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楼市将迎来“小阳春”还是“降价抛售?”

目前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让原本喜庆热闹的春节蒙上了一层阴影,眼下春节假期已过,可为了更好地对疫情进行预防和控制,大多数企业仍未开工,人们依然宅在家中,鲜有出门,这势必会对今年的经济造成一些影响。

疫情之后,楼市将迎来“小阳春”还是“降价抛售?”

在过去两年面对转型的房地产业,已经不复早有当年的火热,此次疫情无疑又让原本冷淡的楼市雪上加霜。售楼处闭门不开,房产中介营业延期、土地拍卖更是被按下暂停键,当前的楼市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冰冻期”。

对此一些专家却不以为意,他们认为短暂的“冰冻”会让房地产的需求延后,而不是消失,疫情之后,楼市可能还会迎来“小阳春”,有诸多迹象的似乎正在印证他们的论点。

首先,在此特殊时期,“央妈”投放了1.2亿的资金用于公开市场逆回购,这一举措不但确保了房地产市场有充足的资金流动,还减轻了各大房企的负担,也间接的为消费者减负了。

此外,国家对房地产的未来发展早已定下了基本方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在此“三稳”策略的加持之下,楼市的境况不会出现太大的波折。需求依旧存在,因疫情延迟购买的消费者一定存在,疫情之后,楼市出现“小阳春”也是情理之中。

楼市曾在“非典”期间遇到过相似的境遇,彼时受疫情影响,楼市在一二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疫情过后的第三季度,需求立刻被释放出来,楼市也迅速迎来了快速复苏。

于此同时还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一些人的观点与之相反,他们认为疫情会加剧楼市尴尬的境况,“降价抛售潮”或因此产生。

疫情之后,楼市将迎来“小阳春”还是“降价抛售?”

数据能很好地说明,二手房的交易量是楼市冷暖的风向标。而从近来二手房的交易量来看,核心城市从去年年中开始,就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由此可见,房价上涨的动力极小,反弹基本无望。

再者,刚需群体固然存在,但是购房成本也在不断增加。首先是房产利率,从去年开始,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以最近一个月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这一调整让房贷整体利率不降反增,贷款购房成本增加。

疫情之后,楼市将迎来“小阳春”还是“降价抛售?”

再者,棚改的规模正在急剧缩减,并且开始限制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了,为期数年的棚改狂欢将正式谢幕,这无疑将加剧楼市的冷淡处境。种种因素的作用之下,房企降价抛售或将成为现实。

疫情之后,楼市将呈现何种态势,对此你的判断是怎样的呢?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