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期,为什么有些城里人都去农村老家蜗居?

世界一卒


主要是难得清闲一回,农村吧地广人稀,没城里那么多病毒。给长辈亲戚的年都拜完了,现在就是没事串串门,聊聊天,上山下田到处走走看看,也么人戴口罩,但也不让打牌做酒等活动。不像城里物价高,都戴个口罩,出门买个东西跟做贼似的躲着人群,市场没开门面没开门,广场路上空空荡荡,给人一种恐惧感。


空间二号


我初二回老家的,就一直在老家!今天去了躺城里,本想呆城里,可口罩买不到,药店要不关门,要不断货,家里一些插座莫名其妙的还断了电,想想又回来了!总结一下,农村有农村的好处,空气好,有河有田,有青菜,有粮食……还可以钓钓鱼,改善伙食!




故梦难回


疫情爆发期,有些城里人都愿意到农村老家蜗居,也就是到农村去躲避疫情,防止被传染。谈起这个话题,先来回忆一下2003年非典的时候,那年疫情闹得也非常的厉害,但是没有像现在闹的这么厉害。可城里人纷纷的到农村去躲避疫情,然而那时候农村也出现了封村的现象,对于外来的车辆和人员不准进入农村。记得那个时候也像现在人一样在重要的路口看守,但并没有,现在每个人每辆车都进行消毒,都进行测体温登记。



记得那年我们邻村里有一个老大爷的儿子在一线城市某建筑公司的总经理,那是相当有钱有权的。只要本村的人想找工作,并且能够在工地上干活,找到他就可以,能给安排工作。那时候的月工资也能达到2000元,工资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了。他确实的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而且也不亏待家乡干活的人,在生活上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从来不拖欠家乡人的工资,也不叫家乡人在自己公司的工地上受委屈。

然而2003年非典爆发以后,他为了让自己的老父亲到村里躲避非典,于是从北京把自己的老父亲送到村里面。起初村里没有打算接受这个人,结果考虑到曾经为村里好多人安排工作,于是村干部就网开一面接纳了这位老人,然而不到一个星期,这位老人就查出了有非典,结果全村进行封村,时间全村人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不准出村。尽管村里其他人没有被感染,可是也带来了相当的风险,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引起了好多村民的反感。

当问及这位老大爷的时候,他说在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心里非常的害怕,所以回来感觉的心非常的静,至少农村的空气非常新鲜,而且农村还比较热情,在家里面自己种的蔬菜,家里还有其他的一些好吃的东西,不像城里有时买菜都非常的难。在城里如果感觉的有一口吃的,也不愿意出去冒风险去买东西,因为大街小巷都搞得人心惶惶的。每个人都会谈及到疫情的情况,他在农村似乎感觉的这种移情离得比较远,不是特别的关心。在城市里即便是传染不上也会被吓死的现象,天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总之,通过回忆当年非典的情况来看,今年的疫情比那个时候要严重一些,主要原因是因为春节造成了人员流动量太大,出现了目前患者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城里人愿意到农村躲避疫情,主要看中了农村流动的人口非常的少,外来人员比较少,相对来说是非常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农村吃的东西不用犯愁,家里面都有好多好吃的,而且还有有机的蔬菜,也不用到大街上冒着风险去买这些好吃的。在农村的空气流动性非常的好,不像城里的空气都似乎凝固了,而且汽油味也特别的浓,总觉得有点憋气的感觉,或许在农村住惯了的原因。


三农一姐


我们全家现在就蜗居在农村,主要是我们老家独门独院空气好,疫情期间感觉农村比城里安逸,空气好又有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只要不串门口罩都不用戴,不过还是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毕竟还要上班挣钱钱,上有老下有小,日子不好过呀。



幸运草


年初四我一个人回农村的老家,每一天都是吃饭睡觉,有时自己去爬山,种菜,不敢去多人的地方,有时自己一个个在河边坐,但现在能吃差不多吃完了!真不知道怎办,钓鱼又钓不到,有点烦了,真不知什么时候弄点猪肉吃!


招呼老细


说来真是很幸运,我所在的小县城到今天为止,还是很安全的。每天早晨起来,就能够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在播报一些相关事宜。各个村口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已经有人看守了,别说从城里来的人进不来,就算是邻村的村民也进不来,各村都只能自己村的村民进出。



自从去年的腊月二十八回老家看了老爹一次,到今天将近半个月了,再没有回去看老爹,因为知道娘家村里也进不去。可是再过两天就是元宵节了,每年的元宵节都要回去给老爹送元宵,今年也不能例外。何况已经半个月没回家看望老爹了,今天下午实在忍不住了,就驱车往回走。回去的路上,我就已经打定了主意,我不进村子,打电话把老爹叫到村头上,把元宵和一些水果递给老爹,我就立马调转车头往回走。




