可用恶霉灵`柠檬酸铜`DT杀菌剂`治枯灵等杀菌剂灌根。其五,枯死株拔除后用生石灰水消毒。


102705716761五福


发现病株后,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多菌灵、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250克。


冬瓜农人


植株最下端及距地表近的老叶每株去除1-2片,

①根系施灌~(别放氮肥)只施磷酸二氢钾与腐殖肥(或生物菌肥代)

②叶喷~尿素+磷酸二氢钾+有机叶面铁肥

(1:1.5:1)之后棚内用烟雾(剂)熏蒸消毒…


我的品牌我作主


茄子田里,你会经常发现有些植株的枝叶萎蔫枯死了一部分,有些整株枯死。这时,你要注意茄子是不是发生了黄萎病了。



茄子黄萎病是常见、多发病,使茄子植株的半侧枝叶枯死或整株枯死,使其根、茎传送水分、养分的维管束变褐变黑,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真菌病害,严重的可造成绝产。

茄子黄萎病,也叫黑心病,因主要是通过土壤传播病害,所以一旦染病传播蔓延的就会很快,而且危害十分严重,发病严重的会造成茄子绝产。因此,对于此病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



现简要介绍一下茄子黄萎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供茄子种植户参考。

一、茄子黄萎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呢?

茄子黄萎病一般在茄子坐果以后开始发病,到了盛果期发病严重。在发病的初期,茄子植株中下部的叶片脉间或者叶缘萎缩变黄并向上卷曲,并由中下部逐渐地向上蔓延,致使植株的半边枝叶首先在午间变黄萎蔫,到了早晨或晚上又能恢复,其茄果停止发育,过了几天萎蔫的枝叶就不能恢复而枯死。

多数植株全株发病,有些植株的枝叶一半发病而另一半健壮,所以这种病又叫半边疯,是该病的典型症状。



发病严重的植株会全株死亡,其叶片干枯脱落而使植株变成了光秆无叶。如果剖开根和茎的皮层,就可以看见维管束已经变成褐色了,因此该病也叫黑心病。这也是该病的一种典型的症状。

如果重茬种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重施氮肥、或者田间湿度较大等,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二、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1、早期预防。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在茄苗移栽的时候可以在植株旁挖坑施入微生物菌剂。待缓苗后该病发生之前,可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进行灌根,同时在发病之前用特效农药噻唑锌500倍液与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硕丰481”粉剂2克对水15公斤充分混合对叶片实施喷雾,连喷二、三次,间隔一周即可。

2、病期防治。对于已经发病的茄子植株,如果发现根部已开始腐烂的,就要及时将发病植株予以拨出,彻底清除病原。



如果发现茄子枝叶刚刚表现出萎焉症状,可进行药液灌根防治。药剂可选用500倍液的50%的多菌灵或者500倍液的噻唑锌水溶液。可用60%的琥铜乙磷铝500倍液进行灌根,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总之,防治茄子黄萎病,在选用抗病品种、避免重茬种植、按照茄子生长需肥规律实行平衡用肥、加强田间水肥管理的基础上,一旦发生了病害,适时施以药剂防治也是控制病害、减少损失的重要措施。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图说农村事


黄萎病,是生理病害,是缺肥少水引起的,注意肥水不要失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