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留觀者暖心自述:讓我們一起為抗疫“先鋒者”打call

西安留觀者暖心自述:讓我們一起為抗疫“先鋒者”打call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人人都是戰鬥員,廣大留觀人員作為特殊的“戰鬥員”,識大局、顧大體,主動配合,嚴格遵守隔離留觀要求,也戰鬥在阻擊疫情擴散第一線。各街道辦和社區把堅持嚴密管控和暖心服務相結合,隨時通過微信、電話瞭解他們生活情況、心理狀況和遇到的困難,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送來一份份生活必需品和醫用物資,用愛心托起生命之舟,用行動架起保障橋樑,每天和抗疫“先鋒者”一起打call,讓每一位留觀人員感受到家的溫暖。

隔離不隔離愛,下面讓我們跟隨記者,通過一位隔離留觀者的暖心自述,來感受疫情防控下這不缺位的溫情。

“想到父母,和那些素不相識的人”

高校放假後,48歲李慶華(化名)帶著妻兒,是1月21日從武漢回到閻良老家的,那一天距離除夕還有2天。

聽說武漢有肺炎病人,也沒有意識到人傳人的嚴重性,李慶華說武漢封城的時候,他才感到這場疫情的嚴峻,並主動進行了隔離。大年初一一大早,給社區主動報告了自己的情況後,他和70多歲的父母,還有妻子、兒子就再也沒離開過家。

2月4日,隔離14天后一切正常,李慶華稍微鬆了一口氣,他還需要在家呆段時間繼續進行觀察,在他看來,隔離是對自己負責,對周圍的人負責,也是對國家的負責。

看著新聞中武漢抗疫醫院的建設速度,備受鼓舞,李慶華覺得,體現了中國的速度和力量。

信心

早上七點多起床,李慶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一家五口人測量體溫,然後將數據報告給社區,關山街道,和衛生所三個地方,一天他要測量兩次,報告兩次。

西安留觀者暖心自述:讓我們一起為抗疫“先鋒者”打call

坐在家裡,隱約能聞到樓道里定時飄來的消毒水味道。社區還會送來新鮮的蔬菜和米麵油,放在李慶華家的門口,有的時候他還會在門口發現奶粉、石子饃和一些小吃。“社區也會給我父母買來高血壓需要的藥物,民警還會打電話關心我們。”

“疫情很突然。”儘管確診的病例數字在變化,李慶華說,因為國家和地方防控上做很好了,所以他和很多武漢人一樣一直是有信心的。

隔離期間,李慶華說最大的恐慌不是擔心自己。大年初三那天,在新聞中看到疫情病例的增加,他坦言,想到的是70多歲的父母,和那些素不相識的人,不要因為自己而被感染,那樣他會在自責中不能釋懷。

溫情

武漢被長江和漢水分成三個部分,疫情嚴重的地方,和李慶華夫妻倆工作的高校還隔著一條江。疫情期間,李慶華接到了很多國內外學生打來的電話,大家互相報了平安,只要周圍的朋友沒有病例,那麼感染的幾率就會很小。“只聽說有一個別的老師的學生髮燒,不過驗血後確定是正常的感冒,目前還沒有認識的朋友感染髮病。”

西安留觀者暖心自述:讓我們一起為抗疫“先鋒者”打call

這個年,李慶華和所有人一樣過的太“特殊”了。以前除夕的時候,他要帶著妻兒回關山老家上墳,大年初一去舅舅家拜年。因為疫情,所有這一切都是通過打電話和微信視頻來代替了。豐盛的食物,本來是為過年招待客人,除夕夜,李慶華一家人包餃子看春晚,圍在一起打撲克,就算過年了。

八歲的兒子每天會安排兩個小時的學習,其他時間就是看電視或者打打遊戲,除了輔導作業,李慶華也會陪著兒子玩手機微信上的小遊戲,隔離的這十幾天,李慶華突然發現,原本各自忙碌的一家人,似乎也因此第一次這麼長時間的彼此溫暖陪伴。這種感覺,李慶華的兒子更有體會,因為以前忙碌工作的父母陪他的時間確實太少了。

加油

武漢高校的開學時間只是延遲並未確定,李慶華也沒接到具體的通知,但是他的很多工作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每天在電腦上,他和妻子還會繼續準備各自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西安留觀者暖心自述:讓我們一起為抗疫“先鋒者”打call

2月2日,李慶華還在久未更新的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科研工作的相關動態,幾分鐘後他收到了閻良高中同學的一段語音,大致意思是,聽說李慶華隔離後很是擔心,又不敢打電話詢問,怕加重對方的思想負擔,知道沒什麼事了很是開心。李慶華說,當時聽著聽著,眼角就開始紅潤,有些特殊時期的情感,回憶起來讓人溫暖而感動。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目前待在家裡也許就是對目前控制疫情最大的貢獻。”李慶華希望大家能正確認識隔離,一起堅持度過疫情。在新聞上看到全國各地對湖北武漢的支援,他和很多人一樣,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掛了電話,這是李慶華結束採訪時說的最後一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