车子开到村口的时候,果然有人在把守,因为我提前打了电话,所以我到的时候,老爹已经等在那里了。我带着口罩在车里坐着没有下车,隔着窗玻璃把东西递给了老爹,也没说几句话,然后就直接调转车头回来了。

来回的路上我发现,平常拥堵的马路上基本没有车,简直可以说是空街,村里更是一片寂静,基本没有人出来。与城市相比,农村多了几分宁静。因为农村本身就不繁华不热闹,没有车站机场,更没有任何繁华的场景,外来人员有谁会到这偏僻的乡村呢?除了自己村的村民,闲杂人员没有到农村来的。这样一来,农村倒是安全系数大了一些。


而城市恰恰相反,人口密集,商场超市人来人往,每天来往的客流量不计其数,全国各地的人都会经过,谁也不知道谁坐过的车或者飞机上,有没有携带病毒的人。在城里的人们,不管是坐公交车还是地铁,也不管是超市还是商场,都是人群密集的地方,这一点远远不如农民清净。

在农村,出门去山里干活,山里几里地也看不见个人,整个山野里就自己干活,反而空气通透,根本不存在相互传染。出于安全考虑,城里人当然愿意跑到农村来蜗居。这个时候的农村,由于人员稀少,安全系数必定大于城里。


灵子


你好!

我非常乐意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就拿我身边来说吧

我是地道的农村人,深感咱们农村的美好,我们农村可能没有多少钱,生活也不像城里人宽裕,但不要忘记一点,那就是我们农村有优美的环境,清晰的空气,这是城里人无法言喻的。

(上图:这是我的家乡,咱们农村人)

昨天我刚发了一个视频,就是讲述不进城,进大山,我们当然不乐意有瘟疫这种事情发生,但现在真的发生了,说实在话,乡村虽然偏远了点,但正是避免众多人流的好去处,我们乡村食物基本上都能自给自足,可以说,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也正是这段时间,不讲是城里人来乡村蜗居,就我们农村人也不愿意进城,没事,我们都选择去坡上,或者走进大山,看看风景,呼吸下新鲜空气,砍砍柴,既能能一饱大山风采,又能锻炼身体,这种生活也是多少城里人现在可望而不可即的。

所以,我认为,这是城里人此时蜗居乡村的最主要原因吧!


乡村一条


大年三十回的家,后来就管控了!难得休息!整整一个礼拜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感觉要把一年缺的觉都补回来。然后就去菜地摘菜,给爸爸妈妈做做饭,爬爬山……如果在城里即使在休息,感觉也是天天都在上班。很现实的问题城里人口密集,每天看着疫情确诊病例的小区位置,出去买菜是不是有点担心啊!虽然工作计划耽误了,损失是有的。看着年迈的父母,多陪陪爸爸妈妈,不也是好事!我都记不清我多久没在家里停留这么多天了!





云南郡阁装饰海英


农村人口稀散些,空气质量好,主要疫情来了,农村粮食充足些,可以自家闭门思过[偷笑][偷笑][偷笑]

个人记得03年非典本来应该在广东的后来由于原因一下突然回湖南的,导致在农村呆一年躲过非典

08年经融危机也是刚好回农村呆一年,第二年去深圳

2020年疫情又是刚好回家呆一年躲到农村这个老鼠洞里避风险,老天待我真不薄啊,很欣幸。

这次经验更丰富些,准备充足,大门一关,可以三个月不出门,饿不死[捂脸][捂脸][捂脸],静心修练三个月出关,哈哈哈哈,会疯的[捂脸][捂脸][捂脸]


香蜺颜料


城里人去农村老家蜗居,大概想规避新型肺炎风险吧。

大家的回答,几乎也都认为农村的环境好,人口密度小,只要注意了个人卫生,加强了身体锻炼,阻断了传染源,就不会感染上新型肺炎,这也有点道理。

但我认为农村的风险更大,并不是避险的理想之地,反倒城里更安全。理由如下:

1.总体上农村的风险意识较低。你别看现在农村的防控措施基本到位,封路、宣传一样不少,但个别村民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村民,可不是很上心,他可不管你什么居家隔离,该干农活的还在干农活,喜欢串门的还在串门,也不习惯戴口罩,谁知道都接触了哪些人,他要来你家坐坐,风险有多大,想想都怕。而城里就不一样了,回家一关上门,来个互不来往,谢绝一切来访,疫源就自然被阻断了,风险也相应小了很多。

2.武汉回乡的人可能比城里多。村民出去打工,一般都习惯打堆在一起,可以相互照应。如果村里有一人在武汉打工,那么全村就会有很多人在一起,万一你老家就是这种情况,你回去不是去避险,是直接跳到火坑里了。

当然,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大家保持好的心态,不要惧怕,更不要恐慌。坚持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做到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多锻炼,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